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你的湿气去了又来?这么做排出陈年寒湿不反复

每年冬天,关于“南方更冷还是北方更冷”的讨论都会被反复提及,网友们也是用各种形象比喻和说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北方的绝对低温是物理攻击,冷得直接、有冲击力;南方的寒湿夹杂则是魔法伤害,冷得沁骨入髓、绵绵不绝。
无论是寒还是湿,都是有碍健康的“大魔王”,今天我们就来先聊一聊湿气,细数一下它的“三宗罪”。


其实,看到“湿”这个字就能让人感到一种阴冷、绵绵不绝的氛围,我相信被湿气缠身的朋友也一定不在少数。

湿气在,百病害,湿气一旦入体,便开始为非作歹,给人带去各种不适。

如果你总觉得每天睡不醒,醒来身体也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关节酸痛,一整天精神疲乏、头晕脑胀;

或者是食欲不振,饭量减小,一吃东西就很容易腹泻、大便溏泄,小肚子还总是鼓鼓的;

再或者头面部出油严重,面色容易变得蜡黄,脂溢性脱发……

这些都说明湿气已经在你的体内安营扎寨。

“啧啧啧,这湿气,从头到脚没放过一个地方,真就是作恶多端啊!

知道了湿气的危害,很多人都会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方法来祛除湿气,可是这个湿气实在是屡教不改,冥顽不化。

刚刚宣告“祛湿成功”,过不了多久它就会再次席卷而来,再祛湿、再回来……跟人纠缠不清。

“怎么湿气总缠着我!”

“那还不是因为没找到根源。”

绝大部分人的湿气,都是脾虚湿盛,因为水液进入人体,也是交由“脾”来掌管的,脾强,就能将水液传输到该去的地方;

脾虚,“管理”无能,这些水液就不听它的话,到处乱窜不干正事,就成了人人喊打的湿气。

只知道祛湿,不知道健脾,就是只放水、不关水龙头,自然去了又来,容易反复。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穴位,打开祛湿开关——承山穴。

承山穴是祛湿大穴,很多人点按此穴时,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有湿气的缘故。而在按揉该穴一段时间后,便会觉得身体微微发热,这预示着体内阳气升发,湿邪减少。 

游泳的时候,有的人可能会小腿肚子抽筋,这时,只要赶紧揉一揉承山穴,抽筋的症状就会缓解甚至消失。

承山穴位置:在小腿后面正中,当伸直小腿和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凹陷处即是。

按摩方法:

1. 点按法:承山穴按上去会感觉到酸痛,所以,手法一定要轻柔,以感觉到酸胀微痛为宜,慢慢地可以加重手法。每天可点按1-2次,每次10-20分钟,点按时由轻到重,力度均匀。

2. 承重法:随意站立,双手在胸前环抱,脚跟稍稍抬起,重心要落在脚掌前三分之一处,这样一来,受力部位正好是位于小腿肚子上的承山穴,也可起到按摩的作用。 

另外,一些中老年朋友容易出现小腿抽筋的情况,尤其是在夜晚睡觉的时候,这时只要按揉承山穴,抽筋的症状就会缓解甚至消失。



此外,养脾也可以借助一些药食同源的食材,来帮助我们更好的养护脾胃,祛除湿气,比如芡实、薏仁、茯苓、莲子等。

想方便一些的话,推荐大家试试这款七子理脾粉。尝过一次就知道不同于市面上普通的脾胃粉,口感更佳香醇细腻,吃过一次就会爱上~


好物推荐

道生生活馆 交易担保 放心买 七子理脾粉 小程序

千年古方

理脾粉的基础是2000年的古方四神粉。芡实、茯苓、薏仁、莲子四味食材,古人认为它们就像小神仙一样,能够照顾到我们全身上下。

道长亲嘱


终南山张道长根据自己几十年的食养经验,嘱咐用炒一遍,增强补中益气,燥湿功能


名医加味

后与河南中医药大学的一位师长叙茶,长者嘱咐:加入兰州百合,以对治熬夜伤阴;加入白扁豆,以养胃下气加入小米,以滋补胃气


炒熟的理脾粉,粉质更细腻,用温水就能冲开。天然谷物的清香,入喉宛如暖流,从舌尖暖到胃~


如果你常感觉食欲不佳、乏力,头脑昏沉、精神不振,那一定是脾胃出现了问题,要开始养脾胃了!

平常饮食不规律、爱喝冷饮、肠胃功能差、熬夜久坐的人群亦适合。建议多囤几盒。坚持饮用,效果更佳!

单一个湿气对身体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挑战了,偏偏这湿气还总爱拉帮结派。
和热邪结党变为湿热;和寒气勾搭,便是寒湿来犯;长期不祛湿,湿气生痰变成痰湿体质。

冬季气温低,就成了寒湿的主场,对于久坐的上班族,不妨试试艾绒坐垫,懒人必备的养生法,坐着就能驱寒补阳。


清代名医吴尚先在《理瀹骈文》里说“若内服药不能达到或恐伤胃气者,以坐为优矣”。

把艾绒缝进坐垫里,一年四季,坐着就把阳气补足,将寒湿赶走了。

艾叶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效果。可直接为身体注入阳气,温暖子宫,缓解痛经、腹泻、四肢冰冷等问题。

特别适合平时运动量少,久坐生寒的人群。

好物推荐▼

道生生活馆 交易担保 放心买 蕲艾绒坐垫 加热&非加热两款 小程序

写在最后:

冬季进补,若湿气占据了身体的空间,那吃再多补益的东西也补不进去,反而会给脾胃造成负担。

因此,健脾祛湿,最好一刻都别耽误,赶紧开始。另外,熬夜、久坐、贪凉或喜好肥甘厚腻等不良习惯最好戒掉,否则湿气很难彻底祛除。

身体的情况就是由生活方式组成的,疾病就隐藏在你平时的生活习惯里。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开关,就是一个旋钮,你去执行,坚持调理,就会有改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夏最容易生湿气的4件事,最后一件伤脾又伤肾
脾胃最怕你做这6件事,看看你中招了几条!
找到身体的七个“排污口”,养生就成功了一半
天天祛湿,湿气依旧重?湿气产生的三大行为,务必知晓
越做这些湿气越重!未来60天千万别做这6件事!
入夏脾胃虚寒,湿气重的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