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面瘫误治坏病——李可医案详解

缅怀李老!

解析:

此案例也是个中风案例,风邪,有突发的特性,发病迅速。所以患者发病时,会突然觉得眼跳、舌硬、说话漏风、左眼不能闭合、嘴右歪,这一系列症状皆是肝风内动的表现。
为何会肝风内动,此案实则为阴津不足,不能濡养筋脉,而肝主筋,当肝阴不足则筋脉拘挛抽搐,即出现上述诸症。
患者大渴引饮,这说明体内火旺,或者阴虚,或者火盛伤阴,所以患者饮水自救以灭火。患者服用牵正散类方剂20余剂,牵正散组成主要为白附子、白僵蚕、全蝎。
这里说一下白附子,白附子并不是我们常说的那种附子,附子是乌头类植物的侧根,是温阳药,是大辛大热之药,而白附子却是一味化痰药,类似半夏的功效,有辛燥化痰去湿、止痉的作用。很多药店抓药的,对药了解不够,很容易将医生开的白附片误抓为白附子,白附片就是我们常用的附子,是温阳药,但是如果误抓为化痰祛湿的白附子,功效完全就变了。而且多数药店的抓药的都分不清白附片跟白附子,具体区分,大家可以百度图片多看看。
这里再说一下白僵蚕这个药,这是一个典型的祛风药以及平肝熄风药。多用于肝风内动与外感风邪等病。白僵蚕是养的蚕得了一种僵化病而死亡的虫体。中医认为是健康的蚕感受了风邪所致,西医认为是一种病菌感染(其实也是空气传播,属风邪范畴)用白僵蚕这种感受风邪而病的虫药,治疗人体的风邪,用僵硬的虫子治疗人体的僵硬、麻木、偏瘫等病,实是古人的天人相应的大智慧,徐灵胎说:僵蚕感风而僵,凡风气之疾皆能治之,盖借其气以相感也。意思就是,借用僵蚕与风邪同气相求之力,引导诸治风之药直达病灶。
言归正传,患者有肝风内动诸证,又有大渴引饮的热盛伤津之证,用白附子辛燥去湿而伤阴,用僵蚕防风等风药而伤津(中医认为风能盛湿,就像吹风机吹干水分一样的道理,用风药如防风、羌活、独活可以治疗风湿病、关节炎等症)。本为阴虚火旺,火动生风之证,反用耗液伤阴之药,所以渐渐导致一系列阴虚极的症状出现。
这里再补充一下,全虫,也就是全蝎,也是一个平肝熄风药,可以治疗风湿痹痛,能祛风去湿,从而也一定程度上会损伤阴分。
头眩,这是肝阴严重不足而肝风内动,所以平衡能力降低。或者也可以解释为阴虚津液亏损而头部失养,阴津不能上荣所致。
心悸忡怔,这是阴虚而不能养心,心脏失养所致,很多心肌缺血的病人会有这种现象。
身软神疲,这是浑身缺少阴津滋养所致。
夜不成寐,阳入于阴则寐,睡眠是阳气潜伏入于阴分的一个过程,阴津耗损,阳气无所潜伏,水浅不能养龙,自然失眠。
食不知味,这是脾阴亏损,各种脏腑机能下降所致。
可见,用药错误,药虽无大毒,但伤阴耗液也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脉象涩而无力,涩脉为淤血,书上说如轻刀刮竹,就像用小刀轻轻的刮竹杆一样,是血液在血管中流通不畅的一种脉象,摸上去会感觉脉跳不像常人那么柔和舒缓,有滞涩感。
这是因为血虚导致的血液流通不畅,涩脉跟芤脉都是失血的一种脉象,但是涩脉也代表淤血脉。
脉无力,血虚不能充盈血管,自然脉弱无力。
50动内止歇达7-8次,意思就是脉搏跳着跳着不跳了,中医叫这种脉象为结脉或者代脉,或者统称为结代脉,西医的心肌缺血也会出现这类脉象,这是血虚而心脏失养所致。
舌红,主火旺。无苔而干,主阴虚。
心动神摇,坐卧不安,这是心主神明的功能出现了问题,心血虚,心不藏神,且血属阴,心阴亏损,心阳妄动为虚火,热扰心神也会心绪不宁。
夜尿特多,约十一二次,这是肝风内动而疏泄过盛,与之前服用过多辛燥、疏泄药有关,嘴眼歪斜也是内风更甚所致。
诸多见证,患者为素体阴虚而引动肝风,内风动所以中风,这种体质跟其工作有密切关系,供销社采购员,劳倦内伤,日日奔波,三餐不定,耗损太过,导致身体阴亏。
而医者又不详察,见病治病,套用成方,用了大量的风药跟化痰祛湿药,损伤身体阴津气血,导致出血血虚而心脏失养的“脉结代、心动悸”
这是伤寒论中炙甘草汤的典型症状,主治阴血虚而心脏失养等症。
重用生地黄250克、麦冬45克、阿胶30克,大滋真阴以救药误。桂枝45克通三焦,通经络,配合黄酒通血脉,促进血液循环,以助阴药行于脉中,且黄酒有助于阴药的运化。
用火麻仁、生地黄润肠通便,因为阴虚火旺至此种程度,大肠定无充足的津液濡润,且火盛而灼伤大肠阴津,大便多数干燥不通,用火麻仁跟生地黄,有润肠通便之效,且生地黄苦寒柔润,又可去虚热,缓解症状。
我们观察张仲景的方子,除了少数几个偏性比较大的以外(如白虎汤、四逆汤、三黄汤一类),多数寒热同调,中正平和,不过热也不过寒。比如此方,因为患者阴虚火旺,恐火盛而继续伤阴,所以用大量生地黄以去虚热,又恐生地黄过于寒凉,用温热的黄酒、桂枝,并多加生姜加以制约,我们要多学习这种思路,体会经方的妙处。
二诊,三剂大补真阴的药下去,阴虚得以缓解,阳气得以潜伏入阴分,所以诸阳热火盛的症状减轻
舌生薄白苔说明阴津恢复,不甚渴说明火消阴复,脉中阴血渐复所以结代现象缓解,心脏问题得以缓解。
脉仍细涩无力,说明阴虚尚未根本改善,应该继续服药养阴。
脐下有动气上奔感,这种症状中医叫做“奔豚证”,即感觉肚脐附近有一股气,像小猪一样不停的上窜,冲击胸咽,在此处是因为患者阴虚,尤其是肾阴虚,潜藏固藏能力降低,所以肾阳不安于下,带动肾气沿冲脉上冲,也叫冲气上冲所以应该继续滋阴,加潜藏肾阳之药。
三甲腹脉汤组成:炙甘草、干地黄(即生地黄晒干)、生白芍、麦冬、火麻仁、生牡蛎、生鳖甲、生龟板、阿胶。
三甲即牡蛎壳、鳖甲、龟板,三种甲壳,壳类性重,重所以能重镇潜阳,而且鳖甲、龟板为龟类,龟类属水,为北方玄武,能滋补肝肾之阴,阴足,自然阳有所依附。
为什么常常说“补肝肾之阴”呢?为何肝阴、肾阴常常同时补?
这涉及到五行相生的问题,因为肾属水,肝属木,水生木,补水即能补木,这种治法叫滋水涵木。
方中用紫石英、磁石这两种矿物潜阳降冲,治疗奔豚气,因为矿石也是性重,重能安神,能潜阳,紫石英为降冲要药。
三诊,既然阴虚得以康复,所以心血充足,结代脉消失,早搏治愈,六脉和匀流利,各方面均有好转。
但是毕竟患者经历了中风这场大病,体内血液循环应该尚不顺畅,有残留淤血,所以用补阳还五汤这种经典的中风善后方剂来调理。
重用生黄芪120克,补气行血,血行周身,滋养周身,自然不会再出现麻木的症状。用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养血活血以去除残存淤血。用何首乌、天麻,补养肝肾,平肝熄风,防止死灰复燃。白芷辛香发散,能散寒解表,祛风燥湿,有植物麝香之称,可引导诸药行于经络,并能防止大病体虚而感受外风。肾四味加核桃补肾固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中医治病秘诀:阴虚导致肝风内动如何是好?一个秘方仅仅六味药
一个古方:镇肝熄风汤!
​手指麻,快养肝!送你四味药,肝气不闹,手指不麻,中风不犯***血压高,头痛、眼睛胀痛、耳鸣、心急心烦、手指麻木等,正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者——导致中风、脑出血、脑梗。
肝阳上亢最快的治疗方法
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
浅谈镇肝熄风汤临床应用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