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株洲政府调研组“进淄赶烤”,探寻淄博出圈的成功密码!

重磅推荐1:2023全国市级国资平台资产、负债率、评级数据大全出炉

重磅推荐2:2023全国县级国资平台资产、负债率、评级数据大全出炉

“淄博烧烤”引发的消费思考

株洲市政府研究室调研组



 今年3月以来“淄博烧烤”走红全国,吸引各地游客“进淄赶烤”,为株洲提振消费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近日,市政府研究室组成课题调研组,赴山东省淄博市现场考察调研,与淄博市政府研究室、商务局、文旅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座谈交流,考察八大局、齐国历史博物馆等消费热点,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在株洲与市商务局、文旅广体局会商研讨,力图找到“促进消费”的密钥。

1

“淄博烧烤”经验

据现场调研,“淄博烧烤”推广工作经验主要体现在“流量、青年、服务、诚信”四个关键词。

(一)流量是提振消费的“金钥匙”。在互联网大浪潮下,酒香也怕巷子深,消费已与流量深度绑定,成为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淄博烧烤”的火爆,在于掌握了这样的“流量密码”:一是网红点燃热度。今年2月,淄博市委网信办和B站联合千万粉丝网红大V,开展文旅宣传直播,为淄博烧烤现象级热度“飞升”奠定了基础。3月以来,淄博烧烤的网络舆情热度进入上升期,“大学生组团坐高铁去淄博撸串”登抖音同城热榜,吸引更多美食博主、自媒体前往拍摄打卡。4月以来,“淄博烧烤”搜索量同比增长超370%,全平台搜索量同比增长超770%,全网浏览量超200亿次,相关话题多次登热搜榜首。二是政府助燃话题。在“淄博烧烤”走红网络后,淄博市委市政府迅速反应、科学决策、及时跟进,因势利导打造“淄博烧烤”城市新IP,抓住了“流量”风口。淄博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城市品牌进行整体推介,公布了打造“淄博烧烤”美食品牌的相关措施,延伸流量链条,成为激活当地消费资源的新窗口、新名片。3月份以来,淄博市接待旅游人数、实现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9.9%、125%,比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5.5%、17.1%。三是舆情及时化解。“城红是非多”。据调查,“淄博烧烤”网络正面表达为48%、中立为44%、负面为8%,个别烧烤店“宰客”、等位太久、服务不到位、网红直播影响秩序等负面舆情偶有出现。淄博市委网信办实时关注网络舆情发展,给予积极回应,引导网络媒体加大正向宣传力度,做好负面舆情防控化解,树立了城市良好形象。

(二)青年是提振消费的“生力军”。青年是一座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推动消费、创造价值、引领时尚的重要群体。近年来,淄博市始终尊重青年、渴望青年、厚待青年,为消费注入了新动力。据问卷调查显示,前往淄博消费的人群,“90后”“00后”超八成,其中“00后”超五成。一是把准青年消费脉搏。为迎合青年消费需求,淄博市面向学生推出9.9元的“齐惠游”青春版,实施景区门票减免优惠政策,景区累计减免门票费用2394.9万元,带动景区“二消”约3521万元;开通14条“1元公交游景区”旅游专线;设立了39处青年驿站,学生可享受每年4次、每次5天的半价入住优惠,最大限度为青年出游降低成本、提供便利。二是强化青年发展导向。淄博市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工作,2020年在全省率先提出“建设多彩活力的青年创业友好型城市”,2022年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出台“青年创业友好型城市25条”“人才金政50条”,滚动实施“三年十万大学生集聚计划”“五年二十万大学生来淄创新创业计划”,对引进的本科、硕士、博士分别给予20万、30万、60万的生活、购房补贴。近三年来,淄博共举办名校人才直通车600余场次,累计引进专科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14.21万人,发放各类人才补贴11.83亿元。三是加强青年服务保障。淄博市坚持为青年人筑城,换位青年视角审视城市发展,围绕快乐生活、成就事业命题,聚力打造“好学、好看、好吃、好玩、好创业”的“五好”城市。为满足青年对时尚活力的追求,淄博建设了一批融合文化、时尚、创意等元素的特色商业街区和网红打卡地,举办青年足球锦标赛、全国电竞大赛、烧烤节、啤酒节、音乐季、露营季等文体活动,让淄博这座古老的城市更加时尚、更加年轻、更具魅力。

(三)服务是提振消费的“风向标”。消费不仅仅是流量型经济,更是口碑型经济。互联网放大了每一家商铺、每一家企业、每一个城市背后的努力,每一个人都是传播者,用自己的眼睛、耳朵感受对方的态度、温度,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呈现在互联网。淄博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努力让“流量”变“留量”、“网红”变“长红”,为当地烧烤经济发展提供了优渥环境。一是实施精细管理,体现为民情怀。烧烤是一种“地摊经济”,容易造成占道经营、噪音扰民、环境污染等问题,厦门、哈尔滨、晋城等全国部分城市禁止区域或全城露天烧烤。在创城压力之下,淄博没有一禁了之,也没有放任不管,而是在精细管理上下功夫,体现了城市管理者的民本思维。从2015年开始,普及无烟环保炉具,引导露天烧烤进店、进院、进场经营,出台烧烤管理“十条规范”,大大减少了露天烧烤油烟排放,有力保护了“小民烟火”,让地摊经济融入城市肌理。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淄博位列全国第29名、全省第1位,以优异成绩夺取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二是提供精心服务,满足游客需要。淄博市将原有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指挥部成建制保留设立淄博市烧烤推广领导小组和指挥部,明确各相关部门责任分工,为消费者提供周到服务。比如,公安部门绘制巡防地图,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管事率,每日出警1000余名,强化摊点巡逻执勤,为消费者筑牢安全防线。交通部门新增“烧烤定制专线”21条,加强公交、出租车及网约车管理,为消费者提供交通便利。交警部门增加400余名警力加强疏导管控,规定外地车辆违停不贴罚单。商务部门制定烧烤地图,成立烧烤协会,举办烧烤体验活动,对商家开展星级评定,提升消费者体验。文旅部门增加观光车,打通景点通道,在全市34家A级旅游景区推出“免费开放日”等活动。开放全市207家党政机关大院,免费为游客提供停车场和厕所。三是强化精准引导,塑造好客民风。2007年,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叫响“好客山东”的旅游形象口号,传递出优化旅游综合环境的鲜明导向。淄博群众和商户用实际行动展现好客热情,群众自发组织车队在车站免费接送游客,当地车主自觉礼让外地车辆,暖心群众主动为排队游客分发灌汤包,商家店主自发提供免费住宿,免费给外地人看行李,诠释了市民对这座城市最朴素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五一期间,淄博市各级党政干部全员不休假,充当志愿者,在火车站以及八大局等区域,为消费者提供交通、住宿、烧烤、旅游线路等咨询推介服务,让淄博这座城市有热度更有温度。“五一”假期,淄博吸引全国各地游客逾15万人次,全市酒店出现一房难求的火热景象。

(四)诚信是提振消费的“生命线”。诚信是消费经济的立身之本,特别是自媒体时代,如果发生不诚信的行为,影响的不仅是商户形象更是整个城市的形象。淄博市组织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对345家肉类批发商、1702家烧烤餐饮单位,开展烧烤食品经营单位专项整治行动,守牢了诚信底线。一是高压监管食品安全。对餐饮单位每周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增加错时检查、“夜查”比例,线上线下同步开展联合整治,责令改正295家次,头部烧烤餐饮单位停业整顿4家次,启动简易或一般行政程序42家次。对摸排的23家网红烧烤店、13个烧烤餐饮聚集区,组织人员每天开展日常检查、监督抽查,适时开展“回头看”。二是全力稳定市场价格。淄博市发布《关于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对8大市场内烧烤食材和10个样本酒店等价格变动实施每日监测,商户自觉保持低价,大部分肉类单串价格保持1—2元,人均消费不超过50元。发布阶段性对宾馆酒店客房哄抬价格行为认定有关问题的通知,约谈1276户酒店宾馆,要求“五一”假期前后,酒店价格上浮不得超过50%。三是及时处结消费投诉。实施投诉举报接诉即办、24小时快速回应机制,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建立“淄博烧烤”放心消费服务平台,每家餐饮单位确定一名市场监管联系人,公布联系电话,负责处置消费纠纷。

2

相关启示

(一)人民是城市的主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作为工作的评判标准,杜绝与民争利,全心全力服务市民,打造让全体市民有归属感、自豪感的城市。

(二)保值增值城市资产。城市资产是最大、最宝贵的资源,是城市活力和竞争力的体现。既要盯紧GDP增长,又要盯牢整座城市资产的保值增值。一定要千方百计让市民手上的资产不闲置、不贬值,让整座城市的资产活起来、用起来,让整座城市资产保值并不断升值。

(三)有人方有世界。城市发展,离不开人气、人才和人心。人扎堆才有需求,才有交易,才有经济。要瞄准做旺人气,挖掘市内产业、商圈、文旅等特色优势,促进消费回补、潜力释放和内需扩容,把消费信心“提”得更足、把促消费政策“落”得更实、把城市名气“叫”得更响,让城市的烟火气更旺、人情味更浓。

(四)动人春色不须多。直指人心和触及灵魂的妙着,常常让人不请自来,呼朋引伴,流连忘返。要转变观念,从投入驱动向生态价值驱动转变,从“门票经济”向讲好故事、谋好项目、做好产品的多元有效供给转变,通过从“心”服务,持续提升优质消费服务体验,让城市成为人们心向往之的“悦来客栈”。

3

工作建议

(一)成立工作专班。像抓产业链一样抓人气、抓消费,组建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筹网信、发改、文旅、市场监管、城管、公安、交通运输、农业农村、住建、资规、团委等部门有关力量,让懂经济、懂文旅、懂消费、会策划的人牵头,增强工作效能,形成强大合力。

(二)打好政策组合拳。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康、养、学”九方面,研究制定新一轮政策措施,加大对促进消费的研究谋划和政策支持力度,树牢“少打市民主意,多给市民方便和实惠”的观念,想方设法聚人气、引流量,提振消费信心,激发市场活力。

(三)培育消费新IP。邀请专业研究机构,聚焦中华始祖炎帝、世界制造名城、千年瓷都·天下醴陵、第一红色根据地“四大品牌”,挖掘提炼服饰、美食、陶瓷、景区等城市新IP,挖掘整合炎陵黄桃、醴陵小炒肉、攸县香干、攸县米粉、茶陵祖庵家菜等地标性特色美食,讲好株洲故事,展示株洲魅力,塑造株洲品牌。

(四)建设服务型城市。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消费服务“红黑榜”、星级评定等机制,建设便捷高效的消费交通线,强化机场、高铁、城轨与景区商圈直通,打造智轨、公交消费专线,加强各类“消费地图”等智慧城市建设,推动饮食名街、服饰名城、露营地、特色民宿等建设,让消费者“舒心花钱”。

(五)创建青年型城市。争创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在宜居、宜业、宜学、宜游上下功夫,加快建设一批免费住宿、服务就业的青年驿站,打造一批青年特色街区、街头艺术站,举办啤酒节、音乐会、烧烤节等青年特色活动,让株洲“年轻态”、青年“更出彩”。

(六)打造网红城市。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精心做好短视频营销工作,深化与“两微一抖”、小红书、携程、B站等新媒体、OTA平台的合作,结合轨博会、服博会、瓷博会、航博会、钻石论坛、烟花论坛、旅游发展大会等活动,展现“住株洲房子、拿一线城市工资、干全球事业、过北欧小城生活”的幸福株洲场景。

(七)提质夜经济街区。打造夜食、夜娱、夜购、夜游等多业态并举的夜经济示范街区,提质升级贺家土美食街等“夜食”集中区,提升滨江广场等“夜娱”品质品位,完善神农太阳城等“夜购”商业配套,举办烟花表演、灯光秀、水秀等“夜游”活动,放宽夜间和假期摆卖行为管制,让株洲更“接地气”、更有“烟火气”。

(八)塑造好客风尚。把民风教化作为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方式,充分发扬株洲“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特质,进一步塑造“崇礼重义、热情好客、诚信厚道”的人文品质,倡导“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理念,引导市民争做株洲旅游的“讲解员”“宣传员”“形象大使”,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九)减免收费项目。节假日减免部分景区门票,引导“二次消费”,摆脱“门票依赖”。在夜晚、假期等消费活跃时段,放宽停车收费,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在景点、商圈、饭店等场所,免收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收费。

调研组组长:崔家盛

调研组成员:朱宸、尹卓

来源:株洲党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寻一处烟火 品一方“淄“味
淄博市长走上总理座谈会,这是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丨九派时评
舌尖上的烧烤,下一个高潜赛道?
商业评论|洞见学堂:淄博烧烤是如何“爆红”的?——基于4C营销理论
2023时政热点备考:爆火的淄博烧烤
淄博烧烤,一种新“标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