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梦游的中医治疗

梦游是由于饮食失调、情志失和、先天禀赋不足、久病耗伤等因素引起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交、营卫失和、神失守舍而出现睡眠障碍的一种病症,又名睡行症、夜游症。其主要特点是患者睡眠时出现的各种各样不自知随意动作,如睡中突然起床,下地行走,挪动器具物品,甚至走出室外,进行各种活动,有时还可进行一些对自已或他人具有危害性的活动,患者表情茫然,目光凝滞,此时如与病人言谈也能对答,但患者对自己所作所为以及周围环境并不知觉,难以被唤醒,经过数分或数小时后再回到床上,或就地躺倒继续睡眠,醒后对自己的上述行为多不能记忆、回顾,但白天一如常人。常见于6~12岁男孩,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精神、应激因素均可诱发。近来睡眠实验室研究表明,睡行症并非发生于梦中,主要见于非快速动眼睡眠的第三期和第四期,可伴有夜惊和遗尿。如在睡行期内强行加以唤醒,可伴有短暂的意识模糊。儿童期偶有睡行发作者,大多于青少年时期自行停止,可有家族史。成年人若经常出现睡行发作,需要排除精神运动性癫痫的可能。患者可伴有多梦、头痛、头晕等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症状。

西医学中的睡行症、夜游症,以及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精神分裂症早期患者、某些精神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其临床主要症状与梦游症状相似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鉴别诊断

1.不寐:不寐是指单纯以失眠为主症,表现为持续的、严重的睡眠困难,多伴有精神不振、心烦、多疑等症状。梦游主要特点是患者睡眠时出现各种各样不自知随意动作,如起床、行走等行为动作。

2.狂病:狂病是在神志清醒时出现的以动而多怒,兴奋性精神失常为特点。常以狂躁不安,打人毁物,躁扰不宁,打骂不避亲疏,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甚至持刀杀人等情志异常之象为主。梦游则是在睡眠时出现的异常活动,醒后如常人。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饮食失调:饮食失调,脾胃功能减退,运化无力,痰湿停滞,浊邪内生,蕴积体内,郁久化火,痰火内阻,闭络阻窍,可致阴阳失交、营卫失和、神失守舍而发病。

2.情志失和:情志不遂, 肝失疏泄,气郁化火,扰及神明,神不守舍,发生梦游;或受惊吓,惊则气乱,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脑神受扰,神意妄行,发生梦游。

3.先天禀赋不足: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损,肾精亏乏,阴血亏虚,阴阳失调,神魂浮动,神离其舍,魂不附肝则人夜梦游。梦游以默默坐起、缓缓行走多见。或母亲怀胎期间跌仆受伤、情志抑郁、受到惊吓,造成胎儿气血瘀滞,阻塞清窍,元神受扰,神意妄行。梦游多出现烦躁异常、打人、毁物等动作过激的行为。

4.久病耗伤:久病气血亏虚或脾胃功能减退,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乏源,心脉失养,心神无有依附,神意外泄,睡眠后发生梦游。肝血虚者多烦躁,梦游时出现劳作、打水、洗衣等行为;心血虚者梦游时常找墙角或暗处掩蔽。

二、病机

1.发病总属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调,阴阳不交,营卫失和、神失守舍而发病。凡因气郁、火炽、痰扰、瘀血、宿食停滯或情志失常等因素伤及脑、心、肝、肾者,发病多较急;凡久病耗伤、劳倦过度及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所致,发病一般较缓,病程较长。

2.本病病位在脑, 与心、肝、肾、脾均有关系,与心的关系尤为密切。

3.早期多实证,日久多虚证。但总以虚实夹杂证多见,不同个体、不同阶段又各有偏重。

4.本病儿童多见,脏腑精气不足,髓海不充,心不藏神,神不安舍,多发生梦游。大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会逐渐减少或消失,亦有病情逐渐加重。病机复杂,形成虚实夹杂,正虚邪实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心神被痰浊瘀血所壅滞,脑髓失养,髓海不充,邪胜正虚,神意妄行,病情顽固且容易出现意外事故。

5.痰火内扰证,伤津耗气,或瘀血内停证,旧血不去,新血不生,蕴结日久,均可形成气血亏虚,或见心血亏虚证,或见肝郁血虛证,病情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证。肝肾精血同源,血虚日久,耗伤肾精,肝郁日久,木克脾土,病位由心肝涉及脾肾,终脏腑功能失调,致火、痰、瘀血等病理产物及气、血、阴阳亏虚,互相影响,互相转化,而病机复杂,病情顽固。

辨证论治

一、辨证思路

1.重在早期治疗。若梦游呈渐进发展趋势,要尽早治疗。

2.重视先天因素。儿童先天不足,肾精亏虚,脑髓失充,这是梦游发病的内在因素。

3.痰火内扰是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脏腑功能失调,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浊邪内生,蕴积体内,日久化热,闭阻窍道,导致病情向深重发展。

4.病变总属虚实夹杂。既有脏腑虚衰,气血失调,也有痰火瘀阻等浊邪内生,二者贯穿病变始终,在不同发展阶段,又各有偏重。

二、辨证要点

1.辨典型症状:本病的特征为睡眠时出现梦中的各种各样不自知随意动作,如睡中突然起床,下地行走,进行各种活动,有时还可进行一些对自己或他人具有危害性的活动,但患者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及周围环境并不知觉,醒后对上述行动多不能记忆,但白天一如常人。

2.辨虚实虚证:多属阴血不足, 心神失养,肝肾亏虚,临床表现为失眠多梦,每当劳累、思虑过度则梦游频发,一般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实证为痰火内扰、瘀血内停,临床表现为梦游兼少寐心烦,口苦目眩,头重,胸闷,恶心,痰多,惊悸不宁,胸闷刺痛,面色黯,虽为实证,但由于病因病机复杂,一般病程也较长。

三、治疗

1.治疗思路:梦游症多见于儿童, 若治疗不当,病情迁延,病机复杂则较难治疗。早期轻证的治疗是最佳阶段,重在养精补肾,填精补髓;继而通过“唤醒疗法”中断梦游,病情较快好转;成年患者的病机较复杂,不易治愈,但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症状也会有明显改善。

对于有暴力、自残倾向的梦游患者应加强看护,确保病人及他人的安全,必要情况下配合具有镇静安眠作用的西药进行治疗。

2.治疗原则:治疗以补虚泻实, 调整脏腑阴阳,宁心安魂为原则。实证泻其有余,如疏肝解郁、清热化痰、活血化瘀;虚证补其不足,如健脾养血,补益肝肾,充养精血。

四、分证论治

1.痰火内扰

症舌脉:梦游兼少寐心烦,口苦目眩,头重,胸闷,恶心,痰多,惊悸不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分析:本证多因宿食停滞,积湿生痰,因痰生热,痰火上扰,则失眠心烦,多寐易醒;因宿食痰湿壅遏于中,故而胸闷;清阳被蒙,故头重眩晕;痰食停滯则气机不畅,胃失和降,故见嗳气吞酸;痰郁化火,则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痰热内扰,宿食内停之证。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魂。

(1)方药

①常用方:黄连温胆汤加生龙骨、生牡蛎、全瓜蒌、胆南星。

黄连9g,栀子9g,陈皮12g,法半夏9g,茯苓10g,竹茹15g,枳壳10g,全瓜蒌12g,胆南星6g,生龙骨先煎15g,生牡蛎先煎15g,大枣6g,炙甘草6g

方中黄连、栀子清心降火,陈皮、半夏、茯苓、竹茹、枳壳、瓜蒌、胆南星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除烦,共奏清热化痰除烦之功,为主药;佐以生龙骨、生牡蛎宁心安魂;大枣健脾养心,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使药。

②加减:梦游伴胸闷嗳气,脘腹胀满,排便不爽,苔黄腻脉滑,加炒薏苡仁10g化湿和胃;若痰热重而大便不通者,加用生大黄后下6g或与礞石滚痰丸合用;若食积较重,症见嗳腐吞酸、脘腹胀痛者,加鸡内金9g,焦山楂9g,莱菔子6g消食和中;若心悸惊惕不安者,加珍珠母先煎10g安神定惊;若痰热较甚者,重用全瓜蒌15g,加黄芩6g,贝母6g清热化痰。

③中成药

礞石滚痰丸:每次1丸,每日2次。适用于痰火内扰所致的梦游。

安宫牛黄丸:每次半丸或1丸,每日2次。适用于痰火内扰所致的梦游。

(2)针灸

头维、印堂、中脘、膻中、巨阙、天枢、曲池、神门、少冲、丰隆、内庭;用泻法,可配合少冲、中冲、厉兑点刺放血。每日针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10 次为一疗程。如不愈,间隔3~4天进行下一疗程。

临证参考:本证见于病情相对严重阶段。梦游表现多躁狂,有打人毁物、情绪激动等暴力倾向。痰火扰动神志,神意外现,睡眠不安,出现梦游。痰与火内扰脑络为梦游的主要机制。治疗重点以涤痰清热,宁心安魂为治疗大法。依据痰与火的侧重不同,临床用药有侧重化痰通络和清热的不同。在此基础上,酌情加一些活血理气药物。

2.瘀血内停

症舌脉:梦游,睡眠不宁,头痛如裂,精神恍惚,头晕,胸闷憋气,面色黯,舌黯红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病机分析:头部外伤后瘀血内停,或因情志抑郁日久,气郁导致血瘀,或久病气虚,气不行血导致血瘀。瘀血阻络,髓海失养,神不安舍导致梦游;瘀血阻络则头痛如裂;神明被扰则睡眠不宁;气机不畅则胸闷憋气;面色黯,舌黯红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为瘀血内阻之征。

治法:活血理气,化瘀通络。

(1)方药

①常用方:通窍活血汤加减。

桃仁10g,红花10g, 当归9g,生地黄9g,川芎9g,赤芍9g,桔梗9g,柴胡6g, .枳壳9g,川牛膝9g,炙甘草6g

方中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活血化瘀止痛;桔梗、柴胡、枳壳行气开胸;牛膝引血下行,故可宣通胸胁气滞;甘草调和诸药。本方通窍活血化瘀。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广,疗效显著。

②加减:若胁肋胀痛甚者,可加郁金6g,香附6g;若瘀久化热,心悸失眠,加黄连6g,磁石先煎10g等;若咳嗽痰多,舌苔厚腻者,加半夏6g,瓜蒌9g,陈皮9g等;若面色觥白,神疲乏力者,加党参6g,黄芪9g,白术9g。

③中成药

血府逐瘀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适用于瘀血内停所致的梦游。

(2)针灸

百会、头维、风池、膻中、膈俞、合谷、血海、三阴交、足三里、太冲、委中。合谷、足三里用补法,余穴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每日针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10次为一疗程。如不愈,间隔3~4天进行下一疗程。委中可配合刺络放血。临证参考:本证类在病变过程中病情相对较平静。梦游过程中面容表情多痛苦状,有时也有抱头痛哭或用头撞击等自虐现象。瘀血阻塞脑络为此型梦游的主要机制,化瘀通络为大法。依据瘀血产生的机制不同,临床用药在重视祛瘀通络的同时,配以补气、化痰、清热、理气等药物,务必标本兼治,使邪祛正安,神清气爽。

3.心血亏虚

症舌脉:失眠多梦,每当劳累、思虑过度则梦游频发,平时神识不清,心悸不安,易受惊恐,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脉细弱。

病机分析:本证因心血亏虚,心神失养,神不安舍所致,故失眠多梦,每当劳累或思虑过度则梦游频发;血不养心则神识不清,心悸不安,易受惊恐;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面白少华;舌质淡、脉细弱均为气血两虚之象。

治法:养心补血安神。

(1)方药

①常用方:甘麦大枣汤加减。

炙甘草9g,小麦50g,大枣10g,酸枣仁9g,生龙骨先煎15g,制首乌10g,枸杞子10g

方中炙甘草甘缓和中,养心为主;辅以小麦微寒养心宁神;大枣补气,缓肝急并治心虚,三药甘味配伍,具有甘缓滋补,宁心安神之效。加酸枣仁、生龙骨宁心安神;因本证为心血亏虚所导致的梦游,故加制何首乌、枸杞子滋阴养血。

②加减:如失眠多梦重者,加夜交藤10g,柏子仁9g,茯神9g,远志9g以安神;如劳累、思虑过度则气血亏虚导致梦游频发,加党参6g,当归10g,芍药10g,阿胶烊化12g以补气养血;阴虚火旺者,加知母、牡丹皮各9g以养阴清热;惊恐不安者,加珍珠母先煎15g以镇惊安神。

③中成药

人参养荣丸:每次1丸,每日3次。温补气血。适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之证。柏子养心丸:每次1丸,每日2次。补气,养血,安神。适用于心气虚寒之证,症见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等。

人参归脾丸:每次1丸,每日2次。益气补血,健脾养心。适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证。

(2)针灸

四神聪、百会、头维、膈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神门、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针用补法,背俞穴、百会可配合灸法。每日针1次,每次留针30分钟, .每隔10分钟行针1次,10 次为一疗程。如不愈,间隔3~4天进行下一疗程。

临证参考:本证类多见病变过程中病情相对稳定之时。患者由于体质虚弱,久病、重病造成心血耗损,血病及气,气血亏虚,心神失养。病人多表现在睡梦中默默坐起、走动,口中念念有词,可与人交谈,动作表现缓慢。故以养血宁志,补气安神为治疗大法。在治疗过程中,多用补气药及行气药,一是气能生血,气充则血足;二是气行则血行,补而不滞,血运充足。若气血亏虚甚者可与独参汤、人参养荣汤合用。此证一-般脾虚运化功能较差,运用补脾药时应酌情佐以少量醒脾运脾之药,如加用砂仁之类药物,临床疗效颇佳。

4.肝郁血虚

症舌脉:症见梦游兼两胁胀满,胸闷不舒,虚烦,善叹息,食少纳呆,月经不调,苔薄,脉弦细。

病机分析:由于血虚,肝血不足,血不舍魂,神不安舍,故每当劳累、思虑过度则梦游频发;本证多因恼怒伤肝,肝失条达,而胸胁为肝经循行之处,气郁在胸中,造成气机不畅,肝气郁结,则两胁胀满,胸闷不舒,虚烦,善叹息,食少纳呆,月经不调,苔薄,脉弦细。

治法: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1)方药

①常用方:逍遥散加酸枣仁、龙齿、石菖蒲。

柴胡6g,当归10g,白芍9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6g,薄荷6g,生姜煨6g,酸枣仁10g,石菖蒲9g,生龙齿先煎10g

方中柴胡疏肝气,解肝郁,以顺肝性;当归、白芍养肝血,柔肝体,以和肝用;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助白术、茯苓健脾,薄荷助柴胡解郁,煨生姜配当归、白芍以和气血;加酸枣仁补肝益胆,宁心安神;石菖蒲开窍醒神,芳香辟秽,以制木郁土虚,痰湿内生;龙齿平肝潜阳,安神镇静,使肝魂有潜居之所。诸药共用,则木郁得解,脾土得健,气血得充,魂游自宁。

②加减:如胸闷胁胀,喜太息者,加郁金9g,佛手6g以疏肝解郁;若气郁痰结者,加法半夏、竹茹各6g;如血虚甚者,可用益气安神汤《血证论》):茯苓10g,生地黄15g,麦冬10g,人参6g,黄芪9g, 胆南星9g,远志9g,炙甘草6g,黄连6g,竹叶9g,大枣9g;若抑郁伤肝、气火横逆者,加琥珀10g,以镇静安神。

③中成药

安神定志丸:每次1丸,每日2次。适用于肝郁证所致的梦游,不宜久服。

(2)针灸

四神聪、风池、太阳、心俞、脾俞、肝俞、胆俞、期门、日月、中脘、神门、内关、足三里、阳陵泉、太冲、侠溪;四神聪针刺时针尖朝向百会穴,心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用补法,余穴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脾俞、中脘、足三里可配合灸法。每日针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10次为-疗程。如不愈,间隔3~4天进行下一疗程。

临证参考:本证以血虚肝郁,气机不畅为特征。可见于烦恼多怒,忧思伤脾之后。临床用药酌情加健脾益气、化痰理气、活血之品,重点疏肝解郁、养血健脾,如肝郁甚者可与柴胡疏肝散合用。

摘自:王永炎张伯礼「中医脑病学」p336-34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方剂学笔记完美版(三)
中医辨证论治九种类型眩晕
女性不孕症
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
李士懋经验介绍(弟子报道1,2,3)
颤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