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西欧11国金秋游(21)——罗浮宫德农馆绘画
古希腊雕塑馆出来,直接上楼梯看平台上的胜利女神,然后就进了二楼的意大利13-17世纪绘画馆,这样一楼后面的古罗马雕塑馆没去。导游这样做也有她的道理,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只能将罗浮宫最著名的作品过一遍。就是这样,时间还是紧张,如果还想避开人群找点角度拍照片,更是来不及。只能选择有名气的、好看的、面积大的、跟前没人的,迅速按下快门。许多作品很高大,正面反光强烈,只能侧着一个角度拍,不同的测光和对焦连拍几张,以防失误。巴黎罗浮宫不会再来第二次,尽量多拍,至于作品的说明回来网上再查,法文的说明牌看不懂,拍下来也没用。


官方导游图上标注了CDEF位置,分别将中文作品名标上。胜利女神和蒙娜丽莎前面已经写过了,这一篇先放拿破仑加冕仪式和迦南的婚礼,然后放上达芬奇的两件原作,接下来尽量按作者归纳。
当时噼里啪啦的拍,记得讲解员说了一句,回去整理要累死了。回来后整理近上万张照片,加上后期处理,真是很费时间。特别是罗浮宫,由于对法国和欧洲的历史文化艺术一窍不通,为了查到这些作品的名称和作者,费了许多时间,好在互联网强大,总算知道了大部分的名字。看到自己拍到了这么多精品极品孤品,真是非常开心。


意大利绘画馆的75号展厅,屋顶天窗的采光柔和明亮。由于作品高大,游客只能从较低的位置仰面拍摄,角度的变形不可避免。从作品的正面拍摄,反光也是不可避免,这是博物馆美术馆拍照的特点。

左面这幅是《拿破仑加冕仪式》,右面是《萨宾妇女的调停》。放上这两张照片是想说明展厅中人与作品的比例,否则单看作品照片是想象不出作品的大小的。作为一般的游客,携带普通的相机,想拍出专业的照片,几乎不可能。
电影《卢浮魅影》里的75号厅,左面是《列奥尼达在温泉关》,中间是《拿破仑的加冕礼》,再右面是《萨宾妇女的调停》,影片是罗浮宫实地拍摄。

《迦南的婚礼》(The Wedding at Cana),1562年至1563年 ,圣乔治修道院饭堂画 ,10米x666cm ,作者保罗·委罗内塞(Paolo Veronese,1528-1588),意大利 ,是文艺复兴晚期的“三杰”之一。这个故事是《新约》里记述的一个著名的神迹:耶稣带着他的门徒们参加在加利利(Galilee)的迦纳(Cana)的一场婚礼,宴会的最后没有酒了。耶稣吩咐将那些空的酒缸放满水,然后他将水变成了酒。
这幅卢浮宫内最大绘画的面积大概有70多平米,130多个人物。这幅巨作当初是受本笃会的委托为圣乔治马焦雷修道院(San Giorgio Maggiore Monastery,与威尼斯圣马可广场隔海相望的小岛上)的饭堂而作的(就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很多名画都是为教堂或修道院的饭堂而作),用时1年多(1562-1563)。当时本笃会对画的要求很高,与委罗内塞签的合同中约定要用上等的画布,一流品质的颜料,合同中还特别指定蓝色颜料要含有珍贵的矿石材料——青金石。(资料来自网络,下同)
这幅罗浮宫最大的油画在小小的《蒙娜丽莎》的对面,占据整整一面墙,对比强烈。蒙娜丽莎大厅是整个罗浮宫最挤最热闹的展厅,黑压压的都是人,想远一点拍不可能,而近了必然上半部反光,拍了几张都不太理想,这是油画下半部,正中间是耶稣。耳麦中导游提醒几次,当心小偷。
电影《达芬奇密码》中的《迦南的婚礼》,整整一面墙,面对《蒙娜丽莎》。电影中主人公站在《岩间圣母》下,实际上《岩间圣母》不在这里。

《拿破仑的加冕礼》(The Coronation of Napoleon),尺寸:宽9.79米,高6.21米。作者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是法国著名画家,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做过拿破仑一世的宫廷画家该幅巨作是路易大卫受拿破仑委托于1805年12月21日开始创作,历时近两年于1807年11月完成。内容描绘的是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皇帝和约瑟芬皇后在巴黎圣母院加冕时的场景。画面中每个人的面容都清晰可辨。而且大多数人都是到现场的真实人物。图下方左一是拿破仑的哥哥,约瑟夫.波拿巴,没有到场后补上去的。左二是拿破仑的弟弟,路易.波拿巴,后来的拿破仑三世的父亲。拿破仑两位姊妹画在侍从女官中左起第一、二位。包厢上方是画家大卫自己和他家人和朋友。(资料来自网络,下同)

画作局部。右面坐着教皇庇护七世,身边站着卡普拉拉红衣主教,中间坐着的女人是拿破仑的母亲,因不喜欢约瑟芬而拒绝到场,后来补画,皇后约瑟芬跪在拿破仑脚下,正在接受后冠。
这是一个著名典故:在拿破仑的皇帝加冕礼上,拿破仑拿起皇冠戴在自己的头上,然后拿起后冠戴在皇后的头上,这使得主持加冕仪式的教皇庇护七世(Pope Pius VII)感觉受到极大的侮辱,后来教皇庇护七世借故开除了拿破仑的教籍,拿破仑则把庇护七世抓起来监禁多年,直到拿破仑倒台。(资料来自网络,下同)

 
画作上方局部。最后一排左起第二人是作者大卫自己,正在拿着本子纪录。雅克·路易·大卫非常了不起,这次拍到他的作品8幅,下面集中放在一起。

岩间圣母》,作者意大利巨匠达·芬奇, 祭坛画, 1483-1508年, 199x122cm。圣母居图中央,她右手扶婴孩圣约翰,左手下坐婴孩耶稣,天使乌列在耶稣身后,构成三角形构图,并以手势彼此响应,背景则是一片幽深岩窟,花草点缀其间,洞窟通透露光。达芬奇共创作了两个版本的《岩间圣母》,其中一幅收藏于巴黎卢浮宫,另一幅则收藏于伦敦国立美术馆。罗浮宫的《岩间圣母》是不亚于《蒙娜丽莎》的镇馆巨作,是伦敦“原作”的原作,画作里有着至今未能解开的谜。
1483年,达芬奇接到来自米兰的一个宗教团体的请求,为米兰的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一间礼拜堂作祭坛画《岩间圣母》。作品完成后,达芬奇非常满意,他提出增加酬劳,但是遭到了该宗教团体的拒绝,便一怒之下把这幅画作卖到了别处,也就是现在巴黎卢浮宫收藏的这幅《岩间圣母》。几年之后,这个宗教团体要求达芬奇归还这幅作品,达芬奇本来想重新创作一幅新的作品,但是受到了宗教机构反对,他们坚持要一幅与原作一模一样的作品,于是就有了现在收藏于英国国立美术馆的这幅“模仿”作品。
(资料来自网络,下同)
电影《达芬奇密码》中的《岩间圣母》已经放在地上,后面墙上是《蒙娜丽莎》。围绕《达芬奇密码》的达芬奇原作,线索先是到蒙娜丽莎,然后到岩间圣母,为此电影干脆把岩间圣母从75号展厅搬到这里,在画框后面找到白花鸢尾首饰,当警察赶来时,主人公扬言不惜用白花鸢尾的金属针毁了画作,警察吓得赶紧缴枪。


达芬奇的两幅《岩间圣母》原作,左边的在伦敦,右边的在罗浮宫。《达芬奇密码》小说中有一段话“身穿蓝袍的圣母马利亚,手臂揽着一名应该是耶稣的婴孩。马利亚的另一旁是大天使乌列,也带着一名应该是施使者约翰的婴孩。不过奇怪的是,画面中并非一般情节中耶稣为圣约翰祝圣,而是圣约翰为耶稣祝圣...而耶稣服从于圣约翰的权威!更令人不安的是,马利亚一手举在圣约翰的头上,做出一个很明显的威协手势--她的手指看起来像鹰爪,正抓着一个看不见的头。最后,最明显也最骇人的画面是:就在马利亚扭曲的手指下方,乌列比画出一个切割的手势--好像从马利亚鹰爪般手指所抓着那个无形人头的颈部划过。”从左面的
伦敦第二幅看到,这些地方都做了改动,圣母的左手圆润了,天使乌列伸出的手指缩回了,左面的耶稣增加了光环和铁杆。(资料来自网络,下同)
施洗者圣约翰 》,达芬奇 ,意大利 ,板面油画 ,1513-1516年, 62x44cm。这是卢浮宫珍藏的又一幅达芬奇原作。后来知道罗浮宫有6幅达芬奇原作,我不认得,只拍到3幅。
画作取材于圣经中的人物:布道者约翰奉上帝之命,将为耶稣受洗,当他舀起约旦河的圣水为耶稣受洗时,天空突然豁然开朗,有一鸽子形状的圣灵显现在被启开的天空中。从此约翰紧随耶稣布道,得名“施洗者圣约翰”。 圣约翰一手拿着十字架,一手指向天空,脸上露出狡黠而神秘的微笑,美丽妖冶,男女莫辨。 这幅画是在达·芬奇去世前不久完成的,《施洗者圣约翰》和《蒙娜丽莎》一直留在达芬奇的身边,直至死去。(资料来自网络,下同)

《荷拉提兄弟的誓约》(Oath of the Horatii),作者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 )。描述了荷拉提(罗马语:Horatius)让他的三个儿子对着宝剑起誓:为了罗马战斗到死。根据罗马历史学家提图斯-李维(Titus Livy,公元前59-公元17年)的记载:罗马的荷拉提家族的三个男性成员被选中,与Alba Longa 城的一个家族的三个男性成员决斗,以解决罗马城与Alba Longa 城之间的争端。

《萨宾妇女的调停》(The Intervention of the Sabine Women ),作者雅克·路易·大卫,年代1799,高 3.85米,宽5.22米。此画取材于罗马神话故事,罗马人在邀请邻城萨宾人赴宴时趁机却走了萨宾城的青年姑娘。数年以后,萨宾人前来讨伐。这些女子不愿自己的父兄与丈夫们互相残杀,便出来劝和,使战争平息。画面正中央描绘的是艾埃茜妮王后伸出双手奋力阻止了自己的丈夫罗马国王罗慕路斯(盾上有狼纹章者,母狼养活)和萨宾国王塔提乌斯的刀枪,左右几位妇女抢步上来护住幼儿。

《列奥尼达在温泉关》(Leonidas at Thermopylae),作者 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 )。
波斯帝国的皇帝薛西斯带领40多万军队攻打希腊,希腊各个城邦联合出兵抵抗,其中温泉关由斯巴达负责防守。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领300人,坚守三天,公元前480年8月,列奥尼达和300战士全部战死。美国电影《300勇士》讲述的就是这个故事。

《皮埃尔·摄里奇亚画像》,作者 雅克·路易·大卫,作品年代1795年。这是画家为妹夫的画像。1794年热月政变后,罗伯斯庇尔被逮捕,大卫也受牵连入狱,获释后住在他妻子的妹妹艾米丽和妹夫皮埃尔·摄里奇亚(pierre seriziat)家中。

《安德洛玛刻为赫克托尔哀伤》(Andromache Mourning Hector),作者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 )。
特洛伊战争中,特洛伊的主帅赫克托尔(Hector)被希腊联军的第一勇士阿喀琉斯(Achilles)杀死后,他的父亲,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Priam),夜里找到阿喀琉斯,请求归还儿子的尸体,阿喀琉斯同意了。普里阿摩斯把赫克托尔的尸体带回到特洛伊城里以后,王妃安德洛玛刻(Andromache )坐在丈夫的尸体前,怀里是他们的儿子阿斯蒂亚纳斯克(Astyanax),这个孩子在特洛伊城失陷后,被阿喀琉斯的儿子尼奥普托列墨斯(Neoptolemus)丢下城墙摔死了。

《军士们运送布鲁特斯儿子尸体》(The Lictors Bring to Brutus the Bodies of His Sons),作者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 ),作品年代1789年, 尺寸323x422cm。
布鲁图斯(Lucius Junius Brutus)是罗马共和国制度的第一位建立者,他是公元前509年罗马的第一位执政官。这幅作品描述:布鲁图斯的儿子试图推翻共和,建立君主制度,在国家和儿子之间,布鲁图斯选择了国家,处决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保卫了罗马的共和制。这幅作品创作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巴士底监狱已被攻克,大卫的这幅作品被抬到街上,成为重大新闻。

《海伦与帕里斯的爱情》(The Love of Helen and Paris ),作者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 ) 。希腊神话传说,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诱拐了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海伦,于是引发了特洛伊和希腊之间长达十年的战争。这幅作品中,后壁的神女柱像具有古希腊特点,和罗浮宫古希腊雕塑大厅的门廊相同。


《维纳斯和美惠三女神向少女馈赠》,意大利佛罗伦萨著名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 湿壁画 ,1485年, 283x211cm。桑德罗.波提切利(1445-1510),最著名的作品是《维纳斯的诞生》和《春》,收藏在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卢浮宫藏有他的两副湿壁画。
蛋彩运用在壁画上称为湿壁画,有不易剥落,不易龟裂,色彩鲜明而保持长久的特点。蛋彩画是一种古老的绘画技法,是用蛋黄或蛋清调和颜料绘成的画,多画在敷有石膏表面的画板上。盛行于14~16世纪,16世纪后逐渐被油画取代。


《一个年轻人被维纳斯带给自由七艺》,意大利佛罗伦萨著名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 湿壁画 , 创作年代:1483-1485,自由七艺应该是指古希腊的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及天文学,画中的七位女神可能是分别代表这七艺。
这一幅和上一幅壁画,挂在一个不显眼的过道里,走过路走,随手的一拍,回来一查却是顶级的15世纪名作。罗浮宫的任何一件不起眼的东东,都是稀世珍品。


基督受难与圣多米尼克》,作者安杰利科 ,意大利 ,木板蛋彩,基督受难,下面跪着的是圣多米尼克。这幅画是梅迪奇家族委托作者敬献给佛罗伦萨费埃索女修院祭台的。这是一组画中的一幅,其他的分布在圣马可博物馆、慕尼黑、都柏林、华盛顿博物馆,1880年进入卢浮宫。
再重复一下:蛋彩画是一种古老的绘画技法,是用蛋黄或蛋清调和颜料绘成的画,多画在敷有石膏表面的画板上。盛行于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文艺复兴时代曾获得辉煌成就,到16世纪后,逐渐被油画取代。


《接受圣痕》,或《方济五伤》,或《圣方济接受五伤》(Saint Francis of Assisi Receiving the Stigmata),作者乔托 ,意大利, 1290年, 木板蛋彩画  。画中的耶稣正在将他受难时的五处伤痕印迹传递给圣方济。耶稣受难被钉十字架,双手双脚共有4处伤痕,加上士兵朗基努斯用长矛捅在右侧肋骨上的,一共五处伤痕。圣方济各(San Francesco di Assisi,1182—1226)天主教方济各会和方济女修会的创始人。传说天主显现异相,在他身上印下了耶稣受难时所承受的五伤(即双手双脚与左胁)用以感化众人。圣方济各的圣痕也是至今为止罗马教廷唯一官方承认的圣痕。 
画下方的三幅小画:《英诺森三世教皇的幻觉》、《教皇认可方济会》、《圣方济对鸟布道》。圣方济热爱动物,所以世界动物日(10月4日)以他的主保瞻礼日来纪念他。世界动物日(World Animal Day)是每年的10月4日。这是为了纪念意大利传教士圣方济各,以及他所倡导的“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的理念。
 

下方的画作称为《天使报喜》,作者是佛罗伦萨早期画家伯纳多·达迪Bernardo DADDI (1280-1348,乔托的学生,此画作于1332年,44X71cm。1863年入卢浮宫。天使报喜在基督教中指天使向圣母玛利亚告知她将受圣灵感孕而即将生下耶稣,出自《圣经·新约·路加福音》。又名“受胎告知”、“圣母领报”。
上方的画作应该是圣母加冕的意思,还没找到具体出处。


耶稣受难,还没找到说明。


基督受难,没有说明。


《天使围绕着庄严的圣母》The Madonna and Child in Majesty Surrounded by Angels, 契马布耶(Giovanni Cimabue,约1240~1302),意大利画家, 蛋彩木板 ,1280年, 427x 280cm。该画于1568年在比萨的圣方济教堂被发现,画框周边一共有26个耶稣头像的圆形图案。契马布耶是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家,但丁同时代人,画的创作年代在1280年前后,当时的画风还是拜占庭风格。马布埃被誉为“意大利绘画之父”(他的学生乔托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和“世界绘画之父”),马布埃的作品现存很少,卢浮宫仅此一件。




《圣人环绕着圣母圣子》。作者弗朗西斯科.帕西里诺Francesco Pesellino(或称弗朗西斯科.迪.斯蒂法诺Francesco di Stefano,1422-1457),意大利佛罗伦萨画家,画的年代1455-1457,1863年入卢浮宫。
画的中央是圣母怀抱耶稣,画中左一是圣Zenobius(337-417,被尊为佛罗伦萨第一大主教),左二是施洗约翰,右二是圣方济各,右一是圣安东尼(Saint Anthony Abbot,251-356,来自埃及的基督圣徒)。
弗朗西斯科.帕西里诺在1440年加入了弗拉.菲利普·利比的工作室,是弗拉.菲利普·利比(Fra Filippo Lippi 1406-1469)的学生。而菲利普·利比是前面提到的波提切利 (Botticelli 1445-1510)的老师。 




作品原名《Virgin and Child in Glory, with Saint Mary Magdalene, Saint Bernard, Angels, Cherubim, and Seraphim》(翻译:圣母子的荣耀,与抹大拉的马利亚Saint Mary Magdalene、圣伯尔纳铎Saint Bernard、天使、小天使Cherubim、和天使),1485年,作者Francesco BOTTICINI(1446-1498),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早期画家。画中圣母周围是抹大拉的玛利亚(长头发的),西多会的圣伯尔纳铎(Saint Bernard,1091-1153)修士,以及众多的天使们。
抹大拉的玛丽亚 (Magdalene),一直以一个被耶稣拯救的形象出现在基督教的传说里,后有说法她可能是耶稣在世间最亲密的信仰伴侣,或者说她是未被正史记载的最受耶稣教诲最得其神髓的门徒。在《达·芬奇密码》中,主人公在寻求的那个圣杯就是抹大拉的玛丽亚,抹大拉的玛丽亚有着王室血统(追溯至犹太人的便雅悯王),而且是耶稣的妻子。在基督受难时她怀着身孕。基督受难后她逃到高卢,在那里受到马赛的犹太人的保护。她生下一个女儿名叫萨拉。耶稣和抹大拉玛利亚的血统后来演变为法国的墨洛温王朝。《达·芬奇密码》中的圣杯,抹大拉的玛丽亚的归宿就是在罗浮宫的大玻璃金字塔的最下方。


《耶稣诞生》,作者Fra Diamante(1430-1498,佛罗伦萨附近普拉托人),木板油画 ,作品年代1465-1470年 ,160*160cm。本画作1812年入卢浮宫。此画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
《圣经》说,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投生人间。玛丽亚已和木匠约瑟夫订婚。在他们同居之前,约瑟夫发现玛丽亚已怀孕。这时上帝的天使出现在他的梦中,对他说:“她怀的孩子来自圣灵,你们给孩子起名叫耶稣,他将拯救人们。”当玛丽亚临盆时,罗马政府下令人们返回伯利恒申报户籍。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昏未找到旅馆,只好在马棚暂住,于是玛丽亚在马槽上生下耶稣。这幅画描绘了圣经的记载。


《耶稣诞生及三博士来访》Nativity and Adoration of the Magi,年代:1455 - 1459, 21* 117cm。作者:乔万尼.弗朗西斯科(GIOVANNI DI FRANCESCO,1428-1459),意大利佛罗伦萨知名画家。


圣母和小孩与四位天使》,作者普拉托, 意大利 ,木板油彩, 约1450年, 86x62cm。画框是典型的十五世纪托斯卡纳出品。作者是十五世纪中后期的佛罗伦萨画家皮耶罗·洛伦佐·普拉托(Piero di Lorenzo di Pratese,1410-1487),作者在著名的菲利普·利比的画室工作过。此画1903年进入卢浮宫。


左面是《黑衣男子肖像》,作者是著名的波提切利,前面提到过,意大利佛罗伦萨著名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木板油画,创作年代1472年,尺寸57cm x 39cm。
其他两幅不明。


《胜利的圣母玛利亚》,或《圣母的荣耀》,作者安德烈亚·曼泰尼亚(Andrea Mantegna,1431-1506),意大利画家 ,蛋彩油画, 年代1496,尺寸280*166cm。于1798年进入卢浮宫。此幅作品是为了纪念1495年福尔诺沃战役(意大利联军击退法王查理八世的入侵)而作。


受难地》,作者安德烈亚·曼泰尼亚(Andrea Mantegna,1431-1506),意大利画家 ,画板油彩 ,作品年代1456年,尺寸96x76cm 。
这幅画描绘了耶稣受难的场景。根据历法推算,耶稣受难日是格里历33年3月31日星期四──4月1日星期五,这一天是一个满月日。根据《马太福音》记载,门徒犹大出卖耶稣,致使“最后的晚餐”的当天晚上,耶稣在橄榄山的客西马尼被祭司长和长老带来的一伙人捉住。祭司长和长老们决定要治死耶稣,“把他钉十字架!”当时有两个强盗和他同钉十字架,一个在右边,一个在左边 。


《马利亚访亲》Visitation,或《圣母访问》,作者吉兰达约,意大利,板上油画,作于约1491年,172x165cm,1812年进入卢浮宫。已经身怀耶稣的马利亚前往他的表姐以利沙伯(Elizabeth,圣约翰的母亲)家拜访也是怀孕6个月的以利沙伯。天主教5月31日的圣母访亲节由此而来。


《被鞭挞的基督》,作者安东内洛·德·梅西纳 (1430-1479),意大利。


没找到说明


《去骷髅地之路》The Road to Calvary ,作者是BIAGIO D'ANTONIO(1446-1516),意大利佛罗伦萨画家。


没找到说明

《圣塞巴斯蒂安》,作者安德烈亚·曼特尼亚(Andrea Mantegna,1431-1506),意大利画家,木板油画 ,作品年代约1450年, 100x70cm 。曼特尼亚是一位多产的教堂壁画家,他的壁画反映了15世纪下半叶的典型风格,《圣塞巴斯提安》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杰作之一。圣塞巴斯提安(Saint Sebastian)传说中一位罗马的殉道者,基督教圣人。他曾在罗马的军队中传道,后被罗马皇帝逮捕,并命令用乱箭把他射死,在米兰敕令前,基督教未被允许公开活动的时日里,罗马的统治者对待基督徒的屠杀是十分残酷的。


右面的画作《Saint John of Capistrano 》,作者 Bartolomeo Vivarini,意大利。


《割礼》The Circumcision,作者BARTOLOMEO VENETO(1502-1546年),意大利威尼斯画家。


《圣朱利安与圣尼古拉中间的圣母子》The Virgin and Child between St. Julien and St. Nicolas of Myra,作者洛伦佐.迪.克雷迪(Lorenzo di Credi Florence, 1459-1537)意大利佛罗伦萨著名画家雕塑家,画板蛋彩,作品年代1494年,164x163cm。
画中左边的圣朱利安(St.Julian of Antioch),公元305年殉教者,右边的圣尼古拉(St.Nicolas of Myra),据说是圣诞老人的原型,不像不像。


左侧《圣本笃与一位主教》(St. Benedict and a bishop),中间《天使报喜》(The Annunciation),右侧《圣司提反与加尔默罗会的圣安吉》(Saint Stephen and Saint Ange the Carmelite)。作者 洛.布拉塞斯科(Carlo Braccesco),意大利米兰画家,作品年代1490—1500年。卢浮宫德农馆第一任馆长多米尼克.菲兰.德农(Dominique-Vivant Denon,德农馆以他命名)于1812年获得。


左边《圣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 and a Kneeling Donor),中间《献于圣殿》(The Presentation in the Temple),右边《维罗纳的圣彼得殉教者》(Saint Peter Martyr),作者Ambrogio da Fossano(1453–1523),意大利米兰画家,作品年代1494年。


《圣母与圣子》Virgin and Child with Saint Benedict and Saint Quentin, and Two Angels,作者是Francesco Marmitta (1460-1505),意大利帕尔马画家。画作中间是怀抱圣子的圣母,两边是圣本尼狄克和圣昆廷,下面还有两个奏乐的小天使。努西亚的圣本尼狄克(圣本笃,Saint Benedict of Nursia,480年-547年),意大利天主教教士、圣徒,本笃会的创建者。他被誉为西方修道院制度的创立者,于1220年被追封为圣徒。圣昆廷(Saint Quentin),法国亚眠的天主教圣人。


《耶稣受难》Crucifixion with Saint Job at the Foot,作者弗朗西亚(Francesco Raibolini,1450–1517),意大利博洛尼亚画家,耶稣脚下是Saint Job。


没找到说明


《爱与纯洁的战斗》,作者佩鲁吉诺 Perugino (约1450~1523),意大利画家,布面油画,作品年代16世纪,160cm×191cm。


基督教会四大圣师(Four Doctors of the Church ),作者皮耶尔.弗朗西斯科.萨基Pier Francesco Sacchi(1485—1528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布面油画,作品年代1516年, 196x168cm ,此画1813年进入卢浮宫
基督教会的四大圣师,又称四大博士。从左到右依次为圣奥古斯汀(St. Augustine),四世纪北非城市希波大主教,脚下有只鹰(反光厉害);教皇格里高利一世(St Gregory the Great),五世纪教皇,桌子下方有个牛头(咖啡色);圣哲罗姆(St. Jerome),四世纪圣经学者,圣经拉丁文武加大译本作者,身边有位天使;圣安波罗修(St. Ambrose),四世纪米兰大主教,脚下有头狮子。下方中部有个铭牌,上面的字是“PETRI FRANCISCI / SACHI Papia DE / OPUS 1516”表示作者和年代。


《天堂》Paradise,作者丁托列托(TINTORETTO,1518-1594),意大利威尼斯著名画家,作品年代1580年,尺寸142*262cm,1798年入卢浮宫。丁托列托与提香、委罗内塞并称威尼斯画派三杰。


没找到说明


《圣人围绕的圣母与圣子》Virgin and Child with Saints,作者博尼法齐奥(Bonifazio de' PITATI,Bonifazio Veronese,1487–1553),意大利著名画家,维罗纳人,作品年代1533,尺寸1.55m X 2.02 m。画中圣母怀抱圣婴,最左边的是圣方济各,背景是田园牧歌式的风景。1661年收藏。


找不到说明


《大宫女》(The Grand Odalisque),作者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十九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创作于1814年,91 * 162 cm。安格尔是大卫的学生,《大宫女》描写东方土耳其内宫生活的情景,最初引起过很大争议,对人体构造进行变形处理,宫女的脊椎骨多了三块,右乳和左腿与身体的连接奇特。




找不到说明


找不到说明


《大洪水》Scene of the Deluge ,作者 安.路易.吉罗代.特里奥松(Anne-Louis Girodet de Roussy-TRIOSON,1767-1824),法国画家,路易大卫的学生,尺寸4.41m* 3.41m,作品年代1806年。
这一幅和下面三幅都是安.路易.吉罗代.特里奥松的作品,一共拍到4幅。


皮格马利翁与加拉泰亚Pygmalion and Galatea,作者 安·路易·吉罗代·特里奥松,画作故事:雕刻家皮格马利翁爱上了雕像加拉泰亚,爱的力量感动了女神,女神让雕塑复活和他在一起。后来成为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期望的应验。当有所期望时,这个期望总会实现,“自我应验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阿拉达的下葬》The Burial of Atala, also called Funeral of Atala,作者 安.路易.吉罗代.特里奥松,法国画家,作品年代1808年,尺寸2.07 m*2.67 m。
阿拉达是法国作家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小说《阿拉达》中一位信仰基督教印第安部落首领的女儿,爱上了异教部落的青年俘虏夏克达斯,并且在夏克达斯即将被烧死时救了他并一起逃走,但因为阿拉达曾发誓不能与异教徒通婚,最后服毒自杀。夏克达斯最后皈依了基督教。画中的女子是服毒自尽的阿拉达,左侧的是悲痛的夏克达斯。

《熟睡的恩底弥翁》The Sleep of Endymion,作者 安.路易.吉罗代.特里奥松(Anne-Louis Girodet de Roussy-TRIOSON,1767-1824),法国画家,年代1791,尺寸1.98m*2.61m。
希腊神话,恩底弥翁是一位牧羊人,被月亮女神塞勒涅看上,塞勒涅请求宙斯让恩底弥翁永葆青春,但凡人是做不到的,于是就只能请求宙斯让他永远沉睡,这样塞勒涅每晚就能来看他熟睡的样子。


《克吕泰涅斯特拉杀死沉睡中的阿伽门农之前的犹豫》(Clytemnestra hesitates before killing the sleeping Agamemnon),又称为《谋杀阿伽门农》Murder of Agamemnon,作者Pierre-Narcisse Guérin ,年代1817,尺寸3.42 m*3.25 m。
克吕泰涅斯特拉是古希腊传说中斯巴达国王的女儿,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的妻子。特洛伊战争结束后,阿伽门农归来,克吕泰涅斯特拉和情夫埃癸斯托斯设计杀死了阿伽门农。画面右侧熟睡在床上的是阿伽门农,手持匕首的克吕泰涅斯特拉和她身后的情夫埃癸斯托斯站在床幔外面。最后两人都被阿伽门农的儿子所杀。


《丘比特与普赛克》Cupid and Psyche,作者 弗朗索瓦-爱德华.皮科特(François-Edouard Picot,1786-1868),法国画家,路易大卫的学生,年代1817,尺寸2.33 m*2.91 m。


找不到说明


《女画家勒布伦和她的女儿》Madame Vigee-Le Brun and her daughter,作者露易丝.伊丽莎白.维杰.勒布伦(Louise Élisabeth Vigée Le Brun,1755-1842),也称勒布伦女士,十八世纪法国最著名的女画家,作品年代1789,画家34岁,她的女儿9岁。尺寸1.30m*0.94m。


罗浮宫穹顶上的绘画


罗浮宫穹顶上的绘画

罗浮宫穹顶上的绘画

罗浮宫穹顶上的绘画
(照片自己拍摄,佳能650D+1740镜头,文字资料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位意大利画家笔下的圣母子,实在太幽默太生动太可爱了
20幅精美绝伦的宗教艺术画,太美了!
西方绘画经典:文艺复兴6
100幅西方名画图文赏析(二)
全球最贵名画的真正「主笔」?达芬奇爱徒真迹巴黎拍卖
马萨乔-文艺复兴绘画的奠基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