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价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转轨,出现过不少发财的机会,譬如股市、楼市、文玩市场、倒卖计划内物质。不少人置身其中,斩获颇丰;而更多的人则是置身其外,只能看着人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豪车别墅,自己照样老老实实打工挣钱。

却说这古玩市场,也有一批人先知先觉,就靠着捡漏发了大财,有人甚至成为了家底过亿的大收藏家。

今天要说的这位王先生,乃福建福州人氏,他花一万元买下的一本破旧古书,竟然在拍卖会上拍出了2600万的天价。

王先生是个古玩爱好者,每当闲来无事,会去古玩市场转悠。这天,他来到一处地摊前,发现一个塑料筐中,装着几本破旧的古书。

凭他多年沉溺于古玩的直觉,他发现这几本古籍非同一般。但他不想让摊主察觉自己的心思,以免漫天要价,所以装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拿了地摊上别的古董翻看,一边询价,一边讨价还价,却就是不买。

但他的注意力始终在古书身上,会偶尔瞄上一眼,就凭着这看似漫不经意的一瞅,让他更加断定,筐里放的绝不是寻常的古籍。

于是他先买了一件古董,明显让摊主赚了一笔,摊主觉得过意不去,答应赠送一样礼品。王先生就故意拣值钱的要,摊主自然不肯,王先生就拣低一点的要,再加一点钱。一来二去,总是高不成低不就,眼看生意就要谈崩,王先生这才说:我就要你这几本破书吧,适当再添点钱。

经过这么一番操作,让摊主觉得,这些破书的价值,要比前面的几件古董低,于是就答应了。

王先生回家后,将这几本旧书又细细看了几遍,确信没有走眼。只不过书的破损、污染程度已经十分严重,不少地方甚至出现了掉纸、脱落和虫蛀的洞眼。

为了妥善保存来之不易的古籍,王先生请教了许多文物专家,查阅了不少资料,花费大量精力,小心翼翼地将每一页古籍裱在宣纸上,再夹在崭新的杂志里压平,最后再用一个精致的纸皮夹装裱起来。

一切都做好之后,王先生才长长地舒了口气。原本他是想把这部古籍作为个人私藏品的,不料后来生意失败,无路可走,这才动了变卖古籍换钱的念头。

2012年秋天,王先生找到江西省图书馆的领导,说自己有一部宋朝古籍,“省图”想不想买下作为馆藏?

省图找来专家,经过一番鉴定,认为“应该是北宋的《景祐礼部韵略》,而且真迹的可能性很大。”甚至有专家断言,这部书极有可能是海内外孤本,价值不可估量,如果将其收购,那绝对是镇馆之宝。

为进一步确定古籍的真伪,江西省图书馆的领导把电话挂到北京,找到权威专家李致忠,又挂长途到上海图书馆联系到陈先行,请他们一起到南昌来鉴定一本失传已久的古籍。

李、陈二人都是国内研究古籍的顶级专家,听说发现了失传的古籍,都格外兴奋,即刻动身赶到南昌。

因为在电话中,江西省图书馆一再强调会根据京沪两位专家的鉴定给出一个买入价格,李致忠想到了好友韦力,韦力也是古籍研究的一流专家,而且他对古籍的市场估价有精准判断。所以动身时,便给韦力打了个电话,邀请他一同前往南昌。

201211月的一天,在南昌宾馆会议室,由省图书馆出面组织,有三位专家和书主参加的古籍鉴定会准时进行。

简单地吃过早饭之后,三方人员来到会议室,书主王先生由其父亲陪同。

三方落座后,王先生首先讲了古书的来历,然后谈到自己因生意受损,想要把书卖掉还债的情况。接下来,江西省图书馆的三位领导和专家,粗略地介绍了对古籍真伪判断的过程。

在仔细听了书主和省图专家的介绍后,韦力问江西省图的领导:“这部书你们谈的卖价是多少?”

省图的领导伸出了一个巴掌。

“五十万?”

领导摇了摇头,更正说:“是五百万!”

韦力一听,不免很想看看这到底是怎样一部书,竟然值得这个卖价。

坐在旁边的李致忠问韦力是什么想法。

韦力觉得,书都没有见到就谈价格有点滑稽,他提议书主先把书拿出来看看再说。

王先生于是拿出会议桌下的手提箱,将里面的古籍《景祐礼部韵略》摊开在桌面上。

三位专家的第一印象,是感觉古籍的外貌令人痛心,因为书籍的表面不仅污损严重,折痕也十分明显,被裱糊在宣纸上,呈单页状态,不是合订成册,怎么看也不是500万的价。

但这本古籍是孤本,不能以寻常视之。它极有可能成为史学收藏界的最新发现。

三人一番仔细研究之后,李致忠讲述了这本古籍的来历和鉴定结论:《景祐礼部韵略》,是北宋宋仁宗景祐4年,经宋仁宗下令由丁度等人根据《景德韵略》修改而成的,是一本北宋版本的《新华字典》,专门提供给读书人科举考试用的。从刚才对书的用料、装订、编纂格式、文字记载和落款印记的鉴定结果来看,真迹的可能性是有的。”

书主王先生问李致忠老师这本书的市场估价,不等李致忠回答,江西省图的领导就插话说,请王先生父子暂且带书回避。

当会议室只剩下专家和江西省图领导时,李致忠一改刚才的口吻,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说:“这本书是真迹!”

省图领导问韦力500万值不值,韦力也肯定地说:“按李老所说是真迹的话,那么它就是未见著录的一部宋版书,就凭这一条,绝对值这个价。”

但最终,江西省图书馆因为没有筹到这笔巨款,只好放弃了购买。

韦力后来回忆说,自己是民间收藏家,江西省图放弃购买后,他是可以下手收购的,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是因为他和李致忠有过君子协定。

李致忠是国图的人,他认为这样的孤本应当捐给国图,身为民间收藏家的韦力,自然不能背着朋友横插一脚。

2013年秋天,北京匡时拍卖公司的一则对外消息,轰动了整个海内外古籍圈——“北京匡时将于秋拍推出北宋《景祐礼部韵略》孤本”。

为使《景祐礼部韵略》有一个很高的拍价,匡时下足了功夫。它不仅利用媒体造势宣传,还特意出了一本图录,又特意请了十多个古籍圈的专家,搞了一个研讨会,将专家们的名字也一一打了出来,以证明这部书的真实性。

当时,匡时在图册上对这部书的估价是800万到1000万,可是在124日专场秋拍那天,刚一起拍,拍价就直接飙到了1500万。

最终经过几位大佬的角逐,这部书最终以2600万的天价被南京图书馆拍走,加上佣金就是2990万,王先生和匡时,都赚了个盆满钵满。江西省图闻知消息,真是后悔死了。韦力也说,早知如此,不如我私下把它买了。

资料来源:
《千年前的“新华字典”——礼部韵略》
《由北宋古籍《礼部韵略》谈起》
《男子花一万买一本破书……拍卖会拍出2600万天价》
《二百年来古籍最大发现:北宋刻本景祐礼部韵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2年,江西男子花一万买本破书,一年后竟以2600万天价卖出
男子花一万买一本破书,卖500万没成交,在拍卖会拍出2600万天价
2012年男子地摊上万元淘一本破书,专家劝上交,一年后卖到2600万
2009年,男子在地摊上花1万元买了本“破书”,4年后拍出2600万
男子花1万买本破书,专家出500万没成交,拍卖会竟拍出2600万天价
古籍善本身价20年涨10倍 过云楼藏书拍2亿天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