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与陈那、法称的因明学有何异同?

谢谢邀请让我回答这么艰深的问题!这个问题虽然是我的专业,但也是我在头条最受考验的答题!问题艰深不可怕,可怕的是怎样用最少的篇幅说明最难的问题,让头条的受众看得明白,有所收获。在此,尽我所能解答如下:

一、逻辑怎么来的?逻辑是针对人的思维散乱的情况而制定的思维规则。什么是思维散乱?就是思维漫无边际,说话语无伦次、自相矛盾。中学语文课本里讲到一个卖矛的人自夸自己的矛无坚不摧,同时又自夸自己的盾无艰可摧,这就是典型的逻辑悖谬。本题所问的这两大逻辑系统就是为解决此类问题应运而生的。

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最让人熟知的是他的“三段论”。即人要想说明自己的观点(逻辑学叫“命题”)必须要有两个前提,大前提和小前提。比如:任何公民都应该遵纪守法(大前提);“扒车门”违反了国家动车交通安全条例(小前提);所以“扒车门女”应该受到相应处罚(结论)。当然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不止这么简单,在《工具论》里有诸多逻辑分论,特别是《范畴篇》,对学习逻辑有重要指导意义。陈那的“因明学”也是一个完整的逻辑学体系,但他的方法是倒过来推证的,即先说出命题,然后再说出论据或前提。比如:那个地方着火了(结论);从那个地方看到了浓烟(小前提);着火的地方都有浓烟(大前提)。

三、亚氏和陈那的高下要看在哪一个角度论。逻辑学是哲学的命脉,自亚氏开创西方的逻辑学体系以来,至今哲学仍在为逻辑的问题互相厮杀,有时为了“真理”而争的你死我活(黑格尔语)。这个体系日臻完善、日渐高深,对人类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因明学”是佛学系统内的逻辑学。因为佛学是“出世间”法,因明学一开始就不是为了“世间法”而立的。陈那最初的动因是为了解决佛教内“辩经”(辩论佛家经典)所立,是为了在弘扬佛法中把经典辩解透彻,让人信服。玄奘法师(就是西游记里的唐僧)在印度所学重点就包括这个内容,所以他能在古印度打败天下无敌手,称作辩才无碍,被誉为印度第一高僧。但因明学与亚氏的逻辑学不分伯仲,都是体系完备的逻辑学。如果把因明学运用在“世间法”也一样能解决问题。

顺便说明一下,“形式逻辑”(包括因明学)就是一种思维工具,所以在亚氏的诸多著作中,《工具论》是专门论说逻辑学的。其实,在形式逻辑之上还有更高深的逻辑学,就是“形而上学”的逻辑学,这些就是后人拼杀出来的智慧成果了,如康德“先天范畴”、黑格尔的辩证法等等。我的体会是:凡人必须要懂得逻辑,否则你的所想、所说就难以让人理解。圣人是不讲逻辑的。老子、孔子,从不讲逻辑,可在他们的思想和表达中你挑不出一丝逻辑毛病。为什么,没有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是圣人!爱恩斯坦也不讲逻辑。如果他讲逻辑就不会创立相对论了。为什么?因为他是科学圣人。凡人,只有“出凡入圣”才有资格不讲逻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三段论
家长们一起学学逻辑学(第7页)
形式逻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人类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三段论
逻辑学的本质是什么?
什么是逻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