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教研员培训心得

 

【姚海远 2012/8/14

今天上午在新站区管委会二号会议室听取了合肥室教研室陈明杰副主任的题为《今天,我们如何做教研?》精彩讲座。陈主任从教研员的角色,教研员的修养,教研员的职责,教研员的地位,教研员的职业价值五个方面介绍了教研员如何具体地开展区内的教工作。晚上回家认真研读陈主任的讲义,做好学习笔记。

教研室

         ——世界教育史上独一无二的机构。

教研员

         ——世界教育史上独一无二的群体。

(感觉自己工作的特殊性,特殊到只有中国才有教研员。虽然才接手这一工作,但是相信自己是可以做好的。)

课程、教学的价值追求发生变化,教研员的专业优势是否依然存在?

教师到底需要怎样的教研员?教研员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教研员需要什么样的工作智慧和工作机制?教研员专业成长的路径在哪里?

教研员的角色 ;教研员的修养; 教研员的职责; 教研员的地位。

教研员的职业价值

传播先进理念,将教育理论通俗化;

协助教育管理,将政策规范操作化;

开展教学研究,使教学行为科学化;

丰富学术成果,促教育科学实用化;

服务教师成长,助教师群体专业化。

教研员的职业表述

课堂的话语:能与学生对话

教学的话语:能与教师对话

行政的话语:能与领导对话

理论的话语:能与专家对话

专业的话语:能与同行对话

教研员的专业认知

知晓教育原理

领悟育人规律

善于教育研究

了解教师成长

熟悉学科特点

懂得教学评价

教研员的能力结构

研究课堂教学和指导课堂教学的能力

试卷与作业的编制和学科评价的设计能力

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教学研究的能力

教研工作与活动的组织策划能力

培养骨干教师和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能力

横向沟通交流和组织协调的能力

教研员的价值追求

是否使教师的自我反思更深刻?

是否使教师的同伴互助更自觉?

是否使教师的教学研究更有用?

是否使教师的专业功底更深厚?

是否使教师的教学方法更有效?

是否使教师的职业认同更强烈?

一盼教研员成为好教员,送教上门;

二盼教研员成为身边看得见的研究员;

三盼教研员成为传播教改动态的信息员;

四盼教研员成为教师发展的服务员;

五盼教研员成为教师校际交流的联络员;

六盼教研员成为教师校本研究的辅导员;

七盼教研员成为倾听大家声音的录音员;

八盼教研员成为学校教科研规划的设计员;

九盼教研员成为教师专业展示的编导员;

十盼教研员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见证员。

 一怕教研员成了居高临下的准官员;

二怕教研员成了指手画脚的仲裁员;

三怕教研员成了教参和教辅的推销员;

四怕教研员成了学生课外的补习员;

五怕教研员成了浑浑噩噩的烟酒员;

六怕教研员成了游山玩水的旅游员;

七怕教研员成了随从领导下访的陪同员;

八怕教研员成了收集资料的统计员;

九怕教研员成了传达文件的宣读员;

十怕教研员成了无所事事的闲杂员。

(一)教研工作对于教研员精神层面最重要的一个要求:人格魅力

个人感悟:教研员的工作,是非常需要人气的工作;人气主要靠人格赢得。

总是自然、和善地面对你所接触的所有学科教师。

更多地记住你所能够接触到的教师包括最普通的教师的

名字。

在重要的日子到来之前提前问候与你保持交往的教师。

善待每一位教师的讲课,细心批改每一位教师请你过目

的教学设计。

在接触中或者活动中给教师们带来快乐的氛围。

让老师们感受到你恒久的细心,让你的工作细节常常被

教师们赞叹。

常常给教师们讲一讲你关于学科教学的新思考。

将你收集到的常用资料发给教师们共享。

在坚持进行的系列活动中让教师们感受到你的工作精神。

在所有的大小活动中都保持公平。

……  

(二)对教研员工作的基本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发展自我,带动大家。

 

个人感悟:把事业的阳光洒向自己,是为了让更多的教师沐浴在事业的阳光下。

不离学术,不离实践。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坚持研究是提升自己真正的坦途。

在自身发展上追求三个层次。

总得在某一个方面有专门的学术造诣。

不同深度的磨练产生不同高度的水平。

规划自己,塑造自己。

没有业余时间就没有教学专家的产生。

(三)从教学业务工作的性质看,教研员工作的三个关键词:引领,指导,培训。

 

个人感悟:提高教师素质的任务非常繁重,远不是“服务”二字能够解决问题的。

引领主要是告诉老师们此时和不久的以后最好应该

做什么。

“引领”重在宏观,着眼于大方向、大面积。

指导是点示老师们如何去做,做的方法与角度是什

么。

“指导”重在细节,强调准确与高效。

培训是引领和指导的综合;培训是为了老师们做得

更好。

“培训”重在创意在先,细节到位。

(四)教研员工作的高层境界是四个字:形成特色;或者说:系列,创新。

个人感悟:教研员平凡的工作同样需要创新,平凡的工作同样创意无限。

追求创新“六个字”:角度,精度,难度。

富有创意的工作之内涵:远大构想与步步为营,发

展自己与提升别人。

教研工作创新的五个方面

在教研组织上创新 

在活动内容上创新 

在骨干培养上创新

在创造成果上创新 

在细节管理上创新    

(五)从基本工作的角度来看,做好教研员工作有五“抓”。

 

个人感悟:一切教研活动的开展,无非两个目的,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抓课堂教学的教学研究

抓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  

抓高层次教研活动的开展  

抓当地教研成果的产生

抓中考、高考等的复习备考

即:抓队伍,抓活动,抓成果 

 

(六)教研员个人业务素质中最重要的六种基本能力。

 

个人感悟: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用自我训练的方法提升自己。

钻研教材的能力

“能够读出课文的味道”是所有语文教师的第一功夫。

教材研读中的第一能力是“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研读教材的重要意义在于研究它的训练功能。

语文教研员的教材研读,更为重要的层面是为了指

导教师。

教材的研读,非常讲究“方法”:

概括的研读

提取的研读

语言的研读

联类的研读

写作借鉴的研读

别有创意的研读  

专题研究的能力

教研员的工作天然地要求进行专题研究。

不经过若干“专题研究”的历练,我们在思想方法与

工作方法上都难以形成自己的创见。

专题研究有时可以用“短平快”的方法进行。

专题研究更多地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与辛勤的探索。

专题研究的策略之一是“实用性”。

专题研究的策略之二是“小话题”。

专题研究的策略之三是“重提炼”。

评课议课的能力

评课的主要目的是给教师以指导,给教师以鼓励,

所以要“善”评。

日常听课、案例分析、综合诊断、参赛指导、赛后

总评、说课评点是评课议课的常规内容。

评课水平的最高层次在于准确生动的即席评课,在

于说课活动中对于一连串的课进行即席的评点与对

话。

教学研究人员的评课的五个要素
 一要谈课文的教育教学价值
 二要提炼出普遍适用的优胜之处
 三要从理念与手法上进行分析
 四要进行课堂教学艺术的点拨
 五要形成多种多样的评课模式

学术讲座的能力

学术讲座:

区别教研员与教师工作的鲜明划痕。

能够真正表现出“提升自己,发展别人”的教研工作性质。

应运而生于本地的教研工作的重点任务。

密切配合着本地教师的培训工作。

是本地重要教研工作会议的雄厚基座与点睛之笔。

学科教研员每年都应该面对一线教师进行两三次。

成文的、有课件支持的字数约在30000字左右的讲座。

应该是前沿的、专题的、深入的、技术性的、例谈式的。

直接有益于指导教师成长、指导课堂教学、指导教学科研。

这种要求于教研员的自我训练,最大的好处是提高自己的“提炼”能力。

试题研究与指导复习备考的能力

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三项基本功:研读教材的基本

功,设计和实施教学的基本功,组织复习备考的基

本功。

组织与指导备考,是教研员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试题编拟,是教研员面对师生的最重要的“面子活”。

教研员必须进行试题研究,必须是试题编拟的专家。

高考、中考复习备考需要教师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做好

几件事。

撰写论文的能力

论文的写作,既是操作的过程,也是研究的

技法。

论文写作能让人境界升华。

只有精于教学研究而且确有心得的人,才有

可能产生论文成果。

论文写作的基础就是研究,有深刻的研究才

有优秀的论文。

论文写作的最好习惯是,随时把自己的思想

火花变成文字。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基于“经历”的教师发展

基于“研究”的教师发展

基于“教学合作”的教师发展

基于“自主”的教师发展

基于“教学反思”的教师发展

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发展

基于“专业引领”的教师发展

走向专家型教师实践路径

具有问题意识

关注学生学习

运用相互诊断制度

实践反思机制

教研员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名优秀的教研员的专业气质
应该包括

(1)底气:学识渊博,专业精通;

(2)秀气:儒雅端庄,以理服人;

(3)灵气:思维敏捷,独具匠心;

(4)正气:民主公正,坚持原则;

(5)大气:淡泊名利,善于合作。

当然这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教研员形象,不过,这确是我们教研员专业发展所追求的方向。

教研员的许多工作智慧

如何助“春雷”生成“春景”,让一项决策、一个号召变成积极的行动;

如何让“火星”燃成“火把”,使零星的探索变成有组织的系统的区域性教学改革;

如何将“珍珠”织成“项链”,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教育教学的规律;

如何把“荒漠”变成“绿洲”,使薄弱环节变成优势项目,培育基地,培育典型;

如何使“马车”换成“汽车”,以我们的努力,让教师的研修状态从被动变为主动。

教育研究既要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建构,也要有具体而微的课堂教学实践。

教研员是在理论与实践中架设一座桥梁,在专家与教师之间开辟一条广阔的通道。

帮助教师在工作中形成学、思、写、行、研、教融为一体的研修模式,真正体现知行结合。

这个过程是理念与课堂之间的对话,是专家与教师之间的对话,是书本知识与校园生活之间的对话。

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真正的教育,也就没有真正的提高。

教育教学研讨是基于探寻教育教学真理的对话。

只有在对话中,我们才能明悉自己认识的误区,激活自己的思维状态,砥砺思想,提升智慧与理性。

或许,我们无法得到一个完美的结论,但我们可以在思考中将自己的思想一直置身于激荡与沸腾之中。

独具一格、标新立异及特立独行,这是思想的深层特征。

对教研员而言,更多的是对教师价值的发现,对教师潜能的挖掘,对教师力量的发挥,对教师个性的发展。

教研员的重要职责是营造和创设“学术研究至上;教师发展第一”的氛围,尊重思想自由,成就教师,使其在读书中实现专业成长。

引导教师认识主动思想 。

思想是人的生存方式。

对教师来说,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思考,不断探索规律和不断创新实践的过程,主动思想使教师产生职业成就感,体验到职业生命的意义,是教师在实践中实现专业成长的必要条件。

引导教师有效地思想。

 教研员引导教师有效地思想,就需要引导教师对实践中的观念、行动、效果思想,以获得经验,同时又要不断对现有经验进行思想,以完善和提升经验。

引导教师欣赏成长变化。

教研员需要引导教师随时感受和审视这种变化,引导教师欣赏自己,肯定自己,获得成长和发展的审美体验,并由此感受思想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从世界教育发展的整个历程来看,自近现代社会以来,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两项基本任务,从而也经历了两个重要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

基本任务:建立并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向学生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满足越来越多学生“有学上”的愿望。

主要策略:以法律手段推行强迫教育、加强教育制度建设、加大教育投入、壮大教师队伍。

第二个阶段

基本任务:坚持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和个性发展,满足学生“上好学”的愿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主要策略:持续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

“十一五”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截至2010年底,我国“普九”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98%以上,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35%,初中毛入学率超过96%……这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体系已经基本确立,让每个孩子有学上的历史性任务基本完成,基础教育已经进入全面普及的新阶段,即从数量发展为主进入到以提高质量为主的新阶段。  

在这个阶段,除继续完成教育普及任务之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心落在以课程教学改革为主要途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其中,调整课程体系结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开辟新的教师发展途径都将是本阶段的重要任务。

当前,以课程方案实施和课程标准使用为主要任务的第一阶段的课程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以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为主要任务的教学改革和评价制度改革开始启动,课程改革进入到第二阶段。

我国课堂教学进展

---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

课堂教学进展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层次分明,可操作性强;

教学内容能够满足“课情”和“学情”的需要;

教学资源的使用合理,引入适时适度,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

课堂节奏匀称,教学环节层次清晰等等。

突出了学生学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重心从“怎么教”转向“怎么学”,教师设计了合理的学习过程,借助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愿望,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深化感悟、提高能力、积累经验。

突出了师生的互动交流

教学活动增强了师生互动与交流,学生感受到了展现自我的成就感,分享到了他的成果与经验,个性发展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互动交流的层次来说,许多课堂都已经走出了以烘托气氛为目的的虚假互动的误区,减少了齐声问答的热闹,减少了说来说去认识并未深入的形式化互动,能够围绕一个问题深入探究,在互动过程中提出新问题、有了新发现,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

突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

学生能够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能够主动思考、发表见解、与他人分享学习成果。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可以分为静态的思考和动态的表现;能启发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去理解、感悟,帮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和课文之间建立联系。

课堂教学的不足

学生自主的时间空间不足

教师留给学生的读书时间大多不足2分钟,讨论时间也大多不足2分钟,课堂上的“空白”不足,学生阅读文本获得体验的时间不充分。教师提问后留下空白让学生思考,但又常常急于打破提问后的“沉默”状态,在不经意间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而是学生为教师上一节漂亮的课服务。

课堂生成不足

许多课堂没有体现出教学内容的生成性。有些教师虽然设置了让学生“质疑问难”的教学环节,但没有发挥出其实际作用。学生问题与教师引导分离,问题的最终提出者仍然是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也落在教师身上。教师为了既定的程序不去捕捉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放走了很多学习机会。

课堂评价的调整修正功能不足

教师试图表现出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课堂评价中常常出现:“这个问题还可以回答得更……”“这段文字还可以读得更……”这说明教师关注的仍然是既定答案的获得,而不是学习过程本身。教师要利用评价引导学生分析自身认识的局限、思维方法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解决问题的水平,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

教师在课堂评价中常常刻意强调“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你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孩子”,这种生硬的显性的评价很难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的学段特征不明显

不同学段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趋同,教学方式的学段特征并不明显。同样是要求学生在阅读后表达自己的感悟,一年级、三年级和五年级的课例中出现了相同的要求。

如:不同学段表达阅读感受的要求应该有所不同,一年级可以是自由地说出来,练习大胆、大方、大声地说话;三年级可以提供一些句式,用讲究一点的语言形式说出来,侧重语言运用实践;五年级恐怕单纯地说出来还不够,还要提出用文字表现的要求。

课堂教学研究有助于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丰富教育研究方法

营造和谐课堂文化

------

课堂教学研究的方式

现场观察:现场对实际发生的课堂事件进行观察和评析

基于个体经验的课堂观察

基于量表分析的课堂观察

观察者能够获得课堂教学的全面信息;

能够获得课堂教学的现场感;

能够捕捉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信息;

但是:

这种观察往往受制于观察者个人的经验和教育教学价值取向,其观察与评析结果往往具有明显的主观性、经验性和描述性特征;

由于受感官局限,观察者不可能把课堂上所有有价值的信息都记录下来,会遗漏某些重要信息;

由于课堂教学具有不可逆性,观察者以回忆方式进行的评价容易出现对课堂教学认识和分析的偏差。

录像研究

基于个体经验的录像研究

基于编码分析的录像研究

现场观察:基于个体经验的课堂观察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员怎样有效地听课呢?

有的放矢,充分准备

明确听课目的,根据检查课、指导课、研究课、选优课等不同类型的课,确定听课的侧重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课;对课程标准了如指掌,把握课程标准各方面要求;对教材烂熟于心,了解教材编排意图及体系,明确本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按课程标准精神初步构思出教学的思路

专心致志,翔实记录

总结升华,提高素质

教研员怎样恰到好处地评课呢?

遵循评课原则:实事求是原则、激励性原则、差异性原则

把握评价标准

对教师的教侧重看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教师素质

对学生的学侧重看:参与情况、思维状态、课堂气氛、学习效果

讲究评课方法

存在的问题

简单处理

任务取向

不合而作与有合无作

一类人听课为了评课即“评课专业户”

一类人听课为了模仿即“仿课专业户”

一类人听课为了听课即“听课专业户”

 

现场观察:基于量表分析的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意义

1.从简单走向复杂

简单的思维

(理论逻辑)

“分解、化约”的思维: 2≌1+1;如人=身+心

“去现场或脉络”的类推

“无人”的漫谈

对“教学规律”的迷信

2.从对立走向理解

对立的思维

自我本位:假如我来上这节课,我会……

责任缺位:今天我没准备要讲话,一定要我讲,我只好讲几句……

角色凝固:听课人、评课人、上课人

3.从业余走向专业

业余的思维

缺乏专门的知识基础,仅当一项工作

无需专门的训练:误认为“多做就会”

无需专门的人才:误认为“会上课或会研究就等于会听评课”

课堂观察方法

如何分解课堂元素?(理解课堂)

如何确定观察任务/点/主题?

如何开发观察/记录工具?

如何发现/记录所需的数据/证据?

如何分析数据/证据并作出推论?

1.如何分解课堂元素?

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从这些因素中分解出哪些可观察的元素?

这些元素是不是关键的、可记录/可解释的?

分解后的优势与劣势是什么?

课堂观察框架: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

以“学生学习”维度为例

准备

倾听

互动

自主

达成

以“教师教学”维度为例

环节

呈示

对话

指导

机智

以“课程性质”维度为例

目标

内容

实施

评价

资源

以“课堂文化”维度为例

思考

民主

创新

关爱

特质

2.如何确定观察任务/点/主题?

根据上课人课前会议的“说课”确定“我观察什么”

基于该课的要素(如目标/讲解/学习指导/学生参与/情景创设/教师理答/例题等)

基于“我”/ “上课人”的个人兴趣/发展需要

基于“我”/ “上课人”/ “合作体”的工作任务

“我”擅长/不擅长观察什么

如何将确定的观察任务提炼为“核心概念?

如何将“核心概念”明晰化成为可描述的概念图?

3.如何开发观察/记录工具?

如何将概念图变成便于观察时记录的表格或图示?

我确信如此分解观察点既是合逻辑的又是合实用的吗?

我确信如此分解后的概念都是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的?

有无更好的设计以便于我的记录/推论?

如何分解观察主题?

方法一:分解式

如: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方法二:串联式

如:教师是如何处理学生错误的

学生犯错     教师反应     教师行动

方法三:并联式

如: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

倾听

互动1(提问/回答)

互动2(讨论/汇报)

计算/书写

例2:此记录工具采用何种分解方法的?

观察点: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我是这样设计观察表的:

一是创设的情境能否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保持关注;

二是师生能否充分利用情境达成学习目标;

三是情境创设与学习目标的适合度。

再对这三个方面的要素进行分析

例3.教师的讲解行为

例4.学生的错误和教师的处理

例5.如何以问题驱动进行教学

4.如何发现/记录所需的数据/证据?

我清楚记录前需要做哪些准备?(记录单/设备工具/心理预演/意外情况)

我选择坐在哪里更便于观察并记录?

如何识别哪些数据需要/不需要完整的实录?

如何识别哪些数据是主要数据/次要数据?

我清楚怎样记录才能使得到的数据更完整?

如果我遗漏了必要的数据怎么办?

如何做到边记录边思考但又不能影响记录?

随着课堂的进展在记录时我又生成了哪些新的可推论的思路?

5.如何分析数据/证据并作出推论?

析取关键证据(事件/特征/数量/时间)

量化统计(次数/人数/频率)

分析相关

因果链(一因一果/多因一果/一因多果)

其它相关链(线性/非线性/种属/并列)

基于证据的推论指向

该堂课的有效性(目标达成/行为效度/成功/缺陷)

该教师的专业发展(优势与劣势)

该课程的发展(改进建议)

课堂观察程序

课前会议

课中观察

课后会议

课前会议

上课教师陈述:

本课的内容主题是什么?在该课程中的关系与地位怎样?

介绍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优生与学困生座位在哪里?

你想让学生明白什么?难点在哪里?你准备如何解决?

介绍一下本课的大致结构,包括创新点与困惑。

你将如何、何时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你打算让其掌握的东西?(对有经验教师而言)

观察者提问与上课教师进一步说明

双方就上述问题商议,确定观察点。

课后会议

上课老师陈述:

这节课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学习目标达成了吗?

谈谈各种主要教学行为(如活动或情景创设、讲解、对话、指导和资源利用等)的有效性?

谈谈有无偏离自己的教案。如有,请继续说说有何不同?为什么?

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报告并交流课堂观察的结果及简要结论

协商得出几点结论和行为改进建议(成功之处;个人特色;改进建议)

谢谢倾听!

欢迎您的批评与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
提升学习品质,构建生命课堂——我校举办第八届生命课堂教学公开展示活动
多彩新课堂,教研助成长
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每人一节校级教研课方案
新课程、说课、听课、评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