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站桩1400天总结上 )
天津  沧海一鸥


有个著名的荷花定律,描绘了这么一种现象:一个池塘里的荷花,每天以前一天两倍的速度开放,直到第三十天,能开满整个池塘。而在第二十九天,它只开了一半。

很多时候,人们在第二十五天,二十八天,甚至已经到第二十九天,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因而没能看到美丽的荷花开满池塘,着实令人惋惜!

青春不在年华,全在心境。天命之年,每天神清气爽,精力充沛,缘于有太极滋养,让我不断成长,不断迎来崭新的自己。日渐丰富的心灵让我快然自足,不在乎老之将至。

人可以不登山,但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山,它使你在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望见仰止的巍峨。“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与太极结缘,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航线。

制心于一处,化入自然中

——站桩行拳体会

我体会站桩的感觉因人而异,不像做数学题,大家一定会有相同的步骤,最后得出相同的结论。它其实像写作文,老师布置了相同的题目,提供相同的素材,最终成文各有千秋。

 229     

请不要打扰我,让我安睡——新的百日筑基拉开帷幕

今日晨桩,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制心一处,松—静—调—正;身正之后,继续松开,周身温热;继而顶天立地,骨架全部撑开,稳稳伫立;随后神意气合,周身轮廓渐失,天地一片混沌,头脑异常清醒。后来感觉如同运动员跑到了终点,撞了红线,再无里程可跑,无事可做,只剩下清醒地安睡,一任时间前行。

抡臂继续体会以腰圈转动带动两臂转动,腰不动,臂不动,体会足心吻地,周身旋转。

行拳时寻找桩态,注意内三合,以意导气,以气带动肢体运行,不再追求行拳数量。

39

最近几天站桩,又到瓶颈期,不再进步。今日晨桩,坚持下来很有难度。但是,我没有给自己让步。

昨天看了陈田良老师的文章,又有收获,知道在站桩行拳之后,要慢步行走,把身体僵化的部位走开,对身体极有好处。

今天继续听张老师和陈田良老师在青岛电视台录制的《太极与养生》节目,做一些简单记录。老六路虽然不会打,但里面的原理既可以用到十八式上,还可以用到生活中去。

抡臂时体会置心一处,一动无有不动,松开所有僵化之处,周身一体。所谓“天地悉皆归”,不过是人进入的一种状态,不可能是真的。若是真的,那就麻烦了。

310

今晨醒后,周身轻灵,应该得益于昨天练太极时间长。想让站桩入境快,感觉还得借助意念,让内气膨胀。本想先胀满房间,却早已融入了天地。口内唾液清新甜润,不断涌出。空气微凉,鼻子开始流鼻涕,不管它,只管进入无我之态,任它滴落。深信这种状态可以修复身体不适,提高人体免疫力。

320

今日晨桩37分钟,心无挂碍,不知不觉太极桩变无极桩,人融入自然。时间拉长后,心里非常踏实,无任何干扰。

桩毕行步功,明显感觉腰有力量,腰部如同横着的扁担,两条腿是挂在扁担两头的水桶,提拉耷拉的,走起路来非常轻松,脚下气垫感极强。

因站桩时间延长,关节松得开,今天抡臂,关节没有咯吱作响;体会用整劲,以腰带动肢体转动。腰站出了劲儿,臂抡起来身体更觉稳固,速度又快又轻松。抡臂前大腿还有点儿胀,抡完后血液循环加快,感觉好像疏通开了。

321

今晨站桩40分钟,把气放在丹田处守住,不让气下行,找到了一种无限美妙的感觉。天地如此广阔,不由得想起了庄子的《逍遥游》,感觉“逍遥游”的境界确实存在,庄子没有骗我们。以前一直认为庄子是个疯人、狂人,现在感觉他应该是个真人。身处如此开阔的境界,简直可以包容一切!

前段时间感觉站桩的状态已经到了终点。今日发现还有更高境界!

325

晨桩38分钟,这个时长非常好,有足够的时间去调整。站桩初起,身体两侧如同天平两端分量不均,需要调整。进入状态后,就不再有这种需求。意念加入哮天的话:脚踩五千年文化,下颌指向地心。脚底微麻,把意识从脚底移开。想到抻筋拔骨,浑身又疏松开来。一想脚下的涌泉穴和头顶的百会穴相通,就感觉浑身很紧致。桩毕行步功,上下通畅,腿脚极有弹性。

329

昨天去小院割葱,蹲下择葱的过程中,右腰扭了一下,一天都不舒服。今晨站桩35分钟,感觉左腿比右腿沉重,心稳定不下来,杂念丛生。我发现神意气相合不是想出来的,它是站桩到一定程度时的水到渠成,如果状态没到,光想是没有用的。站桩最后几分钟,不知怎么重心往身体右侧移了一点点,腰部做个微调,感觉原来有点儿错位,现在好像调正了,一下子就舒服了,右腿血液循环迅速加快。站桩结束,两只脚比平时又热又轻松,本想腰得别扭两天,却这么简单地没事儿了,心里美美哒!

44

今日晨桩35分钟,后期回到无极桩的状态,懒懒地站着,什么也不想做。内心有些矛盾,就这样什么也不做吗?念头只一闪,还是懒得做,只想睡觉。干脆不管它,睡就睡吧。脚下从没有这样轻过,人从来没有这样懒过,似酒醉酣睡状态。闹铃响了,感觉那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有人帮我关掉闹铃,我就可以不必醒来……后来非常缓慢地一点点苏醒,桩架虽然收了,但是很久不能从那个状态里出来。

45

“人”字是如何变“大”的——

今日晨桩,两臂不自觉一点点张开,身躯置于整个世界。心里忽然掠过老子《道德经》中的话:“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于是敞开胸怀,伸展双臂去拥抱世界,忽然发现,这不就是“大”吗?于是我明白了,“人”是怎么变“大”的!

47

今日晨桩36分钟,无极桩开始,先用抻筋拔骨法把周身撑开,处处合规矩,再求破规矩。想到老师讲的行拳时要圆裆开胯,桩拳同理,按此去做,感觉躯体空间拓宽,躯干更稳。继而开始调整意念,让人心逐渐接近道心,慢慢与道心重合,制心一处,真诚地守护。然后把心胸敞开,拥抱天地,渐觉从丹田处升上一股股绵润清甜的气息。再后来,把自己融入自然,成为万物之一,我与万物同呼吸,共生长。这种感觉奇妙至极,难以复制!

【小编:看到此处文字,忽然觉得眼熟,检索内心恍惚无着。待翻看旧书中,忆起此处对丹田气息等的描述,竟与民国武学大家薛颠所言一致。据我对沧海一鸥的了解,她是绝对没读过薛颠所著《象形拳法真诠》以及有关这本书的介绍的,桩功体会居然如此相合,奇哉!】


桩毕行步功,感觉自己就是一棵柔嫩翠绿、生机勃勃的小草!

417

众里寻他千百度,仍在灯火阑珊处——

一段时间以来,站桩到最后几分钟,刚入佳境,时间就到了,感觉不尽兴,于是把时间调至35分钟。

前阶段的站桩,已经找到了内求的方法,恰如武陵人找到了桃花源入口。最近对变回无极桩的表现感到迷惑,腾讯会议网课上问老师,张老师说我在追功夫,今天总算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我把功夫又追丢了,别无他法,只有再回到原点。

今日晨桩,再次制心一处,找内外的舒服,继而体会天人合一的境界。到站桩结束,还在享受这种美妙。

512

今晨站桩,无极桩进入状态,向下松落的同时,自然有一股升腾之气承托着身体往上飘,胀满了我的练功小屋。按照冯老师的指点,用意识帮助注意力集中,继续借助经典十六字心传,将身心置于天地间,感受天地的包容,享受无我的空灵。古风歌者赵净颐演唱的歌曲《道情》的旋律萦绕脑际,把我带入仙境,我如同在阅读无字之书,享受空灵之美,这种美妙几乎贯穿站桩始终。站桩结束收回,所有的关节都非常舒服,无一处作响。

521

我是一片云,天空是我家——

今日晨桩,无极桩入境,加冯老师网课上所讲的秤盘秤杆原理:臀部是秤盘,手臂是秤杆。随秤盘分量加重,秤杆渐起至与肩平,命门突出,双手抱大球,双腿找平衡,手脚抻皮筋,腰胯松开,先将重心移至足跟,再前移至胫骨,头虚领,将身体骨架吊起,整个身体外部撑满。默诵十六字心传,制心一处,既而将自己融入天地。不久,人就成了天空中的一片云,轻飘在空中随意变幻姿态,进入另一个世界。这情形如同一个摄影作品,现实世界与意识世界并存,只是现实世界被虚化,意识世界成真实。

后来人体变成了钟摆,沿左右方向规律摆动;再后来两臂如同拨浪鼓的小锤,均匀而有规律地前后敲打,身体无比轻灵。

这种晃动与敲打,感觉把周身所有关节都疏松开来。站桩结束,身体微乏,但舒服!

525

昨天跟朋友晓静练习接手发人动作,边想边练,忆起了老师讲过的很多动作要领。今晨练习18式的每个动作,感觉几乎所有动作都是一个原理:想象着对方把力量传过来,我把力量接到脚下,传到地下,松腰落胯头上领,把这个劲儿从地下再还给对方,眼一放,手一出,对方就出去了。

今日晨桩,体会劲松到脚下,就是接手的时候松腰落胯时的感觉,对方的力量能够传导到自己脚下,此时身体仿佛没有了分量。

528

跟晓静练推手,突然明白一个道理:

练习翻手、推墙、鼓荡、搂膝拗步、野马分鬃等诸多招式,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其实练的是一个东西,都需要手与脚接上皮筋,重心下落头上领,脚插入地,头领入天,放眼出手。

下午休假,家里站桩,人像一个飘在空中的氢气球,刚一下落,只需用手轻轻一扶就上去了。神刚要走,就被意识拉回。起初气球随呼吸微动,随着呼吸由强渐弱,气球最终稳住不动,周身气血自然运行。

531

今日晨桩,先调形再调神,制心一处,进入天人合一境界。没多久,人就轻飘飘了。大道至简,想要达到理想境界,别无他法,“傻站”的原则始终不能丢。头脑中清除时间概念,意想人是大自然中的一粒微尘。

过去一直以为,把自己融入自然是运用意识调动身心进入一种虚幻状态,人与自然的心理距离还是遥远。这两天听一位中医讲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才知无需假想,真实存在,让我明白了怎样与自然万物更和谐地相处。

站桩过程是守中固本,不断奠基登高的过程。一路向前走,发现走远了再回来。好像原路返回,实则是更上层楼。路上遇见的每一个人,都能给我诸多启发帮助,感恩所有的相遇!

62

今日晨桩,把桩架调高,手臂撑大撑圆,形成一个大球,头脑中不再掺加任何意念,恢复初始的傻站,不一会儿,脚下就轻飘飘了。千百次的尝试过后,发现还是应该把老师最初讲的原则牢记于心,“傻站”是站桩的不二法门。再认识再提高,别无他法!

我问自己,能不能不绕这一大圈,一直沿着老师最初指引的方向前进?为什么把这些原则性的东西固定住难度这么大?想不出答案,太极与书法同理,去找书法家朋友交流,他说这很正常,就是练的时间还短。他练书法30多年,现在写作品之前,还要先临摹苏东坡的作品一小时以上才能动笔,有两天不临摹就找不到感觉。看来火候未到,还得继续修炼。

本阶段我重点修炼张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心中长存一静”,我体会这正是外动时应保持的内心状态,无论是站桩行拳,还是工作生活。

行拳的动作到位后,最终是修心的功夫。内心越敞开,外在越开展。内心境界决定了功夫的高低。

要坚守站桩的原则,如果不去除前进路上的障碍,往前走的是时间,功夫还在原地打转。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修炼太极拳的十二个思想--/李雅轩
太极拳要打得慢的原因和方法探讨
习悟心得
现在知道了经过站桩,打坐是练内功
功法
【问道太极系列】倾听杨澄甫高徒汪永泉脉谈学拳的“万法归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