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经方的体会——桂枝加黄芪汤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都治黄疸主证有何不同

以有形调无形

以无形治有形

无法胜有法

法无定法

一叶知心 巫娜 - 茶界 II

     近些年来在经方家冯世纶先生身边跟诊,对《伤寒论》、《金匮要略》进行了重新学习,再一次对胡(希恕)——冯(世纶)体系有了更深理解,结合临床,对《伤寒论》中有些条文有了新的体会,与大家分享,有不足之处肯请同道指正。

       一、桂枝加黄芪汤方证

       桂枝加黄芪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黄芪二两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取微汗;若不汗,更取。

      《神农本草经》 黄芪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一名戴糁。

      从《神农本草经》中看,黄芪的主要作用是补中实表。主治中气不足,表虚不固的恶风,自汗,盗汗,久虚败疮,肌肤麻痹等症。黄芪与桂枝汤相配主治桂枝汤证更见恶风重,黄汗出等上述诸证者。治疗表虚不固的太阳病。

      桂枝加黄芪汤方证见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24条,和《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16条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24条: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 。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胃气不足致表虚不固而黄汗出,表虚气冲于上而虚于下,所以两小腿前侧感觉冷(如果从经络讲,胃经循行于两胫骨前)。而历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出黄汗会发热,这是与一般黄汗的区别,表虚黄汗不发热,两胫怕冷。

      胃气虚,进食后精气不化而汗出,到晚上一躺下就出汗,这是虚劳所致。

      一般来说汗出热退,可是,汗出了还发热,这是虚热,是胃气不足,发汗不足以把热排出来,更使精气外泄,这是正不胜邪,时间长了,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而甲错。汗为精气所化,精气外散,热郁于里,久伤血络而成败疮。

       以上这些都是胃气虚,表虚不固,出黄汗的综合症状。

       如果身体重,出了汗,感觉轻松些,这是水气,水饮病,黄汗出,水气上冲,肉就会跳动;气上冲胸,胸中就痛。

       黄汗有三大症状:汗出黄色,发热,身肿痛。

      “又从腰以上必汗出······此为黄汗”这都是黄汗的正证,是对黄汗的一个总结,这些症状的出现都是由于胃气虚,表不固,精气外泄所致。表虚不固之证脉一定是浮脉弱。

       出现表虚湿停,黄汗出,恶风更重者就用桂枝加黄芪汤,除表虚不固的气虚外,不可用黄芪。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16条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诸黄家,小便不利,多为湿热,利小便,湿邪去,热无依附,黄疸痊愈。如果发热,自汗出,恶风,黄汗出,这是表虚的黄疸证,就用桂枝加黄芪汤治疗。

       病案举例1:三叔于1989年春季开始,每次进食时即大汗出,平常怕风,突然感觉乏力,发热,来家中找父亲诊治,家父诊其脉浮而无力,望其衣领及衣服腋下都被汗染黄,诊断为黄汗病,给予桂枝加黄芪汤加人参,九剂病愈。

     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证

     麻黄二两(去节) 连翘根二两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赤小豆一升 大枣十二枚(擘) 生梓白皮一升(切) 生姜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右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汤去桂枝加姜,枣建中解表,加连翘,生梓白皮,赤小豆清热除湿,主治表实恶寒,郁热发黄的太阳阳明病。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见于《伤寒论》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治内有郁热,又有胃气不足,热淤积于表,受外界刺激,出现无汗,发热,身黄,目黄,身痒,脉浮,弦,滑,数之貌似伤寒的黄疸初起者。

       病案举例2:李某,女,42岁,河北承德人。恶寒,发热,无汗,全身黄染,浮肿,身痒,恶心,小便短赤,大便粘腻,舌红,胎黄腻,脉浮弦滑。西医诊断“溶血性贫血”。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给予麻黄连翘赤小豆加当归芍药散,连服十五剂,汗出,热止,黄退,肿消,痒已,给予桃红四物汤,胶艾四物汤,理中汤随证加减而用,治疗三个月病愈。
     

 综上所述,桂枝加黄芪汤的辨证要点是:桂枝汤证见表虚不固,恶风更重,出黄汗,舌质淡,胎薄白,脉浮弱者。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辨证要点是:表实无汗,恶寒,同时又有明显里热之发热,身黄,目黄,身痒,恶心,舌质红,胎黄腻,脉浮弦滑数者。两者各自抓住主证不难鉴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治疗皮肤病
皮肤病的经方治疗(胡希恕讲述,冯世纶整理)
中医治盗汗病案三则
来了绝对值!——仲景经方精品讲座精彩进行中……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在肾病中的应用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