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旋地转晕不定,经方三合效力宏

  W,女,41岁。主诉:头晕反复发作6年,加重1天。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每三五月发作一次,按“眩晕症”给予倍他司丁、氟桂利嗪等西药治疗可逐渐缓解。1天前症状再发,动则天旋地转,就诊我处时需人搀扶而至,频频恶心、呕吐,双手憋胀感,肢体怕冷,月经、大小便尚可。观其人神气萧索,肤色黄晦,两目眶下黯黑,舌质淡红,苔薄白;诊脉寸关弦数而尺部沉弱。此上盛下虚、肝胃不和、饮邪上犯之证,予小柴胡汤合吴茱萸汤、真武汤加味:柴胡15克,黄芩6克,法半夏15克,党参15克,吴茱萸6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制附子(先煎)6克,白芍1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三七10克,生龙骨(先煎)30克,炙甘草6克。5日后患者复诊,喜笑颜开,诉:服药2剂,眩晕、呕吐即大减;服完5剂,诸症悉除。察舌同前,脉弦已不数,尺部仍无力。上方去吴茱萸,继服5剂巩固。后嘱长服杞菊地黄丸,以防反复。

  按:现代医学认为引起眩晕症的疾病有很多,常见的包括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高血压、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从中医角度讲,其病因病机包括风、火、痰、瘀、虚诸多方面。眩晕,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称为”“”“目眩”“头眩”“目瞑”“癫眩”“冒眩”等,都是指头脑晕乎乎的状态,只不过有轻重程度上的差异。仲景擅于从水饮来论治本病,如苓桂术甘汤证:“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泽泻汤证:“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真武汤证:“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小半夏加茯苓汤证:“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五苓散证:“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葵子茯苓散证:“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水饮所致眩晕多与脾肾亏虚、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有关,“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温阳化饮法贯穿始终。水饮证怎样辨识?伤寒大家刘渡舟曾作《水证论》一文,指出,水气病可分为“水肿”与“水气上冲”两大门类,并有“水痫”“水眩”“水咳”“水逆”“水渴”“水悸”“水痞”“水泻”“水秘”“水厥”“水郁发热”十余证型。其共同特点,脉多见沉弦,舌色淡嫩而苔白、水滑欲滴。刘老特别强调:“寒饮为阴邪,必伤阳气,而使心胸之阳不温,则荣卫涩而不利,不能上华于面,故患者面部呈现黧黑之色,我们称之为'水色’;或两目周围呈现黑圈,互相对称,我们称为'水环’;或者在患者的头额、鼻柱、两颊、颏下的皮里肉外显现黑斑(如同妇女妊蝶斑),我们则称之为'水斑’。”在本案中,患者虽然没有出现水滑舌,但头眩、呕恶、眼眶下水环、脉弦,均提示了痰饮证的存在,故我以真武汤、小柴胡汤、吴茱萸汤三首经方合用施治。《伤寒论》第82条真武汤条文中,仲景用“振振欲擗地”来形容头眩之甚,这种典型的表现我们临床上较难见到,其实,患者需要旁人搀扶,不扶则寸步难移就是同样的意思,读书不可死于句下。再结合其人尺脉沉弱——肾气衰微,显然是典型的阳虚水犯证。吴茱萸汤见于《伤寒论》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头痛或者头晕,无非症状有所不同,寒饮犯胃的本质是一致的。又《伤寒论》第309条说:“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第243条说:“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许宏《金镜内台方议》释曰:“干呕、吐涎沫、头痛,厥阴之寒气上攻也。吐利、手足逆冷者,寒气内盛也;烦躁欲死者,阳气内争也。食谷欲呕者,胃寒不受也。此以三者之症,共用此方者,以吴茱萸能下三阴之逆气为君,生姜能散气为臣,人参、大枣之甘缓,能和调诸气者也,故用之为佐使,以安其中也。”该患者的头部不适、呕吐、肢体怕冷,和上述条文里的描述简直是如出一辙。小柴胡汤被后人誉为中医“和法”的第一方,具有调寒热、平虚实、疏气机、纠阴阳的功效。《伤寒论》第97条说:“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篇说:“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在这两个条文中,仲景都以“呕”作为小柴胡汤的主症之一,并且明确指出了小柴胡汤可以治疗“冒”——即眩晕。患者初诊时两手寸关脉弦数、尺部无力,数多主热,提示患者素体正虚而阳亢于上,因此针对上焦症状,选用小柴胡汤疏解邪热、调和阴阳。我们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病症复杂的情况,有的表证里证同见,有的正虚邪实共存,有的上热下寒兼在,这时候,单打一的战术无法针锋相对,予以纠偏,唯有和解一法才能奏效。所以本案我合施三方,一以治肾,一以治胃,一以治肝,因其复杂病机而多角度调治,不拘成规,灵活化用,取得了“一剂知,二剂已”的疗效。

国学大师章太炎曾说:“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文中所载案例,非为贪功炫耀,其目的一在于总结自己临证之得失,二在于宣传中医药治病之疗效。案中处方用药均具有个体差异,切勿照搬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阴属于里虚寒 温化寒饮是关键
太阴属于里虚寒温化寒饮是关键
鲍艳举原创:直中疾病“靶心”,临床疗效大增的奥秘
经方医案 | 经方故事
三百九十、呕吐
JT本草伤寒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