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至大如年——阳升阴降时,应该怎么过?


中医书友会第 1914 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冬至大如年”,冬至为什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如此重要的节日?“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为什么数九的习俗从冬至开始?冬至为什么要吃馄饨,吃饺子?人过什么节呢?人过的节日都是自然的节点,中国人天人相应的智慧,品味不尽。(编辑/王超)

阳升阴降冬至节

作者/段振离;萧放


节日起源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战国时期的黄河流域,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到了西汉《淮南子》一书中,已有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这是我国历史上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最早记录。


有人误认为二十四节气与阴历有关。其实,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阳历划定的。它根据太阳在黄道(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也就是太阳周年运动的路线)上的位置及引起地面气候演变的次序,将全年划分为24个段落,每段相隔约半个月(15天),每一段叫做一个节气。


每月月首者称“节气”,月中者称“中气”。二十四节气就是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的总称。在全年24个节气中,最重要的是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合称“二分二至”。冬至和夏至一样,是阴阳转折的时期。


冬至是阴极而阳生,阳气渐生,阴气渐降,白昼逐渐延长,夜晚逐渐缩短。


冬至这一天,太阳黄经为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就逐渐长了。民谚云:“吃罢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古代习俗


1.履长


古代冬至有“履长”之贺,即家中妇女给长辈做新鞋袜。


人与自然同禀一气,在一阳复始的时节,人们只要能与自然同步相应,就会获得新的生命力。老人是家庭的尊长,在小孩添岁的同时,尤其要为老人延寿。在一阳新生、白昼渐长的时节,年轻后辈及时给老人奉上新鞋新袜,其显见的作用是帮助老人过冬,但其更重要的是民俗礼仪意义,是使老人在新岁之始,以新的步履与时俱进,健康长寿。


2.饮食——吃馄饨、吃饺子


庆贺冬至的食品与冬至服饰一样,也有着顺阳助长的象征意义。冬至节令食品最典型的是馄饨。俗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现今四时皆吃的馄饨在过去是冬至的专门食品。古人认为冬至时节阳气虽生,但阴阳包裹,阳内阴外,正与夏至相反,夏至食粽是为了破阳释阴,冬至食馄饨却为了破阴释阳。


馄饨形如鸡卵,颇似阴阳未分时的一团浑沌,在阳气始生的冬至日,人们食用馄饨,以模拟的巫术形式破除阴阳包裹的混沌状态,支助阳气生长。


除了吃馄饨,据记载,北方的一些地区还会吃饺子。据说,饺子的发明与医圣张仲景有关。东汉时期,南阳的张仲景在长沙任太守,某年冬天回到老家南阳,见许多乡亲都冻伤了耳朵。他就把羊肉剁成馅包入面皮中,做成耳朵形的“娇耳”,又叫“饺子”,给人们医治冻伤的耳朵。于是后人每年冬至日都吃“饺子”,预防耳朵冻伤。这一民俗一直延续至今。


3.数九


民间的数九游戏,也是从冬至开始数起。冬至处于仲冬时节,是接受阳光最少的一天,但它还不是最冷的日子,由于地面热量发散的时间效应,冬至之后才进入酷寒时节,民间数九习俗即从冬至开始,俗谚有:“算不算,数不数,过了冬至就进九。”“进九”意味着严寒的到来,有民谚为证:“冬至前后,冻破石头。”


冬寒对于保暖条件简陋的古人来说,的确构成了严重威胁,人们是掰着指头度日。为了舒解在冬寒胁迫下出现的心理危机,挨过漫长的冬季,人们很早就发明了“数九九”的游戏,从寒冬看到春日的希望。人们将从冬至开始的“数九九”的游戏,作为冬令时间的习惯表达,虽然立冬是进入冬季的时气点,但人们从身体感受出发,将冬至作为冬天到来的真正标志。


九九歌,在近千年的传承中,虽有着历史与地域的变异,但其记述冬春交接的时间方式没有变化,我们从最近仍在流传的一首九九歌中可得到明证:“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养生


冬至之后,北风呼啸,天寒地冻,草木凋零,虫蛇蛰伏。为了预防疾病,保障健康,必须适应四时气候,总体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具体地讲,在穿衣和居家方面,一定要采取防寒保暖的措施,但“暖”不等于“热”,冬季室温宜保持在20°C~23°C,温度太高,反而不利于健康。冬季应常晒被褥。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强烈的杀菌消毒作用,可杀死各种细菌。被褥经过暴晒后,会立即恢复干爽,变得蓬松、柔软、舒适、暖和,对健康大有裨益。


饮食上,宜选用羊肉、狗肉、鸡肉等温肾壮阳之物,有助于抵抗寒邪的入侵。饮食不宜过咸,因为咸味入肾,致肾水更寒,不利于振奋心阳。饮食切忌寒凉之品,以免耗伤元阳。


冬季是进补的良好时机,这一点比较复杂。因为虚证有阳虚、阴虚、阴阳倶虚、气虚、血虚的不同,滋补应该相应地补阳、补阴、补气、补血。此时应求教于医生,辨证论治,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滋补。


同时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和抗病能力。运动不宜过于激烈,以免出汗过多,导致体内阴精亏损、阳气耗散。

 



I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冬至,安身绝百事(4组)
冬至-二十四节气
节气养生—冬至
二十四节气之小满
明儿冬至,看老北京人这样过冬至
冬至时节话冬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