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煌经方 | 2022国际经方大学习连载(一三七)

2022-10-15

经方侯氏黑散再识

概  说

尊敬的黄煌教授好,各位同道大家好。因为最近对经方侯氏黑散的临床应用有一点体会,所以这次和大家交流的题目就是《经方侯氏黑散再识》。

一、侯氏黑散简介

侯氏黑散原文

大家知道经方侯氏黑散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这个方子所治疗的病证原文说得非常简单:

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白术十分,细辛三分,茯苓三分,牡蛎三分,桔梗八分,防风十分,人参三分,矾石三分,黄芩五分,当归三分,干姜三分,芎䓖三分,桂枝三分。

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因为这首方剂原文主治说得比较简单,药味比较多,相对来说又比较复杂,所以临床大家用得并不像小柴胡汤、桂枝汤那样广泛,有很多疑点和难点。

认识一张方子,我的习惯就是首先用以药测证的方法来推测。因为原文说得很简单,我们要根据方中的药及其作用,反推这首方子可能有哪些症状和适应症,以此去补充和完善方证。

这个方子一共14味药,用量最大的是菊花,40分(这个方子的药量单位用“分”来表达)。其他用得比较多的有防风和白术,剩下来的药中桔梗相对多一点,其他都相对比较少。

菊花这味药有很好的清肝明目的作用,多是针对眼睛的问题,比如说有眼热、多眼眦、视力模糊、大便干、小便黄赤等一些热的征象。这种热象主要集中在肝经。

黄芩是一个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的药。当看到口干、口苦、心中烦,甚至还有一些出血证、舌苔比较偏黄腻的时候,我们会用到黄芩。

防风是一个祛风胜湿的药,也有止痛和止痉作用,所以针对的症状可以出现头痛、鼻塞等一些风证,同时也有一些肢体痹阻的症状。

人参是一个益气的药,针对的症状应该是有气短、乏力等。

白术是一个健脾燥湿的药,所以除了有脾虚症状以外,还有一些湿困的问题,包括肢体的酸痛、大便的黏腻、腹泻等。

茯苓健脾利水,但在这个方子中用量很小。有利水、治头晕、平心悸的作用,所以针对的症状可以出现头晕、心慌、水肿、舌胖等。

干姜、桂枝、细辛这些都是温经散寒通络的药。这首方有很多温中焦的药,所以它应该有中焦的寒象,包括比如说不太喜欢吃冰冷的食物,或者吃完冷食以后会不舒服,有些人甚至于喜欢吃滚烫的食物,还有遇冷会不太舒服,甚至于受寒以后会腹泻。

另外桂枝又是一个温通经络的药,所以它也可以针对肢体疼痛和气化障碍。有通阳的作用,解决小便不利的问题。

当归、川芎是四物汤里面的两味药,有很好的养血、活血、止痛的作用。所以这首方中可以看到一些血虚的征象,比如说皮肤干、大便干。还有一些疼痛,包括关节、肌肉,从头到脚的、从里到外的各种疼痛症都会用到这两味药。

牡蛎在这个方子里用的量也非常小。牡蛎这个药作用很多,有化痰散结、软坚、镇静安神、除湿收敛的作用。所以它针对的症状有自汗、盗汗、失眠、惊,还有瘿瘤、瘰疬、包块的问题。

桔梗宣肺、袪痰、利咽、宽胸,针对的问题有喉咙肿痛、咳嗽咯痰、胸满胁痛等。

矾石一般外用的多,汤剂比较少。矾石是一个非常燥的,可以说在祛痰里面最燥的一味药,祛痰力量非常强。另外还有解毒,收湿等作用。因痰阻造成的中风、癫痫、喉痹、久泻、久痢、带下、阴痒等,就会考虑用白矾。

你会发现这张方子里面用的14味药,涉及的面非常广,所以这张方子在使用的时候会觉得不太清晰。

组方结构

我们来汇总一下,看看这个方子的组方结构是什么。通常大家会讲君臣佐使,现在我不太用君臣佐使,而是会看这个方子到底由哪几个作用构成的,所以我会研究它的组方结构。

首先大剂量的菊花和少量的黄芩,这个是一对非常好的清热泻火的药,着重点在肝经上。

第二个结构中有很多温中的药,还有补气、补血、养血等补益的药,起到温中、补中的作用。温中、补中以后,就可以阻断生痰的源头。另外养血活血药有非常好的柔经止痛的作用。

我把桔梗、防风、牡蛎与矾石归在一起,因为这些药都可燥湿化痰,有很好的祛痰、祛风的治疗作用。

拆解之后可以看到,这个方子虽然有很多药,但是可以把它看成是由重要的三个板块组成的方剂。

二、病机与方证推测

方剂的主要结构看懂了以后,接下来我们要看这个方的病机是什么。

有了对这些药的分析,就可以推测方子的病机。原文虽然没说,但是我们可以倒退。

1. 肝经郁火 -- 头晕头胀,血压高,眼热眼痛眼胀,眼干涩,视物模糊、不可久视。

2. 脾虚有寒 -- “心中恶寒不足” -- 怕风冷,尤其胃脘部,怕进冷食,喜热或烫食。

3. 血脉偏虚(《灵枢·刺节真邪》:“大风在身,血脉偏虚”) -- 半身不遂,四肢偏枯,屈伸不利。

4. 痰湿阻络 -- “四肢烦重” -- 肢体(下肢)沉重、肿胀、疼痛,或肢体麻木、感觉迟钝,下肢不温,舌体偏胖,或边有齿痕,苔腻。

5. 风邪袭表 -- 突然发病,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发热、恶寒,咽喉不利。

因为原文只提到了两个症状,一个是“心中恶寒”,一个是“四肢烦重”,所以这张方子针对的方证应该有很多肢体症状,尤其是下肢的症状,肿胀疼痛或者麻木,感觉迟钝,甚至还有下肢不温。

既然有痰湿的问题,所以表现出来的舌头应该是偏胖或者有牙齿印,或者是舌苔偏腻。我在临床上遇到的有效病例都是这种情况。另外有风邪的问题存在,这种病往往经常会突然发作。

三、主治病症

根据刚才的分析、查到的文献,以及我自己遇到的一些病例,大概有这五个方面的病症。

1.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颈动脉斑块、脑梗塞、失眠症。

2.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慢性结膜炎

3. 慢性胃炎

4. 慢性盆腔炎(带下症)

5. 下肢静脉曲张

四、案例

古代的医案我们收集到的并不太多,以下七则医案可供参考。

01

中风半身不遂(权依经医案)

孙 xx ,男,70岁,通渭县城关公社人。1950年4月6日初诊。

患者于晨起时发现左半身瘫痪,但语言仍清晰、神志清楚,伴有发热、恶寒。舌红苔薄白,脉浮。

辨证为半身不遂的中风证。

先以小续命汤解其外候,而后用本方治疗。

菊花120g,白术30g,防风30g,桔梗24g,黄芩15g,细辛9g,干姜9g,党参9g,茯苓9g,当归9g,川芎9g,生牡蛎9g,矾石9g,桂枝9g。共为细末,每服3g,开水冲服,一日二次。开始服药20天,吃热食;中间20天,吃温食;后20天,吃冷食。共六十天为一疗程,禁食鱼肉、大蒜。

患者服药期间,经常观察,自感上下肢渐有力;但服至50天后,腹满纳减;服至60天,停药后,腹满又消失,食欲好转,上下肢能自动活动,不需人搀扶而能步行。《《古方新用)

这个医案中出现了小续命汤,而小续命汤与本方有很多类似之处,在方剂的组成和结构上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后面我们会做比较。

02

高血压病(赵明锐医案)

赵 x ,男,58岁,农民。

患者虽为农民,但因会杀猪宰羊,平常喜食肥甘厚味,其身形胖大,腿粗腰圆,肌肉丰满,素无他疾。近日两腿疼痛而来院就诊,经检查发现血压220/140mmHg,即住院治疗,给予西药降压,并配服侯氏黑散汤剂,每日一剂。

服药四剂后,血压降至170/120mmHg。后因故停服中药一周,仅以西药治疗,血压则不再下降。又加服侯氏黑散四剂,血压则又再度降至150/110mmHg。后又停用中药,尽管使用各种西药降压,则血压一直停留在此水平,不再下降。又复以侯氏黑散治疗,继续下降至140/110mmHg,其两腿疼痛在住院期间,随着血压的降低,而逐渐轻。

出院时,两腿基本不疼。出院回家后,又将侯氏黑散制成散剂继服,每日12g,血压一直稳定在140/110mmHg。随访五个月来再未复发。(《经方发挥》)

此案看来是严重的动脉硬化问题。总体来说侯氏黑散有一定的降压作用,比单纯用西药会好很多,可以缓解不少症状。

03

脑梗死(王明杰医案)

陈某,男,68岁。1997年3月7日初诊。

患者10天前因夜卧当风,晨起突发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右侧肢体活动障碍。经某院诊断为脑梗死,西医治疗一周后病情减轻,因经济原因要求出院,改请中医治疗。

诊见:身体肥胖,面色无华,舌强不灵,歪向左侧,言语不清、口角流涎,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伴肢体麻木及感觉迟钝,手足厥冷,腰膝酸软无力,食少便溏,舌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

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证属气血亏虚,风邪入中,痰瘀阻络。

治以益气养血,祛风通络,涤痰化瘀。

处方侯氏黑散:菊花20g,白术12g,牡蛎30g,茯苓12g,党参15g,当归12g,细辛9g,桔梗12g,川芎12g,防风12g,黄芩12g,干姜9g,桂枝9g,明矾3g(冲服)。3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1997年3月11日):口角流涎减少,饮食略增,上方加黄芪20g,再进3剂。

三诊(1997年3月15日):言语较前清晰,自觉上下肢渐有力,患者要求此方长期服用,乃以初诊方去明矾,加竹黄6g,全蝎3g,细辛减为5g,6剂。嘱将各药粉碎,取细末和匀,每服5g,开水冲服,1日3次。

四诊(1997年4月13日):服药28天后,舌已不强,肢麻消失,上下肢活动自如,能扶杖步行。再予上方5剂作散剂巩固治疗,1个月后恢复如常人。(《四川名家经方实验录》)

04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王明杰医案)

吴某,女,41岁。2001年9月5日初诊。

双眼胀痛,干涩不适,视物模糊、视物疲劳一年余。西医诊断为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已做抗青光眼手术3月余,术后一直滴用噻吗心安眼液,眼压略有下降,眼痛稍减,仍视物疲劳不能久视,伴头痛头晕,神倦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腻,脉细弱。

检查:左眼视力0.4,右眼视力0.6,眼压左眼26.2mmHg,右眼25.4mmHg。

辨证:青风内障。证属中阳不足,风邪上扰,神水瘀阻,治宜温中健脾,祛风通络,活血利水。

处方《金匮》侯氏黑散化裁:菊花20g,白术10g,细辛6g,茯苓15g,牡蛎30g,桔梗10g,防风10g,太子参20g,半夏10g,黄芩10g,当归10g,干姜6g,川芎10g,桂枝10g。3剂,水煎服。继续滴用噻吗心安眼液。

二诊(2001年9月9日):服药后,眼胀痛及干涩均有所减轻,守上方继进3剂。

三诊(2001年9月13日):自觉眼部诸症继续缓解,精神、食欲转佳。为便于长期服用,上方去半夏、干姜,加竹黄6g、全蝎3g,以10剂量交由我院制剂室加工制作胶囊,每粒0.4g,每服4粒,每日3次,温水送服,同时停用噻吗心安眼液。

四诊(2001年10月15日):服用胶囊1个月,眼部自觉症状皆除,连续用眼2h亦不感到疲劳。左眼视力0.6,右眼视力0.8。眼压左眼19.6mmHg,右眼18.2mmHg。此后患者常以此方制作胶囊或蜜丸服用,随访3年,病情稳定。(《四川名家经方实验录》)

05

眼干、失眠、带下(本人医案)

郝某,女,49岁。2022年6月29日初诊。体型中等,面色润泽。

症状:眼睛干,有点像冒火,眼睑偏红,易醒,一晚上醒三次。白带多,不黄,用妇科白带丸无效果,已半月余。平素特别怕空调,尤其胃的部位,不能吃冷东西,吃了会胃难受,喜欢吃滚烫的食物,喝滚汤的水。舌暗红,胖,中根部腻。脉左寸尺偏弱关脉旺、右脉沉细,重按无力。

讲解:“大家中医”里面在这个方的后面的一个解释,有一位大概是李姓朋友,不知道是大夫还是中医爱好者,他在给他父亲治疗使用此方时,抓的特点就是“爱吃滚烫的食物”,那种一边烧一边吃最让他高兴,是典型“中焦恶寒不足”。

我这位病人的脉搏很有意思,是很典型的一个脉。也就是说,左边的寸脉、尺脉特别弱,但关脉很旺,所以肝经是有火的;但是右手的脉又特别弱,所以他的气血其实是严重不足的。所以给她用了侯氏黑散,三剂。

处方:候氏黑散颗粒剂3剂

方药:杭菊花20g,麸炒白术9g,细辛3g,茯苓12g,煅牡蛎6g,桔梗5g,防风6g,党参6g,黄芩5g,当归5g,干姜3g,川芎3g,桂枝3g。

20220701微信:药后人舒服多了,身体有一种莫名的愉悦感,药的口感特别好。服药第一天晚上一觉到天亮了,眼睛已不热,白带消失。

病人还说,觉得药味特别好喝。我就觉得很纳闷,这个方子中应该没有什么好喝的药。里面有白矾,涩涩的,怎么可能会好喝。但她说特别好喝。

组方基本按原方的剂量,稍微做了变动。因为舌头很胖大,所以我把茯苓放量了。因为是颗粒剂,没有白矾,我就另外配1g颗粒剂冲进去喝,她说冲了白矾更好喝,非常有意思。

06

高血压(本人医案)

寇某某,女,43岁。2022年4月22日初诊。

主诉:眩晕

现病史:大便不成形,头重脚轻,眠浅,血压150/110,口粘流口水,喜烫食,月经量少,带经4天左右,色暗,汗不多,下半身冷,小便不黄,带下无。

望闻切诊:舌红苔腻中厚,脉寸浮尺弱。

诊断:眩晕(上热下寒)

处方:菊花30g,生白术10g,细辛3g,茯苓10g,生牡蛎10g,桔梗6g,防风10g,党参6g,黄芩10g,当归6g,干姜3g,川芎6g,桂枝3g,炒白芥子6g。共7剂,冲服。1日1剂,2次,每次1袋,饭后服用。

2022年4月29日网上复诊告知:药后头晕、失眠明显缓解,血压降至140/90。

讲解:处方的抓手是她特别喜欢吃滚烫的东西,一点也吃不了凉食。方中没有白矾,无碍。

07

左下肢静脉曲张(本人医案)

李某某,女,57岁。2021年9月20日初诊。

主诉:左下肢静脉曲张术后三年,双下肢沉重不适,肿胀,难以下蹲半年。有高血压病6年,长期用西药可控。近食欲差,平时喜欢吃滚烫的食物,食冷则咳,怕热,多汗,易头痛,手足冷,但不喜欢穿袜子。下肢 II 度水肿,舌暗红有齿痕,苔薄白腻,脉寸浮,关尺沉。

讲解:喜吃滚烫食物,手足冷,但不喜欢穿袜子,是上面有热,但中焦又非常冷,是典型的寒热错杂的现象,所以这张方子也是寒热错杂、寒热并用的一个方。

处方:菊花30g,白术10g,细辛5g,茯苓15g,生牡蛎15g,桔梗5g,防风10g,党参15g,黄芩12g,当归12g,川芎10g,桂枝10g,干姜10g。七剂,水煎服。

2022年7月29日再诊时告知:服上方三剂后下肢沉重感与肿胀消失,可自由下蹲,食欲大增,中阳足的关系。七剂服完后停药至今。一月前下肢又出现沉重感,但不肿,故来复诊。改方乌梅丸加减。尚未复诊,情况怎么样还不太清楚。

五、类方比较

第1则医案中,在用侯氏黑散之前用了小续命汤。在第7则我的医案的复诊中,我将侯氏黑散改为乌梅丸。

从上图中大家可以看到,这三个方子的组合都是比较复杂的。

寒凉药

首先有寒凉药。侯氏黑散用的是菊花、黄芩;小续命汤用的是黄芩。小续命汤有几个版本,有些方中还含有石膏;乌梅丸里面用的是黄连和黄柏。所以归经上是完全不一样的,黄芩、菊花应该归到肝经上,黄芩和石膏可能跟肝经和脾胃经有关,而黄连和黄柏是走厥阴心包经的,乌梅丸应该有心经的一些症状,所以乌梅丸用来治疗失眠症很多见。

温热药

温热药这一组有干姜、桂枝、细辛。小续命汤里面用的温药偏少一点,只用了一个桂枝、细辛;而乌梅丸多,除了姜桂辛都用以外,还加了附子和蜀椒,说明它中寒的问题应该更严重。所以也就是说这三个方子都存在中焦阳气不足,即有中寒的问题。

治风药

小续命汤和侯氏黑散都有风药,所以他们治疗中风,而乌梅丸是不用风药的,所以它跟中风关系不大。

补气、补血、活血药

三方都用了人参,都有白术。侯氏黑散没用甘草,因为它有痰湿重的问题,甘助湿。小续命汤里面痰的问题没那么严重,所以没有去掉甘草。

在养血、活血的药当中,侯氏黑散用了当归、川芎,小续命汤多了一个养血通络止痛的芍药,乌梅丸只用了一个当归。血不足或者血脉淤堵的问题,小续命汤相对来说更严重。

治痰湿药

在治痰湿的药当中,侯氏黑散有桔梗、茯苓,其实白矾和牡蛎都有非常好的治痰祛湿、燥湿的作用,所以这个方子的燥湿作用力量更强。

而小续命汤里只用了一个防己,防己其实有两个点,一个是治风,一个也可以治湿。乌梅丸不涉及风和湿的问题。

收涩药

侯氏黑散里有收敛的药,所以白带、拉肚子这些都可以是侯氏黑散的指征。乌梅丸用大剂量的乌梅,乌梅味酸。如苔腻,配上酸,可酸甘化阴。它主要还有一个收涩止泻的作用,所以乌梅丸主要指征是腹泻。

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对侯氏黑散的方向、作用点会更清晰。

结  语

以上是我今天谈谈对侯氏黑散的一个认识,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多多指正。非常感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8. 西州续命汤(仲景续命汤)治五脏偏枯贼... 来自唐老军医
自古中风续命雄外感内伤皆可用(一)
伤寒 | 《由小青龙汤方谈起》
古今中风第一方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病效若桴鼓
一本被中医人低估的冷门书!3招教你走进《千金方》
中风及续命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