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在农村薄弱学校做好校长

内容摘要:

农村薄弱学校校长要面对学校所处的位置相对较偏、学生生源质量较差、教师结构不合理、课堂教学效率低、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校建设相对滞后等等诸多现实问题。新时期的农村薄弱学校校长怎样在当前的教育形势和教育环境下管理好学校,促进学校的发展呢?作为校长,要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端正自己的思想,走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学校管理要走近教师,要靠感情引领,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多靠人文关怀,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校长要以课堂为主阵地,寻找突破口。要走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去发现学校管理制度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去寻求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向在课堂教学中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要努力去挖掘学校的校园文化,搞好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把学校好的做法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进行推介,引起社会的关注,使学校受到社会的认可,促进学校和校长自身走向发展。

关键词:校长  素质 制度管理 人文关怀  课堂  发展

 

 

正文:

农村薄弱学校的校长大都面临的是辖区各校规模不大、覆盖面积宽、学生生源少、教师结构不合理、学校建设相对滞后等等样的工作环境。但是不管学校条件如何艰苦,做为学校校长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学校找到一条适合农村学校特点的发展之路,从而让当地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呢?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和改进。

一、走入自己。那就是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使自己有强烈的使命感。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丰富和提升自身的人格素质、知识素质、管理素质以及发展素质。笔者认为,做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学校的校长,面对的是最基层的农民朋友和他们的孩子,面对的是朴实的农村教师。我们的办学理念、工作思路从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着我们的教育实施水平。校长的工作作风将影响学校的整体形象,校长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不能因为学校规模小,位置偏,生源少,学生整体水平差,学校条件艰苦,学生家长整体知识水平低而降低工作标准和对自己的要求。农民的孩子也是孩子,农村学校也是学校,校长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立足学校实际开展学校各项工作,做到不舍弃、不放弃,让学校教师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孩子掉队。

二、走近教师。那就是学校管理上,以感情引领为主。关心教师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农村教师要发展,一个是要从制度上进行规范,二个是要多的人为关怀。

学校制度的制定要立足教师的发展,而不是限制教师,既要靠制定去规范教师的行为,更需要校长去用感情来引领。更多的去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特别是规模小的学校,要少讲大道理,多投入感情。一般的学校就十几二十来个教师,凡事都讲制定讲原则,有时候根本行不通,特别是有些年纪大的教师,弄不好还影响干群关系。所以在处理问题上不能生搬硬套、千篇一律。比如在农村教师的请假问题上,做为农村,风俗习惯是非常多的,原来有些老教师因农忙或者亲戚、朋友、街坊邻里家里红白喜事需请假的特别多,作为学校可以从人性化出发和教师没有特殊工作的前提下可以批准教师,但也要教师们明白,我们不是农民我们是首要工作是教书育人的教师。教师们也非常理解和支持我的观点。一年来,因上述原因请假的教师明显减少,教师也变得越来越自觉。我认为从感情上来引领教师比“你怎么样了,我要扣你多少分、扣你多少钱”等等的话效果要好得多,老师们也乐于接受的多。

对待教师少一点强制,多一份尊重;少一点限制,多一份人性。工作中,对待老教师要爱中有严,对待青年教师要严中有爱,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要给教师们营造一个“家”,让老师们处处感受到家的温暖。经常走到老师们中去,力求一种心灵上的相互靠近。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从细节上入手解决他们生活、工作当中的问题。开学之初,为全体教师更换新的办公桌,夏天为教师们安装好电扇,超过三十三度的天气强迫他们到有空调的多媒体教室办公。关心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想方设法为他们物色对象;关注困难教师,定期上门探望,送去学校“家”的关怀。从学校有限的资金中挤出活动经费组织老师们外出游玩。广大教师和你心贴近了,对你认同了,你的工作也就好开展了。

三、走进课堂。学校的生命在于课堂。学校要发展,关键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农村学校的内部管理上不像城区学校那样,分管领导专一化。为此,作为农村小学校长,要深入到教学管理中,最有效的一个捷径就是走进课堂。带上听课记录本,亲切地走进教师的课堂,用管理者的眼光去听课,透过课堂教学现象挖掘其背后潜藏的学校管理问题,从而为逐步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供第一手真实的依据。

1.校长通过走进课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去发现学校管理制度问题校长的听课不必像教研员那样去深层次地分析教学现象和规律,但透过课堂教学现象,必定可以发现学校哪些教学管理制度是合理的,哪些管理制度还需完善。比如,当校长不打招呼走进了教师的课堂,你可以发现哪些教师做到了课前准备充分,哪些教师又体现了课改思想?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是否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实行新一轮课改后,村级学校教师在课堂上有了哪些变化,其变化大不大?凡此种种,只有在听课之后,校长才能有所思考,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也才有可能进一步完善。

2.校长走进课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去寻求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向如果一所学校在外界看来没有什么特色和明确的办学方向,那这所学校不是成功的学校,校长也必定不是成功的校长。因此,校长日常所要思索的就是如何体现本校的特色。尤其是农村学校,要让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得到别人的认可,更是困难重重。那么,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可以提供给校长更多的思索空间,关键是校长如何在听课中去发现。

3.校长走进课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个优秀的教师,必定在课堂上是一个成功者。一个将来走向成功的教师,也必定是在课堂上打磨出来的。校长要发现这些成功者,就只有走进教师的课堂。同时,只有在课堂上,校长才能更清楚地看到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个性特点,从而有效地根据教师的特点调整工作岗位,达到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调整学校的教学管理方向。

四、走向发展。

1.形成自己特有的校园文化。“最大的贫困不是物质的贫困,而是观念的贫困”,一所学校不论大小,不管历史长短,都有根植于学校深处的校园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一所学校怕的是没有文化,更怕没有能够发现学校文化的校长。农村小学校长就更要用敏锐的眼光去挖掘和发展这种文化内涵,迅速提炼并宣传从学校根上长出来的本校发展的核心文化理念。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使人们的思想形成一致,共同追求崇高的目标。校长要实现从学校文化的无意识建设到有意识建设的转变,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

2.通过宣传报道架起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农村小学位置偏,上级领导来得相对要少,学校教师走出去的也少,信息相对闭塞。那么可以怎样找到一个方法来让社会更多的了解学校关注学校的发展呢?那就是宣传报道。通过宣传报道让领导关注、了解学校。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要通过报道,让社会对学校有一种认同感。通过报道,让家长知道学校正在发生的变化。所以,农村小学校长更要关注学校对外的宣传报道,既要扎扎实实的做工作,还要大大方方的搞宣传。作为农村小学的校长,工作上因为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事情是想到了做不到,做到了别人关注不到。要想做好一个普通农村学校的校长,思想上必须耐住寂寞,扎根农村。工作上加强学习,勤于反思,善于总结,不断创新。为学校的发展多做思考,把思考转化成行动,把行动物化为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来促进自己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 高万祥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网络文章:《学校管理学》之“校长自我管理”

          《如何做好一名农村学校校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功校长的“秘诀”
现代学校及其发展设计
教学管理
UC头条:秀容中学校长郭俊阔:精细化管理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
农村小学教导主任如何进行教学管理
周大战:学生的问题才是教学起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