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泽东: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到底是怎么拉开的?

1、有联合

这是第一个分水岭,没有这个条件,就没有门票。

案例:萧子升

他与毛泽东、蔡和森同为杨昌济老师的得意弟子,他们品学兼优、志趣相投,人称“湘江三友”
但是,萧子升不懂得联合
他没有联合。
以后,他成了大学教授。

这里我们引毛主席的一句名言:

我们竖看历史,历史上的运动不论是那一种,无不是出于一些人的联合。较大的运动,必须有较大的联合。最大的运动,必有最大的联合。

联合属于毛主席的主要原则,毛主席一直强调团结,强调批评、自我批评,以促进团结。

毛主席,

我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1935年的长征途中,在草地与张国焘之间的斗争。
当时党内面临着分裂,可见,联合在毛主席的心中,是占至关重要的地位的。

可见,在毛主席的心中,联合是至关重要地位的。

2、掩藏弱点,不是暴露弱点

联合之后,一个团队内就会有看不惯、许多缺点、许多弱点、没什么长处、不愿共事、难以忍受等等,各种形形色色的人。

反复指责别人的弱点,便会失去联合。

案例:罗章龙

1931年初,批判“立三路线”。罗章龙认为政治局大半都是“立三路线”的执行者,要改组政治局,三中全会补选的中央委员统统退出,要另选中央委员,对原中央领导人采取否定一切的态度。
随之另立中央选罗章龙为主席,被开除党籍。
他没了联合。
以后,他成了大学教授。

这里我们引毛主席的一句名言:

虽然如此,却不是我们根本的没能力。我们没能力,有其原因,就是“我们没练习”。

毛主席认为,组织者的天才就在于,他能够把各种人的长处结合起来。他不应暴露别人的弱点,或者反复指责别人的弱点,而应当鼓励把所有积极的因素联合起来。

毛主席,

“一个队伍里头,人们的思想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经常是不整齐的。但对犯错误的同志要有好的态度。”
“虽然犯过路线错误,但是他已经承认错误并且决心改正错误,我们还可以选他”。

毛主席临投票时还说:“你们不投王明,我姓毛的投王明一票。”

3、要有一整套的策略、政策

毛主席考虑完目的之后,就开始考虑方法策略,并且是一套方法、一套方法的,把目标和实际连接起来。

这些政策、策略可简化成“充满生机”的口号。

比如:

1)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2)第一是自卫原则。第二是胜利原则。第三是休战原则。就是“有理”,“有利”,“有节”。

3)反对击溃战,承认歼灭战。

4)我们的态度:一条是你提出,我不同意者要争,一条是你一定要坚持,我接受。

5)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6)练兵方法,应开展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群众练兵运动。

7)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

8)将识别、培养和提拔本地干部,当作自己的重要任务。只有这样,我党在解放区才能生根。

……

毛主席,

并不是目的错,完全是策略错。

没有政策、策略,就缺乏同一性,大量的事情,便无法一一处理。

政策、策略,抹除了人、对象、条件、小环境间的差异性。

基本上,政策、策略是个吞吐器。决定了——能吞吐多少人?能吞吐多少事?

4、会忍耐

执行策略,意味着绝大的忍耐

1)忍耐自发、自流的那部分

总有处于弱势的时候,就要忍耐自己的习惯和个性。

2)忍耐不切现实、不正确的部分

没有忍耐,就不能等到后续的机会。在这里,就是要守株待兔。

毛主席,

“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照顾大局,只要不妨碍大的原则,多多原谅人家。忍耐最难,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

忍耐,就是《西游记》让人脱去凡胎的“无底船”,否则不能渡过。

5、不放弃好的希望

一个团队,总有不同的成熟阶段、意见、想法,不试一试,就总是会不死心,试了多次之后,总有错误意见占上风的时候,那时就可能遇到近乎灭顶之灾的事。

遭遇灭顶之灾时,有四种能力:

1)通过放弃、预先逃开这种危机

这是一种实质上的逃跑。这是这个人的极限,极具才华,但遇到类似极限,他都会做出命运的选择——逃跑。

每一次的逃跑,未来就断崖式的跌落。

(1)假设张国焘在中央红军长征时,坚住了川陕根据地,那么不排除中央去往川陕,而未必是陕北。

那么,张国焘拥有最大的未来,120。

(2)假设张国焘一直守在延安,而没有逃往武汉。

那么,张国焘仍然拥有相当可观的未来,80。

当他逃跑后,

他的未来,就断崖式的跌落,接近于清零。

逃跑,实质是没有做最坏可能的准备,未留余地。

这就是放弃了好的希望。

人是无法改变的,可以提升极限高度,但无法改变面临极限之后的选择。

2)通过放弃、转移入新的环境

这也是这个人的极限,颇具才华,但遇到类似极限,他都会做出命运的选择——转移。

转移和逃跑,有本质的区别,转移是不放弃希望,逃跑是对过往希望的绝灭。

转移者,预见稍嫌不足:

(1)所以,在通常的能力上,应该说不如因预见而逃跑者。

(2)又因预见不足,转移就发生在迫不得已、形势恶劣的时候。

这就获得了信任。

(3)又因预见不足,他便要倚重别人,也即给别人机会。

这就给自己带来好运。

(4)转移者,往往会发生二级转移,即把别人的过错往自己身上揽。

这是给别人带来好运。

(5)而转移的结果,也会给转入地的人带来好运。

于是他就成了一个平衡点,平衡点是不可以破的。

新人、旧人都要倚重他,所以他仍然保留了自己绝大部分的前途。

在前途上,转移者并没有放弃过往希望的绝灭,时间和历史仍然会奖励他,他的前途会远远超过逃跑者。

这是从好的希望转移到了次级希望。

3)顶住,保存剩下火种

这是第二个分水岭,这是超级领袖的门票。

这是一种被迫发生的情况,在处绝望之地的被拯救,便获得了超额的信任、信仰反哺。

所以,这构成超级领袖的基础。

比如,

(1)朱总司令,保存了南昌起义的火种,从普通党员一跃而起。

(2)毛主席,保存了秋收起义的火种,就此展开了他的辉煌画卷。

毛主席没有出过洋,在当时的大背景下,这就造成了原始的信任缺陷。以致40岁了,还被26岁的人喊“小毛”。

毛主席,

硬着头皮顶,准备顶它十年。

保存火种,是个筛选器,筛选出实力派。

又如,毛主席

(1)秋收起义,没有放弃
保存了红军的种子。
2)井冈山,没有放弃过

井岗山是失守过的。
3)中央根据地,没有放弃过
1932年,宁都会议,被剥夺了权力,仍然没有放弃。

在长征转移之前,毛泽东写信给中央负责人表示想留在瑞金。
4)长征时,没有放弃过
想办法召开了遵义会议,改组了领导层。
5)四渡赤水,没有放弃过
通过四渡,终于,跳出了蒋军的包围圈。
6)陕北根据地,没有放弃过。
陕北根据地,毛主席更是一直坚守,当时是2万军队Vs几十万军队。

陕北的形势,多次遇险,曾距追兵处仅400米,但仍然没有放弃。

这一切,是不抛弃好的可能性的表现
(1)只有不放弃好的可能性,才能做到这一点。
(2)只有不放弃好的可能性,才能挽局势于既倒,在最后五分钟保存自己。

然而,这是一种被动的,这是一种被逼到墙角后的选择,所以只是具备了超级领袖的门票。

这是不放弃好的希望。

不放弃好的希望,实质是增长自己的干部数量、质量。

(1)逃跑丢失干部

比如张国焘从延安逃跑时,一个干部都带不走。

在做策反时,一个人都策反不了。

而在长征时,说南下就南下。

(2)转移增加干部

转移会丢失干部,但在后续仍然会被赋予干部。总体上仍然处于优势。

(3)保存生成干部

从没有干部,转化出了自己的干部,是生成了干部。

这是自力更生出来的干部。

有干部就有力量,没有干部,就会被人轻易撼动。

其最终实质,是创建了自己的外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所以难以撼动。

6、用斗争求团结

只要是一个联合,就必然面临团结和分裂问题。

这是第三个分水岭。

在此,朱老总和毛主席有鲜明的对比。

朱老总,只有被逼到墙角的时候,才会站出来,通常就是接受命令。

而毛主席,
(1)促使遵义会议发生,逆转了红军的命运。
(2)做大量的思想工作,促使遵义会议获得关键性一票。
(3)鲁班场会议后,做总理的工作,逆转拿回军权。
(4)四渡赤水,跳出蒋军的包围圈,挽救了红军。
(5)和张国焘,敢于斗争,也敢于团结,逆转局势。
逆转了一系列历史事件的时空走向。

毛主席,

对路线问题,原则问题,我是抓住不放的。重大原则问题,我是不让步的。

7、顾后果的斗争

只要是斗争,一定会造成某种后果,斗争而不顾后果,就不会形成一个大局。

在此,彭老总和毛主席有鲜明的对比。

敢于斗争,但对后果考虑的少,所以大局旁落。

而毛主席
(1)井冈山,求团结。
(2)进攻南昌,不强攻南昌。
(3)山地游击战。

(4)斗争而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5)和王明斗争,但仍要选王明为中央委员。
(6)控意气,不受挑拨和激将,拒绝不适当的决战。

每一个斗争,都是顾后果的,所以总在大局之内。

顾后果的斗争,是“既做最坏可能的准备,又不放弃好的可能性”的体现。

毛主席,

向着最坏的一种可能性做准备是完全必要的,但这不是抛弃好的可能性。

8、做最坏可能的准备

高手相争,只在准备的深度和宽度。

这是第四个分水岭。

只有准备的足够深、足够宽,然后才可能做到不放弃好的可能性。

也即不放弃好的可能性,是做最坏可能准备的一个结果。

比如,毛主席

(1)长征过程中,率队单独北上,抵达陕北。

(2)七大上,预先列出17条困难。

毛主席,

虽然革命由于国民党的叛变而遭受了失败,但是,引起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大革命的一切矛盾一个也未解决,国民党绝不能解决这些矛盾。

足见毛主席的深度,“国士无双”这个词远配不上他。

9、自力更生,不依赖外援

以上八块,都做好的,就是超级领袖了,但无“自力更生”这一条,仍然面临失败风险。

比如,某人

1)懂联合

先联合共产国际,再联合江浙财团,再联合英美,盟友一个接一个的换。
2)掩藏弱点,不是暴露弱点

用金钱掩藏自己的弱点。

3)有办法,有策略

削军阀的手段、办法,或文或武,时机把握异常精准。

4)能忍耐

1927年8月第一次下野,1931年12月第二次下野,1949年1月第三次下野。

5)不抛弃好的可能性

撑到丑国参战。

6)做最坏可能的准备

从南京到武汉,再到重庆,从南京到湾湾。

7)敢斗争

正是敢斗争,一步步登顶。

8)顾后果的斗争

轻易不赶尽杀绝。失败者,出国。

9)善于保存

早早经略四川。

早早经略湾湾。

毛主席,

蒋介石的战略基本上是靠外援,这是危险的,故失败。

当前的外援不足以支撑局面时,他无法迸出新的力量,就失败了。
反之,毛主席自力更生,屡屡迸发新的力量,障碍、障碍、障碍什么的,都迈过去了。

10、不死的运气

具有以上九条,虽小必大,虽弱必强。

但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过程中不夭折。

比如毛主席,

1)他有好几次都做了死的准备,但是,不知为什么都没有死。

2)他说,不知是怎么一回事,有好多次都曾以为是要死的了。紧靠在自己身边的警卫员也牺牲过。

3)有一次,身旁的战士被炸弹炸伤,满身是血,可是我却一点也没有受伤。这种差一点儿死去的事还有过不少次。

没有这些幸运,就不能。

这种幸运也许与心正、只行阳谋有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下或北上(46):中央指示正确对待原四方面军干部
毛主席:团结人的一个办法!
深度!毛主席和其他人拉开距离的10条规则
这个男人,是毛主席身处至暗时刻的一束光!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远在加拿大的张国焘,面对记者只说了10个字
看懂毛主席的逆袭之路,我才明白:忍耐力,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