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俗剪纸:老鼠娶亲,敲锣打鼓,热热闹闹嫁女儿

民间剪纸和当地民俗分不开,百姓在一年四季与时光共消长的生活中,通过节令记岁风俗、避邪信仰风俗、婚嫁丧葬风俗来反映可贵的民情民意。贴窗花美化居住环境,已成为闽东地区春节喜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老鼠嫁女,亦称鼠娶亲、鼠纳妇等,旧时中国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在我国很流行,是传统民俗文化中影响较大的题目之一。虽然老鼠嫁女在民俗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多姿多彩,但各地情节”版本“与”嫁女“时日以及俗信却有所不同。


流传最广的版本是很久以前,一对年迈的老鼠夫妇住在阴湿寒冷的黑洞里,眼看着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一天天长大。夫妻俩许诺,要为闺女找一个最好的婆家,要让闺女摆脱这种不见天日的生活。于是,老鼠夫妇出门寻亲。刚一出门,看见天空中雄赳赳的太阳。他们琢磨着,太阳是世间最强大的,任何黑暗鬼魅,都惧怕太阳的光芒。女儿嫁给太阳,不就是嫁给了光明吗?


太阳听了老鼠夫妇的请求,皱着眉头说:“可敬的老人们,我不是你们想像的那样强壮,黑云可以遮住我的光芒。”老鼠夫妇哑口无言。于是,来到黑云那里,向黑云求亲。黑云苦笑着回答:“尽管我有遮挡光芒的力量,但是只需要一丝微风,就可以让我'云消雾散’。”老鼠夫妇寻思着,找到了克制黑云的风。风笑道:“我可以吹散黑云,但是只要一堵墙就可以把我制服!”


老鼠夫妇又找到墙,墙看到他们,露出恐惧的神色:“在这个世界上,我最怕你们老鼠,任凭再坚固的墙也抵挡不住老鼠打洞,最终崩塌。”老鼠夫妇面面相觑,看来还是咱们老鼠最有力量。两个老人商量着,我们老鼠又怕谁呢?对了!自古以来老鼠怕猫!于是,老鼠夫妇找到了花猫,坚持要将女儿嫁给花猫。花猫哈哈大笑,满口答应了下来。在迎娶的那天,老鼠们用最隆重的仪式送最美丽的女儿出嫁。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花猫从背后窜出,一口吃掉了自己的新娘。

老鼠嫁女,亦称鼠娶亲、鼠纳妇等,旧时中国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在我国很流行,是传统民俗文化中影响较大的题目之一。虽然老鼠嫁女在民俗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多姿多彩,但各地情节”版本“与”嫁女“时日以及俗信却有所不同。


立春后是老鼠繁殖的季节,这时候家家户户不许点灯,儿童不许说话,大人还教孩子们静听老鼠娶亲的鼓乐箫声,统一行动,引鼠出洞,使猫便于捕捉。

柘荣的“老鼠娶媳妇”剪纸作品以此编成:老鼠成群结队,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鸣鞭放炮,抬轿迎亲,大摆宴席,热闹非凡,突然猫君出现,一声吼叫,群鼠木然,被猫聚而歼之,老鼠的美梦彻底破灭。人们讨厌老鼠,最怕它繁殖,所以才编出此故事并大肆宣传,表达灭鼠除害的企盼。


孝感当地民间还传说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们不能在家里喧闹。妇女要在床下点一盏麻油灯,边拜边说:“请红娘子看灯。”据说这样,一年就没有臭虫骚扰了。人们还用竹篮从屋上抛过去占棉花丰歉。仰则主丰收,仆则歉收。

有些地方还用老鼠嫁女日的风俗行事作为祝子巫术。如陕西千阳民间以正月十五为老鼠嫁女日,是日家家都做老鼠馍。俗信当年过门的新媳妇吃了老鼠馍的鼠尾巴,便可怀孕;隔窗把老鼠馍扔进新媳妇房中,“老鼠”仰面朝天为生男之兆,反之为生女之兆。


在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头上,一声不响,只是摸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

不点灯、不出声的意思是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惊扰了娶亲喜事。吃“老鼠爪爪”表示人们期望老鼠的爪子发痒,好早些起来行动;吃“蝎子尾巴”即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吃炒大豆发出嘎嘣的脆响,似乎是给老鼠娶亲放鞭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鼠嫁女
剪纸艺术(055)老鼠嫁女
“老鼠嫁女”的传说与中国传统鼠文化-心中有爱花开不败-搜狐博客!!!
【白长安】​人与鼠的微妙关系
妙趣横生的老鼠娶亲剪纸,太有才了!
【剪纸】我的剪纸--民间故事 老鼠娶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