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文搞懂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前言

唯物辩证法中有两个基本观点,联系和发展。

联系和发展包含五个基本环节实现,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其中必然与偶然、内容与形式、现实与可能已经谈过了,本文将用6000字对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进行全面讲解,以供有需要的读者阅读。

“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必然性与偶然性

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的?

一文搞懂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基于联系观点:如何系统思考问题?

一文弄懂发展观点与过程思维

全文内容主要包含

因果的概念介绍

原因的几种划分方式

因果关系理解的三个误区

因果的对立关系

因果的统一关系

因果思维的两个方面

因果辩证关系与可能性和现实性、偶然性和必然性辩证关系的关联

和以往的文章一样,我致力于尽可能通俗而又不失深度地对这一概念进行详解,文章的论述将结合毛选、社会时事、个人成长相关的案例,以发散思维,增强可读性,帮助大家更好掌握和利用这一观点提升思维层次。

正文

原因和结果这一对概念,是对世界上所发生事件或者说现象的逻辑上的划分。

“原因”最早的一种定义来自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原因是用来回答“为什么”的。所以,如果问为什么某件事是这样的,我们可能会解释这个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比如水加热后会产生蒸汽)、这个事物的成分是什么(比如氢气和氧气结合会形成水)或者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比如疫苗是用来预防疾病的)。

这里面的本质是一件事引起了/推动了/促使了另一件事的发生,加热的水-蒸汽/氧气+氢气-水/疾病的威胁-疫苗。

抽象地讲,原因就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就是指由原因所引起的现象。简单来说,事件或者说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在现实世界中,因果关系通常不是一一对应的,往往一个结果,可能是由多个原因造成的。所以在原因概念的理解上,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再划分,比如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等

内因和外因是从事物本身和事物外部的条件来区分的。内因对于事物的发展是起第一位作用的,无论外部条件多么适宜,鸡蛋也只能生出鸡,生不出鸭。这也是我党长久以来坚持自力更生政策的哲学基础,只有内部的建设做好了,才能更好的利用外部条件,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矛盾论》

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是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角度来开看的。越复杂的事物,引起它的原因可能就越多,我们要抓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比如抗日战争的成功,就至少有如下几个原因: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共产党的敌后战场;苏联的援助;日本在其他地区的失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造成的中国人民大联合等,哪一个是主要的?最后一者。

在什么条件下,中国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呢?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就中国人民的立场来说,三个条件中,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论持久战》

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是从人的意识和客观世界所具备条件的角度来讲的。从原则上来说,客观原因是主要的,但我们也常常说,要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这是因为人具有动物所不具备的主观能动性,即使客观条件很差,也仍旧有可能通过主观的努力来实现我们的目标。一味的把原因归结为客观条件上,是不利于人克服困难的,宁愿把更多的原因归结为主观,也不要归结于客观。事实上,靠着主观扭转客观上的不利,实现矛盾对立面的转化,就是我们常说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在因果关系的概念理解上,要注意三个误区。

其一,在事物不断更替的过程中,一般地总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这意味着因果联系往往与时间的顺序性有直接关系,但并不是所有前后相继的现象都是因果联系。

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虽然时间上前后相继,但彼此之间并没有因果联系,一年四季的更替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

开枪时,我们先看到的是枪火,然后才会听到巨大的响声。因为我们总是先看到枪火,再听到枪声,所以可能会认为是枪火引起了枪声,但实际上枪火和枪声都是开枪引起的。所以,因果联系不仅是先后相继的一种联系,而且彼此之间还有一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当然,有些因果联系并不是前后相继的,而是同时的。例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力是因,反作用力是果,在因发生的时候,果也同时发生。

其二,区分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区别。所谓相关关系,简单的说,一个变量发生的变化与另一个变量发生的变化是有关联,我们中学时代就在数学上学过这一概念,正相关,负相关,相关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假设现在英国气温连续一周走高,国内股市也连续上涨了一周,对于这样一个联系,我们可以很容易区分出来,他们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而只是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是一种非因果关系的相关关系;假设现在持续降雨一周,水库水位不断上涨,这就是很显然的因果关系。

以上两个例子是较好辨别的,现在假设有这样一个命题:自信心更强的学生,学习成绩更加优异。前者是后者的原因吗?可能是,自信心更强的人,就越敢面对困难,学习也越努力,成绩也越好。但也可能不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轮回存在之哲学论证(五)
《新大众哲学》摘登:把握事物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明确了事物的因果关系,你就能清晰地分辨是非
“因果联系”认识的几个误区解析
哲学基本观点及运用一览表(初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