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网要普查:找问题,出对策

除了跑冒滴漏严重等硬件问题,我国城市排水管网还存在哪些问题?在处理设施实施市场化之后,管网行业能否利用市场机制提升投资、管理的效率与水平?本报特约请业内人士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针对管网普查,国家层面没有总的宏观目标和标准,普查的手段、方法及普查的结果要求不统一确定

政府部门缺乏形式灵活的融资方式吸引投资者建设管网,造成了大部分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滞后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的情况

受异常气候影响,近年来城市暴雨内涝频发,城市排水系统频遭舆论质疑,也给相关的环保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如何实现排水管网投资以及管网高质量运营,是城市排水管理中的一大难题。

根据国务院今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2015年年底前需完成地下管线普查。而相关资料显示,全国有超过50%的城市尚未进行普查。目前的现状是,针对管网普查,国家层面没有总的宏观目标和标准,普查的手段、方法及普查的结果要求不统一确定。如果要切实推动普查工作落地、产生实效,仅靠地方上单独制定普查标准还远远不够。

新旧管网都不好用?

旧管网不满足当时需求,新管网忽视未来需要,改造需因地制宜

当前,我国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布局普遍存在问题,包括规划不清、体制混乱和普查不到位等方面。

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在排水管网设计之初,没有充分考虑到城市发展的需要。甚至在施工的时候,由于建设资金不到位,无论是管网的深度、宽度还是排水量都不能满足当时的需要。

新建管网即使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前提,但也常常忽视了管网建设完成后使用期限要长达4、50年以上的特点,排水量规划没有预留足够的发展余地,也难以顺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城市大部分老城区实施的是合流制。针对城市合流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在技术和施工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初期雨水的截留与处理、难以安排新增管的位置、改造资金、改造期间交通等问题。在老城区未作大片改造前,雨、污合流的现实很难改变。

然而,一刀切地将合流制改为分流制也是不科学的。城市管网建设改造应该综合考虑区域的自然条件以及实际修建情况,因地制宜地在各区域采用适宜的排水体制。但是以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从规划层面就没有做到这一点,实际改造中户线难以铺设、施工影响居民出行等问题更是层出不穷。

管理仍是老大难

运营管理存在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两大职能的切割问题;在实际运作中,市政部门有责无权,难以行使行业管理职能

城市排水管网属于市政基础设施,属于政府公共服务的范畴,但又不完全属于公共服务。管网的运营管理(包括执法权问题)存在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两大职能的切割问题。

我国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与管网分开建设管理,管网又由城市的各区域分别建设,各自管理,这就造成管理体制混乱,缺乏统一领导协调和监管机制。而且,管网的相关管理部门职责不清,或者有责无权。监督管理与行业管理职能不分,政出多门,相互扯皮,造成多头监督、重复收费乱象。

根据国务院规定,应由市政部门负责城市排水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行与管理,在实际运作中,市政部门有责无权,难以行使行业管理职能。

同时,管网建设和运营监管不足,存在用户擅自将污水直接接入管网中,造成雨污水混接等问题。

始终没标准?

在建设、运营和维护环节,管网末端的标准规范都很欠缺,没有明确的标准规范,造成了管网的错接、混接、管道淤积等问题

排水管网无论是新建还是改造,在管材使用、施工方法以及修缮维护上,都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而现状是,无论在建设、运营还是维护环节,我国城市排水管网末端的标准规范都很欠缺。没有明确的标准规范,造成了管网的错接、混接、管道淤积等问题。

我国管网建设、运营维护中技术含量低,表现在管网材料的生产技术不过关,材质不达标,新材料不加区分而滥用。

据调查,管网的诊断设施设备使用还不普遍,问题诊断手段落后。目前依靠人工诊断问题约占80%,而应用机器等自动化手段仅占20%。同时,在管网修复上,国外普遍应用的非开挖技术在我国应用很少。

此外,我国城市管网的数字信息系统和模型还未建立,包括前端数据问题和建立模型中的问题。同时,管网数据丢失普遍;城市变迁,数据信息更新不及时;数据完整性不够;管网之间联通性、数据共享较弱等问题还普遍存在。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管理部门对排水管道的掌控依据还仅依靠图纸。一些城市虽然建立了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但也仅标注管径、标高、长度、管材等属性,不仅维护管理信息没有包括在内,数据的更新也不及时,没有建立城市排水管网的动态模型。

管网系统非常复杂,城市积水不仅仅是排水管网造成的,还有其他多方面原因。虽然城市的排水标准不断提高,污水收集率和最终处理率有所提升,但与之配套的相应设施等没有完善。

例如,河道没有做相应的调整,污水处理厂排放增加导致局部河道的压力增大,出现水位超过原来的水位标高等问题。

来源:中国环境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给水排水 |赵乐军:我国排水管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管廊建设概念股全解析!绝望的韭菜 淘股吧 手机网站
治理黑臭水体:问题在水里,关口在岸上
我国及部分省市排水建设行业相关政策 加大排水管网建设力度
迁安:被“海绵”改写的城市肌理
环境部:原位修复、投撒药剂治理黑臭水体将视为不合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