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的经络身法篇

太极拳的经络身法篇

一、 “身法”

以经络运动,合乎力学观点去研究身法,也就是穴位的透发和肌肉骼关节活动的关系。局部重心的关系,全身的平衡稳定与局部杠杆的关系,身体上大的穴位通道与局部穴位通道的关系,身体的内力与外力和以穴位走出气运身的关系,有形的动作即姿式与无形的心意即心意即心意气形成的气场、气势,各种几何图形如圆、球、三解形等等,并且这些几何图形还有它本身的运动轨迹和轴轮关系,形成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的运化关系,以及阴阳、虚实、动静的关系,圈里圈外的关系等等,这样看来一种动作如果是按“全凭心意用功夫”的原则,就要很好的分析研究,如果是推手更有彼此的关系问题,所以我们运用以前的一些论及的基础,来研究身法的每一个动作,继而以各种身法的每一个动作,再去研究太极拳练习时的每一个动作,再去研究太极拳练习时的每一个姿式和动作。找出一定的程序来,这就是我们曾经提到过的练拳要有模式化、程度化、整体化的说法。下面先以松肩坠肘为例:

? 松肩坠肘:肩关节是由前面的锁骨和后面的肩胛形成一个关节,而又与胸骨也形成了关节,肩胛骨的外端与肱骨形成了关节,为球状关节有额外轴,矢状轴和垂直轴,一臂绕三个轴分别进行屈伸、内收外展、旋内和旋外的活动,特别要指出的是肩关节外展只能达到70度左右,如继续上举则是依靠胛骨的协同活动来实现的。这里要说锁骨是一个S形的直骨,它将肩关节支出体两侧,使两臂自然垂直而是在全身重力线的后侧,以保持身体的稳定平衡,是人类直立的一个关健,也是上肢灵活的关键。锁骨可以因与胸骨形成的胸锁关节,有上旋与下旋的轻微活动,因为它是S形的直骨,就可以因上旋使其向外支出,下旋则可以向内收肩关节的作有。同时对胸廓也有一定的作用,上旋时胸廓向外则是吸,反之则是呼,再与肩胛骨配合即形成了“化拿发打”劲路。锁骨向上旋则是吸,两侧肩胛骨向内向前,形成“空胸紧背”。因为是吸则胸前是空,也就是膨大,是“化劲”手掌多为阴掌。肩井穴开、上浮、旋是有顶头悬的感应(上如浮云。)此时视线是放出,气魄大,是在外弧,是虚、是阳动,手臂多是走弧为主,是沿垂直轴运动,臂以内旋和外旋为主。如锁骨向下旋时肩胛骨因之向内收,后背圆,两肩胛骨之间距离开是圆背(背不圆力不全)是“发劲”。手臂多为向前或向下的方向,也就是阳掌,肩井穴是收、下沉至涌泉穴,是实、是阴动(发劲)也就是沿额状轴运动,臂的动作以屈伸为主。而内收与外展则是在前二者的动作中都有。可以看出“化”是吸,而“发”则是呼。肩的病是“寒肩”即端肩,因为寒肩使锁骨与肩胛骨和肩关节的配合失灵,则失去了肩关节的灵活性,也就是丢。肩关节与上肢与躯干活动的身法,以肩关节与躯干相接,而肩关节又是全身最活动的关节。可以外展内旋,上下都可以活动。可以旋360度。这是上肢活动的特点,但它是悬挂在躯干的两侧。因此肩关节与肩的一侧必须有一个直立的,而且能有支撑力的一个垂直的支撑体,这时上肢才有游离作用形成力的关系,即局部杠杆作用与全体的杠杆作用。由此可见“松肩”绝不是单纯的松开肩关节,

我们说“松肩”首先是肩井穴与涌泉穴形成的一个穴位间的通道,也就含有经络运动。表面上是肩井涌泉的穴位关系,但其经络运动和与全身关系,就是一个复杂的支撑关系。首先由穴位透发的关系来分析肩井穴与云门穴、极泉穴的关系,云门穴可透发出10公分。而极泉穴在腋下以球形活动来对肩的支持,至胸中膻中穴形成空胸、场的关系。与两乳下气冲、冲门、阴陵、涌泉入地三尺,这就是与空胸的关系,与实腹的关系。与胯、裆、臀的关系与膝关节、足踝以下及地气的关系。这样看来肩井穴找涌泉穴,这个上下贯通的通道,要有一个垂直轴 的

作用与几个经络的关系。只有这样形成的一个垂直的支撑,才能有上肢的力的关系以及气运化的基础,“化拿发打”、“粘黏连随”的功能。由此可见我们认识一个穴位要有穴位的位置、形状大小、感觉、感应和其他穴位相呼应形成的功能。这就是经络系统为什么是运动的根本,它可以使上下相随,外三合,内三合,气运身、气场、气势的关系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统一活动,也就是程序化所产生的效果:“整体化”。肩井穴本身形态的意念是配合阴掌阳掌的。

我们再谈一下松肩井气到肘,不是松肩关节可以气到肘关节,我们认为松肩是上述的条件,以肩井穴的意念形状找涌泉形成通道做为,松肩的主体意念(肩的重力线),在这种条件下,由夹脊开合产生的背圆的气感,才能由肩外侧以治瘫穴的感应为基础而气到肘,注意是气到肘而不是“力”。

坠肘不是肘关节单纯下坠或下垂,肘关节基石是三个关节,分别为滑车、圆柱、球状差节。前臂的活动综合起来可绕额状轴进行屈伸,绕垂直轴进行旋内和旋外。肘是要有肘接地的感应,而气到气,如何接地,明显的绝不是力而是意。拳经上讲“肘在曲使”,当肘关节曲屈,主要能有曲池透少海穴的气透感觉,这种透发离体后意达于地面,即不能入地也不离地,也就是不及不离的一种接地感。使肘关节虽然游离但能在意念上接受地气的支持,这一意境一定能保持,但要注意肘接地,是肘尖与地面垂直,这个垂直点与地面形成不及不离的意,这个点不能超过脚圈(肘圈也脚圈要基本一致的),对平衡稳定以及气运身都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时对“松静灵活”的“灵活”有一定的作用,拳论上讲“活泼于中”,肘是上肢的中节,腰是全身的中节,膝是下肢的中节,肘与膝全不是由外形去找,而是在“活泼于中”的意念基础上,即不失中又有活泼,又相互支持才是肘与膝合的基础,肘有肘打,即八法之一,“肘在曲使”的屈曲与肘打的打字要有机的结合,与“力由脊发”,就是上面说的“松肩气到肘”是开夹脊运货的气感,通过治瘫穴的作用而到肘(背不圆力不全)。另外一个形成对肘的屈曲,是手与肘的关系在阳掌这种掌是透发劲的掌法。中指尖通过内劳宫、大陵与肘尖形成垂直的意念与同时接地的坠肘,形成一个漏斗状的上臂形状,即“肘在曲使”的形成基础。肘打很厉害有十几种肘打之法,再与其他动作结合形成多种整体的劲,这将在论述劲的时候或再作专题讨论之。以上大体谈了一下“松肩坠肘”,不难看出它是一个多程度完成的一个整体化的过程。这个整体化的“松肩坠肘”同时又是以一个程序的活动来参与其他程度中去,再形成一定的程度过程和整体动作。最后说一下肩井穴的意动与手的阴掌和阳掌的关系。手阳掌向前向下是桡尺骨形成交叉,而阴掌则是手心向上和向后,此时桡尺骨形成平行。在肩井穴的感应是阳掌时,肩井穴是收是沉,而阳掌则是肩井穴是浮是旋。

? 含胸拔背:同时还有空胸紧背,空其胸实其腹,以及背不圆力不全。在上面已经谈到了胸背的问题,可以看出此身法与松肩是有机联系的,拔背的穴位是大椎穴(第七颈椎处)有向上外贴自己的衣服的感觉,即沾衣贴肤,这一点也是开后三关最上的一点。此时空胸的胸前气场有一种回收感,同时两臂有抱合的动作。例如抱七星的式子,两臂抱合空胸及拢背的感觉。空胸紧背其空胸的气场是有膨胀感与两臂内侧结合,而后背是开夹脊循肩外及治瘫穴达于两手外劳宫,这时的姿式,两臂与空胸形成“负阴抱阳”之阴阳变化,空胸在前属于阴向外有膨胀感,两臂由背至两臂外侧到外劳宫属阳,这时胸前的球圆形其中心向下向上是“尾闾中正神贯顶”的尾闾找鼻尖前20公分时形成。所以负阴有神的结合,这也属于“中正安舒”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抱阳则是“力由脊发”的阳刚,这样背部都有圆的感觉,所以有“背不圆力不会”,如果开夹脊和拔背部都有外阳背圆的感觉,就可以运化出力。空其胸在体外即胸前,实腹则在体内中丹田,这在以前已阐述过。这一块的问题还要结合“上如浮云”,“怀抱

太极”和重心升高而在体外。头要与“神贯顶”有关,也与下丹田、上丹田有关,与督脉、后三关有关,而且整个太极拳以及推手时两上肢的活动都有关,如八法的按、挤劲。同时“升降沉浮” 和开合更有其密切的关系,如“开合”就是指膻中穴在胸,夹脊穴在背与两臂的开合活动关系,这些问题都应拿来研究。实腹的问题我们在中丹田及气运身的阐述中有一些论述。

? 松胯提膝:这是上肢身法动作的一个要领,同时也是下盘功夫与中盘功夫相结合的一个身法。在上面叙述的胸背手臂的问题,结合神可以说是上盘功夫,空其胸实腹可以说是上盘功夫与中盘的配合。在提到松胯提膝,首先提一上松胯尖,这在论述经络系统一文中已提过,两侧的髂前上嵴定为胯尖,以意念使之有向外开的感觉。腹股沟要有分开一条线的感觉,也叫裆开一线。这对下肢活动、气运身都有关系,是必须做到的。这种开胯尖裆开一线的感觉,我们就认为它是“松胯”。这一点与上肢“松肩”是肩井穴,而下肢是“开胯尖”、“裆开一线”是动作的意念。因为下肢要支撑全身,而且要有虚实变化。同时“松胯”不但要“松胯提膝”,还要与“裹裆溜臀”、“提裆吊顶”配合,这也是“松胯”的特点。“松胯”是下肢根中稍活动的根节部分,对所有腿法、步法、步眼以及全身的稳定平衡,下肢的虚实,全身的“中正安舒”皆有关。所以我们对“松胯”这一身法的要求是意念上拉开胯尖,感觉上裆开一线,绝对用意而不用力。否则对上面所说的关系,都要有影响而且不稳定。

提膝:膝是下节的中节,有一个很重要的体位标准,就是膝盖尖在前进弓膝时,不能超过脚尖。又与鼻尖、脚尖形成三尖相照,膝盖尖不超过脚尖是位置上的标准,但三尖相照则不然,它不是上下一条线的位置上的标准而是相照,说好像前面有一块镜子。上中下三点在一定距离的镜子内相照,而相互形成上下的意念关系,镜子相照的距离,我们认为它与鼻尖前20公分的点为准,是形成镜相的关系,鼻尖是全身的准头,用意念放在鼻尖20公分与“尾闾中正”,尾闾找鼻尖也是这个意念点,所以“三尖相照”的点也与之配合才有意。同时也是空胸气场的中心,这问题在练拳的姿式上去找体会。

在所有步法、腿法、进退、提、踢、蹬、弹、蹲等的膝部要以提为主而有弯曲,不是只有弯曲的形式就可以了,提膝也表现了下肢的弛或张的作用。在气运身的一节中提过,下肢的风市穴是与中丹田气运身有其输入输出一张一弛的作用。当点风市穴,下肢脚有落实感,是下肢的张力,反之风市穴透出(10公分)即是下肢的弛力。当点风市穴时不管膝关节是屈曲或直立,都没有提膝的感觉,因为是张力是蓄力相对来说是静不是动。当风市穴透发出来即有提膝的要求,相对来说是动上是弛是发,松胯是使提膝后,与身体其他部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稳定。所以“松膝提膝”即不过也不能不及,其中风市穴的作用,要很好的体会。

再提一下进退,膝不能过脚尖但弓步时常容易出现膝过尖的毛病,如果不过又觉得弓步作的不合适,这一点也要由穴位透发才能使膝 不过脚尖。膝关节两侧下方外侧是阳陵泉,内侧是阴陵泉这是一对透穴。同时内侧的阴陵泉还有相互过渡的关系,弓步的前腿是弓是实后腿是蹬是虚,前腿的阳陵要透阴陵意在阴陵则前腿弓实,而膝不过,这时腿是张力型,而不是“松胯提膝”。凤市穴是向内有点风市之感,后腿蹬是阳陵找申脉而蹬足跟,不能只单纯蹬足跟,这样就要用力则前后虚实不分。当须上步时只要用意念作松胯提膝,腿就可以上步甚或作出腿法的发力,这里只举例说明,在讲腿法、步法时再详细论述。

? 裹裆溜臀: 这里提到裆,裆在前已进过裆开一线的开胯尖,而两大腿内侧包括会阴穴、肛、下到膝都属裆的部分。裆开一线是下盘功夫的一个意念基础,所有身法皆因而变化、结合,

但因姿式、重心高低、进退等要求裆必须与顶相适应,虽然虚灵顶劲是顶的总的要求,但因姿式不同,还有走出几种符合虚灵顶劲的意念来。在裆开一线是有一种横向开裆的意念,我们叫它撕裆。当下蹲式两大腿内侧向外前开时叫开裆,当蹲马步或马步形成时,裆里面和裆前面形成一个半实半满的圆形,即裆撇的感觉。当过膝后就有一个两侧是弧形在两膝前有半圆的感觉(虚),这一点是蹲式或马步的稳定和平衡由意念上支持。与空胸的场,与脚下的圆即支持面积相呼应。这时候两膝微有向外撇的动作,是蹲式或马步溜臀的效果,也是姿式完成稳定的效果,因为作不好就有凸臀的缺点应在练习中注意体会。我们认为裹裆是以“尾闾中正神贯顶”、“地户常闭”即(会阴穴)加上“裆开一线”而不是单纯的意念动作。在这基础上臀部有自然向下向前的溜臀动作,同时在一定姿式如马步,膝也有撇开之意念动作。还有一个问题要说明,溜臀在手法的表现在列缺穴,开大指,列缺有感应,列缺穴是任脉的交会穴位,手大指是手太阴肺经走向云门,中府与任脉交会,正好与会阴穴为任脉之起点相交,使溜臀动作不只限于动作而是经络运动,其奥妙即在于此。为什么溜臀是太极拳动作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与长拳的翻臀挺胸正好相反。由上述经络穴位关系可以看出其不同点,太极拳是经络运动而长拳则是外形的肌肉骨骼的动作为主,这恐怕也是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区别之一吧。

? 虚灵顶劲:顶是头顶,主要穴位是百会穴,“头这诸阳之首”、“百会穴为百脉之会”、“天会常开”、“上丹田藏神”。这些不难看出百会穴的属性是阳中之阳,而且要有虚领之意。在穴位经络中讲百会穴是开穴,要有离体寸许的虚领劲,穴位部位要有给铜钱大小、约2公分直径的感觉意念。同时还有如甘露撒下以滋润全身。又云“百会一穴在头,以应乎天”也是人与天气接之穴位。又百会穴的虚领劲与脚下形成的圆,即支撑,面积形成一个圆锥形,就形成了以百会穴的虚领来,使全身的支撑面形成一个稳定的动静之几,虚实相间的平衡体系。百会穴与会阴穴形成一开一闭的上下相应的体系,“天门之常开”是因为“地户之常闭”的支持,这也是一阳一阴,上会于阳而下会于阴。上面简单的叙述了阴阳哲理、经络穴位、精气神等。下面说一下动作时,如何能使百会穴有虚领顶劲的意境产生。身体直立时如预备式的站立姿式,以“尾闾中正神贯顶”的意念,来使顶有虚领之意,同时两眼神也平远视,是以眼神贯足来支持虚领顶劲。当蹲步裆有圆裆的感觉,此时重心要比站立时下降,下盘支撑面积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只以神贯顶来支持虚领顶劲就不够了。根据姿式的需要,以“竖腰立顶”来支持虚领顶劲,就是以腰椎第四节一节一节向上,有每一椎体向下叠加之意来支持顶劲,当坐步时是含胸拔背,气贴背重心偏于背间,这时以“提裆吊顶”的意动来支持顶劲,就是加重了提裆(提肛只是感觉不能用力)也就是加重了“地户常闭”的感觉来支持“天门常开”的虚领顶劲。又如弓步一般是发劲的整体姿式,前弓后蹬,下肢处于张力型,这时外三合的意动明显,即肘与膝合,手与脚合,肩与胯合形成交叉的一种合的反应,虽处于张力型但有一触即发之势(动静之几)。要求要以“满身轻利顶头悬”的意念来支持虚领顶劲,如“梳小辫”的功法动作就是一个例子。以上叙述了几种情况,所以说“顶劲”即有“神”的作用,又与全身平衡稳定有关,在全身动作它是“提纲携领”的动作。在上面讲过 拔背,大椎穴粘衣贴肤,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弛项”即颈间的弛,是一种灵活而待发意动。这意味着颈部是有一点张力的表现,只是为了支持顶劲的需要。张力是蓄,而弛是发,一张一弛是蓄而待发,要有动静之几之意。

以上谈了身法的一些问题,还要进一步与手法、步法相结合。

二、 “手法”

手法在太极拳练习和研究中很重要。拳经上讲:“形于上而寓于下”,太极拳叫拳,实际大部手的姿势上掌,拳只有五捶,另外手指的活动与手心手背手腕也与穴位经络运动关系最大,因此才能“形于上而寓于下”,它是经络运动的表现。手的三阴经三阳经,八脉交会;裂缺穴是任脉的交会穴,,后溪穴是督脉的交会穴,外关是阳维的交会穴,内关是阴维的交会穴,内劳宫是与中丹田气运身的感应,外劳宫与夹脊穴力由脊发的透发力的感应等,都说明手的经络运动表现复杂,具体说手法绝非掌、钩、捶几种外形就够了。

手法在“神意气劲”的贯穿也非常细腻,简单的说一支手与神合即眼神所视或相接,则另一只手要有意念;神、意不能同落在一支手。也可以在暂短一个点的转换可以,神与手主要是在手指上(形于手指),这一点我们同经络系统和穴位来研究。“上丹田藏神”,神是“中正安舒”的主导,手三阳经是手走向头经络点与神有关,手阳明经循商阳穴起(二指),手太阳经少泽(在小手指端外侧),手少阳在关冲(四指外侧),那么神与手合只有二指四指小指是阳经,这一点在指法中再详谈。意与手合,意是以意行气,例如我们意在阳池透大陵,则与丹田有感应,再有手掌接地与手指扒地等下动作都是意念,气与手合当中丹田有阳池透大陵松手腕的意念。中丹田的气运化即可透发手的内劳宫,再与内劳宫的气运化,这时手的发劲才是借透发之势,这就是意气劲的运化。手与三田合一也有一定关系,也就是反映神意气的手法运化。下边分述之。

阴掌阳掌和半阴半阳掌(插掌),阳掌以手掌向前和向下为阳掌,这时桡尺骨是形成交叉状,意念点在外关穴也是阳维脉的交会穴,中指沿掌侧中线下滑与内劳宫大陵,垂直相交后至尺骨头(肘)形成垂直意念,这就是阳掌的坠肘。阳掌要接受肩井穴感应的支持,掌心向前是肩井穴的莲花蕾以收拢为主自然下沉,我们定义它为松肩的感觉。如阳掌掌心下按,肩井穴的莲花蕾以沉为主,自然收拢我们叫它沉肩,阳掌得气于中丹田,感应在内劳宫,这在气运身一节叙述过,阳掌掌型是五指微分开,手指自然有微屈感,这就是手指放松以使气聚于内劳宫。阳掌与眼神接,如搂膝拗步是手二指与眼神接,如揽雀尾下按掌向回收眼神与小指外侧相接,再走后溪神门,再接眼神在神门穴外10公分处。后溪是督脉之交会穴,督脉也属阳经。再说阴掌,阴掌是手心向上向后,桡尺骨是平行的,手指形是三四指自然靠拢,小指游离,二三指分开大二指虎口要圆撑感。手心要空,手掌向上时,手心有空托的趁的感觉。内关穴有意念属于阴维脉的交会穴,开大指裂缺穴有感应是任脉的交会脉,手大指是手太阴肺经至胸的经络点。上面讲的阳掌下按掌,有时开大指裂缺穴有感应通任脉,这是阳中有阴如开式的下蹲,两大指点风市穴。阴掌变阳掌先旋腕桡尺骨由平行变交叉,阳掌变阴掌也是先旋腕桡尺骨由交叉变平行,这作为阴阳掌变化的骨骼支持,也是阳维阴维维护阳脉相交和阴脉相交的经络运动。在整个拳架和姿式变化上,阴掌阳掌的变化大体如此。但在具体配合上还要有些差异,阴掌的肩井穴莲花蕾的感应变化是阴掌向上时,手心有向上虚托和有物下趁的感觉,肩井穴的莲花瓣有开的感觉,以适应阴掌走出的外展外旋劲路。当阴掌的掌心向后照时,肩井的莲花瓣是欲开而不开,保持一种支撑的劲路。这里面要提一下,不管是阳掌平行出手,像“如封似闭”两掌平行推出或阴掌的同时后照如“白鹤亮翅”,在这种情况下眼神是平视而视力是集中的,这是神的配合使两手不散。当阴掌前伸有向后旋之时,手指指甲盖要有脱落感,具体一点以二指脱落为主,这也是与神交接有关。因为手要回旋,此时神还要留在原地一般在前侧中程视线的点。原来是手指指出接神,二指指甲脱落即与神离开向外后旋,神所视的点再向外回收最后再落在二指尖上。这一点是个小原则,凡是向前神先出手追神,凡是回旋是神留下手先走,以后神再跟手再与手接。所以手与神的问题是有原则的,这与全身的“中正安舒”,体外的气场有关,与顶的变化、脚下圈的变化都有关。

半阴半阳掌(插掌),其掌心是向内可上插、向前和向下插,左右摆臀和前后摆也是半阴半阳掌,是以中指为轴心,二四指有与中指似离似合的意动感,是为了维持中指的中轴作用,向前插掌以四指得气二指尖引导,向下插掌是以中指尖引导下插,向上插掌是中指尖回流的气感,外形是中指指天以保持平稳。上下插掌必须得气于中,身体也是以中轴线为基础的起落,是借助于由下向前上的弧形来支持。肩井穴在下插掌时有微开感,上插掌时微沉,前插掌时微收。与眼神的关系,上下前插掌眼神皆平视来支持,左右摆动要以眼神带。

捶即是拳,太极拳的握拳是空心有负阴抱阳之意,由掌变拳走掌纹理和指纹理,先以掌中心的贯穿掌纹作基础,手指屈曲手指横纹,以二三四指先屈曲是手指的掌纹的作用,中指尖找内劳宫穴,二指再随之折回,大指活动以大鱼际处处的掌纹折回内扣大指,再在二指的第二指关节屈曲处,意在四指根部,则拳面平而有力手腕也不折。此时拳心大指二指处稍开小指微合,形成上大下小的拳眼,也是负阴抱阳的意感。而五捶又有其作用不同如“进步栽捶”的栽,“翻身撇身捶”的撇,“指裆捶”的指下路,“搬拦捶”的透劲,“错捶”的错都是各有其用法的姿式转换,这留在架子分析时再谈。

钩,太极拳的“单鞭”、“搂膝拗步”的钩手找耳,还有“倒撵猴”钩手找耳廓,“白鹤亮翅”的钩手找耳廓都有其一定的姿式配合,也在架子分析再讲,这里只讲钩的基本手法,钩手还有“退步跨虎”的钩搂手,也在架子分析再讲,基本钩手第一点最重要的是如何松手腕,如只单纯屈曲即算是松手腕,我们说那是折而不是松。首先要阳池透大陵,阳池穴形成一个半园弧的意念再向大陵透下如蘑菇状,腕外边属阳,大陵内侧属阴,这也是负阴抱阳。如此松手腕不是单纯折,而又有腕打劲,手指型不管是鹰爪或是凤眼的钩手,手指的背面有向下的流动感,而手指间即手指两侧有向上吸的感觉,这两种相反的指感,形成手腕有外园内实的腕打劲,手心要空与丹田配合有微向上提气之感,这要经过接触和变化去体会。

手的动作和全身都有关系,不但在形而且关键在运化上的合,这一点要去理解和去悟。手的动作与全身的关系,在一定的组合反应出一定的劲路来。这里面对对劳宫穴要有认识,它关连着全身的气运化,它本身与手指也有其特殊的关系。虽然手指是长在手掌上但掌指关节不同,在结构上和运化上都不同,手指关节是屈曲动作和对指动作,而掌关节是八块形态不同的骨头,其动作有圆和球的意,外劳宫与内劳宫的透发,内劳宫(内劳宫)的空与突,都与全身运化有关。如手向下按时要求空手心,并要接地气,产生全身的掤劲,在突掌心时要在丹田的鼓荡。发劲时要有外劳宫向内劳宫透发,而外劳宫是与夹脊穴有关(力由脊发)。这要在架子中去找。

手有意动,如果意在手,则在体外即形成横圈(上如浮云)同对方来力,我用手去化对方的劲,,意在手走顺时针是化,走逆时针是发,手是阳掌(手心向下或向前时)。如果是阴掌(手心向上或向后时),走顺时针是拿,走逆时针是入,下肢能走。

以上把手法大概叙述一下,一定要注意“形于上而寓于下”,手的动作要有下盘的支持和全身的配合。手是灵活的,但不能妄动而牵扯全身,这是丢手的一个大病手又不能用拒力去对待,这样又顶,手不能疲软则又不能反映内劲的信息,神意又不能同在一个手,这都是要注意的。最后说一点,全身动作的引劲也在手,即手的某点或某个穴位得气即这个点得气感有欲动之势, 则因势利导而走架(如四指根得气后才能拳的作用)。这在架子分析中再谈。手变化是多样但与脚的配合交叉形成,而下肢的虚实也与上肢虚实交叉相合即外三合的规律。注意腰与手与脚的关系是“腰即跟手相合,又不跟手相合,腰即跟脚相合,又不跟脚相合”,它的含

义就是“腰如车轴,气如车轮”,“腰为主宰”,手与脚必须有轮换的意念,以腰为轴四肢走出顺与逆的转动,而走出“化拿发打”的劲路来。

另外手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掌纹,在全世界都对掌纹有研究(看手相),它也不无道理,新生儿在不会说话的时候,手的动作就是语言,人因为劳动过程,包括体力和脑力,对手纹也形成了区别。我们是讲太极拳运动,而不是去研究手相问题,但也能获得某些启发。最主要的手掌的三道掌纹,沿大指是由裂缺穴沿手的大鱼际至合谷穴,是手大指活动的折纹,也是大指对指作用的折纹,它相关的穴位有裂缺穴、大陵穴、合谷穴与大鱼际,裂缺穴是任脉的相会穴,大陵穴与手背腕部中间的阳池穴是一对透穴,与中丹田的气运化有关,合谷穴与后溪穴是一对透穴,后溪穴又是督脉的交会穴,大鱼际是大指活动的主要肌肉,是大指根与腕部连接活动的主要肌肉,人的对指动作是对人类进化起主要作用,劳动创造世界,因手有对指动作,才产生了智慧,另外通过上述说明,大指对任脉、督脉、中丹田都在直接关系,与松手腕、握拳、变钩、阴掌、阳掌、插掌等各种手型、手法都有直接关系。通过这条掌纹,名叫大拇指横屈纹,可以由裂缺穴到合谷,再由合谷穴透发到后溪,形成任、脉脉的在手上循环,因为手型的变化,掌纹走向不同而产生任督脉的循环不同,因而波及全身都能产生不同的反响,这一点应该深入的研究运作。

第二条中间的掌纹,叫手掌横屈纹,是由后溪穴走行到合谷穴的上方,是握拳的折纹,也与其他四指反折有关,也就是拳(折)与掌(舒)的折纹,握拳时大指与二指形成拳眼(上)小指屈曲形成下面的拳眼 ,而这条掌纹则贯穿其中,形成拳的轴心作用,而这条掌纹又通过内劳宫穴,这样它就有了整个手的中心作用,这也要进一步研究。

第三条掌纹是后溪穴向二指与中指间冲出,叫四指横纹,可以与二指端内侧相通,是与“神”的放出有关,同时四指得气后屈伸有关,这也要深入研究之。

在掌底部有一个三角形叫掌底三角,其顶角是大拇指横纹的下端,是大鱼际与小鱼际的交会点,向掌中可与内劳宫穴有感应,其下面的两个底角,内侧是列缺穴是任脉的交会穴,其外侧是神门穴,其底线中间是大陵穴,人类的手的智慧是大拇指与其他四指的对指作用,而大小鱼际的活动是对指动作的基础,由合谷穴到掌底它是形于手指的一个意点,可以向内劳宫放射,与丹田气的运化有关,与内侧底角即列缺穴感应,可有溜臀的意动。形成手掌内侧的月牙形,人体有三月牙,即手掌内侧开合谷大拇指以列缺穴为中心。第二个是大臂与小臂以肘关节为中心的月牙,第三个是以膝关节不中心的小腿与大腿国窝形成的月牙。上脚的两个月牙连起来形成一个圆的三分之一,即上肢的气场,也就是“山环水抱”的水抱。肩井穴是“水抱”的源,其水源自涌泉穴与地气的感应,这也可以说是“形于上而寓下”之内涵。因为列缺穴是任脉的交会穴,所以溜臀则是尾闾向前向上找鼻尖的感应,会阴穴是任督二脉的源点,通过溜臀,尾闾的作用,使会阴穴有感应,这是下肢动作的基础,即“裹裆溜臀,松胯提膝,竖腰立顶”的基准,即裆、胯、膝的动作的配合,这全是由经络运动来联系的,形成了一整套的动态平衡体系。如掌底三角的顶点向外侧神门穴放射时,就有了顶头悬的感应,而更有与视神相接的感应,形成了“上如浮云”的感应,即可以有旋动的场势变化。如此看来掌底三角的三个角,和三个边的变化,与经络运动的关系,如上、下的关系,意与气的关系,形与气场的关系都有其完整的一套体系,这就去悟,并要上身,要应用中去体会。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搭手就翻一单丈三”是一句武谚。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搭手即有了掌底三角的顶角感应,当向外侧神门穴有感应时,则视神有放出一丈范围的“虚灵顶劲”,而再

向内侧列缺穴感应时,则有三尺范围的放劲,前者可以说是神气,后者可以说是意气,再有“以气运身”的运作,这种意劲到对方身上,对方是不易接受的,再加一些意动,则对方即有“翻”的动作,这个“翻”不是翻倒,而是形意拳所指的“起为躜,落为翻”的“翻”,这样我们的劲路就正好落在对方的脚下,即打对方的“根”,即“其根在脚”的“根”。

综上所谈,大鱼际的大指的一条掌纹,我们说它是与“精”有关,与督脉的后三关,命门有关,在看人的大鱼际是否丰满,也是人的健康标准之一。第二条则与“气”有关,和中丹田的关系。第三条掌纹则与“神”有关。这样手上的主要的三条掌纹不但与经络通,而且与“精、气、神”有关。在手相讲,大指横屈纹叫“生命线”,屈掌横纹叫“智慧线”,而屈四指横纹叫“感情线”。当我们手的运动是以屈拇指横纹的运化为基础,所以可以延长“生命线”,当屈四指横纹的活动是走出体外,由二指向体外放出与“神”相接。并与对方有关,可以认为是与感情有关,而掌中的屈掌横纹它的活动与内劳宫穴有关,而是与全身运动都有关“气运身”,可以说是智慧的运用。

手上有几处隆起部分叫“丘”,即大鱼际、小鱼际,还有二、中、四、小指的根节上面,这些“丘”与身体其他肌肉不同的是,它不是紧张肌,而是松的隆起,它们的动作是以屈曲为主的,也就是内收为主的,也正是手的运动的特点,也是手的灵活的基础结构。练习太极拳手是很绵的,同时也增加掌纹的深与长,正是延长和增加智慧与神运化的功能,同时手也是“听劲”、“懂劲”的基础,也是“发劲”的效应器官。人的大指和食指在大脑的感应区,所占的位置比整个躯干的位置还要大。这说明手的大指和二指,是“心灵手巧”关键。太极拳地推手运动,是训练人的左右脑的配合、灵敏,虽然说“其根在脚”,但失去了手的灵巧,不会发挥人的智慧的,也不能有“整劲”的产生,所以叫“推手”而不是叫“推脚”。但也不能忽略“形于上而寓于下”这句话,所谓根,就是全身要有支撑和支持,当人发展到直立后,其运动方式就不同于其他动物了。脚的作用也有其根本上的改变,这在“其根在脚”的一文中有些阐述供参考。

俗语讲“心灵手巧”。手的的动作应提高到高级神经活动上来研究,绝不是只有些蛮力即是手上的功夫,这在太极拳的手形研究中应当发挥出来。拳论讲“形于上而寓于下”,“形于手指”是有深刻内涵的。它即是经络运动,也是“精气神”的贯穿。手是感觉与感应的器官,也是发劲的效应器官。在宗教界“手印”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学问,在戏曲界同样也是在手形的变化上,描述心灵深处的情感。在书画界通过手与笔,是发挥艺术天才,心灵美的直接发挥者。就在体力劳动很强的活动中,手不但还有力,而且要有灵活的运用,不然力的表现也是无的放矢。在练武的过程中有人在操手,拍砂袋,插砂子等多种操练方法,但也有用手空打井,而运化出一定内劲的方法。在使用暗器与其它兵器时,手的研究也不只是用力,而且要巧,如大枪的阴把与阳把,在操练大杆时,杆的圆径与虎口的关系,也都有讲究的。如果能以经络运动,与“精气神”的关系,研究深刻了,可能对所有的动作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所以太极拳的功理、功法的研究,不只是练拳健身,也同时有武术的内涵、技击与防身。同时也对所有工作都能引伸出一定的作用来。

手法在人体运动的要求是比较细的,这一篇述可能很难看懂,这也是因为手法的运化与神(眼神),丹田(气)经络与穴位都有关系。上肢肌肉是趋性肌为主,是由大脑支配的,这的灵活性确很神奇。所以生理学家对一个钢琴艺术家的手的灵敏和其弹出的绝妙乐曲,是无法研究的。太极拳是“神意气劲”为贯穿的,对手的研究应该多下一点工夫。这方家多指正和切磋。

三、 论肘法

肘是上肢的中节,身法为松肩坠肘,肘在屈使,肘接地,外三合是肘与膝合。肘的用法有:阴肘、阳肘、遮阴肘、肘底捶,肘开花,单提肘,双鞭肘、风轮肘、朝天献肘、卧虎肘、云飞肘、研磨肘、山通肘、一膝肘、两膝肘。肘的用法很厉害,可攻可守可化。

在力学的杠杆作用。肘可以是支点,可以是重点,也可以是力点。肘是定位点,肘接地是用意和脚圈合,曲池透少海穴来用意,这可以说肘是用作支点如研磨肘。如用肘直接攻击对方,则是用作力点来如风轮转肘。如利用肘间接打击对方,则肘是用作重点如肘开花。肘与膝合如用肘打可以有一膝肘和两膝肘。

肘在上肢运动中大部分是屈曲状态,不管是化是打都是肘在屈使。肩与肘的关系,松肩坠肘,松肩气到肘,松肘气到手。说明肩、肘、手的关系在气而不在力,是气的运化过程。肩到肘的气运身不在体内而在体外,是治瘫穴在大臂外走弧形。云门穴也要放出,是直线形以支持大臂外侧的弧形,再结合曲池透少海。这才可以有松肩气到肘的气运身的过程。这才可以使肘有支、重、力三点的灵活转换,也是负阴抱阳的道理。

:六通拳肘法:肘有前击后击、及左击右击之分。用肘之法、忌高、忌快。大都用左前肘,左足即随之前进。如用右前肘,右足随随之前进。如用左手肘左足非随之后退一步不可。如用右后肘,右足非后退一步不可。所谓肘到足到,不如此则不能尚劲。又肘为短打中最锋利者,宜于敌已近身时用之,方显其长。否则无益而有害。肘法有夺肘、滚肘、倒肘、破肘、鸳鸯肘之别。用法有偷击、突击、抽击、迥击之分。

肘的用意,如果与对方接触后,意在肘时在体外则形成立圈,意即到对方足跟,自己气由天枢至气冲到冲门穴后,即有发劲。如以命门吸丹田则有拿劲,但注意用意在肘时,对方必需是有弱的表现,否则产生顶劲,可以看出肘劲是与丹田、命门有关,是气的运化,这不同于用肘作为攻击点时的用法,只要与对方接手,对方有走意或弱时,则用气的下沉(至冲门)形成发劲,用命门吸丹田形成拿劲,肘不一定是屈曲,也不一定要找地。在用肘时,手不能有意,手是因气运化而产生发劲,如一用力则产生顶劲,即破坏了意在肘的运化,注意是立圈,向前是发(意在对方足跟),向后是拿(意在对方足跟离地)这是离体的气场和气势的作用,所以使对方产生空的感应,而且是整劲。

关于肘还有一个问题即是,肘关节是由小臂尺骨的向心端与肱骨形在的关节,而桡骨在肘关节处是相对游离的,这才有小臂(膀)的旋动。这是人类进化后与其它哺乳动物不同。也就因为人类有旋小臂的动作,才使人类有灵活的上肢运动。

四、 “悠肩顺臂”

悠肩顺臂是一个基本功的练法,也是肩的一种运动形式,是肩在原位置不动,作为纵向的轴的作用。此时肩仍是肩井穴与涌泉穴成为两侧的大通道,形成稳定的中正安舒的基础,在悠肩过程中大臂和小臂则是有旋转的动作,是自然的动作,可根据需要内旋或外旋。当手及手腕达到一定的目的时,产生了点的意动。此时两肩产生了通臂的意动,也就是由另一肩把送到位的手腕及手,相连接以与手相接的肩作为支点,手作力点,而另一肩则为重点,形成一组力学的结构。即有打点,又有呈螺旋劲的直力(线),能打出一种脆劲来。这也是通臂的作

用,再结合视神及步法,可走出横竖劲。手可以是掌法,可以是拳,也可以是半握拳(枣核拳),以二指第一关节突出,作为打击点。也可以二指指出走穿劲(穿掌)。

上面所谈的多种劲路,都要松手腕。松手腕是阳池穴(阳面)要透大陵穴为基础,这是意松,也是中丹田有信息相通的作用。这样才能气运化,丹田才能透发内劳宫,当小臂内旋或外旋,是外关向内关透发的作用。是阳维与阴维脉的运化。也是阴掌与阳掌的变化意动基础。这次谈的是以悠肩顺臂为主,它虽然只是一个基本功动作,但它是两肩的配合。提到通臂的问题,是两肩之间由后面有一条通臂筋,两肩的过渡,形成两肩的力的平衡,和力的过渡,这是悠肩顺臂的基础,也是四平架的基础。在练架子和推手及过招过程中,它始终是两上肢活动变化的基础,这一点不可不知。形意拳,八卦掌,通臂拳,其关键的动作皆在于此。太极拳也不能例外。我们再配合肩井穴的意动,内外关的透发,丹田与内劳宫的透发,大小臂的内旋与外旋。形成了一个整体的上肢动作基础。

再谈一下如何悠肩,表面上是肩关节的纵向轴的活动,如起式的两手前掤的开始动作。这是命门吸丹田的气贴背的意动。正符合拳经讲的“有前即有后”。其前后的意动在于前是后向前悠肩。后则是气贴背的命门吸肚脐。也是开后三关的基础。顺臂我们可以理解为大小臂的旋(内或外),这是外关向内关透发的意动。也是全身阴阳相维护的一个经络上的内外相连的整体。这也是我们前面说的整体化的基础。大臂的活动要有治瘫穴和云门穴的配合。也就是松肩气到肘,要走外不走内。也是为了使肩不僵,也是松肩的要领。肘接地是曲池穴透少海穴再与地相接,与脚圈相合。小臂的旋是外关透内关的作用。不论是内旋还是外旋,皆是外关透内关。只是掌法不同而已。外旋为阴掌,手心向上或向后。内旋为阳掌手心向前或向下。这就是顺臂的大小臂的意动。

上面所谈的是悠肩顺臂的一些问题,要去悟,要上身,在练习中去找劲,要与原来讲过的问题相结合。

人类几百万年的进化,人的直立,有了两支灵巧的手,人的直立由两边的锁骨,将两臂支向两侧,而在身体总重心垂直线的后方,锁骨是S形的长骨,内侧连接胸骨,外侧连接肩胛骨,并构成关节。人类的锁骨,在形态上最为完整,在机能上具有重大的意义,锁骨的出现将上肢推向两侧,并形成保持肩关节与胸廓之间一定距离的支柱,因此就决定了上肢运动的灵活性。同时还使上肢下垂于人体总重心垂线的后方,有助于维持身体的直立姿势,和在运动时保持人体平衡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在胸廓呼吸上也有关系,在太极拳的拳理上,化拿发打,沾粘连顺等太极劲都与之有关,在锁骨与肩胛骨形成的关节,其活动是很小的但其作用是很大的。一般来讲锁骨的向上旋是向外开,是走外弧,以化为主,而向下旋,向内是以发为主是实,而前者是虚。肩胛骨也是人类进化的表现,与动物的肩胛不同,肩胛运动虽然动作不大,但它也有开合和下降,也是形成背圆的基础。它与颈部肌肉和后背肌肉和腰肌都有一定的活动关系。肩关节在一定的活动范围后,必须要在肩胛运动的配合完成。

五、 “虚手领动”

与人接手时,一般认为与对方接触的手,为实手,而另一支手则为虚手,可能与对方接触,也可能不接触。但它确有至关重要的意动,是与对方一定的部位,作为我们虚手意动的目的,

是能量过渡的路线与目标。下面谈一下对各部的具体点。下面的部位全是指以方的部位,小腿外侧在小腿上的1/3处,也就是足三里的附过,我们用虚手以手心向这个部位有要扶上的意动。如在小腿的里侧,则在对方的髁部,我们用反手,即手心向外,虎口向下,有要将对方拿起的意动。大腿则直接按对方的胯尖,其虚手的意动要比小腿的意重些。如是对方的肩,也用按意动。如在对方的脚也如是,这已在搭手见功夫的一文中谈过。如意在对方的背,则以自己的夹脊穴开由两臂外侧走外弧,意在对方的夹脊穴,以自己虚手去追自己的意点,也就是对方的夹脊穴,因为开始是由我们自己的夹脊穴,由大臂外弧到对方的夹脊穴,所以我们再用虚手的意动,等于找我们自己的意点,这一点要注意,其意动是直动,也就是挤劲的意动,是木性为直动,但也要有一个圈为基础。如我们与对方的位置,则侧身而不是相对时,虚手只能意在对方的裆即会阴穴,是先要有气入地后由地下向上找对方的会阴,用自己的提裆吊顶的意动找对方。这与正面的脚踏中门类似,只是意动的部位不同,前者为虚手去入地用意动,再以自己的提裆打对方的会阴,而后者则是用脚入地,找对方的会阴,再用膝打。

以上所谈的是虚手在不与对方接触时的意动,只是找出几个地方,可借以说明虚手的意动,要在练习中去体会。

腰、顶与前后也是虚与实的场的运化的关健,自己的丹田意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意在自己的脐(神阙穴),则要求脐部是向内收,是由脐周向脐内收,就好像一个喇叭口一样,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将与腰部(命门穴)形成吸收,当与对方接手时,在这种情况下的意对方的腰部,自己的上肢则为“上如浮云”也就是上肢浮而有扬,与对方接手则感到很轻灵,是化劲的基础,上肢活动是飘浮而有弹性,对方的劲不能直接威胁自己,以自己的脐部收缩保持自己平衡和稳定,(腹肌是有维持体形作用的)因为意在对方的腰部,也就是听对方的进攻主宰,用自己的化劲走出弧形为主的圆撑劲路,如果对方有过的劲路时,自己则以提裆(会阴穴)微有虚领顶劲,并意在对方的顶部,则对方就有被拿起的劲,由此看来化劲是自己化对方,而拿劲则是对方被拿起,这应该去悟,因为如果拿对方时自己出劲则会被对方利用,不但不能拿对方,甚至会被对方打上的。上面可以说是化拿劲的意动。而发劲就不同了,化拿是以自己的脐部的吸入,意以对方的腰是听对方的劲,自己是圆活而轻灵的劲路,发打劲是自己劲要通过对方形成威胁,是自己的意要放在腰部(命门),因为腰为主宰,与四肢形成“腰如车轴,气如车轮”的场势,腰是顶的带动,四肢是轮换的活动,手的发打劲是“力不过腕”而是直劲,是背部要圆,意在对方脚下,也就是一种垂直感,又因为自己有立顶的意动,能使对方拔根,劲是放在对方的脚下,对方会产生反作用力的,正好与我们自己的立顶能拔对方的根相合,则对方会失去平衡,并有蹦出的反应动作,也就是跳,再以腕力击之则有发打劲,是自己主动的劲路而对方的蹦与跳,是对方的反应,是以自己的立顶来带动对方,要听对方的反应,不能主动用劲,这一点与前面所谈的化拿劲正相反,当我们用腰为主宰时,意在对方有脐部,也就是要对方的空劲,如果意在对方的腰则为双重,是不对的,这一点也与化拿劲路相反,上肢的运化则不是像化拿劲的“上如浮云”而是“力同脊发”背要圆,形成一种圆撑的直劲,手接触对方意在对方脐,不能打他的腰,否则也要产生反作用力的,这里面要注意的是“力由脊发”,“背不圆力不全”,“力不过腕”才能即不受对方力,但也有发打劲路,即打对方的脚下,但不直接在对方胸部,因为如果在对方的胸部,则自己的劲路要飘,自己也会失根的,也就是自己的脚也要丢,所以意要放在对方的脐部,也就是中,这样才能运用打对方的脚,又要使对方丢顶,这是意动的作用,正是“全凭心意用功夫”是意不是力,最后产生劲,其中所谓气化地过程是,自己要占场,要以场的运化来维持自己的平衡与稳定。上面所阐述的不是单纯的虚手问题,但虚实的体现运化不能没有丹田、腰、顶的运化支持,正像拳论中说:“------出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最难中土不离位------”

的论述,是精确的,但如何做到就要去研究了。最后要注意的是不管是虚手或实手,都不能意在对方的腰部,因为如果意在对方的腰部,就有可能使对方的劲反应回到自己的腰上,而被动,尽量要空对方的腰,使之对自己发不出劲来,也就是自己不受对方的力。反之有人顾意出手即找对方的腰部,认为这样可以发出一定的实力,如何去化解,正像前面所讲的,以自己有脐向内收缩,并意在对方的腰,上肢尽量不用力,走弧形“上如浮云”是化解的最好方法,我们再用虚手找对方的胯、膝、足、肩、肘部。只意在一侧,是使对方偏沉,然后我们再随其意动“偏沉则随”不是对方主动的,而是我们给对方的一个偏沉的意,当彼动则我动,是为后者先,这都有一个时间差问题,而更是以对方为主的意动,才是太极拳的内涵。

上面讲的意动,是在意动中要有能量的过渡,虽然是虚手不接触对方,但过去的能量也要有量的意念,所以我们用了扶、拿、按等名词,其本身就有量的概念。这要在练习中摸索,这也是有过与不及都不是的概念。不难看出意动是有量的变化的。我们认为手最轻,肘次之,而肩是更重。其范围则是手最大,而肘次之,以肩最小,所以用肩时,一般都要进身时才用。手的意动,我们只用五成,也就是50%,肘只用三成,而肩只用一成或二成即可。量的大小也可以看出其灵活性,手是最灵活,在五成的基顾上可以上下浮动,而肘则不超过五成,肩只能一成或二至三成的活动范围。用手可直接意在对方的脚下,而肘则是直劲取中,用肩则有将对方掀起之意。以上所讲的要在实践中体会,去练习只有上身才成,因为能量的意动范围和能量的大小,只能意会。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太极拳讲的劲,是能量的运用,由适当的能量,产生一定的劲,所谓适当要包括运用范围、灵活性和量的大小,但都是意而不是力。主要的理论根据是信息规范运动,再加以能量的转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练拳心得笔记-孙昌瑞》第二集
六手太极功
八卦掌拳学篇(三)
太极拳与中医经络学
QQ空间
一杯茶是禅,一行雁阵是禅,一套太极拳打下来,更是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