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四義》
初集

一、【馮諼焚券】
馮諼彈鋏。客於孟嘗。收債市義。焚券免償。

【原文】
周齊馮諼、爲孟嘗君收債於薛。矯命。以債賜諸民。焚券而歸。孟嘗君曰。債收畢乎。來何疾也。曰。收畢矣。問何所市。曰。市義而還。君府藏盈積。惟寡義耳。君曰。諾。後孟嘗君廢。諸客皆去。獨賴馮諼。得復其位。

馮諼初見孟嘗君之時。則曰無好無能。孟嘗笑而受之。食無魚。出無車。無以爲家。三彈劍鋏。孟嘗如願償之。人方疑其貪也。乃感其恩而市義以報之。卒至君廢客散。賴諼而復位。義士之報人多矣。

【白話解釋】
周朝戰國時候。齊國有箇馮諼。替孟嘗君到薛的地方去討債。他就假傳了孟嘗君的命令。把百姓們欠他的債。都賜給百姓們了。又把這許多的債票、當着百姓們的面前、統統燒掉了纔回來。孟嘗君看見馮諼回來了。就對他道。債都收完了嗎。爲什麽來得這樣快呢。馮諼回答道。收完了。孟嘗君又問馮諼買了什麽回來呢。馮諼回答道。買了義字回來。我看你的府上。金銀穀米綾羅綢緞。都是富足得很。只缺了一箇義字。所以我替你買了希有的東西回來了。孟嘗君聽了。勉強應了一聲。後來孟嘗君不做齊國的相國了。他門下所有的食客都走了。幸虧得馮諼。纔能夠再做了齊國裏的相國。


二、【仲連蹈海】
齊魯仲連。義不帝秦。寧蹈東海。不忍爲民。

【原文】
周齊魯仲連、遊於趙。時秦圍趙急。魏遣新垣衍說趙。請帝秦。仲連乃見新垣衍曰。彼秦者。棄禮義。尚首功之國也。權使其上。虜使其民。彼卽肆然爲帝。則連有蹈東海而死耳。不忍爲之民也。秦軍聞之。卻五十里。

魯仲連義不帝秦。寧蹈東海而死。其辭慨慷。其志激昂。義氣所感。秦軍爲之卻退。新垣衍稱其爲天下士。平原君且欲以千金爲之壽。仲連笑而卻之。爲人排難解紛。不受人報。無愧爲天下士矣。

【白話解釋】
周朝末年閒時代。齊國裏有一箇高士。姓魯名叫仲連。遊歷到趙國裏去。這時候、秦國的軍隊。把趙國圍困了。危急得很。魏國裏就差了一箇使臣、名叫新垣衍的、去遊說趙國。叫他們稱秦國的國君做皇帝。就可以免了。這箇危急的困難。魯仲連得知了。就去見新垣衍。說道。他們秦國裏的人。是抛棄了禮義。提倡殺人計功的國家。上面的人用着權術。看待百姓們像俘虜的一樣。他們倘然自大的放肆起來稱了帝。那末我魯仲連只有跳到東海裏去死了。無論如何。是不肯給他們做百姓的。秦國的軍隊曉得了這一回事。大大的起了恐慌。就退去了五十里。


三、【樓護養呂】
樓護仗義。念舊憐貧。呂公夫婦。奉養終身。

【原文】
漢樓護、字君卿。爲人短小。論議依名節。聽之者皆竦。有故人呂公無子。歸護。護身與呂公、妻與呂嫗同食。及護家居。妻子頗厭呂公。護流涕責其妻子曰。呂公以故舊窮老。託身於我。義所當奉。遂養呂公終身。

樓護與谷永。同爲五侯上客。長安號爲谷子雲筆札。樓君卿唇舌。言其見信用也。故人呂公夫婦依之。身與同食。並囑其妻亦與呂嫗同食。妻子厭之。且以義所當奉。流涕責之。其義也。亦卽其信也。

【白話解釋】
漢朝時候有一箇人。姓樓。單名是一箇護字。表字就叫君卿。他的身材生得很矮小。他的談論卻依據了名節。所以聽他談論的人。大家都很有感動。他有一箇老朋友姓呂的。沒有兒子。就到樓護的家裏來靠老。樓護就自己和姓呂的一同喫飯。樓護的妻子和姓呂的妻子一同噄。後來樓護告了老。住在家裏。他的妻子們、就很有些厭惡姓呂的。樓護就流着眼淚、責備他的妻子們說。呂公是我的老朋友。他因爲家裏很窮苦。自己年紀又老了。所以來托身於我。在義氣上面講。這是應該奉養他的。於是竟養老姓呂的過了終身。


四、【云敞葬師】
云敞之師。人皆背之。自劾弟子。竟收其尸。

【原文】
漢云敞、字幼儒。平陵人。師事同郡吳章。章當世名儒。弟子千餘人。以不附王莽被誅。其弟子皆禁錮。不得仕宦。門人盡更名他師。敞時爲大司徒掾。自劾爲吳章弟子。收章尸歸葬。京師稱其義。官至中郎諫大夫。

王莽顓政。莽之長子宇。與章謀。夜以血塗莽門。若鬼神之戒。事覺。莽殺宇。章坐腰斬。以章之弟子爲惡人黨。皆當禁錮不得仕。人盡更名他師。獨敞自劾爲弟子。且收尸歸葬。義之所至。可爲事師者法。

【白話解釋】
漢朝時候。有一箇姓云單名叫敞的人。表字就叫幼儒。是平陵地方的人。拜同鄉人姓吳名叫章的做先生。吳章是當時很有名的讀書人。他的弟子們有一千多箇。可是吳章因爲不肯附和那奸賊王莽。被王莽把他腰斬了。凡是他的弟子們。都禁止固蔽了。永遠不能夠做官。於是吳章的門弟子。箇箇都改在別人的門下做弟子了。這時候云敞正做着大司徒的屬員。就自己聲明是吳章的弟子。竟收了吳章的尸首。回去安葬。京城裏的人。都稱美云敞的義氣。後來云敞做到中郎諫議大夫的官。


五、【宋弘念舊】
宋弘旣貴。念及糟糠。不尚公主。大振綱常。

【原文】
漢宋弘、爲司空時。光武姊湖陽公主新寡。帝與共論朝臣。微觀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羣臣莫及。帝因謂弘曰。諺云。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聞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謂主曰。事不諧矣。

許止淨曰。人情險薄。田舍翁多收十斛麥。尚欲易妻。彼聞長公主下嫁。豈不驚爲富貴逼人。三生有幸。遑計牀頭涕泣人。有扊扅之歌、谷風之詠耶。宋公德器。羣臣莫及。湖陽誠弘之知己矣。

【白話解釋】
東漢朝的時候。有一箇姓宋名弘的人。做司空官的時候。剛逢着光武皇帝的姊姊湖陽公主。新死了丈夫。光武皇帝就和湖陽公主大家談論朝裏的臣子。去探他的意思。湖陽公主道。宋公很威嚴的容貌。和有道德的器識。這是一班臣子裏頭都沒有一箇及得他的。光武皇帝聽了。就去對宋弘說道。俗語說的、做了官。好把貧賤時候的朋友換過了。有了錢。好把窮苦時候的妻子換過了。這不是人情上都是這箇樣子嗎。宋弘道。據做臣子的所曉得的。凡是貧賤時候的交好。是不可以遺忘的。同過甘苦喫着糟糠的妻子。是不可以離異的。光武皇帝就對湖陽公主道。這箇事情。是不成功的了。


六、【巨伯請代】
漢荀巨伯。省友臨危。行義代死。胡賊班師。

【原文】
漢荀巨伯、遠省友疾。值寇攻郡。友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巨伯所行耶。賊至。巨伯請以身代友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豈可掠有義之邑。遂退去。一郡獲全。

大軍所至。一郡皆空。獨巨伯之友。以疾故而不能行。是固萬無生路矣。巨伯不忍獨生而去。則巨伯不亦危乎。乃賊問之。則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願以身代其死。賊感其義。竟釋去。義之爲用大矣哉。

【白話解釋】
東漢朝的時代。有一箇很重義氣的人。姓荀。名字叫巨伯。有一次、他遠遠的去看朋友的病。剛巧遇着強盜們來攻打府城。他的朋友說道。我身體有病。今番只好等着死了。你不妨回家去。荀巨伯對答他的朋友道。我遠遠地來看望你。你就叫我去。敗壞了義氣去求活路。這那裏是巨伯肯做的事呢。後來強盜們到來了。荀巨伯就請求把自己的身體、去代替朋友的性命。強盜們聽了。大家互相說道。我們這一班沒有義氣的人。那裏可以來搶奪有義氣的地方呢。就一夥兒大家退去了。滿府城裏的人家。因此都得保全了。


七、【關公秉燭】
關公大義。二嫂同居。秉燭達旦。終夜觀書。

【原文】
漢關羽、字雲長。先主寢與同牀。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曹操東征拔下邳。擒羽。使張遼說降。羽表三約。時甘糜二夫人爲操所獲。使羽與夫人共居一室。羽秉燭達旦。

關公大義參天。古今無兩。浩然之氣。至大至剛。充塞於天地之閒。卒以扶漢安劉。三分鼎足。先主視如兄弟。而義之所在。侍立追隨。不避艱險如此。蠢爾曹瞞。豈容污以不義耶。秉燭達旦。猶其餘事耳。

【白話解釋】
漢朝末年閒時候。有箇關公。單名是一箇羽字表字就叫雲長。蜀漢的先主劉備和他睡的時候同牀。和兄弟一樣的看待。可是關公在許多人的面前。總在先主的旁邊鎮日地立着。他跟了先主去周旋一切。無論什麽艱難危險。都是不退避的。有一回、曹操帶了軍隊、一直向東方進兵。攻破了下邳地方的城池。把關公捉了去。差了一箇姓張名叫遼的人。去勸他投降。關公就表明了先約定三樁條件。這箇時候、先主的妻子甘夫人和糜夫人。都給曹操捉住了。就叫關公和二位夫人在一箇房閒裏同住。關公就點燒了蠟燭。手拿了到天明亮。


八、【祖逖避難】
祖逖避亂。親黨共之。車載老疾。躬自奔馳。

【原文】
晉祖逖、性豁蕩。輕財好俠。每至田舍。輒稱兄意。散穀帛以賙貧乏。京師亂。逖率親黨數百家。避難淮泗。以車馬載老疾。躬自徒步。藥物衣糧。與眾共之。元帝用爲刺史。以社稷傾覆。常懷振復之心。卒盡復晉土。

祖逖義舉。不勝枚舉。勸督農桑。剋己務施。收葬枯骨。爲之祭醊。百姓感悅。嘗置酒大會。耆老中坐流泣曰。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將何恨。卒時百姓如喪考妣。其得人心如此。蓋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白話解釋】
晉朝時候。有一箇姓祖名叫逖的人。他的天性是無拘無束。度量很大。錢財看得很輕。喜歡做義俠的事情。每每到種田人家去的時候。假稱了他哥哥的意思。把穀米和綢布分給貧苦的人。京師裏發生了亂事。祖逖就帶領了親戚和同鄉的人、有幾百家。到淮泗地方去避難。把所有的車子馬匹。都載了那些老年的和生病的人。自己卻是步行着。所帶的藥物和衣服糧食。都和那一班人共有。後來元帝叫他做了刺史的官。祖逖因爲國家的山河破碎。前途很是危險。常常存着振興恢復的心思。終於後來盡數恢復了晉朝失去的土地。


九、【進之救友】
進之賑濟。破産安貧。投水救友。相與沈淪。

【原文】
南宋張進之、家世富足。荒年散財。救贍鄉里。遂以貧罄。全濟者甚多。太守王味之當見收。逃避進之家。供奉經時。盡其誠力。味之墮水沈沒。進之投水拯救。相與沈淪。久而得免。時劫掠充斥。到進之門。相約勿犯。

散財救荒。義也。因以貧罄。人所難矣。供奉難友。義也。經時盡誠。則又難矣。墮水救友。義也。投水拯救。相與沈淪。則難之又難矣。舍生取義。我於進之見之。而卒得免死。且以免劫掠之相犯。義聲昭著矣。

【白話解釋】
南北朝時候。南宋朝有箇姓張名叫進之的。家裏很有錢。遇到了荒年。張進之就把自己的家財分散了。去救濟那同鄉同里的人。因爲這箇緣故。家裏就從此窮苦了。可是被他救活的人。卻是很多。有一箇做太守官姓王名叫味之的。朝廷裏要來捉他。他就逃避到張進之的家裏。張進之供奉他、經過許多時候。總是極盡着誠意。極盡着能力。有一次王味之跌在水裏。沈了下去。張進之就跳到水裏去救。那裏曉得大家都沈下去了。過了許多時候。纔得被人家救起。這時候、遍地都是盜賊。搶掠的事情。發生得很多。可是强盜們到了張進之的門口。大家相約着不可走進去。


十、【張讜求妻】
張讜求妻。因貨千疋。令妾遠迎。宜其家室。

【原文】
北魏張讜、妻皇甫氏被掠。賜中官爲婢。皇甫遂詐癡。不梳沐。後讜爲冀氏刺史。因貨千餘疋。購求皇甫。文成帝怪其納財之多。引見之。時皇甫年垂六十矣。文成曰。南人重室家之義。皇甫歸。讜令諸妾、境上奉迎。

程鵬舉失其妻。挾鞋卅餘年以求之。張讜失其妻。因貨千餘疋以求之。而其妻、一則不解衣。勤紡績以自贖其身。一則不梳沐。爲詐癡以永保其節。均得破鏡重圓。夫義婦節。後先輝映。可以風薄俗矣。

【白話解釋】
南北朝時候。北魏有箇人。姓張名叫讜。他的妻子雙姓皇甫的。被人家搶了去。送給宦官的家裏做奴婢。皇甫氏就假裝着癡呆。不肯梳頭。也不肯洗面。後來張讜做了冀氏地方的刺史官。就買辦了一千多疋綢布。去交換皇甫氏。那時候的文成皇帝。見張讜來購求所費的錢用得這樣多。覺得很奇怪。就把皇甫氏引去見皇帝。這時候皇甫氏的年紀。快要到六十歲了。文成帝見了說道。原來南方人很有重視家室的義氣呵。等到皇甫氏回來的時候。張讜就叫那一班姨太太。到境上遠遠的去迎接。


十一、【蘭根歸美】
蘭根受賞。美女十人。歸其父母。由義居仁。

【原文】
北魏魏蘭根、博學高才。父喪廬墓。毀殆滅性。爲岐州刺史。蕭寶寅破宛川。俘美女十人。賞蘭根。根曰。此縣界於强寇。故附從以救死。官軍至。宜矜而撫之。奈何效賊爲虐乎。悉求其父母而歸之。後封永興侯。

好色。人之所欲也。況美女十人。皆出於賞乎。第美女皆由俘而來。人之父母。失其女。孰不望其得歸乎。蘭根孝義性成。必亦念及於此。故以其縣界强寇。附從救死。矜而撫之。諒而歸之。其陰德動天矣。

【白話解釋】
南北朝時候。北魏朝有箇姓魏名叫蘭根的。學問很博。才情又高。他的父親死了。在墳旁邊搭了一箇茅蓬裏住着守孝。悲傷的了不得。差不多要哭壞了自己的身子。後來做了岐州地方的刺史官。這時候、蕭寶寅攻破了宛川地方的城池。擄了十箇美貌的女子。就賞給魏蘭根了。魏蘭根說道。這箇縣城、因爲在强盜的境界裏。他們不得已附合了强盜。求救自己的性命。一旦望着官兵到了。應當可憐他們。撫恤他們纔好。爲什麽反而學了强盜們的行爲。去做那虐待人民的事呢。就去訪求那美女的父母們來。盡數叫他們各自領了回去。後來魏蘭根一直封到了永興地方的侯爵。


十二、【公義變俗】
慈母公義。欲變岷俗。輿病置廳。拊摩情篤。

【原文】
隋辛公義、除岷州刺史。岷俗一人病疫。合家避之。孝義道絕。病者多死。公義欲變其俗。命凡有疾者。悉輿置廳事。迎醫療之。俟愈。召其家人親族。諭之曰。設若相染。吾殆矣。眾感泣。此風遂革。合境呼爲慈母。

許止淨謂疫固有傳染者。然棄之不顧。孝義道絶。則良心先死矣。何若盡看護之責。以死生聽之天命。爲心安理得也。公義盡將病者迎置廳事。而己亦無恙。豈非疾病雖有傳染。而死生終有天命耶。

【白話解釋】
隋朝時候。有箇辛公義。做了岷州地方的刺史官。可是岷州地方的風俗。每逢一家人家、家裏有一箇人生了疫病。全家的人都避了開去。孝義的大道理。都沒有了。凡是生病的人。因爲沒有人去服侍。所以多半是死了的。辛公義要想改變這箇壞風俗。就下了一箇命令。凡是有病的人。都用轎子擡到衙門裏大廳上來。再叫了醫生來替他醫治。等他病好了。辛公義就叫了他的家裏人和他親族的人來。對他們說道。假若疫病要傳染。那末我一定死了。於是一班人很感激地哭了。這箇壞風俗。因此纔得革除了。合境裏的百姓。都稱呼辛公義叫做慈母。


十三、【元振濟窆】
元振博濟。縗者乞資。不問姓氏。盡數與之。

【原文】
唐郭元振、年十六。爲太學生。適其家寄資錢四十萬。有縗服者叩門云。五世未葬。各在一方今欲遷窆。乏於資財。求相濟。元振不問姓氏。悉與之。無少吝。及長爲官。善撫御。夷夏畏慕。後封代國公。

元振賢乎哉。年僅十六耳。且其家所送之資錢有四十萬之多。雖縗服者五世未葬。各在一方同時遷窆。亦不需如此之多。且縗服者亦不冀其全助也。而竟如數與之。且不問其姓氏。尤爲人所難能。

【白話解釋】
唐朝時候。有箇郭元振。年紀十六歲的時候在太學裏讀書。這時候剛巧他的家裏帶來了四十萬文錢。給他做零碎用度。有一箇穿了喪服的人。到郭元振的門口請求着道。我家裏五代的靈柩。都沒有安葬好。散處在各地方。現在要想遷來安葬。可是沒有錢。所以特地向先生來請求救濟。郭元振也不問他姓甚名誰。就把家裏寄出來的四十萬文錢。盡數給了這箇穿喪服的人。一些兒也沒有吝惜的臉色。等到後來郭元振年紀長大了。做了官。善於撫恤人民、和駕御下屬。所以無論本國人、外國人。都畏懼他羡慕他。後來封到了代國公。


十四、【漢賓惠人】
漢賓善政。感物降神。喪葬婚嫁。博濟惠人。

【原文】
後梁朱漢賓、爲潞州節度使。移鎮晉州。在曹日。飛蝗出境。臨平陽遇旱。親禱龍子祠。踰日雨足。四封大稔。及還鄉。親舊淪沒者。塋兆未辦。則給以棺斂。婚嫁未畢。則助以資幣。受其惠者數百家。郡人義之。

惠而不知爲政。則其惠猶未廣也。若朱漢賓善政所致。飛蝗爲之出境。甘霖爲之沛然。豈得謂神明無靈乎。至其助人塋兆。助人婚嫁。見義必爲。存亡均感。宜其福壽兼全。子孫繼起也。

【白話解釋】
五代時候。後梁朝有一箇人。姓朱名叫漢賓。先做了潞州地方的節度使。後來又調到晉州地方去。叫他鎮住晉州的。每逢他住在這箇地方的衙門裏。那末這箇地方稻田裏的蝗蟲。就都飛出他所治理的境界。他到了平陽地方的時候。剛剛逢着天旱。他就親自在龍子祠裏禱告。果然不到一天工夫。田裏的雨、就下得很足了。四境收穫的年成。非常的大熟。等到朱漢賓告老還鄉。他的親戚故舊家裏窮苦的人。有辦不起喪葬的。就給他們棺木具殮。有辦不起婚嫁事情的。就幫助他們錢財。凡是受着他恩惠的。竟有好幾百家人家。那一郡裏的人。都很稱美他的義氣。


十五、【查道博施】
查道童年。畫地爲第。資斧助喪。且爲擇壻。

【原文】
宋查道、幼畫地爲大第。曰、此當分贍孤寡。長赴舉。貧不能上。親族裒錢三萬遺之。道過父友呂翁家。翁喪無以葬。將鬻女以襄事。道傾錢與之。且爲其女擇壻。別加資遣。又故人卒。貧甚。質女婢於人。道爲贖之。

查道知虢州時。歲歉。出積廩米賑之。又設粥糜以救飢者。全活萬餘人。平居、祿賜所得。輒散施親戚。與人交。多周給。其博施濟眾之懷。胎於兒時。成人之美。全始全終。故曰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

【白話解釋】
宋朝有箇姓查名道的人。幼小的時候就在地上畫着一所大房子。說道。這箇屋子。是應當去分給贍養那些沒有父母、和沒有了丈夫的人。長大了要去上京考試。可是家裏沒有錢。不能夠上路。他的親戚和族裏的人。就大家集合了三萬文錢。去送給他做費用。路過他父親的朋友呂翁的家裏。剛剛呂翁死了。家裏窮得很。不能夠安葬。想把女兒賣去了。去辦喪事。查道就把所有的錢。盡數給了呂家。幷且替呂家的女兒。選擇了一箇女壻。另外用了錢。把他出嫁了。查道又有一箇老朋友死了。家裏非常的窮苦。把女兒押了錢。給人家做丫鬟了。查道又替他贖了回來。


十六、【仲淹義田】
宋范仲淹。千畝義田。以濟羣族。衣食賴焉。

【原文】
宋范仲淹、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咸施之。方貴顯時。置負郭常稔之田千畝。號曰義田。以養濟羣族之人。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喪葬皆有贍。擇族之長而賢者主其計。而時其出納焉。

公少孤貧。以天下爲己任。嘗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每感激論事。奮不顧身。一時士大夫矯厲尚風節。爲政仁厚。所至有恩。民皆畫像立生祠。義田之置。祇以贍族。然已無人能及。

【白話解釋】
宋朝時候有一箇名臣。姓范名字叫做仲淹。他的平生做人。最喜歡救濟人家的窮苦。凡是他的親近又貧窮的人。和疏遠的裏面有賢良的人。他一定都給他們錢用。當他做大官的時候。買了近城的好田一千畝。稱他做義田。去贍養和救濟他自族裏的許多人。每天有飯食給他們喫。每年有衣服給他們穿。凡是有嫁女兒的、娶媳婦的、或是有亡故的、有安葬的、種種事情。都有錢貼補他們。幷且選擇了他族裏年長又賢良的人。去管理這件事。一切銀錢的付出和收入。都有一定的時候。


十七、【袁昇還妾】
袁昇買妾。義而歸之。不求聘禮。復贈餘貲。

【原文】
宋袁昇、五旬無子。其妻具資。囑往臨安買妾。妾有憂色。問之。泣曰。妾固趙知府女。父歿家貧。母鬻妾。爲歸葬計耳。昇卽送還。不索聘財。復以橐中資贈之而歸。妻迎問妾安在。告以故。妻喜。明年。生子韶。後爲顯官。

昇之義無論矣。而其妻之賢。亦莫及也。入宮見妬。女子常情。昇妻乃自具資。囑夫買妾。歸時復躬自迎問。得其故。則喜而慰之曰。君設心如此。行當有子矣。夫義妻賢。無怪翌年卽得貴子也。

【白話解釋】
宋朝有箇袁昇。年紀五十歲了。還沒有兒子。他的老婆具備了銀錢。叫他到臨安地方去買一箇小老婆。袁昇就去買了一箇女子。可是那箇女子的臉上、很有憂愁的樣子。袁昇就問那箇女子、爲了什麽緣故這樣的憂愁。那箇女子哭着道。我原來是趙知府的女兒。因爲父親死了。家裏窮得很。所以母親把我賣了。得了這筆錢。可以歸葬父親了。袁昇聽了這一番話。就把那箇女子送了回去。不但不向他們討還聘錢。並且又另外把自己袋裏餘賸的錢、資助他們。袁昇回到家裏。他的老婆就迎着他、問買來的小老婆在那裏。袁昇就把這件事的原委告知了。他的老婆也覺得很高興。說他心腸好、一定會有兒子的。果然第二年。就生了一箇兒子。名叫袁韶。後來袁韶做了很大的官。


十八、【孝基還財】
宋張孝基。受岳家貲。屢試其子。悉以歸之。

【原文】
宋張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祇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死。悉以家財付孝基。後其子爲丐。孝基見之。問曰。汝能灌園乎。曰。能。因使灌園。頗自力。復問曰。能管庫乎。曰。能。更覺淳謹。孝基遂以其父財産悉歸之。

富人因子不肖。以家財付孝基。但望其能治後事。保遺産。歲時致祭、足矣。孝基乃召其子。試以灌園。再試以管庫。審其能承父業。悉以歸之。後其子卒爲善士。行義若此。此其所以得爲嵩山之神也。

【白話解釋】
宋朝時候的張孝基。娶了同里富人家的女兒做妻子。那箇富翁只有一箇兒子。卻是品行很不好。那箇富翁就把兒子趕出了家。富翁死的時候。把全部份的家中財産、都付給了張孝基。後來富翁的兒子流落了。做了叫化子。有一回、張孝基遇見了。就問他道。你能夠不能夠耕種園地呢。他回答道。能夠的。張孝基就叫他去耕種園地。見他很勤力的耕作。張孝基就再問他道。你能夠不能夠管理庫房呢。他又回答道。能夠的。張孝基就叫他管了庫房。以後他越加淳厚謹慎。很勤儉的可靠了。張孝基就把他父親所有的家私。統統還給他了。


十九、【天祥衣帶】
宋文天祥。涕泣勤王。惟義是盡。衣帶名揚。

【原文】
宋文天祥、勤王兵敗。爲元所獲。元主聞其賢。召見。問何所願。對曰。宋旣亡。願賜一死足矣。臨刑。顔色自若。其帶中有贊云。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信國公忠孝兼全。惟義是盡。友不得而止之。元帥張宏範不得而屈之。元相索羅亦不得而降之。元主知終不可屈。且將釋之。而天祥視死如歸。臨刑從容謂吏卒曰。吾事畢矣。錄之以爲天下後世法。

【白話解釋】
宋朝末年閒。文天祥起了一枝義兵。來救王家。打了敗仗。給元朝兵捉住了。因爲文天祥是一箇大忠臣。當時候很有名氣。元朝的君主。也曉得他的賢良。就召他去見。問他願意怎麽樣。文天祥就回答道。宋朝旣然亡了。我心裏所願意的。只是一箇死。你只要給我死。那我就心滿意足了。文天祥臨死的時候。他的臉色很自然。他的衣帶裏有一首贊。贊裏面說、孔夫子說的殺身成仁。孟夫子說的舍生取義。因爲這箇義氣能夠盡到極點。所以那箇仁心也就到了極點了。讀了聖賢人的書。究竟學了些什麽事。我到了今天以後。纔勉强可以說得沒有慚愧了。


二十、【劉濠焚宅】
宋有劉濠。翰林掌書。欲燬黨籍。自焚其廬。

【原文】
宋劉濠、爲翰林掌書。宋亡。邑子林融倡義旅。事敗。元遣使簿錄其黨。多連染。使道宿濠家。濠醉使者而焚其廬。籍悉燬。使者計無所出。乃爲更其籍。連染者皆免。曾孫基。佐明太祖滅元。封誠意伯。人謂祖德所致。

宋末、如林融之倡義者多矣。惜皆事敗。不見成而反貽累。劉濠欲燬黨籍。不惜自焚其廬。用心良苦。而人皆陰受其惠。所謂大德不德也。其曾孫以祖德所延。大光門閭。卒以滅元。冥冥中報施不爽爾。

【白話解釋】
宋朝時候。劉濠在翰林院裏做着掌書官。後來宋朝亡了。劉濠的同縣人姓林名融的。起了一枝義兵。可是事情失敗了。元朝就差了人、用簿子把林融同黨的人記了起來。裏面牽連進去的人很多。那箇差人路過劉濠的家裏。就在他家裏寄宿了。劉濠看見牽連的人這樣多。就心裏想了一箇計策。用酒把差人灌醉了。又放了一把火。把自己房子燒掉了。於是這箇人名的簿籍。也燒燬在裏頭。那箇差人沒有辦法。就另外造了一種簿籍。因此牽連的人都得免了。後來劉濠的曾孫名叫劉基。幫了明太祖滅了元朝。打平天下。封了誠意伯的爵位。人家都說這是祖上的積德。所以能夠發達的。


二十一、【唐珏收骸】
遺民唐珏。忠義滿懷。宋陵暴露。密葬遺骸。

【原文】
宋唐珏、字玉潛。時元僧楊璉真加利宋欑宮金玉。發諸陵及大臣墓。珏痛憤。乃貨家具。爲酒食。陰召諸少年。泣曰。吾不忍陵骨暴露。已造六石函。刻紀年一字爲號。眾如珏言。夜取遺骸。葬蘭亭山後。聞者義之。

唐珏忠義動天地。命中本貧。無妻子。乃以貨家具瘞諸帝骨。袁俊齋聞之。稱其爲天下義士。拜爲其子之師。幷爲料理婚娶。買負郭田三頃。後生丈夫子三。一如上元之夢。天亦報其勇於爲義爾。

【白話解釋】
宋朝亡了。浙江山陰縣地方有箇義士。姓唐名珏。表字玉潛。這時候、元朝的和尚叫楊璉真加的、貪慕宋朝皇帝墳裏面的金玉寶貝。因此就把所有皇帝皇后的陵。和大臣們的墳墓。統統掘開了。唐珏見了這件事。心裏非常痛恨。就把家裏的家具、都賣掉了。用了這筆錢。辦了酒飯。暗地裏把青年們招了來。流着眼淚。對他們說。我因爲不忍見皇帝們的骨頭暴露着。所以已經造了六箇石匣子。在匣子上面、刻了皇帝年號一箇字做記號。免得混亂。一班人照着唐珏的說話做了。在一箇晚上。把皇帝們的骸骨取了來。放在石匣子裏。再葬在蘭亭山的後面。得知了這樁事的人。都稱美他的義氣。


二十二、【張桓詈盜】
張桓被獲。擁見渠魁。抗論逆順。百折不回。

【原文】
元張桓、字彥成。汝寧盜起。襲獲桓。羅拜請爲帥。勿聽。擁至渠魁前。桓趨據榻坐。與抗論逆順。其徒摔桓起跪。桓詈叱厲聲。且屢唾賊。賊不忍殺。謂曰。汝但一揖。亦恕汝死。桓曰。吾豈肯聽汝誘脅而折腰哉。遂被殺。

順逆之分。卽義與不義之別也。山賊久知桓名。特襲獲。因拜請爲帥。豈不可乘機利導。使入於義乎。乃避不義之嫌。竟與其渠魁抗論逆順。賊欲得其一揖。而甯死不可。賊稱張御史真鐵漢。不亦宜乎。

【白話解釋】
元朝時候。有一箇姓張名叫桓的人。表字就叫彥成。汝寧地方發生了強盜。這班強盜們、乘張桓沒有防備的當兒、把他捉了去。大家團團的圍拜着。要請他做元帥。張桓不肯答應。强盜們又把他蜂擁到强盜頭兒的面前。張桓就走過去。在一隻榻子上坐下了。和强盜的頭兒辯論着順逆的大道理。强盜頭兒的手下人。把張桓拉下去跪了。張桓大聲地罵着。並且屢次用口涎去唾那强盜。這時候、强盜們還不忍殺他。就對他說。你只要行一箇長揖的禮。也就饒你的死。張桓說道。我那裏肯聽你的誘惑和壓迫。來向你行禮呢。於是就被强盜們殺死了。


二十三、【韓文救荒】
韓文請餉。生死爲輕。負罪發廩。米價以平。

【原文】
明韓文、宋韓琦後也。生時。父夢紫衣人抱送文彥博至其家。故名曰文。歷官南京兵部尚書。歲祲。米價翔踴。文請預發軍餉三月。戶部難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當之。乃發廩十六萬。米價爲平。

人當凶歲。米穀歉收。巨富奸商。若居奇貨。以待高價。不義孰甚。韓文請發軍餉三月。戶部難之。則自願受罪。竟發廩十六萬。米價因是以平。其真心救荒如是。宜其享耄耋之年。親見諸子貴顯也。

【白話解釋】
明朝時候。有一箇姓韓單名叫一箇文字的人。就是宋朝有名宰相韓琦的後代。他生下來的時候。他的父親做夢。看見一箇着了紫色衣服的人。抱了文彥博到他家裏來。所以替他取箇名字叫做文。後來累次做官陞到南京的兵部尚書。逢着那一年陰陽兩氣不和調。年成荒歉。米價飛漲得很高的時候。韓文就要請求預先發三箇月軍餉。去壓平米價。户部裏的人不肯。韓文說道。救荒如救火一樣。是急不可緩的。假使有了罪。我就一箇人承當好了。於是卽刻發了倉米十六萬。果然米價頃刻平了。


二十四、【阿寄報主】
老僕阿寄。艱苦不辭。經商教子。婚嫁如儀。

【原文】
明阿寄、徐氏僕也。徐氏析産。伯得一馬。仲得一牛。季寡婦。得阿寄。年五十六矣。寡婦泣曰。馬則乘。牛則耕。老僕何益。寄曰。主謂我不若牛馬耶。乃畫策營生。歷二十年。積資鉅萬。且爲延師教子。婚嫁皆如禮焉。

許止淨謂阿寄具絕大理財本領。而屈身廝養。主人輩視之。牛馬不若。倘非寡婦一泣。激其義勇自獻。豈不將終其身、善刀而藏。老死於雞棲豕柵閒耶。是知古今來、埋沒於庸耳俗目中者多矣。

【白話解釋】
明朝時候。有一箇名字叫阿寄的。是徐姓家裏的底下人。徐家弟兄們分家的時候。大房裏分得一匹馬。二房裏分得一隻牛。小房裏丈夫已經亡故了。寡婦分得了阿寄。這時候。阿寄的年紀。已經五十六歲了。寡婦就哭着說。馬是可以騎坐出門的。牛是可以耕種水田的。只有我分得了年老的用人。有什麽益處呢。阿寄聽了說道。主人說我及不來牛和馬嗎。就替主人籌劃了計策去做生意。過了二十箇年頭。就積蓄得有動萬兩的銀子了。並且替主人請了一箇教書的先生來。教小孩們讀書寫字。一切婚男嫁女的事務。都照着舊規矩做。絲毫也不缺少的。


【緒餘】

夫義、德之宜也。說文。義、己之威儀也。古者書儀爲義。書義爲誼。義之本訓。謂禮容威儀出於己。故从我。董子曰。仁者、人也。義者、我也。謂仁必及人。義必由中斷制也。从羊。與善美同意。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是故見得思義。見利思義。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君子義以爲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爲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爲盜。義、人之正路也。行義以達其道。則無往而不咸宜矣。



二集   

一、【共姜柏舟】
衛有共姜。夫亡守義。母欲嫁之。柏舟矢志。

【原文】
周衛世子共伯妻姜氏。齊國女也。共伯早卒。姜氏守義不嫁。父母欲奪之。姜氏誓死不從。賦柏舟之詩曰。汎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他。母也天只。不諒人只。父母見詩乃止。及卒。衛人諡曰共姜。

妻者、齊也。禮記云。壹與之齊。終身不改。故夫死不嫁。是夫妻之義也。呂坤曰。從一。妻道也。守志不更夫。中道也。自殺以殉。則賢者之過耳。故特表共姜以為嫠婦之法。

【白話解釋】
周朝時候。衛國裏世子共伯的妻子姜氏。是齊國裏的女兒。共伯死得很早。姜氏守着義、不再嫁人。姜氏的爺娘。要把他重新嫁給人家。姜氏情願死也不肯再嫁。他就做了一章柏舟的詩。詩裏說。駕了一隻柏樹做的船。在那河裏行駛。這是和婦人家在丈夫家裏一樣的。你看他垂了兩綹頭髮、齊着眉毛的人。真箇是我的丈夫呵。我守着節、就是到死也沒有另外心思的呵。可是母親和我的父親呀。還是不相信我的守義。可是怎麽辦呢。姜氏的爺娘。看到了這一首詩。也就不再去强迫他嫁人了。等到姜氏死了以後。衛國裏的人。就追諡他叫做共姜。


二、【衛女失意】
黎莊夫人。賢而失意。守壹以終。不輕離異。

【原文】
周黎莊公夫人。衛侯之女也。旣往而不同欲。所務者異。未嘗得見。其傅母憫其賢而失意。又恐其已見遣而不以時去。謂之曰。夫婦之道。有義則合。無義則去。今不得意。胡不去乎。女曰。婦道壹而已矣。彼雖不吾以。吾何可離婦道乎。卒不去。

甯我負人。毋人負我。曹操以此濟奸肆惡。君子反其道而行之。便成忠厚。今黎莊夫人雖遭非偶。守壹以終。劉向稱其終執貞壹。不違婦道。視世之稍不遂意。宣告離婚者。判若天淵矣。

【白話解釋】
周朝時候。有箇黎國裏莊公的夫人。就是衛侯的女兒。他嫁了過去以後。可是兩夫妻閒的情欲不同。所以要做的事情。也就不同了。夫妻們不曾有見面的時候。黎莊夫人的傅母很憐他的賢惠、但是嫁了丈夫很失望。又恐怕他已經被人家叫他去了。他還不肯去。就對黎莊夫人說道。凡是做夫妻的道理。有了情義。就同住在一處。沒有情義。就回娘家去。現在你旣然這樣的失望。為什麽不回去呢。衛侯的女兒就回答道。做婦人的道理。是從一而終的。他雖然待我沒有義氣。難道我可以違背做婦人的道理嗎。到底沒有回去。


三、【臧氏義保】
臧氏義保。護公子稱。以兒代死。魯國復興。

【原文】
周義保臧氏。魯孝公稱之保母也。伯御作亂。弑懿公而自立。求公子稱。將殺之。臧氏令己子衣稱之衣。卧稱之處。伯御以為稱也。殺之。臧氏遂抱稱以逃。魯大夫知稱之在臧氏。乃請周天子殺伯御。立稱。是為孝公。魯人義之。號曰義保。

傳載臧氏抱稱出。遇稱舅於塗。舅問曰。稱死乎。臧氏曰。不死。舅曰。何以得免。臧曰。以吾子代之。於是魯大夫皆知稱在臧氏所。呂坤曰。臧氏賢乎哉。魯不滅國。不絕嗣。臧氏之力也。魯之卿大夫媿矣。

【白話解釋】
周朝時候。有一箇很有義氣的保母臧氏。就是魯國裏孝公名字叫稱的保母。那時候有箇名叫伯御的造反。殺掉了魯國裏的懿公。自己立做了魯國裏的國君。就差了人四處裏訪求那公子稱。將要把公子稱殺掉。臧氏就叫自己的兒子。穿了公子稱的衣服。睡在公子稱所睡的地方。於是伯御錯認是公子稱了。就把臧氏的兒子殺掉。臧氏纔得抱了公子稱逃去。魯國裏的大夫。曉得公子稱在臧氏那裏。就請周朝的天子殺了伯御。立了公子稱。後來就是魯國裏的孝公。魯國人很敬重臧氏的義氣。就把他叫做義保。


四、【賈母倚閭】
賈母教子。出求惽王。卒誅淖齒。繼立法章。

【原文】
周齊王孫賈、公族也。淖齒之亂。湣王出走。被弑。賈莫得其所。惘然而歸。母曰。汝朝出不歸。吾倚門而望。暮出不返。吾倚閭而望。今汝事王。王出走而不知其處。汝尚何歸。賈乃出。集市人為兵。誅淖齒。求王子法章而立之。君子謂賈母義而能教。

呂坤曰。世之愛子者。多欲保全其身。至見危授命。則深悲而固止之。豈知不義而生。不若成仁而死哉。賈母以求君望其子。寧失倚閭之望焉。賢哉母也。善用愛矣。

【白話解釋】
周朝時候。齊國裏有箇王孫賈。和齊王是同族的。當那淖齒造反的時候。齊國裏的湣王逃了出去。被人殺死了。王孫賈尋不到齊湣王所在的地方。很失望地回到了家裏。他的母親對他說。你朝上出去不回來。我倚了大門望着你。你晚上出去不回來。我倚了里門望着你。現在你旣然去服侍君王。君王逃了出去。可是你不曉得君王逃在什麽地方。那麽你還要回來做什麽呢。於是王孫賈就出去。集合了市面上的人、做了軍隊。去殺了淖齒。又去訪求了王子法章。立做了齊國的君王。君子說、王孫賈的母親很有義氣。又很能夠教導兒子。


五、【嫠清捐産】
嫠清上疏。捐資築城。始皇嘉義。築臺以旌。

【原文】
秦巴郡寡婦清。其先得丹穴。擅利數世。清寡居。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始皇築長城。巴蜀一郡。當役萬人。清上書。盡出家財百餘萬。築邊城數百里。不費官錢。而民不離鄉里。又得工資。爭効其力。不數月。而城已完固。始皇嘉之。築懷清臺以旌其義。

漢卜式輸財助邊。君子非之。為其市名希寵。長人主黷武之心。若嫠清此舉。有三善焉。官不費錢。一善也。郡人免役。二善也。城工速竣。三善也。始皇築臺以旌之。義聲昭著矣。

【白話解釋】
秦朝時候。巴的地方。有一箇寡居的婦人。名字叫做清的。他的祖先得到了一座出產丹砂的山頭。專利了好幾代。就積蓄了許多家財。清雖然守了寡。可是很能夠守着這箇世業。用了金錢保護自己。沒有人敢來侵犯他的。秦始皇造萬里長城。巴蜀一郡的地方。應當去做工的就要一萬人。那時候、清就上了一封書到秦始皇那兒。情願把他的家財一百多萬。盡數拿出來。去建築幾百里的邊城。因此不費用官家裏的金錢。百姓們不必離開家鄉。又可以得到工錢。箇箇搶上前去替他効力。不到幾箇月。那邊城已經造得完固了。秦始皇很嘉獎他。就造了一座懷清臺。來表揚他的義氣。


六、【珠崖二義】
珠崖二義。吏搜得珠。母女爭死。得以全軀。

【原文】
漢珠崖令死。繼妻有子九歲。前妻之女名初。十三歲。奉喪歸。時珠禁甚嚴。繼母有珠繫臂。棄之。其子拾而置之母匳。母女皆未覺。至關。吏搜得珠。曰、嘻、誰當坐罪。女曰。母已棄。初取藏。當坐初。母曰。我愛之。當坐我。母女爭死。相對泣下。吏欽其義。寧自坐。棄珠而遣之。

呂坤曰。此天理人情之至也。可泣鬼神。可貫金石。可孚豚魚。可化盜賊。初之年僅十三耳。而能若是。殆天植其性歟。而繼母之賢。晚世所希。惜史佚其姓耳。人稱珠崖二義。不亦宜乎。

【白話解釋】
漢朝珠崖地方的縣官死了。縣官的後妻、有箇兒子九歲了。前妻有箇女兒名字叫初的、已經十三歲了。奉了喪回去。那時候對於珠子的禁令。非常嚴厲。初的後母、向來有一串珠子。繫在手臂上的。因此就拿下來抛棄了。他的兒子拾起來。放在母親的匳具裏。他們母女兩箇人。都沒有知道。到了關口。關上的官吏。搜得了這些珠子。就說、啊、那一箇應當坐罪的呢。那箇女兒說道。我的母親。已經把珠子抛棄了。是初拾起來藏着的。所以應當是初坐罪的。初的後母說。旣然我喜歡這串珠子。那末當然應該把我抵罪。母女兩箇人爭着死。彼此都流滿了眼淚。關上的官史。欽佩他們的義氣。情願自己坐罪。把珠子抛棄了。叫他們都回去。


七、【季兒自經】
任妻季兒。夫殺其兄。不為非義。自縊以明。

【原文】
漢任延壽妻季兒。郃陽人。其兄季宗與延壽爭葬父事。延壽陰約友田建殺之。建獨坐死。延壽會赦免。以實告。季兒曰。殺夫不義。事兄之仇亦不義。乃告長女曰。汝父殺吾兄。義不可留。又無所往。惟死而已。汝善視二弟。遂自經。馮翊王讓聞之。表其墓。

呂坤謂季兒誠賢且烈矣。當是時。使季宗有子耶。則歸宗而撫遺孤。季宗無子耶。則自出而絕延壽。亦足全其義矣。錄之以為薄於骨肉者之勸。孰謂婦人外父母兄弟家。至生死不相關耶。

【白話解釋】
漢朝時候。有箇任延壽的妻子。名字就叫季兒。是郃陽地方的人。他的哥哥名字就叫季宗。和任延壽為爭葬父親的事情。任延壽暗地裏約了一箇朋友叫田建的。把季宗殺死了。田建獨自一箇人抵了死。任延壽後來恰巧逢到大赦。竟得免了罪。就把實實在在的情形對季兒說了。季兒道。去殺丈夫呢。那是不合乎義的。若是服侍那殺哥哥的仇人。也是不合乎義的。就對大女兒說。你的父親殺了我的哥哥。照道理上講。我是不能夠再留在你們家裏了。可是我又沒有可以去的地方。那末只有一死罷了。你好好的看待兩箇弟弟吧。就自己吊死了。馮翊地方的王讓曉得了這件事。就旌表了季兒的墳墓。


八、【苞母勖子】
趙苞之母。被劫鮮卑。遙謂其子。忠義毋虧。

【原文】
漢趙苞、為遼西太守。迎母就養。道經柳城。值鮮卑入寇。劫質其母。苞悲號告母曰。本欲以微祿奉養。不圖為母作禍。母遙謂之曰。人各有命。何得相顧以虧忠義。爾不聞王陵母。對漢使伏劍以固子志耶。苞卽時進戰。鮮卑大敗。母遂遇害。苞嘔血而死。

傳載苞母為鮮卑劫去後。卽載之以攻遼西郡。苞率二萬騎與戰。鮮卑出母示苞。苞乃哀號告母。母猶遙勉以忠義。母得相顧。賢哉母也。舍生取義。足以追蹤陵母矣。

【白話解釋】
漢朝時候。有箇趙苞。做了遼西地方的太守官。就去迎接他的母親到任上來就養。路遇柳城地方。正逢着那北狄鮮卑國進來搶掠。就把趙苞的母親搶了去、當作抵押品。趙苞大哭大叫的、對他的母親說。做兒子的本心。原想用些微的俸祿來奉養母親。那裏曉得反給母親招了禍來呢。趙苞的母親就遠遠的對他說。凡是一箇人。各自有命運的。那裏可以顧全私家。以致有虧着忠義呢。難道你還不聽到王陵的母親。對着漢朝使官、用劍自殺了、來堅固兒子志氣的故事嗎。趙苞就立刻進兵。和鮮卑國人打仗。鮮卑人大敗了。趙苞的母親就被鮮卑人殺死。趙苞痛哭母親。也吐着血死了。


九、【桓嫠行義】
劉長卿妻。防遠嫌疑。預刑明志。行義桓嫠。

【原文】
漢劉長卿妻。桓鸞之女也。生一男。五歲而長卿亡。防遠嫌疑。不肯歸寧。兒年十五。夭死。乃自刵其耳以誓。宗婦愍之曰。何貴義輕身若此。桓曰。昔我先君五更。學為儒宗。尊為帝師。歷代以來。男以忠孝顯。女以貞順稱。是以預刑以明志。上顯其門閭。號曰行義桓嫠。

呂坤謂桓氏寡居守禮。十年不歸寧。可謂遠嫌之至矣。禮有大歸女、喪與在室同之文。桓也卽依父母家。何害哉。至所稱不辱先人。則錫光乃父。家教所從來矣。

【白話解釋】
漢朝劉長卿的妻子。就是桓鸞的女兒。生下一箇兒子。到了五歲的時候。劉長卿就亡故了。桓氏因為避免嫌疑起見。就不肯回到娘家去。他的兒子到了十五歲的年紀又死了。桓氏就自己割去了耳朶、來表明守義的誓願。同族裏的婦人們。很可憐他。就對他說。何必重義輕身到這箇樣子呢。桓氏說。從前我的先父做過朝裏的五更。他的學問、是讀書人的儒宗。他的尊貴。是皇帝的師傅。所以歷代以來。我們家裏。男的都因為忠君孝親揚名。女的都因為貞節順從見稱。所以我預先割去耳朶、來表明我的志願。後來皇帝知道了。就在桓氏家裏的門上、表揚起來。稱讚他是行義桓嫠。


十、【呂榮無贰】
許妻呂榮。涕泣忠告。殺盜祭夫。被執不辱。

【原文】
漢許升妻呂榮。以升好博。涕泣進規。不聽。榮父欲改嫁之。榮曰。命之所遭。義無離貳。升乃感激厲學。後被本州辟。行至壽春。為盜所害。剌史尹耀捕得盜。榮請於耀。手斷盜頭祭升。其後郡遭寇。榮為寇所得。謂曰。從我則生。不從則死。榮曰。義不以身受辱。寇怒。殺之。

呂氏可謂安於義命矣。涕泣規夫。不怨不尤。委婉辭父。無有貳心。夫死於盜。手斷盜頭以祭夫。及己身為寇所得。毅然就死。不怵於威。其誠其烈。非安於義命者能之乎。

【白話解釋】
漢朝時候。有箇許升的妻子叫呂榮。因為許升喜歡賭博。呂榮就流着眼淚去勸丈夫。可是許升不肯聽。呂榮的父親想要給呂榮改嫁。呂榮就對他的父親說。這是做女兒的命運所致。在義的上面講。無論如何是沒有貳心的。許升因為這件事、也狠感激。就發憤用心的讀書了。後來許升被州裏的官召了去。走到壽春地方。被强盜殺死了。刺史官尹耀捉着了强盜。呂榮就向尹耀請求。竟自己親手殺了强盜的頭來祭着許升。後來呂榮所住的地方、又遭了强盜。呂榮給强盜捉了去。强盜對他說。順從我。可以活命。不順從我。就殺死你。呂榮道。義理上不能夠用自己清白的身子、來受你們的污辱。强盜聽了大怒。就把呂榮殺了。


十一、【男玉殺仇】
孫氏男玉。為夫報仇。親自復雪。杖死方休。

【原文】
北魏孫男玉。其夫為靈壽縣民所殺。男玉追執仇人。欲自殺之。其弟勸阻。男玉泣曰。婦人以夫為天。當親自復雪。奈何假手於人。遂以杖毆殺之。有司論死。北魏主詔曰。男玉重節輕身。以義犯法。緣情定罪。理在可原。其特恕之。

男玉於夫仇。誓不共戴。親自復雪。不肯假手於人。以義犯法。雖死無恨。豈望君之特赦哉。若稍存希冀。便失殺仇本意。且開徼幸嘗試之門。吾恐魏主亦不恕之也。

【白話解釋】
南北朝時候。北魏有一箇女子。姓孫名叫男玉。他的丈夫、給靈壽縣裏人民殺死了。孫男玉就追上去。把仇人捉住。就要親自動手去殺死。孫男玉的弟弟、勸阻孫男玉不可親自動手。孫男玉就哭着說。凡是做婦人的。是把丈夫當做天看的。所以有仇應當親自去報。為什麽要假着別人的手呢。就用了杖、把仇人打死了。官廳裏就把孫男玉判定了死罪。北魏的君主。知道了這一件事的原委。就下了一道詔書。說、孫男玉看重着貞節。輕看着自己的身體。因為了義的緣故。所以犯了王法。從情理上去定罪名。那是情有可原的。就把他特別的赦免了吧。


十二、【孫趙培城】
孫妻趙氏。城陷為憂。相率婦女。同保岐州。

【原文】 
西魏孫道溫之妻趙氏。安平縣人也。万俟醜奴反。圍岐州。久之。援不至。趙氏謂城中婦女曰。今州城將陷。凡我婦女。義當同憂。聞者感其言。遂相率負土。晝夜培城。城賴以完。大統六年。贈道溫岐州刺史。贈趙氏安平縣君。

女子所憂。不過家庭中事。趙氏乃以城陷為憂。且使城中婦女同其憂。竟相率培城。城賴以完。義也。亦卽其忠也。錄之以愧鬚眉男子。甘為處堂燕雀。而不懷趙氏之憂者。

【白話解釋】
南北朝時候。北朝西魏有箇孫道溫的妻子趙氏。是安平縣地方的人。那時候有箇万俟醜奴造了反。把岐州地方的城池圍困。過了許多時候。那救兵竟沒有到。趙氏就對岐州城裏面的婦女們說。現在這箇岐州的城池。看看將要陷落了。照義理上講。凡是我們同住在這箇城頭裏的婦女。應當和那男子們一同擔着憂的。那一班聽見趙氏說話的婦女們、都感動了。就大家跟着去挑了泥土來。日夜去修理城頭。於是岐州的城頭就很完好的保全了。到了大統六年。西魏的君主、就給孫道溫做了岐州地方的刺史官。幷且封贈趙氏做安平縣君。


十三、【蘭英啖土】
蘭英護主。游丐何妨。啖土飲水。竊負歸唐。

【原文】 
唐王蘭英、獨孤師仁乳母也。師仁父武都。不義王世充所為。欲自拔歸唐。世充覺而殺之。師仁甫三歲。免死、禁錮。蘭英請髠鉗、得保養。許之。時喪亂。餓死者藉藉。乃游丐以食師仁。而己啖土飲水。後詐為採薪。竊負師仁歸唐。高祖嘉其義。詔封永壽鄉君。

蘭英保養師仁。煞費苦心。況當喪亂之秋。餓死者藉藉。乃竟能游丐以食師仁。啖土飲水。竊負歸唐。延武都之嗣。成武都之志。宜高祖之嘉其義而詔封之也。

【白話解釋】
唐朝的王蘭英、是雙姓獨孤名字叫師仁的乳母。獨孤師仁的父親、就是獨孤武都。覺得王世充的所作所為、都不合乎義理。就想脫身去投降唐朝。那裏曉得給王世充知道了。就把獨孤武都殺死。那時候獨孤師仁的年紀、纔只得三歲。因此就得免了死。但是監禁起來不得自由。王蘭英就請求受了剃髮和束頸的刑罰。來保養獨孤師仁。王世充也就答應他了。這時候、天下大亂。餓死的人尸横滿地。王蘭英就討着飯來養活獨孤師仁。自己喫着泥土來充飢。喝些河水來解渴。後來就假裝着採柴的人。偷偷地背了獨孤師仁逃到唐朝那兒。唐高祖很讚美他的義氣。就下詔封王蘭英做永壽鄉君。


十四、【黄林從水】
黃妻林氏。夫為義士。拒辟投淵。相隨同死。

【原文】
唐黄岳妻林氏。閩人。朱溫篡唐。閩主王審知僭稱王號。必欲起岳。岳自以唐遺士。不受辟命。郡縣逼之。岳度不能拒。遂投於淵而死。林氏曰。君能為義士。妾獨不能為義士妻耶。遂相隨同沒。邦人哀之。相與立祠祀焉。

按黄岳博通經典。尤邃易學。唐末、由鄉貢入太學。有長者風。乃以拒辟而投淵。夫死義。妻亦死義。相隨同沒。置身清流中。彼唐室遺老。方且聯翩入朝。稱臣恐後。聞黄岳夫妻投水。其亦有動於中乎。

【白話解釋】
唐朝末年閒的時候。有一箇姓黃名字叫做岳的人。他的妻子林氏。是福建地方的人。那時候、後梁的朱溫。奪取了唐朝的天下。閩國的君主王審知就自己僭稱了王。一定要逼着黄岳去做官。黄岳以為自己是唐朝的讀書人。不能夠受那偽朝廷裏來召他的命令。但是縣衙裏的人又來威逼他。黄岳心裏想了一想。沒有法子可以拒絕了。就投在很深的水裏去死了。林氏說道。你能夠做義士。難道我不能夠做義士的妻子嗎。就跟着跳下水去。一同沈沒着死了。那地方的人。很哀憐他們夫妻。就大家集合了、建築一座廟宇去祭祀他們。


十五、【章練全城】
章練夫人。誓不獨生。建封義之。免屠全城。

【原文】
南唐大將王建封。初為閩帥章仔鈞部將。後期當斬。章妻練夫人憫焉。給以資。令去。及南唐攻建州。將屠城。建封解甲徒步。往見練氏。謀保全其家屬親戚。練曰。建民無罪。願將軍釋之。若將軍不釋建民。妾願先百姓死。誓不獨生也。建封義之。全城獲免。

練氏憫部將之才。營救不得。則給資使逃。及來圖報。則以誓不獨生之語。激發其天良。詞氣慷慨。出於至誠。使建封不得不從。全城民命。賴以保全。宜後裔之蕃昌也。

【白話解釋】
南唐國裏有箇大將。姓王名叫建封。他起初是在閩國元帥章仔鈞的部下做將官。有一次、誤了期。照軍法是應當斬首。章仔鈞的妻子練夫人很可憐他。就給他的川資。叫他逃去。到了後來。南唐國來攻打建州地方。將要殺盡城裏的人民。那時候王建封就解了甲、親自走進城裏去見練夫人。預備設法保全練夫人的家屬和親戚。練夫人說。建州全城的人民。是沒有罪的。請將軍全數饒恕他。倘若將軍不肯饒恕建州全城的人民。那末我情願先死在百姓的前頭。無論如何。決不要獨自生存着的。王建封很佩服練夫人的義氣。就止住不殺。於是全城的人民。都得保全了性命。


十六、【譚趙血甎】
譚婦趙氏。誓死堅持。血漬甎石。如抱嬰兒。

【原文】
宋譚姓婦趙氏。永新人。元破永新。趙氏抱嬰兒。隨舅姑匿孔廟中。兵殺其舅姑。欲汚趙。趙哭曰。吾舅死於汝。吾姑又死於汝。與其不義而生。甯從舅姑死耳。遂與嬰兒同遇害。血漬禮殿兩楹閒。入甎為婦人抱嬰兒狀。磨以沙石。不滅。煅以熾炭。其狀愈顯。

呂坤謂舅姑之血。豈不濺染甎石。然已泯沒。而烈婦嬰兒。血狀宛然。磨以沙石。其跡不滅。煅以熾炭。其狀益著。於以見貞心為血。足以貫徹金石。理固然耳。

【白話解釋】
宋朝末年閒的時候。有箇譚家的媳婦趙氏。是永新地方的人。元朝的兵打破了永新的縣城。趙氏抱了初生小孩子。跟着公公婆婆躱在孔夫子的廟裏。元朝兵進來、就把他的公公婆婆殺死了。又要强奸趙氏。趙氏哭着說。我的公公死在你的手裏。我的婆婆又死在你的手裏。與其沒有義氣的活着世上。還不如跟着公公婆婆一同死的好。因此就和那抱着的小孩子一同被元兵殺死。他的血迹染在禮殿面前兩根柱子的中閒。血水鑽入地甎的裏面。成了一箇女子抱着小孩的形狀。用砂石來打磨他。他的形迹也不會消滅。用了燃得很猛烈的炭火去燒他。那末他的形狀更加顯明了。


十七、【妙聰井負】
張婢妙聰。隨入井中。恐傷主孕。背負以終。

【原文】
明張孟喆、為保安右衛指揮。奉調赴操。北寇入掠。其妻李氏謂夫妹曰。我命婦。汝亦宦門女。義不可辱。相挈投井中。其婢妙聰隨入。見二人均未死。以李有娠。恐水冷。有所害。負之於背。寇退。孟喆弟仲喆歸。求三人於井中。以索引出。李與妹均無恙。妙聰則死矣。

婢也賤。何以錄。錄賢也。論勢分、則大夫士庶人妻不相齒。論道義、則溝壑餓莩。可與堯舜共一堂。妙聰隨主投井。恐水冷傷娠。而護主周至。此何時乎。此何地乎。就義從容若是。詎可以婢賤之哉。

【白話解釋】
明朝有箇張孟喆。做了保安右衛的指揮官。奉了命令調去操練。這時候、北方的强盜進來搶掠。他的妻子李氏對張孟喆的妹妹說。我是受過朝廷封誥的婦人。你也是做官人家的女兒。義理上斷斷不可以受辱的。於是姑嫂兩箇人相攜着一同去投在井裏。他們家裏有箇丫鬟、名字叫妙聰的。也就跟在他們後面跳下井去。看見他們姑嫂兩箇人都還沒有死。又因為李氏是懷孕在身。恐怕井底水冷。或有妨害。妙聰就把李氏馱在自己背上。等到强盜退去了。張孟喆的弟弟張仲喆回來。尋找他們三箇人。看見在井裏面。就用了繩索、引他們出來。李氏和自己的妹妹都好。可是妙聰已經死了。


十八、【彭女扼吭】
彭女字僕。主欲汚之。其夫被逐。寧死無私。

【原文】
明彭氏女。番禺人。家貧。自幼鬻為人婢。其主以字某僕。復欲私之。女不可。主怒。逐僕以絕女意。僕臨行。出言不遜。主益怒。撻之。背流血。女謂其儕曰。渠受杖。蓋以我也。我食於主十餘年矣。寧不知恩。顧義有不可者。遂扼吭死。縣令高瑤罪其主。使治葬北郭。旌表之。

恩之與義。公私有別。輕重不同。彭女權衡已熟。勢難兩全。扼吭以死。不怨不尤。是豈得天獨厚哉。蓋道之在人。不以愚賤而減也。故與張婢妙聰。接踵書之。

【白話解釋】
明朝時候。有箇彭姓的女子。是番禺地方的人。家裏很窮苦。從小就賣給人家做丫鬟了。他的主人就把他許給某僕人做妻子。還沒有成婚。主人又要强奸他。彭姓女子不肯。主人生了氣。就把那僕人趕走了。來斷絕彭姓女子的挂念。那僕人當臨走的時候。說的話很不好聽。主人更加生氣了。把那僕人痛打了一頓。背上也流了血。彭姓女子就對同伴們說。他的所以受打。完全為了我的緣故。我在主人家裏。已經喫了十多年的飯了。難道不曉得報恩嗎。但是在道義上有不可以的地方呵。於是自己扼住着喉嚨死了。那地方的縣官名叫高瑤的、就把他的主人辦了罪。並且叫他的主人替彭姓女子。在北門城外造了一座墳。並且旌表他。


十九、【王楊代夫】
王妻楊氏。夫代兄刑。願代夫死。義感朝廷。

【原文】
明王世昌妻楊氏。臨漳人。世昌之兄。因坐事論死。世昌憐之。乃自請代兄受刑。法司已准之。楊氏聞之。乃告其父母曰。彼代兄死為義士。我顧不能為義婦耶。願訴於上。代夫之死。遂入京陳情。法司感其義。遂兩釋之。

世昌因兄當死。而願代兄死。楊氏以夫代兄死。而願代夫死。弟代兄死。以義也。妻代夫死。亦以義也。夫為義士。妻為義婦。夫婦互爭代死。法司安得不兩釋之耶。

【白話解釋】
明朝時候。有一箇王世昌。他的妻子楊氏。是臨漳地方的人。王世昌的哥哥為了某一件事情、定了死罪。王世昌很哀憐他的哥哥。就自己到法官那兒去請求。情願自己替代哥哥受刑罰。那箇法官也已經准他代死了。楊氏曉得了。就去稟告自己的爺娘說。他去替代他的哥哥受死。他能夠成就了一箇義士。難道我就不能夠做一箇義婦嗎。我情願去稟告官廳。自己替代丈夫的死了。楊氏就到京城裏去。陳述一切情形。那箇法官感覺他們的義氣。於是把王世昌和他的妻子兩箇人。一概都釋放了。


二十、【貴貞拒姻】
明胡貴貞。曾母童養。父欲奪姻。甘死無兩。

【原文】
明曾天福童養妻胡貴貞。生時、父母欲不舉。曾母救之歸。與天福同乳。將俟長而配焉。年十八。曾母卒。胡父欲奪以姻富家。貴貞不從。其兄乘天福他出。强曳之歸。示以求聘者金帛。貴貞曰。富而不義。何如貧。兄曰。汝甘貧死耶。貴貞曰。苟不失義。貧死何害。遂自縊。

貴貞受曾母之救養。視若親生。是其分為姑媳。恩同母子。豈可以貧而棄之。曾母卒。胡父欲謀另配。宜其不從。試觀其對兄之語。義烈凜然。詎富貴之家所能夢見乎。

【白話解釋】
明朝時候。有箇曾天福的童養妻子。姓胡、名字叫貴貞。他生下來的時候。他的爺娘想不要養活他。曾天福的母親把他救了回來。和曾天福一同喫着奶。預備等到兒子長大的時候。給他們配成了夫婦的。後來胡貴貞年紀十八歲的時候。曾天福的母親亡故了。胡貴貞的父親想把他奪回去、許給有錢的人家。胡貴貞不肯聽從。他的哥哥就趁着曾天福出門到別處去的時候。把胡貴貞硬拉了回去。把求聘人的金銀綢緞給他看。胡貴貞道。與其富有金錢、沒有義氣。還不如窮苦的好。他的哥哥道。你難道甘心窮死的嗎。胡貴貞道。假使不失了義氣。就是窮苦到死。也沒有什麽關係呵。就自己吊死了。


二十一、【桂香求救】
養女桂香。侍愛眾側。仇至皆奔。獨不避匿。

【原文】
明盧桂香、山東歷城人。吳愛眾之養女也。一日、愛眾為仇人所害。妻子等咸奔避他室。桂香獨侍愛眾側。不去。且手持仇人之襦。大呼求救。仇人因刃之。腦血淋漓而絶。邑令張鳴鶴為葬之於郊。並樹一碣曰義娥墓。

倉卒之際。恐懼之心。智者且眩然失策。況女子乎。乃觀於歷城故事。仇人入室。妻子盡逃。桂香獨侍側不去。持仇襦求救。至死不休。不意養女中乃有此人。

【白話解釋】
明朝時候。有一箇女子。姓盧、名字叫做桂香。是山東省裏歷城地方的人。就是吳愛眾的乾女兒。有一天、吳愛眾被仇人殺死了。吳愛眾的妻子們。都逃開去、避到別處的房屋裏了。祇有盧桂香一箇人。獨獨侍立在吳愛眾的旁邊。不肯走開去。並且兩手把仇人的短衣服拉住了。大聲的呼喊着快些來救命。那箇仇人因為他這箇樣子。就把盧桂香砍了一刀。他的腦漿和着血。一同淋淋漓漓的流了滿地死了。那地方上的縣官、名字叫張鳴鶴的。就替盧桂香葬在郊野裏。幷且在他的墳前立了一塊圓形的石碑。碑上寫着義娥墓三箇大字。


二十二、【冷葉義方】
冷妻葉氏。子見縉紳。呼名告母。痛笞其身。

【原文】
明冷逢泰妻葉氏。生一子。甫免懷而寡。自幼教以義方。稍不率。輒笞之。一日、子於外見縉紳盛車馬。過里門。心異之。急入告母。且呼其名。葉氏曰。車馬何足榮。以小子呼長者名。彼雖不聞。爾則已慢矣。痛笞之。後其子長。卒為善士。

寡母撫孤。往往失之過慈。知有養不知有教。卽教亦安有義方。如葉氏之事事謹嚴。自幼卽教以義方。甚至偶呼縉紳之名。不惜為之痛笞。顯微一致。孟母而後。有幾人哉。

【白話解釋】
明朝時候。有一箇冷逢泰的妻子葉氏。生下了一箇兒子。纔三歲的時候。冷逢泰就死了。葉氏守寡撫孤。教訓兒子、打從幼小時候。就要處處合着乎義理。稍稍不肯聽。就要打他的。有一天、冷逢泰的兒子在外邊看見一位鄉紳的車馬很多。走過里門。心裏覺得很奇怪。急急忙忙的跑進去告知他的母親。並且口裏喊着那鄉紳的名字。葉氏道。車馬有什麽光榮呢。不過你是一箇小孩子。口裏竟叫着顯貴人的名字。他那裏雖然沒有聽到。可是在你這一方面講。已經是怠慢了。就把他痛打了一回。後來冷逢泰的兒子長大起來。終究成就了一箇善良的讀書人。


二十三、【顔曾爭代】
黄妻顔氏。願死代姑。其妾曾氏。乞代主殂。

【原文】
明黄應運妾曾氏。長樂人。崇禎癸未。流賊李自成、從顧君恩之議。攻取山西。城陷亂兵入其家。欲殺應運母。應運妻顔氏泣訴。願以身代姑死。及顔氏方受刃。曾氏又號奔至。曰、此我主母。願殺我以全其命。亂兵義之。兩釋焉。

顔氏泣訴。願以身代姑。義也。曾氏號哭。願以身代嫡。亦義也。嫡庶爭死。發自至誠。亂兵雖强暴。亦高其義而釋之。可見天下無不可化之人。特患誠之不至爾。

【白話解釋】
明朝末年閒。有一箇黄應運的小老婆曾氏。是長樂地方的人。在崇禎癸未年的時候。有箇流賊名字叫李自成的。聽從了顧君恩的計策。來攻打山西。縣城陷落了。那些亂兵走進黄應運的家裏。要殺死黄應運的母親。黄應運的妻子顔氏、哭着對亂兵們說。情願把自己的身子來替代婆婆的死。到了亂兵剛要殺顔氏的時候。曾氏又號淘大哭的奔過來。說、這箇是我的主母。情願你們殺了我。來保全我主母的性命。那些亂兵們、也很敬重他們嫡庶兩箇人的義氣。竟把顔氏和曾氏也一同釋放了。

二十四、【費氏刺羅】
宮人費氏。假稱天潢。刺殺羅賊。自刎而亡。

【原文】
明宮人費氏。年十六。李自成破京。氏投眢井。賊鉤出。見其美。爭奪之。氏紿曰。我長公主也。賊不敢逼。擁見自成。自成查詢非主。以配部校羅某。氏曰。我實天潢。義難苟合。宜擇吉成禮。羅喜。置酒極歡。氏懷利刃。俟羅醉。斷其喉。乃曰。我一女子。殺一賊帥。足矣。遂自刎。

費氏投井被獲。則詭稱公主。及見部校。則又改充天潢。懷刃刺羅。從容不迫。智勇義烈。兼而有之。惜乎擁見自成時。為中官道破。否則被殺者當不僅羅賊一人也。

【白話解釋】
明朝末年。有箇宮娥費氏。年紀十六歲了。流賊李自成攻破了北京。費氏就自己投在廢井裏面。流賊們把他鈎了出來。看他生得美貌。就都要奪他。費氏就騙着他們說。我是長公主呵。流賊聽了就不敢强迫他。把他一蜂擁的擁去見李自成。李自成查問了一番以後。曉得他不是真的長公主。就把他配給賊裏的頭目、姓羅的。費氏又騙姓羅的說。我實在是皇帝的近支。義理上不能夠苟且結合的。應當揀一箇好日子。然後成婚禮。姓羅的聽了很高興。就辦了酒。喫得很喜歡。費氏身上懷了一把很快的刀。等到姓羅的喫酒醉了。就把姓羅的喉嚨割斷。他就說道。我是一箇柔弱的女子。能夠殺死一箇賊兵的元帥。那我心裏已經很滿足了。於是又把自己殺死。

【緒餘】
義者。所以處事也。凡人作事。須處處合乎天理。順乎人情。五倫之中。無時無地。不能離一義字。兹姑不論。第就女子之義言之。閨貞自守。克盡女道。父母弟昆。力為維護。是謂義女。出嫁相夫。孝事舅姑。和睦妯娌。感化鄉鄰。是謂義婦。或居側室。安分守己。敬事大婦。不奪專房。是謂義妾。夫亡守節。撫孤教子。不肥私家。克保夫産。是謂義母。旣字夫故。守貞母室。或為撫繼。從一而終。是謂義姑。他如義婢乳保等。尤足多已。

 


三集   

一、【杵臼救孤】
公孫杵臼。保趙良圖。使嬰謬首。死義全孤。

【原文】
周晉公孫杵臼與程嬰為趙朔客。屠岸賈殺朔。復索朔之遺孤。程嬰欲保之。杵臼乃取他人兒匿山中。使嬰謬首曰。與我千金。吾告趙氏孤處。賈諸將隨嬰攻杵臼。杵臼謬曰。小人哉程嬰也。縱不能立孤。而忍賣之乎。遂殺杵臼及孤兒。其趙氏真孤。乃在程嬰處也。

杵臼死後。程嬰匿真孤山中十五年。韓厥言於景公。立趙氏後。是為趙武。遂攻屠岸賈。滅之。武旣冠。嬰曰。昔下宮之難。我非不能死。欲存趙後。今宜下報宣孟杵臼。遂自殺。武號泣。齊衰三年。奉祀不絕。

【白話解釋】
周朝時候。晉國的公孫杵臼和程嬰。都是趙朔的門客。後來屠岸賈把趙朔殺了。又去搜尋趙朔遺下的孤兒。程嬰想要把孤兒保全。於是公孫杵臼就抱了一箇別人家的小孩子躲在山裏。叫程嬰假去告發。説、你們只要給我一千金子。我就對你們説出趙氏孤兒所在的地方。屠岸賈就派了將官帶了兵、跟了程嬰去攻打公孫杵臼。公孫杵臼又假裝着很恨程嬰的樣子。説道。程嬰真是箇小人呵。就算你沒有能力去扶養孤兒。難道還忍心去賣他得錢嗎。於是屠岸賈就把公孫杵臼和孤兒殺了。可是真真趙氏的孤兒。卻仍在程嬰那兒。


二、【干木踰垣】
干木富義。高卧草廬。踰垣而避。文侯式閭。

【原文】
周魏段干木高尚不仕。師事卜子夏。文侯欲見之。造其門。干木踰垣而避。文侯過其閭。必式。御者問曰。干木、布衣也。君式其廬。不已甚乎。文侯曰。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干木富乎義。寡人富乎財。安敢不式。嘗高卧原上草廬中。秦人侵魏。聞其行誼。不入而解兵。

踰垣而避。古者不為臣不見之義也。賢者以道自重。以義自處。未嘗不願見諸侯。亦未嘗不欲為諸侯所見。惟於義當見卽見。不當見卽不見。非故意自高也。文侯式其閭。秦兵避其境。皆欽其德義爾。

【白話解釋】
周朝魏國的段干木。品行很高尚。不肯做官。拜卜子夏做老師。有一次。魏文侯要去見他。已經走進門來了。段干木就跳過牆逃了去。魏文侯經過段干木的門口。一定行一箇敬禮。替魏文侯駕車的人問道。段干木是箇平民百姓。你做諸侯的是一國的君主。你在他家的門口行着敬禮。不太過份了麽。魏文侯說。段干木的光榮是道德。我的光榮是土地。段干木所富有的是義。我所富有的是財。這樣兩兩比較起來。那末我真及不來他多多了。怎麽敢不去敬禮他呢。段干木有一回、很高傲地睡在高原上的一箇茅舍裏。這時候、秦國的軍隊來攻打魏國。曉得了段干木的品行操守。於是就退了兵。不到魏國來了。


三、【王蠋自經】
王蠋耕野。義不就燕。自經以死。齊國保全。

【原文】
周齊王蠋屢諫湣王不聽。退而耕於野。燕破齊。樂毅聞其賢。備禮請蠋。蠋謝不往。燕人曰。不來。吾屠其邑。蠋曰。國破君亡。吾何以存。與其不義而生。不如死。遂自經。齊士聞之曰。蠋、布衣也。義不北面於燕。況在位食祿者乎。乃求湣王子法章立之。毅封表其墓而去。

仲連義不帝秦而蹈海。秦軍遂解趙圍。王蠋義不就燕而自經。燕軍難滅齊國。干木高卧。秦軍聞義而解兵。魯婦棄兒。齊軍見義而返國。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民好義。敵國且服之矣。

【白話解釋】
周朝齊國裏有箇王蠋。屢次去勸諫齊湣王。可是齊湣王老是不肯聽他。於是他就隱下了。在郊野裏種着田。後來燕國攻破了齊國。燕國的大將樂毅。曉得王蠋人品的賢良。就備了禮去請他出來。王蠋辭謝了不肯去。燕國的人説。若是不肯來。我們就要把他住着的地方上人民、都屠殺了。王蠋聽了就説。國家已經破了。君王已經死了。我還要活着做什麽呢。與其不義的活着。還不如死了的好。於是就自己吊死了。齊國做官的人。得知了王蠋吊死了這回事。都説。王蠋是箇不做官、不要負責任的人。尚且不肯去侍奉燕王。何況我們是做了官喫了俸祿的人呢。於是訪求了湣王的兒子名叫法章的。把他立做了國君。這時候、樂毅曉得王蠋死了。就給他封表了墳墓纔去。


四、【欒布就烹】
梁臣欒布。痛哭彭王。舍生取義。就烹何妨。

【原文】
漢高祖誅彭越。梟首洛陽。令曰。敢有收祀者捕之。欒布使齊還。收越頭。哭之。被捕。上欲烹之。曰。願一言而死。方上之困於彭城。敗於滎陽。越與楚則漢破。與漢則楚破。今因徵兵。王病未至而誅之。臣恐功臣皆自危矣。彭王已誅。生不如死。請就烹。上壯其義。授都尉。

欒鄃侯少窮困。賣傭於齊。為酒家保奴。於燕為其主家報仇。其義已足多矣。燕王荼反。布為將。被虜。梁王彭越贖為梁大夫。越死。布獨慷慨言之。其義又何壯也。燕齊之閒。皆為立欒公社。義聲昭著矣。

【白話解釋】
漢高祖殺了彭越。把他的頭挂在洛陽地方示眾。並且下了一箇命令。説、敢有來收領彭越頭的人。就把他捉了起來。有箇欒布正差到齊國去。回來的時候。就收了彭越的頭哭着。於是就給他們捉了去。皇帝就要把他放在鐵鑊裏煮了。欒布說。在未死以前。請求讓我講一句話。當皇上受困在彭城。和在滎陽地方打了敗仗的時候。彭越倘若投降了楚國。那末漢朝就破了。投降了漢朝。那末楚國就破了。這樣説來。他的功勞是很大的呵。可是現在為了去徵召他的兵。他因為生着病。沒有來。你為了這箇緣故。就把他殺死了。我恐怕一班有功勞的臣子。大家都覺得很危險了。現在彭王已經殺了。我活着還不如死了的好。就請你把我煮了吧。皇上很佩服他的義氣。叫他做了都尉官。


五、【魏譚請食】
魏譚被獲。以次當烹。義不獨免。得保羣生。

【原文】
漢魏譚少時逃亂。為飢寇所獲。同被擒者數十人。皆索縛。以次當烹。賊見譚似謹厚。獨令主爨。暮輒就縛。賊有夷長公者。特哀念譚。密解其縛。語曰。汝曹皆應就食。急從此去。對曰。譚為諸君爨。恒得遺其餘。餘人皆如草萊。不如食我。長公義之。相曉赦遣。並得俱免。

義不獨生。一言而保全城。於章練夫人見之。然練夫人之於建封。以舊恩激其義也。魏譚之於長公。無恩可言。殆以義激義乎。非也。譚未有意激之也。第以惟義所在。不忍獨免耳。而飢寇且因此化矣。

【白話解釋】
漢朝有箇姓魏名譚的人。幼小時候逃難。給一班飢餓的强盜捉去了。一同捉了的有幾十箇人。强盜就把他們用繩子縛住了。預備一箇箇挨次烹了充飢。强盜看了魏譚像很忠厚老實的樣子。就叫他管着燒火的事。到了晚上再把他縛了起來。這時候强盜裏面有一箇叫夷長公的。特別的可憐魏譚。暗地裏給他解除了束縛。對他説。你們將來是都要煮了喫的。還是在這箇時候快點逃吧。魏譚回對道。我替諸位燒着火。常常喫着諸位喫剩了的東西。同我一同捉來的。都餓得很瘦了。差不多像荒草一樣了。要喫他們。還不如喫我。夷長公聽了。很佩服他的義氣。就對强盜同伴勸解明白了。把他們放了。於是一班被捉去的人。都得免了性命。


六、【鄭弘上章】
鄭弘詣闕。為師訴冤。護其家屬。得返故園。

【原文】
漢鄭弘師同郡焦貺。楚王英案引貺。被捕。於道病亡。妻子繫詔獄。諸生故人。皆變姓名以逃禍。弘獨髡頭負鈇鑕。詣闕上章。為貺訟罪。顯宗卽赦其家屬。弘躬送貺喪。及其妻子還鄉里。由是顯名。拜為騶令。政有仁惠。民稱蘇息。遷淮陰太守。後拜尚書令。為太尉。

弘之於師也。不獨白其罪。雪其冤。且救其家屬。不特救其家屬。且躬送其喪。并躬送其家屬還鄉里。可謂仁至義盡矣。宜其隨車致雨。白鹿夾轂而行。黃國賀之曰。三公車轓畫鹿。明府必為宰相。信然。

【白話解釋】
漢朝時候。鄭弘拜同縣人焦貺做老師。在他那兒讀書的。楚王英的案件發作了。牽累了焦貺。就把焦貺捉了去。在半路上死了。於是焦貺妻子們。也下在牢獄裏了。凡是他以前的朋友學生等。恐怕連累了自己。都改換了姓名去避禍。祇有鄭弘剃去了頭髮。背了斬腰的刑具。到了皇帝的宮殿裏。上奏章去給他的老師焦貺伸冤。於是顯宗皇帝就饒了焦貺的家屬。鄭弘親自去送焦貺的喪。又送了老師的家小回到家裏。鄭弘做過了這件事以後。由此就出了名。做了騶地方的縣官。他的政治很仁慈惠愛。人民疲倦的精神也得蘇息了。陞做淮陰的太守官。後來做了尚書令。又做了太尉官。


七、【廉范獄卒】
功曹廉范。侍奉鄧融。變為獄卒。養病送終。

【原文】
漢廉范受業於薛漢。為鄧融功曹。融為州所舉案。范知事譴難解。託病去。融恨之。范至洛陽。變姓名。為獄卒。融下獄。范侍左右。盡心勤勞。融怪其貌類范。曰、卿何似我故功曹耶。范呵之曰。君瞀亂耶。融繋出困病。范隨養之。及死。竟不言。身自送喪。至南陽。葬畢。乃去。

范之於鄧融。義矣。而其於薛漢。亦足述焉。漢坐楚王事誅。故人門生莫敢視。范收斂之。後為蜀郡太守。民歌曰。廉叔度。來何暮。許止淨謂其篤於師資之情。深於知己之感。故能上不負國。下不負民也。

【白話解釋】
漢朝有箇廉范。從前在薛漢那兒讀書。後來做了鄧融的功曹官。鄧融被州裏告發了。廉范曉得這件事很難解決。就推託着有病去了。鄧融以為他看見人家有了急難就去了。心裏非常的恨他。那裏曉得廉范先到了洛陽地方。改換了姓名。做了一箇牢獄裏面的小卒。等到鄧融下了獄以後。廉范服侍他非常盡心。非常勤勞。鄧融非常奇怪。看獄卒的相貌好像廉范一般。就説。你的相貌。怎麽這般的像我以前部下的廉功曹呢。廉范就喝着他説。你難道精神錯亂了麽。後來鄧融出了牢獄。可是病已經很重了。廉范就跟着去侍養他。等到鄧融死了。廉范終於不對他説出自己的真實姓名。親自送了他的靈柩到了南陽地方。安葬完畢。纔去的。


八、【臧洪死友】
臧洪救友。跣泣請兵。被執不屈。重義輕生。

【原文】
漢臧洪、字子源。為東郡守。曹操攻張超急。超曰。唯臧洪當來救我。眾曰。袁曹方睦。洪為袁所表用。必不敗好以招禍。超曰。子源天下義士。終不背本。洪果徒跣號泣。從紹請兵赴難。紹不從。超遂自殺。洪由是怨紹。不與通。紹舉兵攻之。城陷。執洪。欲服之。不屈。遂被殺。

當袁紹殺洪時。陳容謂紹曰。將軍為天下除暴。而先誅忠義。豈合天意乎。紹慙。謂曰。汝非臧洪儔。何言為。容曰。仁義豈有常。蹈之則君子。背之則小人。今日甯與臧洪同死。不與將軍同生也。遂亦被殺。

【白話解釋】
東漢末年的時候。有箇臧洪。表字子源。在東郡地方做了太守。這時候。曹操攻打張超非常危急。張超說。只有臧洪一定是來救我的。一班人說。袁氏和曹氏現在非常和睦。臧洪又是為袁氏所提拔的人。一定不肯傷了那邊的情面、來救你的呵。張超說。子源是天下有義氣的人。終是不肯忘記了根本的。果然臧洪得知了曹操攻打張超的事。他就赤了腳步行號哭到袁紹那兒。要請求帶了兵來救張超的難。袁紹不聽。後來張超自殺了。從此以後。臧洪很怨恨袁紹了。不和他往來。袁紹就派了兵去攻打他。城頭破了。把臧洪捉住。要叫他投降。可是臧洪不肯屈服。於是被袁紹殺死的。


九、【王修哭譚】
王修高義。痛哭袁譚。若得收葬。全戮亦甘。

【原文】
漢王修為袁譚別駕。勸譚兄弟相睦。譚不從。及曹操殺譚。號其首於北門。令曰。有敢哭者滅三族。修布冠衰服。哭於頭下。左右擁修至。操曰。汝不顧三族耶。修曰。生受恩命。死而不哭。非義士。吾受袁氏厚恩。若得收尸殯葬。雖全家受戮。亦無恨矣。操歎其義而禮之。

王修之哭譚。出於至情。其哭母則出於至性。故鄉里為之罷社。孔融以修為膠東令。融在北海。修聞北海有反者。星夜往視。融初謂左右曰。能冒難而來者。唯王修耳。言未卒而修至。其孝義有如此者。

【白話解釋】
東漢末年有箇姓王名修的。在袁譚那兒做了別駕官。勸袁譚兄弟們大家要互相和睦。袁譚不肯聽從他。等到後來曹操把袁譚殺死了。拿他的頭挂在北城門上示眾。並且下箇命令說。有敢來哭的人。就要殺了他的三族。王修戴了布帽。穿了麻衣。在頭下哭着。曹操的手下人。就把王修捉到曹操那兒。曹操對他說。你難道不顧全你三族人的性命麽。王修說。活着受了人家的恩義。人家死了。不去哭他。這不是有義氣的人所做的。我受了袁氏的厚恩。若能夠收了他的尸首去安葬。就是一家老小都殺死了。我也沒有什麽遺恨的。曹操很歎息他的義氣。就用禮對待他。


十、【張飛斷橋】
桓侯護主。瞋目橫矛。義聲昭著。長阪橋頭。

【原文】
漢張飛、字翼德。涿郡人。少與關羽同事先主。羽年長。飛兄事之。曹操入荊州。先主奔江南。操追之。一日一夜。及於當陽之長阪。先主棄妻子而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立長阪橋頭。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翼德也。可來決死。敵無敢近者。先主以是得脫。

桓侯雄壯威猛。亞於關公。魏謀臣程昱等。咸稱為萬人敵。至其精忠大義。婦孺皆知。其破巴郡。獲守將嚴顔。欲降之。顔曰。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侯義而釋之。且引為上客焉。

【白話解釋】
三國時候。蜀漢的張飛。表字翼德。是涿郡地方的人。少年時候。就同關公一同事奉劉先主。關公的年紀比較大一點。所以張飛用對哥哥的禮節待他。曹操的軍隊到了荊州。劉先主就逃到江南去。曹操就派了精兵去追他。追了一日一夜。就在當陽的長阪地方追着了。劉先主就抛棄了妻子逃走。叫張飛帶領了二十箇騎兵。在後面抵抗追兵。張飛立在長阪橋頭。佔據了水勢。把橋弄斷了。怒目橫矛。説道。我就是張翼德。那一箇敢來和我拚箇死活。敵人沒有一箇敢走近去的。因此劉先主能夠逃脱了。


十一、【敏元奮劍】
敏元仗義。願代管平。奮劍告盜。吾豈望生。

【原文】
晉劉敏元、字道光。勵己修學。好星曆陰陽術數。永嘉之亂。同郡管平。以年老從敏元西奔。為盜所劫。敏元謂賊曰。此公餘年無幾。願以身代。盜長欲舍之。內有一盜不聽。敏元奮劍前曰。吾豈望生耶。願與諸君除此人。盜長遽止之。曰、義士也。俱免之。後為太尉長史。

荀巨伯遇寇。願代友死。以其病也。劉敏元遇盜。願代管平死。以其老也。巨伯尚為其友。而敏元僅為其同郡。盜長且欲舍之。而一盜弗聽。此不義孰甚。敏元竟奮劍欲為盜長除此盜。其義尤不可及。

【白話解釋】
晉朝的劉敏元。表字道光。修身好學。喜歡研究星曆陰陽術數。在永嘉年閒天下大亂的時候。同縣人管平、因為年紀老了。就跟了劉敏元一同朝西方逃難。可是在路上給强盜搶了去。劉敏元對强盜說。這位先生年紀很大了。所活的年代也有限了。我情願自己代了他。强盜的頭兒倒也肯了。就想放他。可是內中有一箇强盜不肯。劉敏元就奮力拿起了寶劍趕上前去。對他們說。我並不是希望生存的人。請替諸位把這箇人除掉了。强盜的頭兒就勸住了。説這箇是有義氣的人。就把他們兩箇人都釋放了。後來劉敏元做了太尉長史。


十二、【溫嶠求糧】
溫嶠討賊。向侃求糧。義旗所指。决勝疆場。

【原文】
晉溫嶠、與陶侃共起兵討蘇峻。求糧於侃。侃不與。嶠曰。師克在和。古之善教也。嶠與公俱受國恩。若濟、則主臣同祚。如不捷。當灰身以謝先帝。今事勢又無旋踵。譬如騎虎。安可下哉。公若沮眾敗事。義旗將迴指於公矣。侃悟。分米餉嶠。遂水陸並進。斬蘇峻於白石。

溫太真聰明有識。博學能文。丰儀秀整。其力護太子。版擊錢鳳。疏奏王敦。皆忠義之氣為之。陶侃雖為盟主。規畧一出於嶠。卒斬蘇峻。惟絕裾一事。不無短處。然旣受使命。殆亦忠義之氣激之使然爾。

【白話解釋】
晉朝時候。溫嶠和陶侃一同起兵去討伐蘇峻。溫嶠就向陶侃那兒去借糧草。陶侃不肯給他。溫嶠說。軍隊的所以能夠打勝仗。就是在和氣上。這是古人的好教訓。我和你大家受了國家的恩典。若是事情成功了。那末君臣都可享着太平。如若大事不成。那末只有大家殺了身子去謝先皇。現在的事情。並沒有可以轉方向的餘地了。譬如一箇人騎在老虎的背上。那裏可以跳下來呢。你若沮了眾人。敗了事。那末我們起義的軍隊。就要轉了方向。向着你這裏來了。陶侃聽了這番話。就覺悟了。於是分了米糧去給溫嶠的軍隊。水軍陸軍一同進去。把蘇峻殺死在白石地方。


十三、【世期義行】
世期義行。饑歲解推。露骸悉殯。復育其孩。

【原文】
南宋嚴世期好施慕善。同里張邁等三人。各産子。歲饑。欲棄不舉。世期往救之。分食解衣。以贍其乏。三子並得長成。宗親嚴宏、鄉人潘伯等十五人。荒年餓死。露骸不收。世期買棺以殯埋之。復存育其孩幼。事聞。詔榜其門。曰義行嚴氏之閭。復其徭役。蠲租稅十年。

嚴氏之義行多矣。時逢饑饉。張邁等三人。産子欲棄。卽往救之。一也。推食解衣。以贍其乏。二也。嚴宏等十五人。餓死露骸。悉買棺以殯埋之。三也。復存育其孩幼。四也。恩逮冥陽。存沒均感矣。

【白話解釋】
南宋時候。有箇嚴世期。喜歡佈施。好行善事。他的同邨居住的人張邁等三箇人。都生了兒子。可是因為年成很荒。就要丟棄了孩子不養。嚴世期把三箇孩子救了。分了自己的喫食。解下了自己穿着的衣服。去救濟他們的缺乏。於是這三箇孩子纔得長成。他族裏的人嚴宏、同鄉人潘伯等十五箇人。在荒年餓死了。尸首抛露着、沒有人收斂。嚴世期就買了棺木。給他們安葬好了。又撫養他們遺下的小孩子。這種事情。給朝廷裏得知了。就在他的門口表了六箇字。説、義行嚴氏之閭。免了他的工役。又免了十年的租税。


十四、【禹鈞義方】
禹鈞設塾。敎子義方。眾善畢舉。五桂聯芳。

【原文】
後周竇禹鈞三十無子。夢祖父告曰。汝命無子。且壽促。速行善事。乃置義塾。延名儒。給衣食。以教四方遊學之士。凡宗戚有喪不能舉者。葬之。孤貧不能嫁者。嫁之。後連生五子。皆顯。壽至八十二歲。馮道贈詩曰。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仙桂五枝芳。

許止淨謂竇公感祖父夢示。眾善並舉。遂反夭為壽。轉無子為多男。不惟壽考。且登仙籙。不惟多男。且皆榮顯。古訓云。命由己造。不誠然乎。若知而不行。如入寶山空手歸。其亡祖父。亦末如之何矣。

【白話解釋】
後周有箇竇禹鈞。三十歲的時候。還沒有兒子。有一回做夢。看見他的祖父對他說。你命裏注定沒有兒子。並且壽算也很短促。要快點行善事纔好。於是竇禹鈞就辦了一箇義塾。請了有名的先生。供給他的衣食。叫他教導一班四方來遊學的讀書人。凡是宗族親戚人家有喪事。沒有錢舉辦。他就替他們安葬。孤苦貧窮無力嫁人的。他就替他們出嫁。後來一連生了五箇兒子。箇箇都很顯貴。他自己一直活到八十二歲。馮道送他一首詩。說、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仙桂五枝芳。


十五、【龔穎端公】
端公龔穎。為叔報讐。廷擊廬絳。直奏緣由。

【原文】
南唐龔穎隨主歸宋。其叔為同朝盧絳所害。穎曰。古之殺人以義者。令弗讐。今絳不義殺無辜。若不以為讐。非所以盡忠孝之義也。乃袖鐵簡入朝。會絳陛見。穎遽前擊之。太祖驚問故。穎以狀對。上歎曰。江南小國。有義士若是耶。遂誅絳。世以忠義稱之。號曰端公。

龔穎歸宋後。被擢為御史大夫。廷擊同朝廬絳。其言曰。一為國家除害。二為叔父報讐。且極言絳之狼子野心。不可畜於朝中。其義也。卽其忠也。亦卽其孝弟之道也。故雖自請待罪。而太祖釋之耳。

【白話解釋】
南唐的龔穎。跟了李後主投降宋朝。他的叔父是給同在一箇朝廷做官的人、姓盧名絳的所弄死的。龔穎說。古時候的定律。殺人是因為義的。那就不能報仇。現在廬絳用不義的手段殺了無罪的人。若是我還不去報仇。那就不是盡忠孝的意義了。於是暗地裏在袖子帶了一塊鐵的簡版。到朝堂裏。剛巧廬絳也來上朝。龔穎就趕上去打他。宋太祖皇帝見了他這樣的舉動很驚奇。就問他是什麽緣故。龔穎就把這件事的原委都說了。皇上歎着説。江南小小的國家裏。竟有這樣的義士嗎。於是就把廬絳辦了罪。當時的人。以忠義稱呼他。另外給他取了一箇號名。叫做端公。


十六、【蘇軾還屋】
蘇軾夜行。聞嫗悲聲。焚券還屋。義重緡輕。

【原文】
宋蘇軾、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嘗居陽羨。以五百緡買一宅。將入居。偶夜行。聞老婦人哭極哀。公問嫗何為哀傷如是。嫗言舊居相傳百年。一旦訣別。所以泣也。問其舊居所在。卽己五百緡所買之屋也。迺取券焚之。不索其值而還其屋。遂歸毘陵。不復買地。

世之賣屋者多矣。然非至必不得已之時。孰肯將其百年祖産。委之他人乎。而買屋者不計也。蘇公固嘗聞其母讀范滂傳。而欲效滂之忠義也。一旦聞嫗哀哭。毅然焚券歸屋。蓋亦義之所至爾。

【白話解釋】
宋朝有箇大文學家。姓蘇名軾。表字子瞻。自己取了一箇別號。叫做東坡居士。他曾經住在陽羨地方。用錢五百千文買了一座房子。快要搬進去了。偶然在晚上走路的時候。聽見有一箇老太婆哭得非常悲哀。蘇東坡就問他。你為什麽悲傷到這般田地呢。老太婆說。我的老房子自從祖上傳下來。已經有一百年了。現在要離開了這座房子。所以悲傷的呵。蘇東坡又問他老房子所在的地方。原來就是自己用了五百千錢、買來的那一所房子呵。於是就把契紙燒了。不向他追還契價。把房子還了他。自己回到毘陵去了。不再買地了。


十七、【文之不屈】
文之抗敵。孤守兼旬。乏援被虜。義不屈身。

【原文】
宋張文之通判濠州。金兵至。守孔福謀夜逸。文之曰。果爾輕動。奈城何。因提兵。與敵持十餘日。經二十余戰。卒以無援被虜。執送燕山。欲授以官。義不屈。將囚之土窟。曰。吾世受宋恩。豈忍負國。虜重之。稍寬桎梏。後王忭申和議。見狀還奏。上為歎惜。給其家。官其子。

食其祿。守其土。聞寇自逸而棄其民。則不義孰甚。文之有鑒於此。故明知事不可為。而提兵抗敵。義也。被虜不屈。義也。授官不受。亦義也。金虜重之。王忭奏之。宋主歎美之。彼孔福輩。當愧死無地矣。

【白話解釋】
宋朝時候。張文之在濠州地方做通判官。金國的軍隊打進來了。濠州的太守孔福就預備在晚上逃了。張文之說。倘若這樣的輕舉妄動。那末把城池放棄了怎麽樣呢。就帶了兵和敵人抵抗了十多天。經過了二十多次的戰爭。終於因為沒有救兵。就給金人虜了去。把他送到燕山。要給他做官。張文之不肯屈服。要把他關在地穴裏。張文之説。我世世代代受了宋朝的恩典。那裏肯負了國家呢。金人也很敬重他的義氣。給他腳鐐手械稍稍地寬鬆了一點。後來王忭到那兒去議和。看見了這般情形。回去就奏明皇上。皇上聽了。也非常歎惜。就接濟他的家裏。並且給他的兒子做了官。


十八、【蔡伸發廩】
蔡伸義賑。闢宇發倉。守者不可。得咎獨當。

【原文】
宋蔡伸、字申道。政和進士。歷太學博士。遷通判真饒徐楚四州。在真州日。火延燒千餘家。州民露處雪中。老幼號呼盈道。伸闢寺宇官廨分處之。且發常平廩以賑給。守者不可。伸曰。此國家所以備非常也。如得咎。請獨當之。事聞。朝廷釋不問。改知滁和等州。

天下親民之官惟守令。故一邑有循吏。則一邑受澤。一郡有循吏。則一郡受澤。雖聖明在上。而距離較遠。設當危急非常之際。見義而不行權。則民不得其所者多矣。得咎卽獨當之。有何不可乎。

【白話解釋】
宋朝時候。有箇蔡伸。表字申道。是政和年閒中的進士。做過太學博士。後來又陞做真州饒州徐州楚州四處的通判官。在真州的時候。大火延燒了一千多人家。那地方的百姓。沒有房子住了。只得露居在雪地裏。老老小小的人。都很悲慘的哭着。道路上充滿了這種聲音。蔡伸就命開放了庵廟寺院。和衙門的房子。分着給他們住了。並且一方面又發了倉穀去賑救他們。管倉的人不肯。蔡伸説。這箇是國家預備了、在有重大事故發生的時候用的。現在正是用的時候呵。倘若有罪。那末由我一箇人擔當吧了。這件事奏了上去。朝廷裏饒了他不問。把他改到滁州和州等地方做州官去。


十九、【南疆伸冤】
南疆救亮。怒髮衝冠。義責同學。不避艱難。

【原文】
宋喻南疆。少負氣節。從陳亮游時。當路欲排善類。指亮為叛首。鍛鍊刺骨。門人噤不敢言。南疆義責同門。謂吾師無辜蒙罪。吾曹為弟子。當怒髮衝冠。乃影響昧昧。是為人類乎。亟走見葉適。適曰。子真義也。卽秉燭作數字。南疆持之去。伸訟諸公卿閒。亮冤遂白。

云敞之於吳章。鄭弘之於焦貺。廉范之於薛漢。漢代之尊師重義者多矣。然皆於師死後。門人不敢葬。而獨冒死葬之。乃喻南疆之於陳亮。竟義責同門。怒髮衝冠。救師於生前。尤足為事師者法。

【白話解釋】
宋朝有箇喻南疆。幼小就很有氣節。跟了老師陳亮求學的時候。當朝做官的人。要排斥一班賢良的人。説陳亮是叛逆的首領。非常痛恨他。就把他陷害在罪人的裏面了。陳亮的許多門人。都怕得不敢説話了。喻南疆仗了義對同學們説。我們的先生無緣無故的辦了罪。我們做了他的學生。應當怒氣沖天的去替他辯白。現在大家卻糊糊塗塗。一聲不敢響的。這樣難道還是人嗎。於是他立刻去見葉適。葉適説。你真真有義氣呵。就點了燭。寫了幾行字。喻南疆拿了去。到朝中公卿裏去辯白。於是陳亮的冤枉纔得明白了。


二十、【有俊贖女】
宋豐有俊。偶登青樓。故人之女。貸嫁彌周。

【原文】
宋豐有俊登青樓。見幼妓疑為故人女。屢目之。女亦悟。酒罷。羞澀留宿。豐詰之。果故人女。豐曰。某所以留者。以席閒不得問也。宜各寢。必有以處汝。豐與京尹有舊。翌日。以白尹曰。某僅有錢八千。從公更貸二百千。嫁之。尹嘉其義。卽載入府。厚具奩。為擇良士嫁之。

墮落青樓。至可哀也。況故人之女乎。贖之不容緩矣。乃僅有錢八千。竟向王佐貸二百千。以贖而嫁之。其義誠可嘉焉。而佐亦唯命是聽。一以有舊而贖其女。一以有舊而貸其貲。佐之義亦未可沒也。

【白話解釋】
宋朝時候。有箇豐有俊。有一次、到妓院裏去。看見有一箇年紀很青的妓女。很像他老朋友的女兒。他心裏覺得很疑惑。屢次去看他。那箇妓女也有點覺得了。席散以後。就很羞澀地留他過夜。豐有俊也就答應了。就盤問他。果然就是朋友的女兒。豐有俊説。我所以留着過夜的緣故。就是因為在席上不好問你。我們現在應當大家各自睡了。將來我必定有箇辦法給你的。豐有俊和京城裏的地方官是有交情的。到了第二天。就去對官説。我只有八千箇大錢。向你這裏再借二百千給他嫁了。地方官很稱美他的義氣。就把那箇女兒接進到衙門裏。辦了一副很好的妝奩。再給他選擇了一箇品行良好的讀書人。嫁給他了。


二十一、【留臺拾金】
留臺貧困。浴室拾金。見得思義。不肯欺心。

【原文】
宋劉留臺家貧。在浴堂中拾一金袋。托疾不去。翌晨。有商人號泣尋至。劉悉付還。不受酬。人責之。答曰。揜他人物以為己有。是欺心矣。況商人辛勤所積。失之必痛。苟或不得。必死於非命矣。人皆服其義。後一舉登第。官至留守。五十年閒。子孫在仕途者。二十三人。

劉留臺自少極貧。專事趨謁。鄉人且無不厭之。乃至貧不能自存之際。驟得八十五片之金。悉數還之。蓋其不忍人之心。與羅倫之命僕還釧無異。彼好取不義之財者。讀此傳能無媿也否耶。

【白話解釋】
宋朝時候。有箇劉留臺。家裏非常貧苦。有一天、在浴堂裏面拾到了一隻金袋。他就推托有病不去。到了第二天的早晨。有箇商人哭着尋來了。劉留臺就全數還給了他。不肯受他的酬謝。人家責問他。他回答説。拿了別人的東西。當作自己的。這就是欺騙了自己的良心了。況且生意經人辛辛苦苦、勤勤儉儉、積蓄下來的錢。失去了一定是很悲痛的。假使尋不到。一定要尋短見了。人家都佩服他的義氣。後來劉留臺一次就考取了進士。官做到了留守。五十年裏頭。子孫做官的有二十三箇人。


二十二、【道明危坐】
羽士道明。不拜元兵。讀書危坐。死義殉城。

【原文】
宋徐道明常州人。為天慶觀道士。德祐初。元兵圍城。道明晉謁郡守姚訔。請曰。君侯計將安出。訔曰。死守而已。道明亟還。告其徒曰。姚公誓與城俱亡。吾屬亦不失為義士。城破。元兵屠城。道明危坐。焚香讀老子書。兵使之下拜。不顧。以刀脅之。亦不為動。遂死焉。

守土之士。與城俱亡。義也。若方外之士。到處為家。似無庸死義矣。然其時、元惡大猘。至一州則一州破。至一縣則一縣殘。國之將亡者幾希矣。與其不義而降元。孰若死義以殉國。錄道明以概其餘耳。

【白話解釋】
宋朝末年閒時候。有箇徐道明。常州地方人。是天慶觀裏的道士。在德祐初年的時候。元兵圍了常州城。徐道明去見太守姚訔。並且問道。你預備怎樣的計劃呢。姚訔説。死守吧了。另外還有什麽法子呢。徐道明聽了就立刻回去。對他的徒弟説。姚公發了咒。和城池一同亡的。我們應當也不失做一箇義士纔好。後來城頭攻破了。元朝軍隊就屠殺城內的百姓。這時候、徐道明很恭恭謹謹地坐着。燒了香。讀着老子的書。元朝兵要他下拜。徐道明不去理他。兵又用刀去嚇他威迫他。徐道明仍然一點也不動。於是元朝兵纔把他殺死了。


二十三、【世傑拒招】
宋張世傑。元將招之。三使三拒。義不可移。

【原文】
宋末。張世傑奉帝昺駐厓山。元將張宏範襲之。世傑力戰。弘範無如之何。世傑有甥韓某在元軍中。弘範三使韓招之。世傑不從。曰、吾知降且富貴。但義不可移耳。厓山破。陸秀夫負帝投水死。世傑以小舟奉楊太后脱去。太后聞帝昺死。亦赴海死。世傑葬之海濱。

世傑之為宋室也至矣。恭帝被執。卽立端宗。端宗崩。又立帝昺。昺死。又擬別立趙氏以存祀。至海陵山下。颶風大作。乃登舵樓。露香祝告。仰天呼曰。天不欲存趙氏。則風覆吾舟。舟遂覆。世傑死而宋亡。

【白話解釋】
宋朝末年的時候。張世傑侍奉了帝昺。駐紮在厓山地方。元朝的將軍張宏範來攻打厓山。張世傑盡力對他戰爭。張弘範也沒有法子可想。張世傑有箇外甥姓韓的。在元朝的軍隊裏面。張弘範差了姓韓的去招張世傑來投降。這樣的有三次。可是張世傑終於不肯。他説。我曉得投降了以後。可以富貴。不過從義氣上説。是不可以的呵。後來厓山攻破了。陸秀夫背了皇帝投在海裏死了。張世傑用了一隻小船。救了楊太后逃去。楊太后得知帝昺死了。於是自己也投在海裏死了。張世傑就把他葬在海岸裏。


二十四、【敬益歸田】
元魏敬益。好義憐貧。買田十頃。復歸莊民。

【原文】
元魏敬益。好義博施。有田十六頃。一日、語其子曰。吾買四莊村之田十頃。環村之民。不能自給。吾深憫焉。今將以田歸其人。汝等謹守餘田。可無餒也。乃呼四莊民諭之曰。吾買若等田。使若貧不聊生。吾不仁甚矣。請以田仍歸若等。眾皆愕眙不敢受。强與之。乃受。

先是有王薦者好義。遇歲旱。盡出儲粟賑之。粟竭。卽以己田易穀百石。分給之。而敬益、則凡男女失時者。出資嫁娶之。老弱之飢者。為糜以食之。甚至盡歸所買之田。丞相賀太平歎曰。世乃有斯人哉。

【白話解釋】
元朝時候。有箇魏敬益。做人很有義氣。喜歡施捨。家裏有一千六百畝田。有一天、對他的兒子説。我前次買進了四莊邨的田一千畝。可是四莊邨四周圍住着的百姓。就不能給養他們的口糧了。我非常地可憐他們。現在要把那些田歸還他們了。你們只要很謹慎的、保守着餘下的田。那末也不致於凍餓的呵。於是就叫了四莊邨的人來。對他們説。我買了你們的田。以致你們窮得不能生活。我這種行為。真是不仁極了。現在仍舊把田還歸了你們吧。這一班人聽他這一番突如其然的話。很驚奇的大家互相看着。不敢收受。魏敬益一定要還給他們。他們纔受了。

【緒餘】
孔子曰。君子喻於義。見義不為。無勇也。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呂蒙正曰。五倫八德。非義莫能成。父子無義。則瀆倫之事興。君臣無義。則僭竊之亂作。兄弟無義。則蕭牆之禍起。夫婦無義。則離異之端兆。朋友無義。則傾陷之機伏。故義者。至剛至正。有嚴有法。無偏無黨。義之所在。懍若春雷。肅若秋霜。而不可犯。其規矩至嚴。準繩至正。無物不可。無時不然。義固不止於一二端見也。

 



四集 
 

一、【殖母遣子】
杞殖之母。遣子力行。生而有義。死而有名。

【原文】
周齊杞殖之母。慷慨明大義。殖在齊以勇聞。齊侯將伐衛。為車五乘之賓。殖與華旋。皆不得與焉。殖深以為恥。歸家不食。母曰。汝生而無義。死而無名。則雖與五乘。人孰不汝笑也。汝若生而有義。死而有名。則五乘之賓。皆為汝之下矣。趣之食而遣之。及戰。殖與華旋先入衛軍。齊師從之。乃取衛之朝歌。

殖之妻深明於禮。而殖之母更明於義。其勉子以生而有義。死而有名為言。是卽孟子所謂舍生取義也。夫義、路也。禮、門也。不出入此門。焉能由此路。則殖母明義、且明禮焉。有是母、宜有是妻矣。

【白話解釋】
周朝齊國勇士杞殖的母親。他的行為很慷慨。並且明白大義。他的兒子在齊國。是有力氣聞了名的。有一次、齊侯想去攻打衛國。就設定了有五輛車子的賓客。這箇意思。就是表示着這班賓客。都是很勇敢的。可是杞殖和另外一箇勇士名叫華旋的。都不在這班賓客的裏面。杞殖心裏覺得這是平生的大羞恥。於是回到了家裏。就不肯喫東西了。他的母親見了他這箇樣子。就說道。你假使活着在世界上。沒有行義的行為。死了沒有好的名譽。那末就是給你排在有五輛車子的賓客裏面。人家那一箇不來笑你呢。假若你活着有了行義的行為。死了又有那好的名譽。那末有了五輛車子的賓客。都在你的下面了。就趕緊叫他喫着飯。又依舊叫他跟了齊國的軍隊去攻打衛國。等到兩國開戰的時候。杞殖同華旋兩箇人。首先攻進敵軍裏。齊國的軍隊。也在後面跟着進去。於是把衛國朝歌的地方奪了來。


二、【義姑退兵】
魯義姑姊。遇軍走山。棄子抱姪。齊兵遂還。

【原文】
周齊攻魯。至郊。見一婦人。攜一子。抱一子。眾逐之。乃棄抱者。與攜者奔。眾追問之。曰。攜者兄之子。棄者己子也。不能兩存。寧棄己子耳。齊將曰。兄子與己子孰親。曰。己之子。私愛也。兄之子。公義也。子雖痛乎。獨謂義何。齊將按兵而止。曰。魯之婦人。尚知行義。其可伐乎。遂返。己子亦全。魯侯聞之。賜以束帛。號曰義姑姊。

李文耕謂義姑於流離顛沛中。勢不兩全。忍捨己子以存兄之子。篤志深情。處義直到盡處。是誠烈丈夫識義理者之所難。而一婦人辦此。百世下猶欽服焉。況齊將目及者乎。號之曰義。洵無愧矣。

【白話解釋】
周朝時候。齊國去攻打魯國。到了郊外地方。看見有一箇婦人。一隻手攜了一箇孩子。一隻手抱了一箇孩子。這樣的走着。齊國的兵士們就去追他。那箇婦人。就把手裏抱着的小孩子丟掉了。跟了攜着的孩子一同跑了。兵士們把那箇婦人追到了。就問他、你丟了手裏抱着的孩子。卻帶着攜着的孩子一同逃走。這是什麽緣故呢。那箇婦人就說道。剛纔帶着走的。是我哥哥的兒子。把他抛棄了的。是我自己的兒子。我看着這箇情勢。是不能兩存的。所以甯可把我自己的兒子丟了。齊國的將官聽了。就說、哥哥的兒子和自己的兒子。是那一箇比較得親些呢。那婦人說。對於自己的兒子。是一種私愛。對於哥哥的兒子。是一種公義。抛棄了自己的兒子。雖然心裏肉痛。可是從公義上說。還是這樣做的為是。齊國的將官就把自己的軍隊約束住了。不再去攻打魯國。並且說。魯國的一箇女子。還曉得行義。這般仁義的國家。那裏可以去攻打他們呢。於是就帶了兵回去。那先前丟掉的自己的兒子也得保全。魯公得知了這一回事。就送給那箇婦人許多禮物。並且送他一箇名號。叫做義姑姊。


三、【趙氏摩筓】
代君夫人。趙襄之姊。義無二夫。摩筓以死。

【原文】
周代君夫人趙氏。晉趙簡子之女。襄子之姊也。簡子卒。襄子未除服。請代君會飲。使廚人操銅枓進食。乘閒擊殺之。遂舉兵平代地。而迎其姊。趙氏歎曰。吾聞婦人執義無二夫。吾豈有二夫哉。以弟慢夫。非義也。以夫怨弟。非仁也。吾不敢怨。然亦不歸。乃登山呼天。摩筓自刺而死。代人皆憐之。名其所死之山曰摩筓。

趙夫人之處境。與季兒適成反比例。彼則夫殺其兄。而義不可留。又無所往。遂自經。此則弟殺其夫。而義不可歸。亦不敢怨。遂自刺。然季兒不死。卽歸亦無妨。趙夫人則義不可歸。此所以不得不死也。

【白話解釋】
周朝時候。代國國君的夫人趙氏。就是晉國大夫趙簡子的女兒。趙襄子的姊姊。這時候趙簡子死了。趙襄子還沒有除了喪服。就去請了代國的國君來。一同飲酒。一方面差了厨子。拿了銅杓子進菜。趁這箇當兒就把代君打死了。一方面又派了兵、把代國的地方都打平了。再去迎接他的姊姊回來。趙氏歎口氣說。我曉得做婦人的。從義氣的上面講。是不可以有兩箇丈夫的。照這樣說來。我那裏可以去嫁兩箇丈夫呢。為了弟弟的緣故。就怠慢了丈夫。這不是有義氣的人所應做的。為了丈夫。去怨着弟弟。這也不是有仁心的人所應出的。我現在既然不敢怨弟弟。但是也不回到趙國去的了。於是走到了高山上。口裏叫着天。拔下了簪。摩擦了一回。竟自己刺死了。代國的人。都很可憐他。就把他死在那兒的一座山。叫做了摩筓山。表示紀念他的意思。


四、【嚴嫗數子】
嚴母就臘。數子都亭。仁義教化。豈可嚴刑。

【原文】
漢嚴延年為尹。甚酷。河南號為屠伯。其母至洛陽。欲就延年度臘。見報囚。大驚。止都亭。不入府。延年出謁。母乃數之曰。幸備郡守。專治千里。不聞仁義教化以安民。顧多刑殺以立威。豈為民父母意哉。延年服罪重謝。自為母御歸府舍。畢臘。謂延年曰。吾不忍見子被刑。歸東海為汝掃除墓地耳。遂去。後延年果棄市。 

嚴嫗生子五人。皆官二千石。故有萬石嚴嫗之美稱。其以不聞仁義教化數語。責子於都亭。復以天道神明。不可獨殺等言。訣子於府舍。可謂仁至義盡。非第為萬石之母。實不啻萬民之父母矣。

【白話解釋】
漢朝嚴延年做了官。手段非常慘酷。河南人因為他喜歡殺人。所以給他起了一箇別號。叫做屠伯。有一回。他的母親到了洛陽地方。要想到嚴延年的衙門裏去過年。看見那箇地方。正在點着犯死罪的犯人。他母親喫了一驚。就在都亭裏住下了。不到衙門裏去。嚴延年曉得母親到了。就出來迎接。他的母親就責備他說。你很徼幸的做了太守官。所管理的地方。有一千多里的大。不聽到你用了仁義的政教。去教化百姓。使百姓安居樂業。反而多用了刑罰殺戮。去表示你的威嚴。這那裏是做了百姓父母官的本意呢。嚴延年聽了這一番話。就對母親認了罪謝着。親自給母親駕了車、回到衙門裏去。過了年以後。他母親就對着嚴延年說。我不忍心看着自己兒子犯了罪。受着刑罰。我現在要回到東海去。替你掃除了墳地等着你罷。說完了話就去了。後來嚴延年果然犯了死罪。


五、【媛姜代夜】
媛姜多義。中夜告夫。攜子遠遁。甘代受誅。

【原文】
漢盛道妻趙媛姜。犍為人。益部亂。道聚眾起兵。事敗。夫婦並執繫。媛姜中夜謂道曰。法有常刑。必無生望。君可速逃。建立門户。妾自留獄。代君塞咎。道猶豫未決。媛姜便解道桎梏。為齎糧貨。以五嵗子翔付道。攜持而走。媛姜代道持夜不失。度道已遠。乃以實告。卽時見殺。後道父子會赦得歸。感妻之義。終身不娶。

從來處變之時。最足驗人真情真義。媛姜於囹圄桎梏之閒。兢兢焉告其夫。解其夫。代其夫。卒以保其夫。兼保其子。且保盛氏之門戶。設非舍生取義。曷克至此。夫亦終身不娶。非特妻義。其夫亦義矣。

【白話解釋】
漢朝時候。盛道的妻子姓趙名媛姜。是犍為地方的人。這時候、益部發生了亂事。盛道聚會了許多人起了事。後來事情沒有成功。敗了。夫妻兩箇人都被官兵捉去關着牢獄裏。趙媛姜就在半夜裏對着丈夫說。照着現在的法律講。你是一定沒有生命的希望了。你可快快地逃了去。做份好好的人家。我獨自留在牢獄裏。替你擔當了一切的責任。盛道聽了妻子的話。還有點遲疑不決的樣子。趙媛姜就給丈夫解去了手上足上的刑具。又給他預備了食糧和盤川。又把五嵗的兒子名叫盛翔的。交給了丈夫。叫他帶了兒子逃走。於是盛道就逃了去。趙媛姜代了丈夫打着更。一點也沒有錯誤。心裏計算這時候。丈夫已經走到很遠了。纔把實在情形告訴了官廳裏。於是立刻就把趙媛姜殺了。後來盛道父子兩箇人。遇了朝廷裏大赦。把他們免了罪。父子兩箇人纔得回到家裏。盛道很感激他妻子的恩義。所以終身不再娶妻了。


六、【平陽義師】
平陽公主。大舉義師。以應高祖。娘子名馳。

【原文】
唐平陽公主。高祖女也。嫁柴紹。高祖起義。主居長安。紹曰。尊公將以兵清京師。我欲往。不能偕。奈何。主曰。公行矣。我自為計。紹行。主發家資。招兵數百人以應父。諭降名賊何潘仁。申法誓眾。禁剽奪。遠近咸附。威震關中。高祖渡河。紹從南山來迎。主引精兵萬人。與秦王會渭北。紹及主對置幕府。分定京師。號娘子軍。

一女子而大舉義兵。統軍七萬。分定京師。娘子軍之名。至今猶膾炙人口也。宜高祖卽位。以功給賚不涯。卒謚以昭。葬加前後部羽葆鼓吹。大路麾幢。虎賁甲卒班劍。生死皆榮。亦曰惟義所在耳。

【白話解釋】
唐朝的平陽公主。就是高祖皇帝的女兒。嫁給柴紹做妻子。後來高祖起了義兵。這時候、平陽公主住在長安城裏。柴紹就對平陽公主說。你的父親、就快要用了軍隊去掃清京師。我想到你的父親那兒去。可是不能夠同了你一同去。怎麽辦呢。平陽公主說。你就去吧。我自己可以想着計劃的。柴紹去了以後。平陽公主就散了家財。招了幾百箇兵。去接應他的父親。又把那時候有名的大强盜叫何潘仁的。招了來投降。並且立定了軍法。對着兵士們立了誓。禁止他們搶奪。於是不論遠的近的。都來歸附他了。平陽公主的威名、震動了關中的地方。後來高祖帶了軍隊渡過了黃河。柴紹就從南山去迎接他。平陽公主帶領了一萬精兵。和他的兄弟秦王的軍隊。在渭北地方會合。柴紹和平陽公主夫妻兩箇人。對設着兩箇營盤。分兵平定京師。當時候的人。把平陽公主的軍隊。稱做娘子軍。


七、【鄭盧冒刃】
盧氏冒刃。獨立衛姑。以有仁義。不畏強徒。

【原文】
唐鄭義宗妻盧氏。畧涉書史。事翁姑以孝聞。嘗夜有盜數十劫其家。人皆竄匿。惟姑老不能去。盧氏冒刃立姑側。為盜捽捶幾死。盜去。家人問其何獨不懼。對曰。人所以異於禽獸者。以有仁義也。鄰里有急。尚相赴救。況姑也。而可委棄乎。若萬一危禍。豈宜獨生。姑感而歎曰。嵗寒、然後知松柏後凋。吾今乃見婦之心。

郭燮熙謂孟子七篇。多言仁義。卽人禽之辨。亦屢及之。學聖真際。實在於此。盧氏以一婦人。不過畧涉書史。而能參透書旨。以行其所知。斯難能矣。其姑亦引嵗寒知松柏之言。是又善讀論語者。

【白話解釋】
唐朝時候。鄭義宗的妻子盧氏。對於經史書籍。都大畧看過。服侍公公和婆婆。很有孝順的名譽。有一箇晚上。有幾十箇强盜到了他的家裏來打劫。家裏的人。都四散躱了起來。只有婆婆年紀老了。不能逃去。盧氏見了婆婆不能逃走。於是自己冒着白刃。立在婆婆的旁邊。給强盜打得幾幾乎要死。後來强盜去了。家裏的人就問他。你為什麽不怕呢。盧氏回答道。一箇人所以和飛禽走獸不同的地方。就是因為有了仁義的心。若是鄰舍人家有了危急。還要趕過去相救。何況現在是自己的婆婆。那裏可以把他遺棄了。假使萬一有箇不幸。發生了危險。那裏可以獨自生活在世上呢。他的婆婆很感激他。歎着說。從前聖人說過。天氣冷了。然後纔曉得松柏的葉子。是最後落下來的。吾現在經過了危難。纔曉得我媳婦的孝心。


八、【奉天二竇】
竇氏二女。被掠相偕。義不受辱。接踵投崖。

【原文】
唐奉天竇氏二女。長者年十九。幼者年十六。少有志操。皆美姿容。永泰中。羣盜數千人。剽掠其村。二女匿巖穴閒。盜曳出之。驅迫以前。臨壑谷。深數百尺。其姊曰。吾寧就死。義不受辱。卽投崖而死。盜方驚駭。其妹繼之。折足破面流血。羣盜舍之而去。京兆尹第五琦嘉其義烈。奏於朝。詔旌表門閭。永免其家丁役。

呂坤謂奉天二竇。爗爗載籍閒。古今稱義烈矣。而考史志諸書。如福州二石。南豐二樂。龍泉二湯。浙江二張。蕭縣二鄭。皆遇盜不辱。節義成雙。嗟夫。亂離婦女。誠可悲矣。堯舜在上。寧有是哉。

【白話解釋】
唐朝奉天地方。竇家有兩箇女兒。大的年紀十九嵗了。小的十六嵗了。兩箇人幼小就有一種高尚的操守。並且相貌都生得很美麗。在永泰年閒。有好幾千箇强盜。到了他們住着的鄉村裏打劫。兩箇女兒都躱在山洞裏。可是給强盜們搜着了。把他們拉了出來。趕着他們向前走。到了一箇很深的山谷裡。差不多有幾百尺的深。大的女兒就說道。我寧可死。無論如何是不受他們的污辱的。說完話。就跳到那箇深谷裏死了。一班强盜正在驚異的時候。他的妹妹也繼續着跳了下去。雖然沒有死。可是跌斷了腳。跌破了面孔。流着很多的血。强盜們舍了他去了。這時候、在京兆做官的人。雙姓第五名琦的。見了他們姊妹兩箇人。這樣的義烈。非常佩服。就把這件事、奏上到皇帝那兒。後來皇帝下詔。叫把這種義烈的行為。在他們的門口旌表了。並且又免去了他家裏人的丁役。


九、【李楊保城】
李妻楊氏。昭著義聲。責夫死守。竟保項城。

【原文】
唐李侃妻楊氏。知大義。侃為項城令。李希烈攻之。侃以兵少財乏欲逃。楊曰。縣不守。則地、賊地也。府庫倉廩皆其積。百姓皆其戰士。請重賞募死士。尚可濟。侃乃謂吏民曰。令雖主也。嵗滿則去。吏民生斯土也。墳墓在焉。宜相死守。眾泣諾。乃徇曰。以瓦石擊賊者賞千錢。以刀矢殺賊者賞萬錢。得數百人。竟保城退賊。

寇至當守。力不足則死焉。奉命守土。賊至而逃。誰守其土者。李侃不知而楊氏言之。卒使侃得率眾乘城。楊氏復躬執爨以享眾。至侃中矢歸。猶曰君不在。人誰肯固守。死於城猶愈於牀。義聲千古矣。

【白話解釋】
唐朝李侃的妻子楊氏。很懂得大義。他的丈夫李侃在項城地方做了縣官。那時候、反賊李希烈去攻打他。李侃以為城裏面的兵士旣少。錢財又缺乏。就想棄了城逃走。楊氏說。假使你把這座城放棄了不守。那末這箇地方。就是賊子的地方了。庫房穀倉。也都是賊子的積蓄了。百姓們也就是賊子的軍隊了。我的意思你還是出了重賞。去募了不怕死的人來。或者還有挽救的餘地。李侃聽了他妻子的話。覺得很不錯。於是就出去對着他的下屬。和一般百姓們說。我做縣官的。雖然好像是這座城裏的主人翁。但是年限一滿。就去的。你們生在這箇地方。祖上的墳墓也在這箇地方。應當死守了這座城纔好。於是大家都流着眼淚答應了。李侃就下了一箇命令。說、凡是用了瓦石擊着了强盜的人。就賞一千箇大錢。用了刀或者用了箭把强盜殺死的人。就賞他一萬箇錢。於是募到了幾百箇人。終於保全了城池。打退了賊人。


十、【迪妻賣肉】
迪妻求售。救姑與夫。孝義兼盡。甘死市屠。

【原文】
唐周迪妻。嘗從迪賈。往來廣陵。會畢師鐸亂。劫掠已盡。軍士乏食。市肆殺人賣肉。迪飢將絕。妻謂迪曰。窮蹙如此。勢不兩全。君有親在。不可不歸。請賣妾以備行資。迪不忍。妻强與詣屠肆。賣得數千錢。以奉迪。迪行至城門。門者詰之。迪告其故。門者疑其紿。偕至屠肆問狀。見妻首已在枅矣。迪大慟。裹餘體。歸葬之。

呂坤曰。勸夫歸以養母。殺其身以資夫。義哉迪之妻也。設有餘策。寧至是乎。亂世人情。可為痛哭。誰為君相。而使赤子遭禍如此之慘哉。有天下者。可以深長思矣。

【白話解釋】
唐朝周迪的妻子。常常跟了他的丈夫、到外邊去做生意。往來於廣陵地方。這時候、正逢着畢師鐸造反。把廣陵地方的喫食。都搶完了。兵士們都沒有糧食好喫。市上的店家。把人殺死了賣着人肉。周迪也飢餓得快要死了。他的妻子對他說。我們窮迫到這般田地。在形勢上看來。我們兩箇人。總不能夠全活的了。你有父母在家裏。這是不可不回家去的。你可賣了我。把得來的錢做了川資。周迪不忍心這樣的做。他的妻子强迫他同到了賣肉的店裏。賣得幾千箇錢給了丈夫。周迪拿了錢走到城門口。守城門的人就盤問他。周迪把賣妻的原委、都告訴給他們聽。守城門的人。疑心他所說的話。或者是假的。於是就同周迪到了肉店裏去問。果然他妻子的頭。已經在橫木上挂着了。周迪見了。大哭了一場。就裹了他妻子殘餘的肢體。帶回家去安葬。


十一、【包崔尺組】
崔氏早寡。義重如山。尺組為誓。送母復還。

【原文】
宋包繶妻崔氏早寡。子幼。誓死守義。及子殤。其母自荊州來。欲嫁之。謂曰。喪夫守子。子死誰守。崔氏曰。女之留。非以子。以翁姑也。今翁歿姑老。將舍而去乎。母怒曰。我此來決不獨歸。崔氏曰。母遠來。義不當使母獨還。然至荊州。儻以不義見迫。必死於尺組之下。願以尸還包。遂偕母去。母見其不可奪。乃聽還。

包崔氏深明乎義矣。夫死而別嫁。非義也。子幼而棄之。非義也。孤子旣亡而舍姑去。非義也。母氏遠來而使獨還。亦非義也。不得已以尺組相誓。不為非義。卒送母去。復得聽還。崔氏固權之熟矣。

【白話解釋】
宋朝時候。包繶的妻子崔氏。年紀很輕就守了寡。兒子又很小。他發了咒。守義不再嫁人。後來他的兒子又死了。崔氏的母親得知了。於是就從荊州地方趕了過來。要給女兒改嫁。並且對女兒說。丈夫死了。守着兒子。現在兒子也死了。你又去守那一箇呢。崔氏答道。女兒的所以守着。並不是為了兒子。是為了公公和婆婆的緣故。現在公公死了。婆婆還活着。年紀又老了。我難道忍心丟了他去麽。他母親聽了就生了氣。說、我旣然來了。無論如何、是不肯獨自一箇回去的。崔氏道。母親從很遠的地方來。當然從情理上說。也不叫母親獨自一箇回去的。但是我同母親到了荊州以後。儻若用了不義的手段來强迫我。那末我就一定死在一条繩的下面了。請你把尸首送還包家吧。於是就跟了母親去。後來他母親看他的立志。非常堅決。也就聽他回去了。


十二、【吳謝笞賀】
吳母謝氏。教子義方。道人之短。百笞何妨。

【原文】
宋進士吳賀母謝氏。教子有義方。每賀與賓客語。母輒於屏閒竊聽之。一日。賀偶言人之短。母聞之大怒。客退。笞賀一百。所親解之曰。臧否、士之常。當有何過。而笞之若是。母太息曰。吾聞愛其女者。必取三復白圭之士妻之。今獨産一子。使知義命。而出語忘親。豈可久之道哉。因泣不食。賀繇是恐懼自勅。卒為名人。

呂坤曰。亡身之禍。言居其九。正使義所當言。殺身何恤。而平居談短論長。直訐醜詆。自求切齒腐心之恨。禍將焉逃。吳母教子。可謂知所重矣。滂母有遺恨哉。

【白話解釋】
宋朝時候。有箇進士姓吳名賀。他的母親謝氏。教訓兒子很有義方。每遇着兒子和客人說話的時候。謝氏常是立在屏風後面。去聽他們說的是什麽話。有一天、吳賀偶然對客人、說着人家不好的地方。他的母親聽了。就很生了氣。等到客人出去了以後。就把吳賀打了一百下。有箇親戚去勸謝氏道。談論人家的長短。這也是讀書人通常的毛病。有什麽重大的過失。你要把他打到這箇樣子呢。謝氏就歎了口氣說。我聽得愛護女兒的人。一定選擇了說話很謹慎的讀書人來做女婿。我只有一箇兒子。要叫他明白了義和命的大道理。現在他說話這樣的不謹慎。這就是忘了母親了。這箇樣子。那裏是處世久長的道理呢。於是謝氏就流着眼淚。不肯飲食。吳賀從此以後。心裏就很有了恐懼心。竭力的警戒着自己。終於成了一箇很有名譽的人物。


十三、【張高義婦】
義婦高氏。尚未成婚。夫瞽不棄。竟歸張門。

【原文】
宋張某妻高氏。餘姚燭湖人。未婚而張瞽。乃使媒告高氏父母曰。吾不幸而瞽。愛女聽別嫁。父母將諾之。高氏涕泣曰。男女通名。禍福無改。今旣字而瞽。我命也。我猶棄之。誰復為之妻者。使彼因我而受凍餒。我何面目立人世耶。父母感其言。許張婚。高氏遂歸於張。勤力以養。終身晏如。鄉里賢之。號曰義婦。

守義於已婚。易。守義於未婚。難。因尚未成為婦也。況別嫁之語。出自其夫乎。且也在家從父。父母將諾之矣。乃毅然數語。竟挽親心。卒歸張氏。勤力奉養。終身晏如。彼李康侯妻者。殆效法斯人哉。

【白話解釋】
宋朝有一箇姓張的人。他的妻子高氏。是餘姚燭湖地方的人。還沒有嫁過去。姓張的眼睛瞎了。於是就差了媒人到高家去。對他的父母說。我很不幸瞎了眼眼。再不想仰攀你們了。你們的令愛。叫他另外嫁人吧。高家的父親和母親。就要答應他。女兒流着眼淚鼻涕說。凡是男女兩家訂了婚以後。不論是禍是福。彼此就不可以更改的。現在我許給了人家以後。人家纔瞎了眼睛。這是我的命理。應當嫁一箇瞎眼丈夫的緣故。假使我尚且抛棄他。那末還有那一箇再肯嫁給他做妻子呢。若是他為了我不嫁給他。使他受了凍餓。那末我還有什麽面孔。在世界上活着呢。他的父母。也就給女兒一番話感動了。答應仍就和姓張的結婚。高氏嫁到了張家以後。勤勤儉儉地做了工作。養着丈夫。終身好像很安然的樣子。鄉村裏的人。都稱美他的賢德。就給他起了一箇別號。叫做有義氣的婦人。


十四、【陳林義母】
義母林氏。從守延平。人子己子。一樣恩情。

【原文】
宋陳韡妻林氏。知書能文。寇擾汀邵延平諸邑。韡起復。守延平兼招捕使。林氏與韡同赴官所。曰。死則俱死。郡人見林至。感激相謂曰。太守攜家。為死守計。我輩何畏。有從奔走王事。而妻子無依者。林氏皆延之州宅。日與遊處。使其子與己子同學。由是人皆効死。及寇平。郡人懷其德。呼曰義母。事聞。誥封清源夫人。

齊宣王時。有義母。善視前妻之子。陳林氏則善視奔走王事、眷屬無依者之子。且一一延至州宅。日與遊處。並使與己子同學。推其義氣之所至。真可天下一家矣。豈僅為一郡之義母已哉。

【白話解釋】
宋朝陳韡的妻子林氏。曾讀經書。並且能夠做文章。這時候、强盜時時來打劫汀邵延平幾箇地方。陳韡同時也滿了喪服。就在延平地方做着太守官。並且兼管了招捕叛反的官銜。林氏就跟了丈夫一同去上任。並且說。要死就一同死。那地方的人。見了太守的家小也同來。於是就很感激地大家講着。我們看太守帶了家小來。就表示着死守城池的計劃。這樣看來。我們還怕什麽呢。延平地方。有的丈夫為了國事奔走。妻子沒有依靠的人。林氏就請他們到衙門裏來住着。自己同他們一同做了隊伴。叫他們的兒子。和自己的兒子、同在一塊兒讀書。因此這箇地方上的人。箇箇肯盡了死力。等到强盜平了以後。地方上的人紀念林氏的恩德。就箇箇叫他義母。後來這件事。傳到了朝廷裏。皇帝就下詔。封他叫清源夫人。


十五、【郭氏鬻子】
郭氏饋獄。鬻子得緡。紿夫投水。盡義潔身。

【原文】
元戍卒妻郭氏。有殊色。千夫長李悅之。時至其家。戍卒怒。欲殺李。李逃訴縣。論戍卒死罪。郭日饋獄中。獄吏亦悅之。遇戍卒甚厚。囑戍卒以妻與之。當力保其子女。戍卒喜。以告郭。郭曰。我旣以色誤君。尚忍二事乎。歸鬻子女。得三十緡。與戍卒。紿以他往作傭。自投水死。見者以白縣。乃釋戍卒。戍卒感其義。不再娶。

尤物、卽禍水也。非閨房福也。一見於賣餅之婦。再見於戍卒之妻。乃不謂貧賤家婦人之義不可奪如是也。貧者若此。富者當如何。賤者若此。貴者當如何。雖然。天蓋以貧賤顯其婦之節義耳。

【白話解釋】
元朝時候。有箇守邊關的兵士。他的妻子郭氏。生得非常美麗。有箇姓李的千夫長。就喜歡他。常常到他的家裏來。兵士很生氣。想把姓李的殺死。姓李的得知了。就逃到縣裏去告。於是縣裏把兵士定了死刑。郭氏天天到監牢裏去送飯。獄官看了他的相貌。也歡喜了。就待得兵士很好。叫兵士把他的妻子給了他。那末可以竭力保護兵士的兒女們。兵士也很歡喜。就去告訴了妻子郭氏。郭氏說。我旣為了相貌害了你。難道還忍心去嫁兩箇丈夫嗎。因此回到家裏。把自己生的兒女都賣去了。得到了三十千身價錢。都拿來給了丈夫。對丈夫說了假話。說是要到別地方去做工。自己回去。就投在水裏死了。看見了的人。就去稟告縣裏。於是把兵士放了出去。兵士出了監牢以後。很感念他的情義。終身不再娶妻。


十六、【李張誓冰】
李婦覓骨。臥冰積誠。感魂指示。葬處乃明。

【原文】
元李伍戍福寧死。妻張氏臥積冰上。自誓曰。天若許妾取夫骨。當得不死。踰月無恙。鄉人異之。相率贈錢。大書其事於衣。行至福寧。問夫葬地。則榛莽四塞。不可識。哀慟欲絕。夫忽降附於童。言動無異。指骨所。張如言發得之。持骨祝曰。信妾夫耶。入口當如冰雪。黏如膠。果然。官義之。使護喪還。給錢使葬。復旌其門。

許止淨謂張氏孝義艱貞。故令人無閒言。惟竟感其夫魂。附童身。敘死事。示葬所。不亦異乎。倘妻有不良。更復何顔相對。嗚呼。世風不古。道德淪亡。有夫之婦。且以放蕩為平權。更何問夫死後事耶。

【白話解釋】
元朝的李伍。充軍到福寧地方。竟死了。他的妻子張氏。得知了這箇消息。把身子睡在冰的上面。發了箇咒道。上天若是答應我、去尋了丈夫的尸骨回來。那末這回我是凍不死的。果然這樣的過了一箇多月。並沒有死。地方上的人。都覺得很奇怪。就大家送他銀錢。給他做着路費。把這件事情的原委。大大的寫在衣服外面。這樣的走到了福寧。去尋問丈夫葬着的地方。只看見荊棘野草很高的長着。遮蔽了一切。尋不到他丈夫埋葬的所在。他就哀哀地的哭。差不多哭到要死去的樣子。忽然他丈夫的靈魂。附在一箇小孩子的身上。一切說話和行動的態度。都像活的時候一式一樣。把埋葬尸骨的地方指點給他看。張氏依了他所說的話。在泥土裏發掘開來。果然得到了一副尸骨。張氏就拏了尸骨祝告着說。你真是我丈夫的骨頭。那末嚼在口裏。一定像冰雪一樣的冷。像膠漆一樣的黏。等到嚼在口裏。果然是這樣的。官廳裏的人。也很欽佩他的義烈。因此就叫他搬了喪回去。給了錢叫他去做安葬的費用。並且再在他的門前旌表着。


十七、【汀妻復仇】
何氏得夢。夫告遊園。池蛙示狀。殺子伸冤。

【原文】
元羅汀妻何氏。美而豔。陳威密殺汀。百計以得何。生二子。何夢汀曰。汝遊園見蛙。我冤可雪矣。越日。威邀何遊園。有蛙攀岸欲上。威以竹格之。蛙仰墜。威笑曰。回思十八年前事。宛似蝦蟆落水時。何詢得其實。乘夜殺二子。出訴冤。收威置極刑。官以威産給何。何曰。妾忘夫事仇。辱身喪義。生且不願。何以産為。遂自殺。

何氏、一賣餅者婦耳。相隔已十八年。中計已生二子。乃彼義氣所感。神鬼欽之。夢魂兆之。池蛙狀之。讐且自道之。觀其自殺時懷中之十六字曰。夫出不幸。妾亦相隨。曰節曰義。庶幾匪虧。能無感乎。

【白話解釋】
元朝羅汀的妻子何氏。生得非常美麗。有個姓陳名威的人。見了他。就歡喜他。因此用很秘密的手段把羅汀殺死。一方面又用了許多計策。把何氏娶了過去。已經生了兩箇兒子了。有一天的晚上。何氏做夢。看見丈夫羅汀來對他說。你這次到了園裏去遊玩。看見了青蛙的時候。那末我的冤仇。也就可以明白了。過了一天。陳威邀了何氏去遊玩花園。果然有一隻青蛙。在池沿裏攀着。要跳到岸上來。陳威就用竹棒阻了一下。於是這只青蛙。就仰天跌在水裏了。陳威見了。就笑着說。回想起十八年前的一件事。真像這隻蝦蟆落水的時候呵。何氏就要尋根究底的問他。陳威以為和何氏已經做了十八年的夫妻。就是對他說了也無妨害。於是就老老實實地對他說了。何氏就在這天的晚上。把自己所生的兩箇兒子殺死。又到了官廳裏去訴冤。纔把陳威辦了最重的刑罰。官廳裏又把陳威的産業斷給何氏。何氏說。我忘了丈夫。和仇人做着夫妻。污辱了身子。喪失了義氣。活在世上、尚且不願意。還要財産做什麽呢。就自殺了。


十八、【黎女矢死】
黎女旣字。矢死守身。辭婚不背。由義居仁。

【原文】
明黎女許字陳氏子濂。南海鍾姓者。興巨獄以構陳氏。濂挺身就逮。誓不以難蒙父兄。自分不得出。使辭黎氏之婚。黎氏父母然其辭。欲為女謀別選所歸。黎女矢死自決曰。以身許人。當其有難而背之。不義。出不出未可知。不冀其出。而先以不出絕之。不仁。吾惟有俟之而已。濂旣出。黎女遂歸濂焉。

黎女仁義矣。其未婚夫、亦仁義也。挺身而就逮。不以難蒙父兄。非義乎。自分不得出。乃以婚辭黎女。非仁乎。以仁同仁。以義配義。舍陳濂實不足婚黎女。非黎女亦不可配陳濂。吾因錄黎女而並及之。

【白話解釋】
明朝時候。黎家的女兒。是許給陳家的兒子名濂的做妻子。這時候、南海地方有箇姓鍾的人。用了一件重大的案件。去誣害陳家的人。陳濂就挺身而出。給捕班們捉了去。把一切事情都承認了。這樣纔可使得這種罪名。不至於再加到父兄們的身上來。可是自己思量着。捕去了以後。是不能再出來的了。就差了家裏的人。去辭了黎家的婚約。黎家的父母。覺得這樣的辦法也不差。就要給女兒另外揀了人家。黎家的女兒。立了一箇另嫁人家就死的咒。並且說道。已經把身體許給了人家。當着人家有危難的時候。就違背了他們。這是不義的行為。並且陳家的兒子。將來能不能放出來。都是不可預料的。勿去希望他出來。反而先料他是永遠不會出來的樣子。把他們回絕了。這是不仁的舉動。這不義不仁的行為。我是都不肯做的。我只有等候着吧了。後來陳濂竟出來了。於是黎家的女兒。就嫁了過去。


十九、【義顓禱姪】
萬姑義顓。哭天拜禱。得賜一男。忠胤以保。

【原文】
明萬義姑、名義顓。父鍾。兄文武。皆戰死。家惟繼母曹氏。二嫂陳氏吳氏。吳遺腹六月。姑旦暮拜天曰。萬氏將絕。願賜一男。續忠臣後。我矢不嫁。共撫之。尋生男。名曰全。姑與諸嫠共守。名閥來聘。皆謝絕。訓全讀書。嗣世職。姑年七十余餘卒。姑之祖彬及父兄。皆死王事。母嫂守貞。姑更義著。鄉人稱為四忠三節一義之門。

撫孤守節、已難矣。況撫姪守貞乎。況未有姪可撫乎。所處者惟一老母。二寡嫂。三代忠臣。行將絕後。以嫂有六月之遺腹。乃旦暮向天哭拜。求得一男。拒媒撫姪。教養兼施。足與魯之義姑齊名矣。

【白話解釋】
明朝有箇萬義姑。名叫義顓。他的父親名萬鍾。兩箇哥哥大的名叫萬文。小的名叫萬武。都是替國家盡了力。在戰場上死的。家裏的人。除了萬義顓以外。只有一箇後母曹氏。和兩箇嫂嫂。一叫陳氏。一叫吳氏。吳氏嫂嫂懷孕已經有六箇月了。萬義顓很想給嫂嫂生一箇兒子。替萬家繼續了香火。就日夜拜着天地。禱告着說。萬家快要絕了。還望上天送給他一箇男孩子。可以傳了忠臣的後代。倘若真的生了男孩子。那末我立了咒不去嫁人。大家一同撫養着這箇小孩子。後來吳氏果然生了一箇男孩子。給他取了一箇名字叫萬全。義顓就和一班寡婦們大家守着。有許多有名的人家向他來求婚。都謝絕了。親自教着姪兒萬全讀書。後來姪兒長大了。襲了祖父的官職。萬義姑到了七十多嵗纔死。萬義姑的祖父名萬彬的。和他的父親兩箇哥哥。都為了國家大事死的。母親和兩箇嫂嫂。都守着節。義姑更是義氣出了名。所以那地方上的人。都稱他們叫做四忠三節一義的人家。


二十、【沈張伏闕】
束妻苦志。妾亦安居。代夫請罪。伏闕上書。

【原文】
明給事中沈束妻張氏。未有子。為置妾潘氏。偕詣京師。適束以抗疏下獄。張謂潘曰。汝年少。且與主君未識面。盍擇所便。潘泣曰。主君抗節。夫人又苦志。婢子獨非人乎。誓死不去。束故家貧。有田十餘畝。嵗入不足以養束父。張潘日夜勤女紅。備橐饘。又自伏闕上書。願以身代束。以全夫婦之義。書奏不報。久之。赦出。

義矣哉、張氏之書曰。舅當垂死之年。夫無再生之日。願以身代夫系繋獄。俾夫送父終年。仍赴獄待罪。庶臣夫得復見其父。少伸父子之情。臣以舅付託于於夫。亦得全夫婦之義。聞斯言者。能無動於中乎。

【白話解釋】
明朝沈束做了給事中的官。他的妻子張氏。因為沒有兒子。就給丈夫備了一箇姨太太潘氏。同着他到京城裏去。恰巧沈束因為上到皇帝裏去的奏章。裏面說着很剛直的話。於是皇帝生了氣。把他關到牢獄裏去了。張氏就對潘氏說。你年紀很輕。並且和丈夫還沒有見過面。不必在這裏吃喫苦的。最好依着心裏喜歡的去做吧。潘氏就流着眼淚說。老爺盡了忠。去勸諫皇上。夫人又苦苦地守着節。難道我不是人麽。死也不肯去。沈束的家裏。原來是很貧苦的。只有十多畝田。一年的收穫。還養不了他的父親。於是張氏潘氏兩箇人。日夜勤勤儉儉地做着女工。纔得吃喫着粥。過了很辛苦的日子。後來張氏又跪在皇帝殿下上了書。書裏面說。情願自己代替了丈夫。以顧全夫婦的恩義。可是皇上並沒有回答他。過了許多時候。沈束就赦罪出來了。


二十一、【張女撫輝】
張女兄歿。姪幼家貧。嫂氏改適。撫孤終身。

【原文】
明張氏女、桂林人。年十五。父母與兄俱亡。惟遺一姪名輝。年甫六嵗。家無遺業。四壁蕭條。嫂劉氏不能安。女察劉氏難守。乃謂之曰。兄不幸。遺孤惟輝。吾父母血胤系繋之也。吾為張氏之女。義當為父母存孤。使胤毋絕。敢復累嫂長居貧哉。劉氏遂改適。女撫輝成立。不嫁以終。後輝之子孫。立女主於別室。而世祀焉。

張女之處境苦矣。年僅十五。父母俱喪。兄又亡。姪又稚。家又貧。嫂又不安。危哉張氏之胤也。設非女之毅然決然。俾嫂改適。矢志不嫁。仗義存孤。安保其姪之不無或失耶。張女義且智矣。

【白話解釋】
明朝時候。有箇張家的女子。是桂林地方的人。年紀十五嵗了。他的父親和哥哥都已去世。只遺下了一箇姪兒名叫張輝的。年紀只有六嵗。家裏沒有一些兒産業。所以很呈現了蕭條的景象。他的嫂嫂劉氏。過不慣這樣的苦日子。想去嫁人。張女覺察到劉氏是難以守節的了。就對劉氏說。哥哥不幸死了。只遺下了一箇姪子。我父親母親的血統。完全在姪兒的身上。我是張家的女兒。照道理講。是應當替了父母。撫養着孤苦伶仃的姪兒。纔可使得張家血統不致於斷絕。這都是我所應該負擔的事。那裏敢連累了嫂子。也一同過着貧苦的日子呢。於是劉氏就嫁了人。張女竟把姪兒張輝撫養了成人。終身不出嫁。後來張輝的子孫。就在另外一閒的房子裏。立了張女的牌位。世世代代祭祀着。


二十二、【翠梅甘虐】
翠梅主虐。甘受不辭。終身以義。卒復葬之。

【原文】
明陸陳氏之婢翠梅。旣嫁。敬事陳。依戀不去。陳早寡。性嚴重。翠梅候顔色惟謹。應對稍失節。陳輒手批其頰。後翠梅且老。而陳之虐性弗改。翠梅亦卒無慍色。或怪而問之。翠梅曰。吾自幼受彼家養育。貧而棄之。如不義何。或曰。彼虐如此。汝尚何戀。翠梅曰。彼自行彼法。吾自盡吾心。聞者慚服。陳亡。殮葬皆翠梅營之。

翠梅有夫且有子。非窮無所歸也。年三十七。其夫若子謂之曰。吾等安事此煢煢者。翠梅不忍。夫棄翠梅而別室。子亦自去。獨翠梅以義故。終身甘之事之。卒復殮之葬之。其義尤足多矣。

【白話解釋】
明朝陸陳氏有箇丫環。名叫翠梅。翠梅嫁了人以後。仍然很恭敬地服侍陳氏。依戀着不肯去。陳氏早年就沒有了丈夫。生性非常嚴厲。翠梅很小心地、去伺候他臉上的喜怒。有時候應對遲慢了一點。陳氏就常常用手打他的耳光。後來翠梅的年紀老了。可是陳氏不好的脾氣。依舊沒有改。翠梅也從來沒有一點怨恨的顔色。有人覺得他非常奇怪。就去問他道。你也有丈夫。也有兒子。為什麽不回到自己的家裏去。反而情願受着虐待呢。翠梅回答道。我幼小就受了他家裏養育的恩典。現在見了他家裏窮了。就丟了他去。這是不義的行為呵。也有人對翠梅說。他這樣的虐待你。你對他還有什麽留戀呢。翠梅說。他行他的法子。我盡我的心腸。勸他的人。聽了這種說話。也覺得很慚愧。心裏也就非常的佩服他。後來陳氏死了。入殮安葬種種事務。都是翠梅替他經營的。


二十三、【張霍守堡】
霍氏守堡。奮勇當先。僮僕力助。宗族獲全。

【原文】
明張銓妻霍氏。冀南人。流賊犯境。眾議棄堡而去。霍氏語其少子曰。避賊而出。家先不保。出而遇賊。身更不免。等死耳。死於家。不猶愈死於野乎。且我果堅守。則賊必不得志。乃躬率僮僕。助守禦。賊至。環攻之。堡中矢石并發。賊不能剋。旋卽引去。避山谷者多被淫掠。惟張氏宗族獲全。副使王肇生表之。曰夫人堡。

襄陽有夫人城。而冀南乃有夫人堡。要皆忠義之氣。集以守之耳。世之所以喪地失城者。雖未必盡出於自餒。而出於自餒者實多。彼避山谷者。卒被淫掠矣。獨守堡者且全宗族。非集義所生者而何。

【白話解釋】
明朝時候。張銓的妻子霍氏。是冀南人。流賊來攻打那箇地方。一班人商議預備放棄了這箇城堡。大家逃了去。霍氏就對他的小兒子說。假使我們為了避着强盜出去。那末我的家先不保了。出走的時候。不幸遇見了流賊。那末性命也保不了。旣然同是一箇死。死在家裏。比了死在郊野裡。不是好着許多麽。並且我們能夠很堅固地守着。流賊也攻不破我們的呵。於是就親自帶領了童僕。幫着守了這箇小城。流賊來了。在堡的四面攻打着。忽然堡裏面發出了許多的箭和石子來。流賊攻打不下。就去了。這時候、躱在深山野谷裏的人。很多給流賊姦淫的。搶掠的。只有張家族裏的人。都很安全。按察司副使王肇生。就把那箇堡稱做了夫人堡。表揚着霍氏的功勞。


二十四、【薛門全義】
薛氏全家。王事倥偬。彼侍婢兮。亦為義動。

【原文】
明永歷帝奔緬甸。昆明諸生薛大觀歎息。顧其子之翰曰。吾不惜七尺軀。為天下明大義。汝其勉之。之翰曰。大人死忠。兒當死孝。大觀曰。汝有母在。時其母適在旁。顧之翰妻曰。彼父子死忠孝。而吾兩人獨不死節義耶。其侍女方抱幼子。問曰。主人皆死。何以處我。大觀曰。爾能死亦善。於是五人偕赴城北黑龍潭死。

忠孝節義。萃於一門。要之皆死義耳。父死子從。夫死妻從。姑死婦從。主死婢從。最奇者。次日諸屍浮水上。幼子在侍女懷中。兩手堅抱如故。而其次女適人。避兵山中。亦同日赴火盡節。其母死女從乎。

【白話解釋】
明朝末年。永歷皇帝逃到了緬甸去。這時候、昆明地方有箇秀才。姓薛名大觀的。覺得明朝的天下。是保不住的了。因此就對着他的兒子薛之翰說。我不惜犧牲七尺的身體。盡了忠去為天下明着大義。你應當自己勉勵着自己呵。薛之翰說。父親盡忠死了。那末兒子也當盡了孝死。薛大觀說。你還有母親在着呢。這時候、薛之翰的母親正在旁邊。就對薛之翰的妻子道。他們父子兩箇。有的為了忠死。有的為了孝死。難道我們兩箇。獨不肯為了節義死嗎。這時候有箇丫頭。正抱着薛大觀的小兒子在旁邊立着。聽了主人們都要去死了。就問着道。主人們都死。叫我怎麽樣呢。薛大觀說。你能夠跟了我們同死。也是很好的。於是五箇人。一同投在城北的黑龍潭裏死了。

【緒餘】
女子之義。當以名分所在。各盡其責。盡其責所當盡。卽為盡義。本乎自然之性。而出乎相感之情。其志也潔以貞。其行也勤以固。刀鋸在前。虎狼在後。一若無所聞知。悍然而無所慮。恬然而無所疑。百折不撓之概。直足以懾鬼神而破金石。皎乎若日星之炳而不可及。巍乎若山嶽之峻而不可登。浩乎若江海之淵而不可窮。懍乎若宗廟之嚴而不可瀆。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至若命之不榖。時與願違。朱顔無自免之方。白刃豈甘心之地。然而一死之外。更無他圖。則舍生取義。亦足多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育故事:《二十四義》【二集卷六】
《勸忍百箴》原文·全譯·(元)許名奎
諸葛亮兵法
每天读点中國古代经典寓言(1-4)
【史海钩沉】中國歷史人物故事(100篇)
從女人的身上能看到男人的一切 獻給結過婚、離過婚、想離婚、沒離婚、想結婚、沒結婚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