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哈萨克猎鹰人

  早在4000年前,哈萨克族的祖先就有养鹰驯鹰的习惯,现在草原上的哈萨克人,是世界上仅存能够坐在马背上使用金雕狩猎的民族,鹰猎可是新疆哈萨克等民族独特的狩猎方式。每到冬季出猎时,强悍的哈萨克猎手,骑着矫健的天马,手举着凶猛的猎鹰。在猎犬的伴随下,奔驰于山林草原中。

  在西北辽阔的土地上,生活了很多很多的民族,其中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人都有饲养鹰的习俗,很多人都对这边的驯鹰文化感兴趣,那今天就介绍介绍,哈萨克族,是怎样驯养那些桀骜不驯的鹰的。

在哈萨克族的传说里,鹰是唯一能直视太阳而不被灼伤的神 鸟,他们相信,不论捕食或飞行,鹰永远是蓝天中终极的猎手。如今,在新疆的哈萨克牧民中还保留着驯雕的传统。一头好的猎鹰,需要训鹰人投入全部心血,去精心地喂养和悉心地关照。 驯化雏鹰(当然也有驯化成年鹰)前,要先给鹰喂好吃的,让它尽快长出虚膘,等虚膘变成了肌肉鹰才会有力量。驯鹰先要给鹰拉膘,不但不给进食,还要给它洗胃。洗完胃再给鹰用热水洗澡,让它出汗。用一个皮眼罩去蒙住鹰头,使它看不见东西,再用皮绊拴住鹰脚。晚上就把它放在一根横吊在空中的粗绳子或木棍上,驯鹰人来回扯动这根吊着的绳子,使鹰无法站稳和睡觉。连续数昼夜,鹰会被弄得神魂颠倒,疲乏到极点而摔倒在地。这叫''熬鹰''。 此时要往鹰头上浇凉水,使其苏醒,然后给它饮点茶水或盐水,但不喂食物。

约半月之后,等鹰饿得只剩骨头,一点精神都没有的时候,鹰就逐渐得到了驯化。此后再开始喂食。 喂食也有一套方法,驯鹰人把兔子、鸽子等动物肉放在手臂的皮护套上,让鹰过来啄食。 饿久的小鹰,见了肉便不顾一切地扑过来,驯鹰人则一次次把和鹰的距离拉远,而且每次都不给它吃饱。 这样反复进行,直到鹰能飞起来啄到驯鹰人手臂上的肉为止。等小鹰消除了对人的恐惧和敌意后,室内的调驯也就结束了。

室外调驯,要先把鹰尾十六根用以调节飞翔的尾毛用线缠起来,让它无法高飞,只能在小范围内活动。驯鹰人用拴在草地上的活兔,鸽子或捆着肉的狐狸皮作猎物,摘掉眼罩让它从空中练习俯冲叼食。 驯练一段时间后,再逐渐拆开猎鹰尾毛的缠线,但有的还要在其腿上拴一根长绳,捕到猎物后还不让它吃,反复多次,到最后才让它吃。待熟练后,就可将手中的绳子松开,但还不能取掉。 驯鹰人还要不断对着猎鹰说话,让自己的声音印在它的脑子里,等它长大后,猎鹰也就能识别出并只听主人的命令了。

等猎鹰成年后,驯鹰人就会给它识别它所要捕猎的兽皮,让它熟悉猎物的气息。 培育一头好的猎鹰的过程需要花三至四年的时间。 等正式放鹰捕猎时,不能喂饱猎鹰,''饱鹰不捕猎''的。还有就是不见猎物,不能揭眼罩,更不可解开脚绊,这就是所谓俗称的''不见兔子不撒鹰''。一只好的猎鹰,据说一年可以捕获到数百只猎物。

在蒙古人征服中亚时就有''一匹好马也难换一只好鹰''的说法中可见其之身价。 因为训练鹰的习俗是口头流传下来的,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在哈萨克族民间只流传了几千年的口头驯鹰绝学。 猎鹰不仅是迅猛、强悍的象征,也是驯养鹰者一种身份的象征。

  草原上的哈萨克人,既是畜牧业的行家,也是捕猎能手。他们传统的捕猎武器,除猎狗外,主要是猎鹰。猎鹰的杀手锏是猎爪。猎鹰的每只脚上有利爪四支。每只长达20厘米。它们如同匕首一般锋利。猎鹰在抓取猎物时,腿部具有一种特殊的锁定机制,可以防止脚爪的滑脱。它的作用如同一对链式的锁扣,当脚爪抓住物体后,肌腱会使脚爪锁定,这样猎鹰就能抓起超过自身体重10倍的猎物。猎鹰的利爪令所有的动物胆寒。猎鹰的体形虽然不是最大的,但战斗力绝对首屈一指。

  野生的鹰未必会主动攻击狼。但新疆的哈萨克人素来训练鹰在草原上长途追击野狼造就是一种传统。经过训练的鹰,可以在草原上长距离地追逐狼,等狼疲惫不堪时,一爪抓住其脖颈,一爪抓住其眼睛,使狼丧失反抗的能力。

  鹰生活在草原、荒漠、河谷,特别是高山针叶林中,最高达到海拔4000米以上。发现目标后,常以速度为每小时200至300公里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天而降,并在最后一刹那嘎然止住扇动的翅膀,然后牢牢地抓住猎物的头部,将利爪戳进猎物的头骨,使其立即丧失性命。它捕食的猎物有数十种之多,如雁鸭类、雉鸡类、松鼠、狍子、鹿、山羊、狐狸、旱獭、野兔等等,有时也吃鼠类等小型兽类。

哈萨克猎鹰人是世界上最后的鹰猎人之一,生活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接壤处。几个世纪以来,他们训练金鹰捕猎狐狸和其他小动物。这些鹰常年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在古代,对依赖于大自然生活的草原民族来说,放鹰狩猎是重要的生存手段。

国画作品 李毅
 


画家简介

李 毅1964年出生,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水墨画院画家,李可染画院特聘画家,文化部对外艺术交流中心国韵文华书画院副秘书长,艺术市场画院签约画家,中华慈善美术家。生于江苏,长于兰州,现居北京。师承中国著名画家冯远、李宝峰、杜滋龄先生。进修于国家画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他先后数十次深入新疆、甘南、青海及海外写生和采风,创作了大量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美术作品,得到了美术创作领域和广泛美术理论工作者的一致认同。

作品多次在《美术》、《收藏》等多部专业书刊发表。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李毅国画集》集中体现了他''天质驰纵''和''笔墨双修''的长期追求,展现了他''浓丽丰腴''与''雍容典雅''的艺术面貌。就''丝路风情''的表现而言,李毅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画家的风格和传统,赋予''丝路情''与''边塞人物''一种激情激越、浓情似火的意味与意蕴。作品先后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国家大剧院,全国政协,民族文化宫,中央党校等机构收藏。部分作品作为国礼赠送出访国家。被评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收藏潜力的画家,在北京,兰州,西安,合肥,济南,郑州等城市举办大型个展.在联合国,美国,日本,法国,韩国,斯洛伐克,乌克兰等国举办联展.。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艺术交流活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秦文学】鹏鸣:【走读尼勒克】(散文四题)
哈萨克族训鹰传统
实践收获 | 识鹰&思鹰 :与驯鹰人面对面
哈萨克族的训鹰术
布尔克特毕:哈萨克族鹰舞
新疆民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