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拘笔墨 独抒心志——鲍黎健先生国画微展序

鲍君黎健(1955—2015),初名利建,后更黎健,号山越道人,又号止庵,安徽歙县渔梁人。平生磊落轶荡,卓荦不群,企仰青藤、八大,视名利为缰锁。
尝就职县文化宫,掌宣传要务。然叹古邑人文之昌盛,忧今日士风之浇薄。遂以病辞,治庐于练江之阳,扁曰缮方草堂。携三五同道,创立画院,执之牛耳,朝夕弦诵,汲古取今,抉微阐幽,承先贤之遗绪,为后进之津梁,兴乡邦之文艺,发时代之正音。天下贤达如王伯敏、孔仲起、曹宝麟、刘石开、徐利明诸先生,皆重其才品,乐与之交。其诚非泛泛之林泉士,而堪称人杰也哉!

其博学闳览,诗文规模唐宋,清古雅健,高亢激越,然无所吝惜,缘手散去。书步武鲁公、海岳、青藤、嵩樵,豪迈奇崛,跌宕起伏,意趣无穷。画雅意青藤、八大、仓石、宾虹,花鸟山水,皆不拘笔墨,独抒心志,横生逸气,萧然出尘,颇具大家风骨。

每有得意者,辄自题其上,足称“三绝”!故求索者接踵于门,凡友朋爱之者,素不论润笔之多寡,以至拱手相赠而不计其数。但遇好事趋利者,则拒之不屑也。

鲍君友戴书君乃吾同门,遂有幸结识,常得闻其高论,观其杰构,深叹其才不敢望矣!窃谓:“君当以此而流芳后世!”惜其下寿,而止于未当止者,盖天妒之焉。

书君性爽直,善书画,喜收藏。其藏鲍君画作尤多,以为佳物不可独赏,而欲与世人共飨之。兹于鲍君羽化七载,择其精者三十六幅,以为微展,深表怀念。特嘱吾书之首,吾不敢辞也!

朱爱娣 2022年夏於鸠兹暗香楼

鲍黎健国画作品:

名家评黎健(部分):

1.忆黎健先生

丘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水画系主任)

与故友黎健先生最后一次见面,是2010年春带中央美院学生写生,在歙县渔梁老街的缮方草堂。大概随行人员多,又是午饭后,先生言语甚少,略有些虚和的疲态,聊些什么想不起来了。

20世纪90年代与黎健先生常常往来,以丹青雅聚,畅谈艺史,还记得在他家里吃着笋边聊查二瞻、宾虹老的事。宣、歙之地,钟灵毓秀,文艺亹斐,名家辈出,其渊源变迁,风气转移,可连类而观。

我们每次见面,总会在这些话题上徐徐展开,甚少客套的寒暄,黎健先生能深究其中而自有高论。他的画史观颇受宾虹老影响,审美骨子里有遗民气质,故不好院体画之工细与华丽,所推崇者多为隐逸高僧、忠义之士的高古简远之迹。

黎健先生之画善用减法,从题材到笔墨生发,删拨大要,是以少少许胜多多许,鲜活古雅,苍茫骏逸,墨气清透润温,调子细腻,有出尘之意。南田论画有云:“画以简贵为尚,简之入微,则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烟鬟翠黛,敛容而退矣。”可移论黎健先生之艺也。

先生画案头清供、厨中果蔬,或梅兰松竹,自有一种气和清静的温情,虽是平凡物象的墨戏,却淡然流露出世入世之间的心绪,沉郁顿挫中又尽显其芳芬悱恻,令观者可以涤虑澄怀。

黎健先生的艺术人生体现了自省内修的传统,其闲逸的笔墨韵致展现了心体澄澈的日常情态,也展现他的思古之情与求新之念,是在生活、阅读、品鉴、格物中,以笔墨来呈现诗性的观照。读其画,思其人,总是那么隽永悠远,当然,还有道不尽的感念!

2.当代文人画之表表者

郭莽园(西泠印社社员,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州画院艺术顾问)

蒙王霖先生荐介,有幸得以拜观鮑黎健先生大作,叹以为至佳。鲍先生所画,乃正宗大写意,属文人画一脉。鲍先生的大写意,全从传统中来,以书入画,笔笔写出,笔笔分明,开合自如,张弛有法。山水、花鸟、人物,无一不能,无一不工。其质浓纤得度,其势大气磅礴。鲍先生画多长跋,其辞深沉郁勃,而不掩清丽芊眠。观其画,可想见其人,必磊落英多之士。古之文人画者,多有块垒横于胸次,不得不发,发而为画,情随而志移,故自有一种荦确不平之气蒙笼其上,其情必真,其品自高。鲍先生遗作,规制赅备,气韵生动,细观之下,性情为之揺荡,真文人画之表表者。

3.画隐鲍君

林海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山水教研室主任)

鲍君黎健,雅士,常身着白衣,器宇非凡,有高洁之气,远望如一朵白莲。

鲍君有极好的传统文化修养,文字功底很深,常常有惊人之语,且音高声大,卓然不群,像深山樵隐的歌啸一样。鲍君于翰墨,则诗、书、画无所不精,尤擅大写意花鸟,格近青藤、白阳,醉心于八大山人,画风豪迈超逸,气如长虹,乃为逸品。

鲍君与我交好,20世纪90年代,我常去他家拜望。他的家在歙县渔梁老街,我们坐在渔梁坝上,面对激流而来的江水,谈艺论古,是我一生中的美好记忆。鲍君是个古人,后来隐去无踪了。2015年,我听说鲍君厌世,挂履西归了,十分心痛。然以鲍君之高格,则必有其境界。圣人云:“不知生,焉知死!"鲍君必已参透其中真意,不知死,焉知生!生死事大,对鲍君来说,经历生死则是一种圆满。

4.孔仲起(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学位委员、浙江文化厅高评委、西泠印社社员)

鲍君自幼笃志于学,甫弱冠,其气益壮。虽野处林麓间,玮然非斗筲之器。尝以古道湮沦,坠绪难结,风俗之不惇,深可惴悷者,故其于高贤文章,哲士墨迹,往往一见契心,朝斯夕斯,以游于古人之门,恨不生三百年上。久之,乃渐悟出处之几,于是更卷而怀之,转善摄生,不与物竞。

自谓居常可以静气,惟捐空、善守,特立独行,而潜心冥志,复以书画为进道之阶,雄才大笔,率出无方;名公宿彦有善之者咸乐称之,而王霖、丘挺等雅逸勤进之士亦久与之游,每聚,必推心论道,析艺谭诗,爽笑无郑声,诚谓仁义之人,其言蔼如,博学之士,其书可读。

昔先祖仲尼有言:“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故余恒不欲斤斤道其书画之善,然其书画有足多者也。大抵书则笔意恣纵,痛快淋漓,有法而无法;画亦多文人气,修养性灵,以适我意,非售世佣名辈可望其逸矣。

昌黎尝云: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待诸文而为后世法,如是者,其亦足乐乎!余谓:鲍君之志,容世有不足知之者在,余虽老耄,亦未夺食牛气,常欲与鲍君互勉焉!是为序。

一九九九年九月

5.曹宝麟(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教授,书法研究所所长)

黎健有不世之才……书画文字皆非时流所逮,开卷恍如对古人。丹青笔简而意远,书法意在清湘、天池之间,极见恣放颠颓。如此水准,当使今号为能书者避席耳!

6.刘廷龙(安徽省书画院长,著名书画家)

蒙仁兄不嫌,弟所言恐难达兄意矣!然与兄之交往有年,亦尝于厂肆好事家处见兄笔墨,纵观当下诸艺衰微,然兄犹恪守国粹而无旁骛,诗文之余,偶一遣兴,笔儒墨雅,且心仪吴门家法而无野狐之讥,洵不易矣!廷龙于古庐州客次。俚句不揣,聊博兄一哂。

7.王守志(合肥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看黎健的画,有一种乘兴而挥、挥而未尽的感觉。他的线是极赋功底的书法用笔,这种自由而灵动的点线是书法功力和天赋悟性的高度结合,是当今所谓“名家”很难企及的。黎健的作品,取古人之法为己所用,在规矩中纯应自然,不假修饰,画面中显现出的激情和热情、恬淡和率真,既体现了中国绘画的民族性,也体现了作者本人艺由文修的创作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隐者】鲍黎健 —— 花鸟条屏集
鲍黎健|意在青藤、雪个之间
谢吉桥国画山水作品
黎山国画——马
黎雄才书画值多少钱一平尺?黎雄才《旭日东升》作品赏析
关于高剑父等人创办的今社画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