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湟回族的风俗习惯-丧葬、节日


文作者;张映录

河湟回族的风俗习惯--丧葬、节日(三)   

丧标

各民族有各民族的葬俗,其仪式花样繁多,河湟回族的葬俗大致和全国穆斯林一样,其特点有四,即“净葬”、“速葬”、“土葬”、“薄葬”。

净葬。就是不论亡者是男是女,也不分年龄大小,一律在入葬前沐浴尸体,俗称“抓水”。如果亡者是男子,就请阿訇“抓水”(洗全身),如果亡者是女人,就请年长的妇女浴其尸体。凡穆斯林亡故后,不洗其身是不能入葬的。

速葬。穆民办丧事,从不讲究“风水吉日”,一般是早亡午葬,晚亡次日即葬。如有特殊情况,最多不超过三天,以体现“活人奔家、亡人奔土”,“亡人入土为安”之意。为了做到速葬的目的,大都对年高的老人或病危的人及早为其料理后事并适当地及早通知远方亲人。此外,还有一条,就是穆斯林无常在哪里埋葬在哪里,而不强调把亡人尸体运回遥远的家乡。

土葬。所谓土葬就是在坟地打个长方形的直坑,然后在坑底朝西方向打一个偏洞,洞的大小可容纳一个尸体为宜。入葬时,将裹好的尸体徐徐置入偏洞,头朝北,脚朝南,面向西。用土块封好偏洞,再向直坑添土,地面上用土筑成鱼脊形墓堆即可。

薄葬。穆斯林的葬礼最讲节约,也最讲平等。不论是什么人家,也不论无常者是什么人,不分家境贫富,也不分职位高低,一律使用同样的白布裹尸(俗称裹尸布为“开凡”),同样大小的坟坑,绝不要任何“陪葬”物入土。“开凡”男子有三件,分别称为“抛拉罕”,“小卧单”、“大卧单”。女子则穿五件,三件与男子相同外,另两件为“缠腰”和“盖头”。回族不像汉族那样用棺材入殓,子女也不穿“孝服”或戴黑纱。无论谁家出殡,一般穆斯林都讲送葬,并主动地轮流抬“埋体”(即亡人)到坟地,既减轻丧家开支,又体现了穆民团结。抬到坟地后,首先循环传“费提耶”(赎罪金),然后站“者那则”(殡礼)。有些也有在清真寺转“费提耶”和站“者那则”的。殡礼以毕即入殓、诵经。事后再请阿訇到亡人家中念“海亭”,以悼念亡人,并为其祈祷。


回族的节日,每年有三个,即“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这些节日源自伊斯兰教,慢慢地时间一长,慢慢演变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了。

“开斋节”。就是“尔德.菲图尔”节,又称其为“小尔德节”。伊斯兰教徒封斋一个月后,喜庆开斋的日子。时间在伊斯兰教历十月初,这天家家炸油香,个个沐浴,并穿戴一新,访亲走友,互道“赛俩目”贺喜。其他民族的邻居和朋友也多自动上门“拜年”(非穆斯林者,习惯上称“尔德节”为“过年”,意即同汉民过年一样隆重,一样热烈)。

“宰牲节”。就是“尔德.艾祖哈”节,习惯上称作“大尔德节”,因这一天穆民多宰牲,“宰牲节”的名称即由此而来。一般宰牛宰羊,牛羊肉除留一部分自食外,大多当天分送给亲友和经济困难的贫苦穆民。时间在“开斋节”过后的第七十天,即教历十二月十一日前后。

“圣纪节”。是纪念穆罕默德诞辰日,同时又是穆圣逝世的日子,故又称“圣纪”为“圣忌”。每年到了“圣纪节”,大家集中于清真寺中,进行聚会并举行纪念活动,诵念天经为主,还要在清真寺聚餐一顿。

上述三大节日,伊斯兰教徒都要进行聚礼,见面时互道“赛俩目”祝福,早上还要上坟诵经祭祖。(张映录  整理  插图摄影:西宁的表情)

作者简介:张映录 


   
  张映录,男,汉族,生于1966年1月,系民和县李二堡镇人。现为民和县李二堡镇中心学校教师,省作协会员,海东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员,民和县民族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民和县作协理事。出版了《民和汉族轶俗》、长篇小说《嬗变》(与冶廷林合著),在《中国土族》、《海东时报》、《河湟》、《桃花源》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民俗作品多篇。

欢迎广大作者投稿,摄影作品,游记,散文、小小说、诗歌均可。文责自负,自行校对。投稿时请附作者简介与需要配图的照片。西宁表情平台发布的均为原创作品,请勿一稿多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穆斯林葬礼习俗***
穆民必看,给亡人换水全过程详解!
本刊编采人员应邀参加伊斯兰开斋节
馋游天下-清真菜菜谱大全
为什么回民丧葬不允许叩首、放炮、送花圈等行为?
浅谈伊斯兰丧葬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