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袁嘉谷:从清朝“经济特元”到现代高校教授

在石屏县异龙镇南正街,有一座不大的四合院,两进二层,大门上有一块红底金字“经济特元”额悬挂门顶。在云南,无人不晓此4字之重量——这是科举史上云南唯一状元的至高荣耀。袁嘉谷先生潜心笃志的学习生涯却不止于此。

袁嘉谷故居匾额 红河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微信公众号供图

袁嘉谷(1872—1937),字树五,号树圃,晚年自号屏山居士,云南石屏人。云南唯一的状元,被光绪皇帝称为“无双国士”。一代名儒、国学大师、诗人、书法家。

学海无涯不弃不馁,“经济特元”大魁天下

明清时期,石屏县有“五步三进士,对门两翰林”之说,被誉为“山川东迤无双境,文学南滇第一州”,读书在此蔚然成风。

1872年,袁嘉谷出生于石屏一个重视教育、家风温厚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他15岁通过童试,入县学;16岁成为秀才。

然而,袁嘉谷的科考之路并不顺利。21岁时,袁嘉谷到昆明参加乡试不中,即入昆明五华书院学习。因成绩优秀,第二年转入了昆明经正书院进行深造。1894年,袁嘉谷再度参加乡试,中了举人,名列第二。两年后,袁嘉谷来到北京参加会试,但并无结果。

时值列强入侵,国将不国。清政府为雪前耻而纳贤才,1901年设置经济特科。经济特科虽然也属于科举范畴,但又与传统科考不同,它不以八股见长,而是以经世济民、治理国家的方策为主,更注重学以致用。

1902年,云贵总督魏光焘推荐袁嘉谷应试。1903年,他至开封会试和入京殿试,其考卷以富国图强为立论,铺陈为文,见解精辟、文理流畅、书法工雅,深得考官赏识。榜发,31岁的袁嘉谷名列一等一名——自此大魁天下,是为“经济特元”,弥补了“云南不点状元”的遗憾。

清代先后开博学鸿词二次、经济特科一次,因此,袁嘉谷被赞为“国朝第三人”,民间称之为“独一无二的状元”。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曾于仁寿殿两次召见袁嘉谷,并赞扬其“国士无双”。

爱国为国守护珍宝,半生宦途清正廉洁

袁嘉谷先任京官,授职翰林院编修、协修,后赴日本考察学务、政务。而后,他带着从外面学到的新思想、新理念归国,任学部副提调、学部图书编译局局长,专管教科书的编写,主持编辑出版了一批新式教材,为中国新学堂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敦煌石室是我国的不世之宝,秘藏了千余年。不想1909年,法国人伯希和到敦煌掠去数千件国宝运往巴黎。其间,他带了部分敦煌文书到北京展览,盗宝之事才被传开。时任学部图书编译局局长的袁嘉谷闻讯大惊,与王国维、罗振玉前去查看后,立即告学部急电敦煌:“凡敦煌窟中一缣一字,均检送来京,不得再失。”清政府为此而撼动,开始重视,追回已运至陕西的数千册古籍,由学部收管。

同年,袁嘉谷升任浙江提学使。1911年,浙江发生水灾,袁嘉谷捐出八百两白银赈灾,并在杭州创办孤儿院。他兼任浙江布政使时,官库财物盈余,库吏告诉袁嘉谷,历任官吏都会将其据为己有,劝他照例。他答:“陋者规,匪陋者心,吾能以其陋规陋吾心乎?”

在朝为官期间,纵使时局混乱、清政府腐败无能,袁嘉谷依然力所能及地当一个爱国爱民、清廉正直的好官。我国以“星期”为“周”记的名称,也正是在他的主持下制定成规。

袁嘉谷书法作品 石屏县委宣传部官方微信公众号供图

心念故乡倾身奉献,支持办学不领薪水

袁嘉谷在外为官期间,一直牵挂家乡。1907年,云南大旱,袁嘉谷在京募得一万七千余两白银,如数汇回云南赈济灾民。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袁嘉谷携家眷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故乡——云南。袁嘉谷先后被聘为云南省参议、云南盐运使、云南省政府顾问等职。但他志趣不在为官,而倾注于学术研究与云南文化教育事业。

在云南图书馆任职期间,他遍收云南地方文献,与李根源等人共同编纂《云南丛书》,初编收书152种,二编收书53种,又主编《滇文丛录》等,均是以传播云南文献为主。20世纪30年代初,袁嘉谷应云南通志馆的聘请,写成《云南大事记》一书,全书以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重大变迁为准,记载了云南在1911年前共4000多年的史事。

1922年末,云南大学的前身——云南第一所大学私立东陆大学成立,袁嘉谷被聘任为国文教授。建校初期,学校经费紧张,袁嘉谷不仅坚持不要工资,还把自己多年来节衣缩食积攒下的千元存款捐出,作为办学资金。直到1930年后,东陆大学由私立改为省立,他才开始领薪。

“七七”事变后,国家陷入危机,全民族抗战爆发。袁嘉谷忧愤成疾,卧床不起,病中仍着手《责倭寇》一文,然未能完成,即带着深沉的忧国之思与世长辞,终年66岁。

【青年观】

望袁嘉谷先生之背影,以爱国为志以学习为帆

费丹艺 24岁

14岁,他言:“要盟竭尽苍生力,为报哲恩敢告劳”;15岁,他指:“英占领缅,且窥中国矣”;22岁,他慨叹:“秀才任天下,勉力古贤同”;31岁,他壮志不减当年:“三十年华须努力,横流方见济川才”……境遇在变,身份在变,不变的是袁嘉谷先生一腔饱满的爱国之情。

若说31岁时高中经济特科“一等一名”是袁嘉谷先生科举仕途生涯的巅峰,那么让他真正被世人所颂扬、被世道所铭记的,是他守国宝而智勇兼备,正国声而怒斥列强,宣滇学而编书著典,助办学而节衣缩食……

袁嘉谷先生入仕后主张新学,主持编辑的教材融入了外来之长;在浙江任提学使兼布政使不过两年有余,即兴办了4000多所学校;任私立东陆大学国文教授以来倾心教学、平易近人;乱世为官,却不做腐官。

望袁嘉谷先生之背影,行止不忘初衷,以爱国为志,以学习为帆,此为先生告诉我们的学习真知。我们作为青年,当跟随先生的脚步,将个人的学习与国家富强的大业结合起来,为祖国的昌盛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驰骋千里,前行不怠。

开屏新闻记者 费丹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屏人袁嘉谷——云南独一无二的状元
与敦煌结缘的三位云南文化大家
云南第一状元的传奇人生
从“帝国状元”到“大学教授”的伟大“转身”
云南第一状元——袁嘉谷
走进云南唯一的状元一一袁嘉谷故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