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微塾】所谓“折腰”、“合掌”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词微塾


所谓折腰合掌

折腰,就是联与联之间失粘现象。

王维《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按照前面我们对近体诗的看法,这种失粘现象可以看做不属于近体诗。失粘,不应看做作诗的一种,而是古体诗的残留,虽可不看作严格意义上的近体诗,却不会影响诗的魅力。

这里首先要承认,如果不带偏见的话,古体诗和近体诗都是美的、和谐的,它们的不同仅在于格式,也就是体裁的不同,它们之间没用高下、优劣之分。

合掌,即一联内两句的意思相同,说的都是同一件事,也包括上下两句用了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和词。这不属于格律问题,而属于意思表达问题。

有人认为诗的空间狭小,字数受限,为了表达更丰富的意思,就不应该浪费字词来重复表达同一个意思。这话是对的,但也要一分为二地看。

首先从汉语的语言特点看,重复是汉语区别于西方语言的一大特色,所以它的表达清晰而厚重,且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

如汉语的一篇文章在翻译成西方语言的时候,它很多重复名词的地方都要换成代词,反之亦然。代词何尝不是重复?只是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重复方式。

汉语的重复具有很强的渲染及强调作用。汉语中很多双音节词和成语本身就是对合掌的运用。如音乐语言悲伤秧苗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天长地久手舞足蹈环球世界等等。

正如工笔与写意都是绘画的重要手段一样,在诗中的合掌现象并非是坏事,也不一定非得避免,关键看合掌的使用是否对全诗有益。如: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草丛皆不见。

这首诗前三句都在说同一个意思,犯合掌病恐怕没有比这再严重的了,然而这又是一首多么俏皮、诙谐而又富含深意的诗。再比如: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其中天下世间意思相同,通过这样的重复,其概括性才被很好地渲染了出来。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余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里宜将余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是不是说的同一件事?严格说是的,却不应该把这视为合掌,因为有意思上的递进作用,比任何所谓巧妙的避讳都更有雄辩力。

毛泽东《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今君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诗中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堪为绝对的合掌,但是经过这样两次具有象征意义的比喻,极好的渲染了作者对罗荣桓的高度评价和深厚情谊。

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八病以及折腰合掌等说法,不过是古文人的自缚手足,的八股,既不是对前人写诗经验的客观提炼,也不是对近体诗创作规律的反映,甚至用于约束古体诗也是多此一举。

在今天看来,人们不该再攥着这样的裹脚布以如获至宝,而应将其视为糟粕并积极主动的扬弃之。不过,这个糟粕倒具有对今人和后人的警醒作用,就是如何认清和运用近体诗的有限空间及其格律。

空间是人情感和思想的载体,是有效的而非僵化的载体。运用这个载体,实非一定按某个规矩不可,而是诗人个性的展现,有所变化也不能当做所谓错误来看。

格律是形式,也是规律,但绝不是桎梏。以前直至现在,有很多人都生活在这个桎梏里而不得自拔,并以根深蒂固的习惯终身恪守不渝,甚至以为秘诀而传授人、误导人,排斥新鲜的见解和实践,唐宋以后诗坛匠多诗少的局面,无疑与此有关。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长期征稿

《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长期征集优秀诗词稿件,收满一辑出版一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典诗歌简明常识】(增补) | 原创文学 - 新文化论坛
《诗词格律》第二章 诗律 第一节 诗的种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
还有全平全仄的诗句?!
古典诗词简明常识与分类
诗词创作浅谈
古诗写作入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