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歌教学中故事和谜语的运用

初中语文诗歌的教学,往往流于一种读一读、讲一讲、背一背模式化的套路。这是一种枯燥无味的文学体裁。教师在课堂上讲讲写作背景及作者,对文中的主要词句解释解释,内容写法解析解析。长此以往,学生能读出节奏韵律了,大意也理解了,再就两耳一堵,一遍遍流畅地背诵着。学生就会处于一种倦怠的状态,更无兴趣可言。

诗歌的教学,学生读的环节确实不能丢。因为诗歌音乐性强,富有韵律节奏,最适合朗诵。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整体感知诗歌的韵律、情感和诗意。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找些有代表性的诗人的作品,让学生在朗诵时去体会去感悟。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如果珍视了学生的独特理解和感受,那么学生就会走入诗的意境中,吸收诗歌中所蕴含的精神营养,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分析解读。

“意象”指的是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可是客观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眼中,就会受到诗人情绪的影响,由此就会笼上诗人的主观色彩。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因此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而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的世界的。教师这样的教实际也就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和形象思维力。

我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尽量规避老生常谈,尽量少讲诗歌理论,尽量每一首诗歌都讲出一点点新意。记得在给学生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歌时,自然要讲讲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轶事——

唐顺宗时期王叔文的改革失败后,遭贬谪的“八司马”中就有刘禹锡。他被贬到朗州,就是今天的湖南常德。之后,刘禹锡回长安游玄都观,对观里新栽的桃树感触颇深,并提笔赋诗一首:“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此诗在长安传开了,被一些无聊的小人看到了无聊。说此诗表面是写桃花,其实是在讽刺当时新提拔的权贵。玄都观赋诗也惊动了唐宪宗,皇帝很不高兴,又把他贬到连州(今广东连县)当刺史。此后,刘禹锡数次被调动,过了十四年,他遇见了当宰相的裴度,才把他调回长安。

刘禹锡再回长安,又旧地重游。这时的玄都观已是野草萋萋,一片荒凉。见景思情,又想到打击排挤他的宦官权贵,一个个在政治的明争暗斗中下了台,只有自己仍坚持着旧有的观点,在这里观景忆昔,灵感心中来,又赋诗一首:“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花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读过他的这首诗的小人,觉得他又在发牢骚,在皇帝面前又进谗言,不久他又被派往外地当刺史去了。

就这样以讲故事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首首这样讲也没有了新意,为了“趣”中求变,我在讲诗歌时,把谜语灵活多变地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我平时积累了大量的谜语,根据具体情况,根据讲课的内容,课堂上信手拈来相应的谜语,导语新授作业,各个教学环节,视具体情况灵活而用。例如:在讲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导语是这样进行的:大家学过李白的《静夜思》,请大家一起背诵这首诗。之后,在黑板上板书了“举头望明月”的诗句,后面写上“打一外国首都名”,学生开始一愣,再看要求就又会心地笑了,知道了我让他们猜谜语。初三学生学过地理,思忖片刻后,我一提示:这个国家是东南亚的,“举头望”和“明月”各猜一字。这时的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了,有个学生答出“仰光”。

接着读毛主席的这首词,把握诗歌的节奏,理解诗歌的意象,领会诗歌的意境。教师的点拨,学生的朗读背诵,就这样一步步迎刃而解。这是第一课时在导语中运用的谜语。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第二课时趁热打铁,我又灵活地安排了一节“猜谜”课。谜语的谜面都来自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词句。我在黑板上板书了五个谜面,即(一)、唐宗宋祖(打一戏曲中的剧目名称);(二)、惟余莽莽(打一地名);(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打一季节术语);(四)、顿失滔滔(打一金融术语);(五)、还看今朝(打一国家名)。课堂上学生各个都在跃跃欲试,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想象力和联想力,达到了空前的活跃。当然,谜底猜得并非一帆风顺,在(一)和(四)费了许多周折也没猜出,可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却被调动起来了。答案分别是:【1、双簧;2、白帝;3、冬至;4、冻结;5、约旦】

这节课结束后,我写了这样的反思体会:回顾这首诗歌的教学,教师如果能如此反复地训练,把诗歌里的谜语发掘提炼出来,学生就能树立想“猜”会“猜”能“猜”的信心。学生感悟力一旦形成了,学生就具有了创新的思维;遇到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去思考,这才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古代诗词有效教学
【新·教学设计】 |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张丽娟:诗歌教学不应文言化、小说化、艺术化
人教版九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谈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紧扣古诗特点 选择诵读形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