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方大家胡希恕解《伤寒论》六经提纲

六经

是指太阳、阳明、少阳的三阳,和少阴、太阴、厥阴的三阴而言。《伤寒论》随称之为病,其实即是证,而且是来自八钢

      基于八钢的说明【省略】,则所谓表、里、半表半里三者、均属病位的反应。则所谓阴、阳、寒、热、虚、实六者,均属病情的反应。病情势必反映于病位,而病位亦必因有病情的反映而反应,故无病情则亦无病位,无病位则亦无病情。

     上表可看出,六经的实质即是表、里、半表半里、三阴、三阳的六个证型。可能古人为明其来源真相,或以为与经络有关,因冠之以经络名称,遂称之为六经。然此确实是错啦,反复分析仲景全书,贯穿着八纲辨证精神,对此当已有所认识,但仍沿用六经以名篇,又未免美中不足。六经辩证实即八纲辨证,经络名称本来可废,不过本著是通过仲景书的阐明,为便于读者对照研究,因并存之,如以上所述病之见于证,必有病位,复有病情,故八钢只具有抽象,而六经乃有定型,因此《伤寒论》对于六经各有概括的提纲,今照录原文,并略加注语如下:

第1条(《伤寒论》赵开美本序号,以下同)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注解】:太阳病,即表阳证,太阳病是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即是说,无论什么病,若见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即可确断为太阳病证,便不会错误。

【按】:这里应当注意到,太阳病的提纲是以临床证候为据,不是以经络走向、分布为据,更与肺主表无关系。

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注解:阳明病,即里阳证。胃家实,谓病邪充实于胃肠之里,按之硬满而有抵抗或压痛的意思。胃家实为阳明病特征,故凡病胃家实者,即可确断为阳明病。

按:阳明病也是以证候为提纲,不是以经络为提纲。更突出的是,提纲强调胃家实,而脏腑经络的阳明病要包括胃家虚、胃家寒等。

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注解:少阳病,即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是以口苦、咽干、目眩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少阳病。

按:口苦、咽干、目眩,可是肝胆病的部分症状,但做为半表半里阳证,它有广泛的概括意义,咽炎、肺炎、胃肠炎等急慢性病常出现此类证候。

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注解:太阴病,即里阴证,太阴病是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一系列证候者,即可确断为太阴病。太阴病的腹满为虚满,与阳明病胃家实的实满有别,若误以实满而下之,则必致胸下结硬之变。

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注解:少阴病,即表阴证,这是对照太阳病说的,意思是说,若前之太阳病,脉见微细,并其人但欲寐者,即可确断为少阴病。

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注解:厥阴病,即半表半里阴证,它是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凡病见此一系列证候者,即可确断为厥阴病。半表半里证不可下,尤其阴证更不可下,若不慎而误下之,则必致下利不止之祸。

以上注解,只就原文略明其大意,如参照分论各章仔细研读,自可明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极简版《伤寒论》之六经病提纲没有时间读方...
中医:柯琴对《伤寒论》注解的新理论有哪些?
《伤寒论》六经提纲,果断收藏吧
六经提纲证:
刘渡舟六经气化论
针灸可以通过六经辨证施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