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本以为是描绘清明时节的传世名画,专家却说搞错了

今天是清明节,历史上有一幅名画,就叫《清明上河图》,你看过没?

这幅画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但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做《清明上河图》吗?

也许你会说:“这还不简单?这幅画描绘的就是北宋都城汴京清明节的景色啊。清明时节,汴河河运开始繁忙,人们才会'上河’做生意、游玩、办事啊。”

更专业的一点的还会将画上金国摆上来:“'水在上河春’,可不就是说这画上的是春天的景色么?”

但请你仔细看看,画上有很多拿扇子、穿汗衫甚至光膀子的人,清明时节有这么热吗?

再看,画中多处酒肆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什么时候出“新酒”?《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只有到了中秋前后,粮食丰收,才会有新酿的米酒上市。

还有,专卖祭祀用品的店子是门可罗雀。如果画的是清明时节,这类店前不应该很热闹吗?至少不会比酒肆、茶馆人气差吧?为啥偏偏这类店门前冷冷清清呢?

所以,有专家就提出来:《清明上河图》的“清明”是说“政治清明”,这幅画是时任宣和画院翰林待诏的张择端进献给宋徽宗的“拍马”之作,以此画歌颂皇帝政治开明有度、人民安居乐业。

但看过一笑写的《这么多年都看错了《清明上河图》,它不是盛世华章而是末日悲歌》一文就会知道,《清明上河图》虽然也表现了汴京的繁华,但也描绘了它的隐患。

例如城门没有守城的士兵,兵营武备松弛,桥上交通混乱没人管等,都真实的反映出北宋都城“外强中干”式的积弱。

那么,《清明上河图》的“清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在解惑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中国画,尤其是长卷的一个特色:

长卷是缓缓展开来看的,而且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只能展开持画者双臂打开的幅度,要想看到后面的,前面看过的就只能卷起来。这样边卷边展开,就造成看长卷就有点像看影视剧,前后内容虽然连贯,但可以是不同的情景,这样,一幅画上可以是多个场景的连续,也可以是多个时空的拼接。

所以,《清明上河图》里,既可以出现春天柳树才发芽、人们在轿子上插柳枝的场景,又可以出现光膀子扇扇子的场景,甚至还可以出现驴驮着炭、“上新酒”的场景……这就是画家把一年四季都融入了画中,创造出的全时全景式的汴京风俗图。

正巧,据《宋会要辑稿》记载:汴京内外城及郊区共分一百三十六坊,外城东之郊区共分作三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

于是有专家就推断,《清明上河图》的“清明”就是指“清明坊”,全图就是画的从“清明坊”到汴河口的盛景。

这种说法也说得过去,至少没啥破绽。

但一笑还了解到更有意思的一种说法就是:

张择端在进献这幅画的时候,只将它命名为《上河图》,“清明”两个字是宋徽宗加上去的,因为他觉得这幅画是歌颂当时他统治下的清明盛世。

这种说法倒是符合宋徽宗好大喜功、粉饰太平的心理,只是可惜了张择端的一番良苦用心。

公元1126年,金兵攻破汴京,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二人掳回金国,繁华的北宋汴京只在绢上得以流传。

后世又有很多画家模仿《清明上河图》画过类似的长卷,以至于“清明上河图”几乎成了一个类别名词,专指那些风貌刻画细致全面的风俗画。

——各位读者,对于《清明上河图》这个名字,你是怎么看的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张择端的身世、名画及意境之迷!
《清明上河图》的矛盾与统一
《清明上河图》到底为啥那么有名?
上河图中话“清明”:清明二字作何解?
历史密码III——《清明上河图》描绘的竟是秋天的景色
《清明上河图》邮票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