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咳不出,咽不下”,一个千古名方为您解忧愁
userphoto

2023.01.15 四川

关注
中医科张医生

躬耕中医临床

科普健康知识捍卫人民健康

咳之不出咽之不下的顽疾 

很多人会出现这样的奇怪症状:晨起干呕,喉中好像有东西,大小如梅核或枣核大小,导致咽喉部不适,用力咳嗽,或使劲下咽,都不能将其咳出或咽下,或是在情绪低落,郁怒之后,上述症状更加明显,使人很是烦恼!西医认为这是慢性咽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胃下垂等疾病范畴,中医则早在南宋的医学名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就有记载:“忧思兼并,多生悲恐,或时振惊,致脏气不平,憎寒发热,心腹胀满,傍冲两胁,上塞咽喉,有如炙脔,吐咽不下,皆七气所生。”并且书中给出一千古名方,张医生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大七气汤散七郁诸痰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到的千古名方即是大七气汤又名四七汤,半夏厚朴汤。因方中四味主药即可治疗全身七情气郁为病,故名大七气和四七汤,方剂组成为:半夏15g,茯苓15g,厚朴10g,苏叶6g,在煎煮的时候再放入生姜6片即可

半夏,茯苓:半夏具有燥湿化痰之功效,同时还能降诸气上逆所致的呕吐,消痞散结的功能可以更好地化开身体中的顽痰老痰,茯苓健脾益气,去身体之湿,正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茯苓辅助半夏正本清源,杜绝生痰之源。
厚朴,苏叶:厚朴同样具有燥湿化痰之功效,降气除满之用能够缓解气郁上逆所致的干呕不舒,苏叶可宽胸理气,抒发胸中之郁气,气滞则痰凝,气行则痰消。

生姜:生姜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安和中焦脾胃,温化寒痰,辅助诸药,运化脾胃,达到更好的疗效。

      临证加减,张医生经验    

众所周知,辨证论治才是中医之精华,没有一方诸病皆除的万能方,临床遇到的疾病不会按照教科书上写的得,所以观其脉症,随症加减才是王道。以下为张医生的经验之谈:

痰凝重者:可酌情加法半夏,胆南星,白芥子以增强温散化痰之功效。

气郁重者:可酌情予香附,郁金,枳壳等行气解郁之品。

干呕重者:可酌情增加生姜的用量,将半夏换成姜半夏亦可。

两肋胀痛者:可酌情加川楝子,元胡以行气止痛。

咽痛重者:可酌情予玄参,桔梗,射干等,载药上行,清咽散结止痛。

好了,今天的中医科普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我,添加您的私人中医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因方》七气汤治七情气郁
中气不转,喉中有痰!千年前的预言,如今成了事实
5.四七汤:开郁化痰,七情气郁,痰涎结聚。症见咽中如有
一年咳嗽,一周痊愈
中医传统名方之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