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炎林《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太极拳中气之呼吸及运气法

人称太极拳为内家拳者。有三因也。一为儒家之意。所以别于方外也。一为节拿抓闭等技。行之于内。而无形也。一为内部气之旋转运用(锻炼精气神)是也。太极拳中初步气之呼吸。专尚鼻而不尚口。与普通以鼻吸口呼者不同。且至艺高时。胸腹中之气。(出自中焦)可分为上下二层。(俗谓先天气后天气)呼时上层气(后天气)由鼻呼出。同时下层气(先天气)反降入丹田。吸时上层气由鼻吸入。同时下层气反由丹田逼上。此种境界。俗曰气通。

凡练习正宗太极拳术。至相当程度时。均能达之。然初习者。可不必过分求之。以免妨碍拳式姿势。祇求动作和缓。呼吸自然。周身舒适而已。否则屏压抑制。勉强使气降沉丹田。势必易入歧途。下部发生痔疾肠疝一类病症。但至相当程度后。则气之呼吸。如何运用。亦不可不加注意。若不知其理。卽不能达太极拳之圣境。十三势行功心解中云。「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意卽呼吸与动作。当求其互相合拍。应呼者呼。应吸者吸。盖吸则为虚。呼则为实。知之然后身体自能灵活。否则虚实不分。练习太极拳之眞谛全失。

因太极拳最注意虚实也。普通教习授徒。分为内外两部。内部为呼吸。外部为拳势。往往仅教外部。而不授内部。此乃授之不得其法。反滋弊端。故不如听其自然。日久或能知其诀窍。非谓教者故意不肯示人也。惟本书为指示初学者应有之常识。不能因噎废食。故亦详述其运用之法。大抵在盘架子之时。出手为呼。收手为吸。升为吸。降为呼。提为吸。沉为呼。开为吸。合为呼。动步转身及各式过渡之时。为小呼吸。小呼吸者。卽呼吸不长。又呼又吸。而含有稍停息之象也。

在推手时。按为呼。挤为呼。捋为吸。掤为吸。化为吸。被捋为自然小呼吸。此小呼吸。乃求心静。心静则可视听对方之行动。而不致有误。如被挤被按至不能再吸时。则改为呼。因使吸进之气。散于四肢也。故呼之不能再呼时。改为吸。吸至不能再吸时。改为呼。呼与吸。原可循环而变更也。在大捋中之呼吸。闪为呼。靠为呼。按为呼。捋为吸。被靠为吸。被捋为小呼吸。转身将按未按时。为小呼吸。其他动步未发劲时。亦均为小呼吸。因求其静而能视听。且有沾黏劲也。剑、刀、杆、散手等。呼吸运用。亦与盘架子者同。卽出手为呼。收手为吸。升为吸。降为呼。开为吸。合为呼等等。恕不赘述。

至于内部气之旋转方式。分为先天往后天。与后天往先天二种。(一)由前往后。(俗谓由先天往后天)卽丹田气往下达于海底。抄尾闾而起。缘脊上行。经玉枕、天灵等穴。下过前额、人中、喉结、心窝、脐轮等处。而仍归于丹田原处。(二)由后往前。(俗谓由后天往先天)卽丹田气往上过脐轮、心窝、喉结、人中、前额等处。经天灵、玉枕等穴。缘脊下行。抄尾闾而过。达于海底。往上仍归于丹田原处。正与前式相反。此种行气。初练时亦甚渺茫。日久自能达斯境界。以上两种内部气之旋转。

除单人练功时。当采用外。在与人交手发劲时。更宜注意。否则。发劲虽厉。亦属徒然。按太极拳中武艺高超者。不仅己身内部气之运用。纯熟自如。卽对方身内之气。或升或降。或前或后。均可由手探知。斯种精微功夫。非初学者所能了解也。至于呼吸中含有哼哈二字。(功深后亦能兼以口。或仅以脐作呼吸)。艺高者在单练。或与人交手时。每于无意中。口露此二字。其理有三。一使内气舒泰。无屏压受伤之虞。二使内劲全部透出。无稍滞留。三使敌人惊惶。(敌旣惊惶。动作散漫。神志昏迷。进退失据。不能自守。则可乘虚而入)。故哼哈二诀。用处极大。学者不可不知。

哼、多用于引化时。(内气为吸)。哈、多用于拿发时。(内气为呼)乾隆旧抄本太极拳经歌诀内载。「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又太极拳老谱中内载。「对待(卽推手)有往来。是早或是晚。合则放发去。犹如凌霄箭。滋养有多少。一气哈而远。口授须秘传。开门见中天。」由此可知哼哈二字之妙用焉。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均来源于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中的呼吸运行的路线
太极拳中气之呼吸及运气法(哼哈二气妙无穷)
taiji
太极拳的呼吸与运气法知识大全
太极拳与吐纳术
练拳呼吸与气沉丹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