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潘天寿作品鉴识

作者:唐健钧

潘天寿(18971971年),1897314日生于浙江宁海县北郊冠庄村。原名天授,字大颐,号阿寿。作品中常署懒道人、颐者、心阿兰若住持寿者、雷婆头峰寿者等。

冠庄村依山傍水,田地肥沃,是江南富饶之地,潘家是一个殷实之农户。父亲是村里的秀才,担任过乡长,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母亦是邻村举人周熊飞的长女,天资聪敏,颇有家教,擅长剪纸图案。阿寿从小耳濡目染,七岁时入私塾,在潘天道的引导下,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唐诗》等,每天都要临写毛笔字,不许画画消遣。进入了宁海县城学校后,才购得《芥子园画谱》、《瘗鹤铭》、《玄秘塔》,学习兴趣更大,进步更快。在晚年的自述中说:“我从十四岁起就下决心要做一个中国画家。”

1915年夏,被浙江第一师范录取,五年的师范教育对潘天寿的成长至关重要,校长经亨颐给他的指导和鼓励,使他在篆刻、碑帖中更加专注,研读吸收,打下了很好的书法基础。从师范毕业后回宁海任教,后又去孝丰任教。两年后来到上海,想进上海美专进修艺术。的确,他进了美专,不是学生,而是老师,美专聘他为国画教授,任教中国画技法和中国绘画史,从此正式踏上了教学和研究的道路。是年,由朋友引荐,拜谒了大师吴昌硕。昌硕对这位年轻的同乡非常器重。在艺事交往中,发现天寿才气之高,出笔之奇,篆刻、诗词超群,作七古长诗以勉励。还为其作一对联称“天惊地怪见落笔,巷语街谈总入诗”。在交往中,潘天寿受吴昌硕画风的影响,他已认识到并非好事,力求摆脱,经过与古人对话,完全超脱了吴氏画风。吴氏不久对弟子说:“阿寿的画有自家面目,这就好。”“阿寿学我最像,跳开去又离我最远,大器也。”

潘天寿在上海美专与诸闻韵共同开办了全国第一个中国画系,开始撰写《中国绘画史》,用了三年时间,1926年正式出版,作为艺术教育的教科书。与友人创办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出任艺术教育系主任。同时还兼任杭州国立艺专、上海美专教授。1932年与诸闻韵、吴茀之、张振铎、张书旂等组织国画研究会——白社,主张以扬州画派的革新精神从事国画创作。1937年前的日子,在平静的教学、研究、游历中渡过。抗战爆发后随国立艺专从湖南到昆明,再到四川经历人生磨难。1944年在教育部的再次敦促授命下,接受了国立艺专校长之职,谢海燕、吴茀之二老友辅佐。他以身作则,开课任教,自编教材。学校内也不是安静场所,校内政治斗争也越演越烈,学生中分成两派。潘天寿本不擅行政,对于处理复杂的政治关系,更是摸不着头脑,一直苦撑了三年。他自觉力不从心,坚决请辞。1947年才如其所愿。

1949年,新中国成立,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潘先生欲跟上时代,但觉得力不从心。时代要求画人物,人物最能体现“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所以常要随学校师生下乡写生,表现时代风貌,才有“六十六,学大木”的感慨。1953年出席中国文艺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1957年任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副院长。1958年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苏联艺术科学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1959年,华东分院改名为浙江美术学院,潘天寿出任院长,第二年又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美协主席。

1956年党中央提出“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指导思想,潘天寿在山水画创作方面,结合时代需要创作了大批优秀作品,如《铁石帆运图》、《百花齐放》、《露气图》、《雨后千山铁铸成》、《小篷船图》、《小龙湫下一角》、《小龙湫一截图》等,1962年在北京新落成的中国美术馆展出,产生很大轰动。潘天寿被誉为“画壇师首,花苑班头”,画名风蜚全国。

1963年以中国书法代表团副团长的身份,访问日本,经过考察交流,建议抓紧筹办书法篆刻专业。在他的倡导下,中国第一个书法篆刻专业成立了。在“文革”前的几年教学中,创作、出游,都是生命中较辉煌的时光。“文革”开始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遭受迫害,到197195日,不幸逝世。他与这个时代一样是“悲哀”的牺牲品。他的最后一首诗:“莫嫌笼絷窄,心如天地宽,是非在罗织,自古有沉冤。”1977年,中共浙江省委为他平反昭雪,并在杭州、北京等地先后举办了规模盛大的“潘天寿书画展”,给予了历史的肯定。

要鉴定某一家的作品,首先应对该作者的艺术语言一定要烂熟于胸,对其艺术发展的脉络有一个清晰轮廓,因为仿冒者并非仿他几件作品或者一段时间的作品,有的仿者专作较为生僻的作品,让你很难找到证据,从而在模棱两可中得到利益。

几年来出现不少潘天寿仿品。以花卉、秃鹰为多。要判断准确,一定要把握住他创作发展轨迹。就目前看市场仿品只仿他40岁以后的作品,40岁以前的潘天寿还没有太多人关心他的作品。因为这个时期还没有形成他独特的绘画语言,还在积极的探索阶段。自从1923年到上海后,拜蔼吴昌硕,吴氏对他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从现存的作品《秋华湿露图》、《参禅老衲图》、《绯袍图》等来看,不论其构图、用笔,还有书法题款都是缶翁老的标准来要求。虽然不是吴氏翻版,但也极像。他通过编撰《中国绘画史》,以史为镜,迅速提高他全面艺术素养的同时,选择了学习石涛、八大、石谿等,对传统绘画的笔墨、构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逐渐地拉开了与吴昌硕的距离。昌硕见其新作特别高兴,说:“阿寿学我最像,跳开去离我最远,大器也。”这是潘天寿第一次飞跃,从思想上奠定了审美创作原则:“师其心不师其迹”。

1928年蔡元培在杭州创建国立艺专,聘请潘天寿为教授。蔡元培的办学倡导沿袭了北京大学的办学思想,“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各种创作群体,各种学术思潮都可以自由组合。这正合潘天寿的思想,此时他也正处在一边要舍弃海派吴昌硕的风格,另外还没有寻找到一条自己创作的道路,正是探索阶段,于是与诸闻韵、吴茀之、张振铎、张书旂等志同道合者组织国画研究会——“白社”,主张以扬州画派的革新精神从重振国画创作。他们不分彼此,互相建议批评,处长补短,形成了较好的学习氛围,白社举办过五次展览,出过两本画册。在第一期《白社画集》刊登了潘天寿的《穷海秃鹰》。两只大秃鹫为画的主体,像这类形象,自古不入画,潘先生选择此题材,显然是表现他的审美追求和思想倾向。正如在题跋中言:“秋风寒,秋水白,秋意冷冷落残石,穷海秃鹰头赫,倦眼苍茫舒健翮,何故不作图南策,但听潮声朝与夕,辽天飞雨点青滴。”那种霸悍、凶猛、粗犷,让人一看就有些胆寒,这就是“强其骨”的开始。还有作于1931年的《石壁飞瀑》,奇险的构图,苍松与瀑布直下,淋漓尽致,造险极强,开始了个性表现。《青绿山水》和《甬江口炮台》的山石布局和用笔,简洁勾勒,少量皴擦,企图摆脱繁复,探索自己的笔墨语言与构图形式。1937年,即他40岁以前是其探索期,其中书法亦如此,从二爨过渡到魏碑、行草,正在寻找一种与画面契合的用笔和形式。这一时期很少见有隶书题款。

抗战爆发,战乱的辗转、学校的迁移、人心的浮动,他已无心作画,写诗反而进入高潮。正如我国唐代的边塞诗或战乱诗都是脍炙人口的好诗,诗境深沉雄浑。潘天寿身处战时,念其民族灾难,盼望抗战胜利,有感而发,常为“凌云健笔意纵横”,信手拈来,皆成文章,“时艰有忆田横士,诗绝弥怀敕勒歌,为访幽燕屠狗辈,夜深风雪渡黄河。”当时黄河以北地区为日寇所占据,希望勇士渡河救国。抗战时期他情感的激越,高昂的爱国精神,留下了不少诗篇。完成了《治印丛谈》。艺术家是否成就名家,最后靠的是文化内涵,天资和修养。潘天寿通过八年离乱的经历和各种文辞的修养,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画外已促使绘画风格的形成,这是厚积薄发的必然规律。

潘天寿画风形成,首先在审美追求上,明确提出“强其骨”,既有内在的精神层面,民族要振奋图强,发奋向上,抵辱外族入侵,作品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实质;又要有形式的,从造型、用笔、着色、构图等诸方面上表现。其次,在构图上以勾线为主矩形石块,常为作品主体,不加皴擦,用淡赭石溥色,圆浑的苔点协调,方峻奇险尽在其中,后被誉为“潘公石”。如作于1944年的《松下观瀑图》,1945年的《浅降山水》都有是典型的构图方式。再次用笔苍辣,以侧锋为主,凝重中见力度,墨色沉雄而略有变化,色彩准确古调。

书法与画形成相应的风格,以汉魏书风为主调,广取明后期的黄道周、倪元璐、张瑞图之长,用狼毫侧锋,结体随字形大小或方或扁,体势多变。隶书方整有度,笔见筋骨少见肉,行书气势贯通、跌宕有致、天真烂漫,有“整整复斜斜,好如风际鸦”之意境。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了新的时期,文艺为工家兵服务,受大环境的影响,潘先生画过人物,还是没有放弃山水。1956年,中央的“双百方针”,解开了他的愁云,把1955年到雁荡上写生整理一遍,尝试山水画和花鸟画相结合,创作出了近景山水杂以山花野卉,被美术界公认为的新画法。具有代表性的《灵岩涧一角》、《梅雨初睛》。其山水画又找到了新的语言表达,这是厚积薄发的体现。从“双百”方针始到“文革”前这是潘天寿艺术全盛时期,很多大作、名作皆出于此一时期。他注重意境、气韵、格调。作品给人气势宏大之感,振奋精神。

如《小龙湫一角》,虽写一角,有窥斑见豹之感。他常常作指画,用指代笔,指有时会出现意外效果,他对指笔的关系理解:“余作毛笔画外间作指画,何哉?为求指笔间运用技法之不同,笔情指趣之相异,至为印证耳。运笔,常也;运指,变也。常中求变以悟常,变中求常以悟变。”他的指画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松石梅竹》,《无限风光》等作品,生拙简古,如刻如铸。曾有诗自喻:“老夫指力能扛鼎,不遣毛龙张一军”。美术界公认为“其佩开其端,天寿登高峰”。他的学识、修养、气度为一般画家所不能企及的,符合艺术发展规律。

潘天寿的作品作伪与其他大名家相比稍微少一些。原因是作伪的难度大,潘天寿创作作品的数量不多,大多都为研究类,以公家庋藏为多,应求类作品较少,流落在市场上作品不多。物以稀为贵,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想方设法从部分出版物中放大临摹进行作伪。如《山水》(图168×68厘米,这件作品脱胎于潘先生作于1963年的《小龙湫一角》(图2107.5×107.8厘米,此作是潘先生山水画与花鸟结合的典型作品。

1 仿品《山水》68×68厘米

2 潘天寿《小龙湫一角》107.5×107.8厘米 作于1963

吴冠中曾对此作的构图进行过精辟的赏析,此作“三大块镇压住了整个画面,把握了饱满的量感美,这三大块之间又相渗透着多变的小块和野草杂花,山石间各种复杂的点线组织诚是迷人,但作者的匠心主要还在这三块基石的安置之间。”“充分发挥了方形画幅的饱满和紧凑。图中团块大都似方非方,基本属方。”“黑白对照固强烈,但这不是艺术效果的全部。画面层层包围,步步紧逼的结构之严,线组织之缠绵之美,更是我国现代绘画中的绝唱。”的确,他的画与吴先生的赏析共通,仿佛吴先生是个高级艺术“导游”。我们把真伪品放在一起,不难发现它们的差别:

第一,色调的对比协调上,仿中轻浮不稳重。

第二,用墨不沉雄,显飘。

第三,线条生硬呆板,没有潘天寿“生拙”之劲。

第四,很多细微部位过粗,不会“小心收拾”。

如果没有见到真品,的确不易判断。注意落款书法的差距,是重要的一环。

有仿冒者常用“该作者绘了几幅一样的作品,这是其中的一幅”来哄骗购买者。我们知道作者要画同类的一幅画他必有一定的修改,可能作者对局部不满意,才一而再、再而三的绘制同一个内容,如潘先生绘《江洲夜泊图》(图3171.5×120厘米[1953],《江洲夜泊图》(图4108.7×164.5厘米[1954],一个内容,几年画了几幅,在构图上反复研究,一次比一次讲究。创作者没有以复制自己作品为荣的。

3 潘天寿 《江洲夜泊图》 171.5×120厘米 作于1953

4 潘天寿 《江洲夜泊图》 108.7×164.5厘米 作于1954

这里又有一幅按原作缩小的《雨后千山铁铸成》(图566×34厘米。原作创作于1961年《雨后千山铁铸成》(图689.5×45.6厘米。原作看到雨霁后苍翠葱郁的植被,层层深入,表现出了青山欲滴,满山湿辘,虽焦墨厚重,如刻如铸,但层次还是分明。潘天寿在焦墨中加点花青,黑墨中透出浓淡花青,正表现出植物的苍绿。潘天寿在用墨、用色上与他人不同就在于:“画由彩色而成,须注意色不碍墨,墨不碍色。更须注意色不碍色,斯得矣。”“淡色惟求清逸,重彩惟求古厚。知此,即得用色之极境。”经过多年的总结,既能在黑块的山岭上表现密茂的植物,又能表现雨后山峦的沉雄。这与他的留白很有关系,白的是雨后的云烟,似中国的长龙,正昂首向前。仿品密处呆滞,疏处散漫。在白云烟霞的处理上,过多用了浅赭石,致使山不青,而混沌。为了迷惑观众,仿者把纸作旧。其实对岸江边的沙滩线条太弱,一眼看去就有问题。潘天寿一直坚持写山水、写画、非画画,故而对用笔特别讲究,表现出来的线条,有生拙的力度。

5 仿品 《雨后千山铁铸成》 66×34厘米

6 潘天寿《雨后千山铁铸成》 89.5×45.6厘米 作于1961

为了获利,作伪者常把一些风格迥异的作品,安到某一名家头上,并且通过第二位名家前来“作证”,此类作品屡见不鲜。《虚亭听泉》(图786×30厘米,题款为“虚亭听泉,辛已夏日,阿寿指画。汉珍先生正,宾虹叟题”。

7 伪品 《虚亭听泉》 86×30厘米

我们从画面分析,此路风格是海派吴昌硕一路,潘天寿在1930年前是从吴氏学习过的,当时有吴氏遗韵。1930年以后与此类风格越来越远。此作年款“辛已”,为1941年。30年代他就不作此类圆形线条的披麻皴。况且此画的线条是毛笔所绘,并非手指痕迹。就算黄宾虹为阿寿代劳题款,黄宾虹78岁时的书法风格并非如此。通过以上分析,此作纯属拟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潘天寿:中国画价值理想的坚定捍卫者
重读《潘天寿答石鲁同志问》
潘天寿指墨画《梅鹤岁华图》
别潘天寿书画作品真伪辨别
构图奇绝:潘天寿作品108幅(高清)
论书绝句——李一评近现代书法名家系列之潘天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