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的解释(中)

                               

    20世纪30年代起,怀特一直坚持文化进化学说,同时又提出了与19世纪古典进化论不同的进化学说,以致很快被学界称为新进化论。除怀特外,新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还有斯图尔德、柴尔德、萨林斯、塞维斯。

    怀特认为,文化是由技术、社会、意识形态三大体系构成的。其中技术体系决定社会和意识形态体系。在怀特看来,衡量文化进化阶段的唯一而又最合适的指标就是每人每年所能够获得的能量,而先进的技术能够使人类控制更多的能量,从而导致文化扩展和变迁。文化就是人们为了生存下去而适应自然界的一种机制。由于把获得能量和利用能量的技术视为文化能达到怎样复杂程度的重要因素,所以,怀特的这个消耗能量为主的文化论亦被称为技术决定文化论。斯图尔德将古典进化论称为单线进化论,将怀特的进化论称为普遍进化论,而把自己的进化论称为多线进化论。由于它重视生态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所以,他的学说又称为文化生态学。

    萨林斯和塞维斯通过承认有两种进化——特殊进化和一般进化,而将怀特和斯图尔德的观点调和起来,一般进化就是怀特普遍进化,而特殊进化就是多线进化。其中,塞维斯根据社会组织的复杂程度,将文化进化划分为五个阶段,即队群、部落、酋邦、国家以及工业社会,现在这一划分法已被人类学界普遍采纳。

    在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还兴起了心理人类学派。一些美国人类学家推敲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内涵,着手探讨文化与人格的问题。认为文化塑造了各民族的基本人格,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正是由于基本人格的不同造成的,因此,基本人格决定这个民族的文化命运。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萨皮尔、林顿、卡迪纳尔、本尼迪克特、米德、杜布依斯。其中,最主要的任务是林顿和卡迪纳尔。

    林顿认为,不论任何人,它必须是一个社会成员,在社会结构中占据这特定的地位、身份,并扮演着特定的角色。所以,他同时也是文化的享有者、传递者、修正者和发明者。他还认为,人类环境是由一群有组织的个人所组成,这就是社会;而该群体的生活当时的特征就是文化。因为,个人行为模式的形成,甚至于内心深处的情绪反应,都是个人与人类环境互动的结果。

    在林顿看来,文化是指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而不只是被社会公认为更高雅的那部分生活方式。它是这样界定文化的:“一个文化乃是习得的行为及行为结果之综合体,此行为觉果之组成要素,由某一特殊文化的成员所共享并传递。”

     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兴起认知人类学和文化相对论的研究,这两种学说,都强调从本民族的角度看待各自的认知体系和文化。认知人类学又称“民族科学”、“民族语义学”、“民族志语义学”。主要代表人物为美国人类学家古迪纳夫、劳恩斯伯里,弗莱克、华莱士等。

    古迪纳夫首先提出了作为认知人类学理论基础的、明确的文化概念。认为:“所谓某个社会的文化,就是其成员明确认识的、相互关联的,为进行解释而形成的各种各样的模式。”由于深受萨皮尔--沃尔夫假设,即文化模塑着民族思维的假设的影响,并采用雅各布森的结构语言学的方法,认知人类学试图他怒就每个民族的分类体系,吟哦日,认知人类学又呗称为“民间分类学”。

    从研究视角或研究者的立场来看,认知人类学借用派克语言学中的两个概念,来区分两种研究立场。简单而言,一种立场是站在局外人的立场来看待多研究的文化;另一个立场则是站在局内人的立场对待所研究的文化。因此,认知人类学本质是一种文化分析的方法论。

    对文化相对论思想系统化、理论化的是博厄斯的学生赫斯科维茨,其主要观点是:文化是特定社会中人们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的总和,每一个民族都有其世代相传的价值观。由于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不同文化的传统和价值是无法比较的,而只能相对来看的,所以,每一种文化都只能按照其自身的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进行判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怀特:对文化作最精确的分析
探索社会发展规律: 新进化论
文化人类学知识要点
《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纲要
【20190325·人类学】郭志超丨20世纪文化人类学理论的两大流向
官宣丨《国家与文明的起源》出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