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醉读唐诗010 梦李白其二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驭风

 

梦李白二首 其二

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安史之乱”爆发时,坠入爱河的唐玄宗已经不再是“圣明的皇上”了,特别是身边还有个窝囊废杨国忠跟着裹乱,结果,先是错杀了大将高仙芝,后又折了哥舒翰,丢了潼关。人地两失,没办法了,长安眼瞅着就守不住了,跑吧。结果刚跑到马嵬驿,就遇到太子李亨暗中策划的兵变,大舅哥被杀,“三千宠爱集一身”的爱妃杨玉环也“宛转蛾眉马前死”。幸而禁军首领陈玄礼在杀了杨家兄妹后火气消了,带头向玄宗宣誓效忠,否则唐玄宗就直接和心爱的人在马嵬坡“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了。其实想想,老头也蛮可怜的。曾经信任的“胡儿”带着大军追杀自己,“宠臣”被剁吧了,而爱的无法无天的的胖妞就死在眼前,贵为天子,没招没招的;加上自己的儿子还造自己的反,一般人估计就扛不住了。

父子俩闹到这份上,只好分道扬镳。唐玄宗领一拨人经扶风、陈仓、益昌入蜀;李亨带另一拨人经渭北、平凉到灵武。

 
 

(图片来自网络)

 

悲痛欲绝、伤心到极点的唐玄宗,到了扶风郡,估计是被痛苦冲昏了头脑,不顾大夫高适的进谏,出了个昏招,命十六子永王李麟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江陵郡大都督,坐镇江陵,即日前往镇所。

 

据《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七 玄宗诸子》记载:“永王璘,玄宗第十六子也。母曰郭顺仪,剑南节度尚书虚己之妹。璘数岁失母,肃宗收养,夜自抱眠之。少聪敏好学,貌陋,视物不正。开元十三年三月,封为永王。十五年五月,遥领荆州大都督,二十年七月,加开府仪同三司,改名璘。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反范阳。十五载六月,玄宗幸蜀,至汉中郡,下诏以璘为山南东路及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采访等使、江陵郡大都督,余如故。璘七月至襄阳,九月至江陵,召募士将数万人,恣情补署,江淮租赋,山积于江陵,破用钜亿。”

 

大概意思是,永王李麟,是唐玄宗的第十六个儿子。母亲叫郭顺仪。很小的时候,李麟的妈妈不在了,肃宗,也就是当初的太子李亨收养了这位同父异母的弟弟,晚上睡觉都搂着李麟。李麟小时候很聪明,也很爱学习,但长的不咋地,不仅仅是“尼古拉斯”款的,还是歪脖子,看东西都得歪着看,正不过来。长大后封为永王,后来又遥领荆州大都督。等等。

荆州大都督是荆州大都督府的一把手,当时设并州、益州、荆州、扬州、潞州共五个大都督府。注意,永王李麟只不过是“遥领”,并没有实际到任,而开府仪同三司不是具体官职,也只是从一品的阶官(荣誉性的虚衔),享受从一品的待遇。也就是说,永王李麟在唐玄宗发昏令之前,只不过是个没有实权的逍遥王爷而已。

 

不管唐玄宗出于什么目的,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也好,还是出于对太子李亨兵变逼宫也罢,这时候,这么危急的局面,太子李亨已然是天下兵马大元帅,负责平叛,这么做,不是给哥俩栓对吗?

 

尽管李麟“少聪敏好学”,可打小就长在深宫,不谙世事,猛的来到这么一个富庶的地方(江淮租赋,山积于江陵),手下又有了几万兵马(召募士将数万人),你说这位“巨婴”他能没点想法吗?更要命的是,还有个坑爹的儿子(其子襄城王李偒(一作李玚)勇武有力,喜好用兵),身边的谋士再一通忽悠(当今天下大乱,只有南方富有,未遭破坏,李璘手握四道重兵,疆土数千里,应该占据金陵,保有江东),李麟,膨胀了。

 

李麟的膨胀让刚在宁武登基的唐肃宗李亨非常忌惮,曾于至德元年(756年)十一月,“诏令归观于蜀,璘不从命。十二月,擅领舟师东下”,唐肃宗终于被这位从小爱护的丑弟弟激怒了,“肃宗以璘不受命,先使中官啖廷瑶、段乔福招讨之”。

 

安史之乱爆发之时,李白正躲在庐山里苦恼呢。为啥苦恼?李白是个很自负的人,是真的想为国家出力,做点事业,可是长安那一趟,对李白的打击很大。因此,是避世躲进深山求道呢?还是再找机会出山建功立业?李白很是犹豫。就在这个时候,膨胀的永王李麟出师东巡(李璘擅自率水师东巡,被定性为谋反,并被玄宗下诏“贬为庶人”),听说李白在庐山,于是几次下帖子邀请李白出来辅佐自己,李白一冲动,就答应了。期间,李白还写了《永王东巡歌》十一首,李白还以为能大显身手,护国平叛呢,所以美不滋的写下“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等等。估计李白以为入幕永王,是跟着永王平叛安史之乱,没想到卷入了永王和唐肃宗的帝位之争。

 

没多久,永王兵败,李白也因之被捕关进浔阳狱。李白上诗求救,夫人宗氏也为他啼泣求援,幸而有朋友帮忙,后被流放夜郎。因为判的是“长流”,即一去不复返,当时李白此时已届暮年,很是沮丧的感叹“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李白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刚到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那份酸爽就别提了,当即乘舟东下江陵,并作诗白帝下江陵

 

  有说法李白被下狱后,特没骨气地写诗洗地,撇清自己,云“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意指自己是被永王胁迫的,乞求活命。

本胖子认为,李白是被骗了,他以为是跟随永王去平叛,没想到是反叛,等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已经晚了,这对李白来说,确实有点冤。

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出自《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不是在浔阳大狱里写的。李白在被赦免后遇到已是一方大员的韦良宰,这位老朋友在骚动变乱中作出了与李白不同的选择,“时永王李麟东巡,利剑承喉以胁迫之,不从。肃宗召见,嘉其直诚,授江夏太守”,浪漫的诗人和政客对政局的敏感是没法比的,两相对比,李白的感慨很深:自己由旧日的御前歌手沦为一个流犯,而对方却从一介平凡的知县成为一方要员。因此,李白写下了平生最长的这首诗,向老友诉说了自己的不幸与委屈。其中,夸奖韦良宰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李白因“永王之乱”受牵连的情况大抵如此。而可怜的杜甫,正白天发呆晚上做梦着大急呢。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李白曾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诗句(《送友人》),杜甫此处引用浮云、游子,是比兴的常用手法,游子自然指的是李白。意思是,天上的浮云见天的飘来荡去,远在天涯的朋友李白也是很久没有见到了。幸亏老朋友很够意思,局气,讲面,知道我想他想的很苦,所以一连几天入我梦中,以解我相思之苦啊。这里的“情亲见君意”与上一首的“明我长相忆”,相互照应,表明杜甫和李白俩人的肝胆相照的感情和心有灵犀的默契,不管是我见君意还是君明我忆,都是“……一句话 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这一段是“梦”话。李白入了杜甫的梦,不管是李白的魂魄,,还是李白的幻影,梦终会醒来,就算是梦中的见面,也有分别的时刻。每到分手的时候,李白总是在梦中匆忙地诉苦:“哥们儿,我大老远的来这一趟,别提多不容易了。江湖上总是风波迭起,我真担心哪天小船就翻了”。梦中看着李白走出门时用手搔着头上白发的背影,好像是在为自己壮志不遂而怅恨。

杜甫这梦做的,有声有形,有神态有东作,有诉苦还有担心,太逼真了。而更逼真的是,李白还真是溺水而死,“舟楫恐失坠”,神了!。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李白从梦里颠了,杜甫的梦也醒了。作为李白坚定的白粉,想到李白的才华和抱负,以及生平的遭遇,杜甫从心里为李白抱不平。权贵们高管华盖地在长安城里得意洋洋,而满腹才华的李白却报国无门。这么一个牛掰的人,临到老,却惨遭囹圄之灾,发配放逐,简直是没天理了。而自己又何尝不是才能无处施展,爱国之心无处投递?希望将来李白的才华能名垂万古,能慰藉你那生前身后的默默无闻和孤独寂寞。

 

也许,杜甫永远也读不懂李白。李白要的是“过程”的痛快淋漓、兴高采烈,至于结果,李白早就说了“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李白是把人生喝透了,可惜,没看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甫 《梦李白二首》 其二 赏析
【醋溜唐诗】以半世寂寞换千秋之功,可好?
千秋万岁名 寂寞身后事杜甫《梦李白二首》审美赏析(2)
《唐诗三百首》010:杜甫的梦中情人是谁?真相当然只有一个!
鉴赏:中华古典诗文之二一八(图)
千秋万岁名,这个评价怎么样,杜甫做梦都惦记着李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