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丨透过建筑园林,读懂《红楼梦》的诗意空间

原创 王小梅 语言文字报 2022-10-28 16:00 发表于北京
收录于合集#文化39个

编辑说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不仅塑造了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而且对古典建筑府邸的规划布局和园林设计的描写别具匠心,蕴含着丰富的意蕴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贾府的布局体现着正统礼教,大观园的设计象征自由理想。

今天,让我们透过空间意象解读《红楼梦》,体会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请看——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无上瑰宝,历来考证论述不断,正如鲁迅所言:“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曹雪芹把自己投射在笔下千千万万人物身上,再透过这些人物的眼睛来看世界。他的巨著可谓是开创“用文字书写纸上空间”的先例。
通过空间意象解读《红楼梦》中古典建筑府邸的规划布局和园林设计,我们能从一个特别的角度体会作品的丰富意蕴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带动时间变化

《红楼梦》的建筑意象十分突出,直接以建筑房舍表现空间叙事的就有四十多处,都是依照故事的发展趋势,呈现空间的多元变化,逐渐推进情节展开。如第三回中,林黛玉进入贾府,透过她一路上眼中所见,作者不只描写了人物的性格,也刻画出荣宁二府的整体院落布置。
中国传统建筑以中轴对称的“间”“进”布局,呈现的其实是礼制。“间”指两侧横向排开的空间;“进”则是依门、厅、堂、园、院形成四合院,纵向往内延伸的空间。贾府的巨大宅邸依照伦理道德设计,体现着谨守礼制格局的“等级建筑观”。
黛玉进了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第三回)。两侧形似两手交叉的抄手环状游廊,是连接室内外的半开放式中介空间。物换星移几度秋,此时正是白雪皑皑的冬季,节气时空给人孤寂的感觉,正符合“黛玉”之名对其身世心情的隐喻。“黛”是黑石,必须经过日月的琢磨修炼,历经人情的熏染浸润,才能“美石成玉”。
曹雪芹真正要让人体验的,不只是空间的展开,还有时间的推移。这就是含蓄内敛的东方美学。

暗示人物性格

大观园不仅是《红楼梦》中贾府的人居环境,也是小说叙事的基本框架。在第十七回,作者借用贾政验收视察的机会,整体描写各种空间形态和意境,对园林空间的叙述十分细致。
“(贾政)遂命开门,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进门后,首先出现的是一带翠嶂。“翠嶂”就是假山。“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这里写出贾政“假正经”的性格,既传神又鲜明。
进了石洞,“水”开始出现了。“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水被誉为“园林的血液”。有一条水流,从头到尾贯穿整个大观园,不管是潇湘馆、稻香村,还是蘅芜苑,水流一直跟着。这就是大观园的“地灵”。曹雪芹凭借有形物质组成整体空间,以“水”为贯穿整个空间的脉络。

大观园的山水木石以“空间”暗喻人物性格。例如,林黛玉居住的潇湘馆,院内曲折,植物以南方的竹子为主,暗喻林黛玉的出身,“斑竹一支千滴泪”又带出了林黛玉终日以泪洗面的个性特点,也为往后发生的悲剧留下伏笔。
薛宝钗居住的蘅芜苑是另一种风格的空间,没有花木,只有奇异的藤草,建筑朴素,凸显了薛宝钗作为“冰山美人”的封建正统。贾宝玉居住的怡红院,则是“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粉墙环护,绿柳周垂”。这种带有脂粉味的空间描述,也影射了贾宝玉的生长背景和个性。

寄寓现实世界

以往的西方哲学里,空间一向附属于时间。文学的书写,也总是以时间为主轴。一直到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于1957年发表《空间的诗学》,人们才开始探讨人类透过文字等媒介物,传递的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深广意识,也引发了法国另一位哲学家列斐伏尔的论述:“空间乃是意识的容器。”
法国学者米歇尔·福柯则创造出“异托邦”这个新词,其结合了“异质性”与“空间”。广义的“异托邦”,是一个被文化所创造的真实空间,但同时又会出现虚幻的事物。《红楼梦》所描绘的,其实就是异托邦,其中传达的是什么意识呢?

曹雪芹的天地观来自他对大自然和人世间所有“美”的关心与欣赏。笔者认为,他在《红楼梦》里描绘的诗意空间,体现了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之间的交错与冲突。
一方面,中国传统建筑方正对称,象征谨守礼教;另一方面,曲径通幽的园林又象征天人合一、崇尚自由的道家思想。正殿的现实世界和园林的潜意识世界,既彼此交错,又彼此影响。
许多《红楼梦》的读者都同意,贾宝玉是小说中最接近曹雪芹的人物。曹雪芹家道败落、生活困顿,万般由不得自己,只能把所有情感投注于文字。他借用书中人物批判礼教,就是为了逃脱束缚,活出自己。
在《红楼梦》第十七回,贾政率众人走进刚落成的园林时,众人说:“非胸中大有丘壑,焉想及此。”在这里,曹雪芹似乎也把自己投射在没有真实姓名的园林建筑师“山子野”身上。曹雪芹心中的丘壑,在严峻的现实生活中似乎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在文字世界里,他可以纵横驰骋。


改编自《语言文字报》6月15日文章《胸中丘壑无尽藏——〈红楼梦〉中的诗意空间》;作者:重庆/王小梅;图片来自87版《红楼梦》剧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中大观园的造园理念
从《红楼梦》写大观园看曹雪芹的园林艺术思想
枕书 | 《〈红楼梦〉贾府建筑布局研究》前言
《红楼梦》刘姥姥进的贾府大观园具体在哪里?
曹雪芹文字里的大观园建筑,蕴含着道教的文化内涵
徐建平:《红楼梦贾府建筑布局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