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来稿精选 | “学思维”活动课程让我成为学生的思维引路人

前言

每个上过“学思维”活动课程的老师或多或少都会对过往的课堂教学方式产生反思,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教师张玲珑在接触了6个月的课程之后对思维、课堂及教师的定位有了重新认识。在她看来,课堂应该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而我,从以往不断地想要去“教”学生什么,转变为倾听、捕捉、发现。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独特思维能力。

文/张玲珑 编辑/ 思维智汇

2018年10月19日,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论坛暨思维型教学优质课展示活动,在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六艺楼召开。我有幸在本次会议上执教了学思维活动课《时间会变身》,并获得了优质课一等奖。我自己获益良多,感恩满满。

1

辩证看时间,辩证看世界

《时间会变身》这节课设置了五个大环节:观察时间;时间是什么;测量时间;分享活动心得;进行活动拓展。通过看图猜一猜、谈感受等活动方式,运用理解、类比、概括等思维方法,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思考“时间的相对性”、“不同的人对时间感受不同”、“时间与事物发展的关系”,时间可以是快,也可以是慢的;时间可以一去不复返,也可以是周而复始的……从而理解辩证思维。

这堂课严格按照思维型教学的五个基本原理来进行。比如课堂上,我设置情境,时间可以从不同方面去描述,有不同的性质、颜色甚至情绪,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建构,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和老师的引导中让学生生成自己的答案,接着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自我监控,最后,这堂课也可以从时间应用迁移到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友谊、亲情、生活态度等等。

这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时间的多面性培养孩子的辩证思维,其实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对孩子的生活也有重要意义。现在的人容易走向极端,就是因为他对于一件事只有一种看法。而经过这堂课的训练,孩子思维更具有发散性,对于他人的观点也更能够理解。

我的这节思维课是经过多位专家老师的指导与点拨,精打细磨而成的,感谢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对学思维课程的支持和指导。感谢魏强校长和教师团队,感谢李霞校长、谭超校长全程指导,感谢区教研室姜海庆主任,感谢学思维课程副主编张蕾老师的耐心指导与点评,让我对学思维课程进一步加深了理解。为了准备这次比赛,我在我自己所属的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附校启慧课堂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教研团队的协助下,潜心研究思维教材,精心打磨教学设计。同伴们帮忙试教,录课,听课评课,课件美化和视频制作。

2

往后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我从今年五月份开始接触思维型教学,历经6个月的录像课、说课评比,磨课、专家指导和现场展示,在学校和专家老师的引领下,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方式、思维力都发生了转变和提高。

这些年,杭州一直都很注重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前年,学校引入了“学思维”活动课程。我们学校的启慧课堂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与学生深度学习的持续培养,走在了教育的前沿。在执教过程中,我不断地在提醒自己:在思维课中需要孩子给出的不再是一个个标准答案,一个个知识性的灌输,而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表达的课堂。思维课要在课堂中解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敢说自己的真实地不同地想法。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而我,从以往不断地想要去“教”学生什么,转变为倾听、捕捉、发现。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培养有创造力、有独特思维能力,能够引领民族复兴的人才。

在不断地接触学思维活动课程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感觉到在之前的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不够,现在,我在我的语文课堂上会更为关注每个学生的想法。现在在每一堂课上,我会抓住一个点来提问,以此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比如在鉴赏古诗词的时候,我会问学生,诗人可能会是站在哪里看到这幅画?用这种方式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每一课上,我都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已经表达自己的感受。

对于我们老师而言,往往存在一个思维定势,就是在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学生回答的答案如果不在我们的预设范围内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但后来我逐渐转变了思维,无论学生给出什么样的答案,我不一定都需要知道,我也未必都要能应对,或许学生比你更有想法,作为,你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所以现在在课堂上,我会往后退,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教授说:要培养孩子的各项核心素养,先决条件是培养孩子的思维。举例来说,一项研究证明,如果从小没有培养孩子分类和归纳的能力,长大之后他提炼信息的能力就会欠缺,比如在一间屋子里,如果不进行归类整理,他很难将一件特定的事物找到。同样的,在学习上如果能制定一个目标的分类规划,学习的效果就会不一样,他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也会发生改变。

核心素养包括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两部分,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度思考的是什么样的教学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我们应时刻用“到底学生有没有思考”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应该从思想开始,当我们老师意识到要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思维才开始发生......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再接再厉,不断攀登教学高峰,深入投身到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研究中,以自身的专业成长助推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课堂中探索“求源启慧”之道,以高质量的启慧课堂促进学生思维之花的绽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独家 | 知识动态生成、批判、创新……好的思维型教学课堂原来是这样的
当今课堂教学十种流行病
如何讲好一堂课?
一堂“失败”的好课 案例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的十条标准
金洲随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