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颈动脉支架之“九曲十八弯”

导读

介入治疗术前血管入路评估非常重要,然而被很多初学者所忽视!腹主动脉迂曲折叠+3型主动脉弓+左颈内动脉迂曲折叠,这样的血管解剖条件,做左颈动脉支架手术,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Guiding能否到位?保护伞能否顺利打开?支架能否顺利释放?提供一个实战病例,仅供参考。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69岁,言语不利伴右侧肢体无力,外院行彩超:左颈动脉重度狭窄,症状与左颈动脉病变直接相关。外地神经内科会诊手术,拟行左颈动脉支架,上台后发现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患者全程入路极度困难,腹主动脉迂曲折叠+3型主动脉弓+左颈内动脉迂曲折叠,外地会诊手术,能利用的器械有限,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问题1入路困难,能否将Guiding顺利引入左颈总动脉?

多方尝试:①颈外动脉交换加硬导丝,引入Guiding失败!②同轴技术,引入Guiding失败!③双导丝技术,引入Guiding失败!


解决家属期盼的眼神,促使我们再试一试。将加硬导丝+多功能导管同时置于枕后动脉,借用动脉搏动传导的力量,将Guiding慢慢“蹭”入左颈总动脉。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问题2刚松一口气,问题又来了!左颈内动脉岩骨段迂曲折叠,呈“W”形状,保护伞能否通过迂曲段?假使通过了迂曲段,术后能否顺利回收保护伞?


解决路途下,将保护伞外鞘引入第一个折叠处,就再上不去了,看来只能在这里释放保护伞了。

问题3蹊跷的事情发生了!spider保护伞无法释放,保护伞外鞘退不下来!这是什么原因?

解决:再看血管入路,由于全程血管迂曲折叠,Guiding管腔内外的摩擦力都非常大!硬拽可能就会扯断保护伞的外鞘!巧妙利用“抖撤”的方法,终于将保护伞外鞘退出,释放了保护伞!

稳定好保护伞,用4-30mm球囊渐进性预扩,保证血压心率平稳的同时,逐渐适应血流再灌注。即使如此轻柔的渐进性预扩,病变处仍然出现了小夹层,看来该放支架了。

问题4:裸支架能否覆盖夹层?颈内与颈总动脉管径差距较大,用直筒形支架还是锥形支架?


解决:选用8-6-40mm,protege RX锥形支架,完全覆盖病变,准备释放支架。

问题5:问题又来了,此时自膨支架就像被钳住一般,支架外鞘无法退出!看来迂曲折叠的入路所产生的摩擦力,千万不能低估!难道要“功亏一篑”?

解决:在Guiding和自膨支架内,均加压滴注肝素盐水,润滑所有的缝隙,释放所有张力,终于打开了自膨支架,狭窄解除,夹层消失,颅内血流顺畅!

患者术后平稳,症状消失,满意出院。总结经验,血管全程入路的评估是介入手术成功的第一关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颈动脉闭塞分期开通术两例
取之有道·第4期|「抓捕舞动的内膜」外伤致颈动脉急性闭塞急诊开通一例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专家共识
双侧颈动脉狭窄分期治疗一例
【冯骏教授病例分享】双颈动脉狭窄分期手术的抉择
医心评论 | 粟力:颈动脉狭窄的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