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情研究|顺学情助发展是教之使命 ——散谈对学情研究的所思、所见、所为

【摘 要】对学情研究与分析是教师完成立德树人使命的基本功。学情研究首先要懂学情之静态与动态特点,及其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其次要对照一些实践案例从学情研究视角进行解读;再次要着力将学情研究的认识成果植入课程、课堂和学生学习生活之中,让使命化为我们的时代担当。

【关键词】懂学所思  识学所见  尊学所为

学校教育的使命就是帮助“自然人”成为“社会人”,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这里的“人”主要是指学生。学生是一代具有成长规律和发展方向的生命体。面向这种生命体之实情,开展通规律和引方向的科学探索,值得我们去深度认知,去切实体验,去加大作为。本文就此散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对“懂学情”之所思——定位、功能与深化

教师眼里的学情是什么?这是需要体现教育本质为背景的理念认知、符合成长与学习规律下的实践探索,针对时代发展情势的改革创新。而这种理念观、实践观和改革观,都值得我们深度思考。以下三个命题便展现了这种思考。

1.学情是教学的根本

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说:“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这是说,未来的祖国是由现在的学生去建设甚至创造的,现在的学生可以决定未来的祖国。为此,读懂今天的学生,教育今天的学生,为未来祖国筑基,就是“天”大的事。面对今天的学生,他们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并组成一个生气勃勃的群体。要读懂这样的学生,必须有深入实际的观察研究,必须有接地气的个性化探索,才能知道学生的身心发展、学业基础、情感变化、方法能力,通晓学生的现状和发展规律,这都属于“落地”性的研究。为此,可以说,学情研究具有“顶天立地”的意义与要求。要立足于胸中有未来之“天”,而工夫要下在当下之“地”,这就是对学情研究的定位认识。

2.师生相通,教学共振

众所周知,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是主阵地、教学主渠道。在课堂的基本要素中,教学内容(教材资料)与教学场景(设备技术)基本是物态环境,而教师与学生是生命机体。上海有些学科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进行了“教学共振”的教学改革探索,追求课堂四要素同步共融,实践途径是教学内容借信息渠道互通,师生的情感在双向关注与尊重中达成互信,智能方面也在彼此影响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这样的实践探索在许多学科和学校中又有了深化。应该说,“教学共振”是建立在师生相通基础上的,而师生相通首先是教师要懂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兴趣习惯,并依此来重组教学知识和设计教学过程;其次,师生组成“学习共同体”,在全过程中进行知识、情感、智能三位一体的“共振”,并最终将对学情研究的感知运用于课堂教学。这就可算作对学情研究的功能认识。

3.学科为“学”,课堂转型

在课程建设的主要流派中,对我们影响至深的是“学科中心论”,所以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背景几乎都是背后的学科。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上海提出了将学科中心和儿童中心、社会中心三大流派的理论予以有机融合,形成“素质中心”课程的模型,改变了原来的“非此即彼”的僵化观念,与后继“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等改革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如图1所示)。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推进学科建设进入新时代,使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特质。而在课堂教学中,就要相应地将“由教主导”转型为“以学定教”。这可以认为是对学情研究进展的深化趋势认识。

                                           图1

上述三点具有递进关系,即首先在理念层面对学情研究的意义与要求有基础认识;其次要敢于和善于将学情研究的认知运用于实践,并有操作路径与实施时空——融于课堂教学;再次要顺势从课程改革到学科重建的视角,将学情研究机制性地植入改革的顶层设计,使之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强调理念定位观、实践功能观与改革发展观的一致性和与时俱进。

二、对“识学情”之所见——实践探索的专题解读

上海中小学对学情的重视可以说是与改革开放同行的。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上海有不少具影响力的改革项目,尽管涉及的改革领域很广,对此的评论也是见仁见智,但是,如果挖掘其中的共性,就会发现都是以对学情重要性的认知为基础,寻求从理念到实践的系统改革。以下仅列举几项作分析。

1.“愉快教育”与激发学生天性

“愉快教育”是起源于上海一师附小的一项教育改革实验。该校由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创办,当时他主持实验活教育,重点是让儿童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展;八十年代起,陈鹤琴先生正式开始“愉快教育”实验。学校提出以使学生都有幸福童年作为办学宗旨,培养学生在各项素养上都有良好的起点,制订“愉快教育”具体目标进行教育整体改革,由校长以教育思想引领,使教育教学活动都关注学情及其发展,最早树立了“愉快教育”的全国标杆。

“愉快教育”的观念模式是正确运用适应儿童年龄特点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情趣,唤醒学生天性,使他们以最佳精神状态自觉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实现全面、主动、充分、和谐发展。“愉快教育”的指导思想就是建立愉快教育的氛围,构建愉快教育的模式,从而使儿童的学情在其天性与兴趣获得激发的同时趋向最佳化发展。

2.“成功教育”与尊重学生差异

“成功教育”则肇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先后经历几个阶段探索,随着历史发展,“成功教育”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在持续发展。究其实质,正如其实践点闸北八中的实验初心,要唤起所谓“薄弱学校”学生对成功的梦想,从学校的教育源头改变认识,将教育办成“以尊重人的主体性为前提的教育”“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为重点的教育”“以体现人的个性为特色的教育”“以提升人的价值为导向的教育”。这里的“人”包括教师和学生,但针对学生的意味更多些。

“成功教育”提出的四个聚焦点指向学生“主体性”“创造潜能”“个性”“价值”,可看出其核心意涵是建立在学生存在客观差异这一认知基础上的。而我们也知道,学情的差异性不可避免,理应得到教学系统的回应;不同学生的“成功”表现也会有差异,既包括智力因素表现上的差异、非智力因素表现上的差异,也包括基础现状上的差异、发展方向与程度上的差异等。“成功教育”观念上都认可这些差异,并鼓励学生自信地去争取获得各种有差异的成功。这是对学情的科学认定。

3.“后茶馆式”教学与鼓励学生自立

“后茶馆式”教学前身即“茶馆式”教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上海市育才中学校长段力佩提出的。因为“茶馆式”教学方法符合教育发展总趋势,当时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读读、议议、讲讲、练练”背后的核心意涵,是提倡教学要走向合作、走向对话、成为学习共同体。对这种有价值并符合改革趋势的经验,当然需要继承并与时俱进发展的,上海静教院附校将之拓展为“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做做”,这就是“后茶馆式”教学。我们还需要在这种提倡的背后,认识到其建立在支持学生自主基础上的,即无论是合作或对话,都必须先要强调自主性,有自己的认识见解,否则就难以参与群体中的对话与合作。

其实我们知道,当年育才的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茶馆式”是“形”,对话也是“形”,“神”却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主与责任,是学校提出的“自治自理,自学自创,自觉锻炼”,即“三自”教育。要明确“育才”要先“育人”,教育的重点在“育”,教学的重点在“学”,都须落在学生自身的自主发展上,才是真正符合学情本性的探索。今天我们看“后茶馆式”教学,自然也需认清这一聚焦学情之“神”。

三、对“尊学情”之所为——重要领域需有新探索

将学情研究的认识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改革,才是价值所在。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有所作为的是在课程改革、课堂优化、学生培养和教师发展中如何科学落实学情研究的实验思想和实践经验。基于此,本人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针对某些教育领域尚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有所探究,使短板有所改观。

1.为课程建设献策:要深化学情关照

上海市在许多中小学开展“课程领导力”项目已历经两轮六年,目前进入了第三轮。如果要给该项目的主要任务做简要梳理,即做好“四化”——国家课程实施的校本化、校本课程建设的特色化、课程持续完善的机制化、学校课程管理的系统化。“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最需要而各不相同的课程”已经成为当下不少学校在课程建设上的追求。同时,课程聚焦于核心素养培育,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也成为提升课程品质的另一个追求。我对此是极其认同的,解释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君子文化助力学生发展的体现。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可以借助学校的案例来分析说明。图2展示的就是上海市杨浦区某校的校本课程建设理念,以学生社团需求为源,学校课程提供支援。服务学生,乃“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表现;而各门课程都注意聚焦于素养目标,有助于学生自主选习与生涯发展,即体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激励。

我前几年曾参与“中德环境教育校本模块课程建设”项目研究,上海和浙江各有十所小学参与其具体开发。德国教授对课程建构提出了“内容模块”“胜任力”“方法与媒介”由内而外三圈模型。作为一名中方指导专家,在与学校互动中,我提出的建议是以胜任力(素养)为主导,以学生自强不息的合作探究为主线,以教师厚德载物的指导服务为助力,借内容模块和方法媒介实现育人。可见,课程实施者本身要含有“君子”之情,关注学情,才能培养学生成为君子。

图2

2.为课堂改革点赞:要展现学生情怀

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在学校任教。当时,校长安排我上九个班级的地理课,我起初认为无所谓,同一年级只要一份教案,可重复用,但实际证明不现实,不同班级的学情不一样,都需要“因班施教”。所以,后来到教研室参加“同课异构”活动,我的第一反应认为“同课异构”是个伪命题,因方法其不存在“同课同构”。当然,就如何异构的探索还是有价值的。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许多中小学对聚焦学情,在改进课堂的新探索方面也不断有新的创造,重构课堂成为了一道亮丽风景线。现略举几例样本予以介绍。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是一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对课堂改革提出的是“高结构设计,低结构实施”要求。“高结构设计”重在“脉络化”,对目标有清晰定位,对内容呈现的时序和组织形态有完整考虑,对对象可能出现的各种生成性问题有充分准备。“低结构实施”重在“情境性”,指在实施中面向学生灵活把握生成性问题,尽可能采取开放式策略,照顾到学情这一主体性。

上海市复旦中学也是一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多年来探索构建“留白课堂”,这个“白”是留给学生的。学校主张将这个理念统领课堂教学:教师留白了,就可以听取学生在课堂的“念白”,听取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教师留白了,就可让课堂开展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对白”,实现思维的碰撞;教师留白了,就可让教师根据学生的“问”或“困”进行“旁白”“补白”,发挥在专业层面上的导学引领。这同样是一种将学情置于课堂核心的情怀表现。

尚有许多此类学校案例,如上海市吴迅中学在打造的“有为课堂”、上海市泸定中学提出的“乐学课堂”、上海市进才北校实践的“养正课堂”等,都在展现对学情的关注,都是值得我们在点赞同时不断深化的新探索。

3.为学情研究进言:要注重学习素养培育

在上海的学校群体中有一个体现普遍共识的改革举措,就是加强对学情研究,落到对学生素养培育上,这与世界经合组织推动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提出的“学业素养”要求一致。但探索的方法途径可以多元,其中借助研究项目或课题的途径体现了对学情研究的层次提升,促进了学校与学生的实际发展。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案例简介中得到启示。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对“学习素养”的培育是在多年前借助一个市级课题进行的,已经取得了比较成熟的效益。该校将“学习素养”分为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理想四大板块,其中学习意识从动机、兴趣、意志等入手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心态;学习能力则培养学生联系不同学习领域的专项能力与实践创新通识能力的和谐发展;学习方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科学思维和方法论运用;学习理想指向对人生规划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境界。

上海市建平中学南校的前身是塘桥中学,更名并进入建平教育集团后,注重对学情的分析研究,借助区级内涵项目平台提出对“学习素养”的培育探索。该项目注意结合校情和学情,提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来初步构建校本意义上的“学习素养”培育之道,并由此研究出“学习素养”的内涵、内容和目标系统,对改变学生对学习的畏惧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浅度学习为深度学习,变封闭学习为开放学习等,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上海市浦东中学是被吕型伟先生称为是“中国近代教育的一座宝库”的百年老校。基于厚实的教育校史和丰富的著名校友资源,该校提出的培育学生“史学素养”为创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的核心。一方面,针对国家层面的“六大核心素养”回应为“树历史观念,学先贤榜样,养勤朴品性,立致远志向”的校本化“史学素养”意涵;另一方面,将与其一致,结合各门课程实施而转化为“立问题、找依据、辨真伪、深探究、出结论”的教学模式,暗合了我们古代圣贤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素养”本质。

这些学校项目或课题研究个案所展现的共性,都聚焦于学情本身,是将有利于学生生涯规划、终身发展的学习素养融合于对学生研究的内容主题中。这一种探索应该是对学情研究的新发展。我在当一线教师时,多年任教毕业班。毕业班有较多复习课,我一般采取的方法是系统梳理(类似“思维导图”)、举一反三(学生会“反三”)、拾漏补缺(因人而异),最后一个学期还有两周的“门诊答疑”,不上课。后来,我发觉这种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素养培育效果不错。

4.为教师发展释道:要精通学理设计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贯穿为师一生的命题。国家教育部曾提出的“教师专业标准”有四个理念与三个内容。三个内容即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主要是指符合学习原理的教学能力。有位浙江的小学语文教师曾经讲过教师专业成长的“剑气”之说,源于《笑傲江湖》中“剑宗”之道与“气宗”之道争议。我也由此发表过一篇“剑气合一”促教师发展的小文章。

本人认为教学能力中很重要或很基础的是教学设计能力,是重视实践能力的“剑功”,包括单元设计和课时设计。目前,存在不少负面的案例可证明其重要性。具体来说,重视教材而轻视学生的教学设计及其课堂实施的案例还不少。教学设计的核心是让学生有“学习过程”,那教师必须要基于学情分析,而不仅仅基于课程标准来确立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如图3)。其基底是“气道”,通晓学理。

图3

掌握学理是教师必须的理论功底,按学理设计和实施教学是为师基本功。可以这样认为,这种教学目标的产生才是科学的,也是遵循学理并符合教学之“道”的,是“剑气合一”的。此处关键是,教学设计基于教学目标及其达成,而教学目标是基于学情的,只有做强对学情的分析工作,才能体现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的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姚晓红.学习素养——学生成长的基石[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赵才欣)

(本文刊载于《现代教学》2020年1AB《学情研究专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材教法考试公共题部分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行动研究方案
试论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名家论述|树立课程意识 落实核心素养(章建跃)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