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出汗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中医告诉你

中医对于“出汗”一事极为重视,有很多讲究,有些出汗起着健康晴雨表的作用。

“汗为心之液”——早在《内经》中即对汗的生理及病理有相当认识,如指出汗液为血液所化生,为心所主。“阳加于阴,谓之汗”,乃是对汗形成的最好概述。所谓阳者,即卫气,又称阳气。所谓阴者,人身阴精也,如津、液、血等。

所以汗的来源即津血,《灵枢·营卫生会》提出“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血汗同源;张景岳亦指出:“津者阳之液,汗者津之泄”, 即津汗同源也;《素问·评热论》则对汗之源进行总结:“人之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而脾胃者,仓廪之官,运化水谷,乃气血生化之源,化谷生精,精化成津血,汗之源也”。

那这么看出汗伤津,一定是坏事了?那也不一定,有时我们要让人体主动出汗。

中医“汗法”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素问·生气通天论》)

所谓“善治者治皮毛”,古人早就认识到汗出可使腠理发泄,解表祛寒。“汗法”是医圣仲景在《伤寒论》中论述的中医治病“八法”之首,主要用于治疗外感表证,使寒邪透表而出,病情随愈。

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首方桂枝汤是汗法代表方,此方煎服法中论述发汗方法和禁忌。历代医家非常重视汗法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清代医家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将汗法列为第一治则。

柯韵伯将汗法分为五种:“麻黄汤汗在皮肤,是发散外感寒气;桂枝汤汗在经络,是疏通血脉之精气;葛根汤汗在肌肉,是升提津液之清气;大青龙汤汗在胸中,是解散内扰之阳气;小青龙汤汗在心下,是驱逐内蓄之水气”。

汗的产生是来源于人的精气,它是疾病过程中邪正交争胜负的关键物质。若汗出热退是正气战胜邪气,疾病趋向痊愈的表现;若汗出而复热,是正不胜邪的现象,疾病往往进一步向恶化方面发展。

自汗

天气炎热或者运动时出汗,是正常的生理功能,但如果安静状态下出汗,就是一种病理情况了。并非因为天气闷热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在中医看来,自汗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自汗多属气虚不固,营卫不和。又分很多种:

  • 头部出汗多,阳虚胃火旺

头部是诸阳之会,阳气本应该是最足的,其固摄力也应最强。 一旦头上经常出汗,或者头上出汗而全身无汗、少汗,也许就意味着阳气有些虚弱。另外,经常出现这种情况,还和胃火旺有一定关系。

  • 手脚心出汗多,脾胃湿热重

脾胃有运水化湿的功能,此项功能一弱, 湿热便会郁积在体内。湿热下趋,从而引起四肢末梢多汗。另外, 脾胃与消化有关,如果食物在胃肠道吸收不好,会导致脾气不足, 进而引起心气不足,爱出汗。

  • 腋下出汗多,阴虚心火热

腋下汗液分泌旺盛并带狐臊气味,是腋窝部的大汗腺分泌异常所致。这个异常又与阴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肝胆二经分布在两腋,此外,心火也容易循经上冲,一旦调理不好,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 颈部出汗多,内湿热黏滞

颈部汗腺不太多,本是人体不容易出汗的部位,如果经常出汗,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也 和体内湿热有一定关系。由于湿性黏滞,导致体内气机不畅,往往表现为上半身或颈部以上出汗。

  • 私处出汗多,湿邪郁化热

中医称之为“阴汗症”,可引起阴囊湿疹。私处出汗异常跟体内湿 热、肾阳虚弱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体内湿热与肝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究其根源,这和脾胃失健,湿邪内生,郁而化热有关。

对于营卫不和引起的自汗,桂枝汤亦有良好的疗效,此外,泡附子、龙骨、牡蛎等也是固表及潜阳的药物。

盗汗

盗汗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的特点,可谓十分贴切。 对盗汗,中医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

《景岳全书》曰:“盗汗者, 寐中通身汗出,觉来渐收。诸古法云,盗汗者,属阴虚,阴虚者阳必凑之”。

盗汗患者,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所以轻中重型出汗量相差很大。

中医认为,盗汗多为阴虚所致,盗汗分为:

1. 心血不足型

患者常表现为睡则汗出,醒则汗止,心悸少寐,面色少华,气短神疲。舌淡苔薄,脉虚。治宜补血养心敛汗。

2. 阴虚火旺型

往往出现潮热盗汗,虚烦少寐,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女子月经不调,男子梦遗。舌红少苔, 脉弦细数。治宜滋阴降火。

3. 血虚型

《丹溪心法》云:“盗汗属血虚”。此证多见于长期脑力劳动者,其脑思虑过度。 劳伤心脾,脾胃虚弱,失于健运,气血生化乏源。清窍失于濡养,故出现头晕头蒙,阴血虚则生内热,且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则溢于机体四肢,发为盗汗。

4. 阳不入阴型

人体内如果有“阴实”(癌症)存在,则在病前好几年就会出现阳不入阴的现象,即每晚固定时间依据“子午留注学说”的时间点出现失眠、盗汗现象,主要是因为五脏为阴,内生癌肿,使阳无法入阴,浮越在表,出现精神亢奋、出汗现象。此宜早期治疗。

总之,脾胃为生汗之脏,肺肾为司汗之脏,肝为调汗之脏,汗又为心之液。汗者,阳加于阴也,只有汗出有度,汗之有法,人体才能阴阳调和,五脏六腑才能成为一个有机协调的整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从鑫名老中医治疗汗证经验
听说,流汗这样的毛病能治好
爱出汗的用方技巧
中医对治各种盗汗、手汗、汗证的方法(实用)
5种「坏汗」不可小觑,汗从哪出,病从哪生,请你警惕!
中医:出汗识健康 部位区病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