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烹鱼得信的故事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因这首烹鱼得书的民歌,铺衍出了鲤鱼传书的故事。这首诗音调婉转凄切,辞意真挚动人,自汉末问世以来,一直是诗人骚客咏叹模仿的佳作。因此,影响中国文学既深且远。诗中所提及的「烹鱼得书」典故即是一例,后世文人有监于此,便把前文所提到的「鱼书」、「双鲤」……等名称用来代指书信了。而事实上「烹鱼得书」的典故还应该再上推个四百年左右,即约当秦末天下大乱陈胜、吴广「揭竿起义」之时。当时有著「鸿鹄之志」的陈胜及吴广,经由相士的指点,假藉著鬼魅神术之道来怂恿兵变,而「烹鱼得书」便是其中的把戏---先暗中用朱砂笔在布帛上写著「陈胜王」三个字,并将帛书偷偷塞进鱼网中的鱼肚子里,当部队中有人去买鱼来煮食的时候,便发现了鱼肚里的字条(《史记·陈涉世家》---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以书信将之塞入鱼肚来传递讯息,并不是常态,无宁说有著特殊的目的或者为了隐秘的缘故,才产生了「鱼书」这种独特的方式。然而,自从<饮马长城窟行>问世以来,流风所及,便出现了「鲤鱼形」的书信、信封等花样了。而上文所提的「鱼符」、「鱼契」等制度,也莫不是受该诗的影响。此外,尚有一事值得探究。如前文所说,「双鲤传书」的情形应该不是常态,否则代为传达信件的人不就得每次都须拎著一串鱼四处赶路了吗?显然这并不合理,而且史料上没有这种记载。因此,前人在解释<饮马长城窟行>一诗中鲤鱼素书的典故时,便产生了众说纷纭、各持己见的现象。例如:《夷白斋诗话》便不客气的说:「腹中安得有书,古人以喻隐密也。鱼,沈潜之物,故云。」又如闻一多、麻守中等众多学者便主张:「『双鲤鱼』就是古代的信封。这种信封和现在用纸糊成口袋形的信封不同,它是用两块鱼形的木板做成的,中间夹著书信。『呼儿烹鲤鱼』,即解绳开函,『中有尺素书』,即开函看到用素帛写的书信。」(详参《古代礼制风俗漫谈2》,万卷楼)再者,汉乐府诗中有一首:「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中事,看取幔中书。」有人便据此说明<饮马长城窟行>中「双鲤鱼」即是汉时书札。最后,更有人将之解释为「思念至极产生的幻象」,并引《文选》五臣注中吕向所谓:「相思之甚,精诚感通,若梦寐之间,似有所使自夫所来者,遗我双鲤鱼。」实在是纡曲极了。其实,若我们再仔细的回味<饮马长城窟行>一诗,便可发现:「烹鱼得书」的传统解释,实有较多吸引人之处:其一,就历史渊源论。烹鱼得书,其来有自,诗文所引,并非突兀。前已明言,《汉书·陈胜传》(或《史记·陈涉世家》)中「烹食,得鱼腹中书」的典故早发生在约西元前二○九年左右,距本诗之产生(约西元一九○年达四百年之谱,此四百年间的演变,将书帛塞入鱼腹中以便秘密传信,乃不无可能之事。大陆学者商礼群先生在注解本诗时说道:「烹鱼得书是古代民间常用的说法」,笔者水平有限,尚未能多方寻得相关「常用」的情形,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饮马长城窟行>诗中以鲤传书并非空穴来风、毫无根由之举。或诗中良人有不得不然之隐也未可知。且相传本诗为蔡邕所作,若真属实,则以伯喈(蔡邕字)之任官东汉末年政治黑暗腐败,朝廷颟顸不堪的情况下,多言适足以招祸,「烹鱼得书」的传递方式也正是因应此一大环境的权宜之策。即或非伯喈的作品,至少时代背景相同,上述推论有一定成立的可能性。南朝诗人王僧孺<捣衣>诗中:「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依上文的角度来看,则倍感形象化。其二,就诗文理路论。如果说「双鲤鱼」为木制的鱼形信函,则开函展信这种极具私密的事情,又为什么一定得「呼儿」才能烹(开始)鲤鱼呢?如果说古人看信还须僮仆助阵,这显然有点匪夷所思。较为合乎情理的推论当是「受信人」(即作者)本不知鱼中有「书」,才会命僮仆去准备「烹食」,而「中有尺素书」正显示出作者的意外发现之喜。然后便是很恭敬的「长跪读素书」了。其三,就书信内容论。以鲤传书实在兼有二义:一则为问候保重的饮食补品(加餐之用),一则是秘密传信的天然掩饰。而「遗我双鲤鱼」正是呼应著「加餐食」而来的。古代生活不易,孟子曾有「老者衣帛食肉」的说法,日常美食的享用,非得要老年人或富贵人家不可。尤其是在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三餐不继是很有可能发生的惨事。因此「加餐饭是当时习用的一种最亲切的安慰别人的成语」(马茂元《古诗十九首探索》),《古诗十九首》中就有「努力加餐饭」这一句自慰自勉的话。清人饶学斌在评论这句诗时说道:「凡人忧思伤脾,每至顿减饮食,因以逐日瘦损者多矣,甚而劳瘠捐生者有矣。能加餐饭庶有豸呼?然非努力不能也。此真明于世故,老于人情而并深于养生之术者……。」而谚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也正是「努力加餐饭」的最好诠解。清人张庚说:「且努力加餐,庶几留得颜色,以冀他日会面也。」正是一语道出离别伴侣们的互勉、辛酸。而本诗「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更无非是思不得、见不得的情形之下,退而求其次,冀望于未来的心情写照。因此,「双鲤鱼」既有佐助加餐养生的疗效,又复有传达情思的妙用,诗人据以成诗,有何不妥?相传,三国吴人葛玄与河伯书信往还,就令鲤鱼充信使。唐诗人孟浩然的诗中也说得很明白:“尺书如不吝,还望鲤鱼传。”唐诗人孟浩然的诗中也说得很明白:“尺书如不吝,还望鲤鱼传。”上述《琅環记》中的痴情女子,不也是手持制成叶形花笺,去到江边,寻鱼为之传书吗?因之,信函在诗文中往往被雅称之“鱼函”、“鲤封”。书信也叫“鱼书”,信使也被称之为“鱼雁”。 汉乐府言及“双鲤鱼”的时候,虽已有纸制信函,但应用尚不普遍,故而闻一多教授在其《乐府诗笺》中释双鲤鱼为一种藏书木函,“其物以两木板为之,一底一盖”,“此或刻为鱼形”,“分之则为两鱼,故而双鲤鱼也。”我们已知纸笺是由简牍变革而来,纸制信函之先已有木制信函,木制信函,正如上述,以两木板为之,一底一盖。底即“牍”,用以书写信的内容。盖名“检”,用以封牍,其上书写收信人姓名,有若今之信封的作用。简牍之上加检的木制信函,要缚之以绳,为防绳滑脱,要在检上刻上绳槽,缚绳两道,有头有尾。这在出土汉代出土文物中多有发现。看来,汉代木制封牍的检,也可看作鲤鱼信封了。与“双鲤”、“双鱼”同源的书信别称还有“鱼书”、“尺鲤”、“鲤鱼”、“鱼肠”、“鲤素”、“素鲤”、“鱼素”、“鱼中素”、“尺素”、“鱼缄”、“鱼信”、“鱼讯”、“鱼函”、“鱼封”、“文鳞”、“鳞素”、“锦鲤”、“锦素”、“锦鳞书”等。下边举出—些例子验证这些别称的应用。鱼书  唐代韦皋《忆五箫》诗“:“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    鲤鱼  元稹《贻蜀·张校书元夫》诗:“劝君便是酬君爱,莫比寻常赠鲤鱼    鱼肠  唐李娇《素》诗:“鱼肠远方至,雁足上林飞。”鲤素  宋刘才邵《清夜曲》:“门前溪水空粼粼,鲤素不传娇翠颦。”    素鲤  唐代武元衡《祭李吉甫文》:“风传丽句,缄开鲤素。”    鱼素  元代方回《赠吕肖卿》诗:“湓浦稀鱼素,阳山杳雁程。”湓浦、阳山是地名。    鱼中素  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远水来从楼下路。过尽流波,未得鱼中素。”尺素   宋 苏轼《次韵赵令铄惠酒》诗:“门前听剥啄,烹鱼得尺素。”鱼缄  元代张昱《得朱桓修编海道之音》诗:“鱼缄尺素虽云密,事载空言始可怜。”    鱼信  唐代人胡曾《车遥遥》诗:“玉枕夜寒鱼信断,金钿秋尽雁书遥。”    鱼讯  清代黄六鸿《福惠全书·禀启附·候杨提台》:“夙庇鹰扬,虔伸鱼汛。”      鱼函  清人宣鼎《夜雨秋灯录·青天白日》:“遂掩襟往覘,锦袱也。中裹金玉钗钏,珠宝灵星,滕以鱼函,折作方胜。”    鱼封  明李唐宾《梧桐叶》第四折:“题诗罢告天公,替雁帖当鱼封,风卷起入长空。”    文鳞  文鳞指鱼,亦代称书信。李商隐《题二首后重又戏蹭任秀才》诗:“虚为错刀留远客,枉缘书札损文鳞;”    鳞素  明王世贞《答徐文杲》诗:“菰芦最深处,鳞素一堪凭。”锦鲤  本意为鳞光闪烁的鲤鱼,因鲤鱼代指书信,所以用作书信的美称,宋代李泳《贺新郎·感旧》词:“彩舫凌波分飞后,别浦菱花自老,问锦鲤何时重到。”锦素  宋代蔡伸《卜算子》词:“望极锦中书,肠断鱼中素。锦素沉沉两末期,鱼雁空相误。”    锦鳞  锦鳞书  锦鳞是鱼的美称,因鱼可传书,故亦代指书信。如后蜀人顾琼《酒泉子》词:“锦鳞无处传幽意,海燕兰堂春又去。”杜牧《春思》诗:“锦羽啼来久,锦鳞书未传。”   鱼笺  这是与上述各别称不同的书信别称。鱼笺是鱼子笺的简称。鱼子笺是唐代时四川产的一种纸,纸面呈霜粒状。因这种纸常常作书信用纸,所以代称书信。如元代任昱《寨儿令·书所见》曲:“碧波不寄鱼笺,翠衾寒犹带龙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信、简、牍、笺、素、函、札、缄
书信的别称(一)
“鱼雁传书”、“鸿雁传书”的由来
“鱼”如何传书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文化丨简、牍、札、笺……古人写信花样真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