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春节行(一) 烟雨徽州,入诗入画,等你来

烟雨古徽州

大年初一,是个阴雨天气。

江南的冬天,如果是晴朗的日子,可以懒懒地晒太阳,听鸟雀在树枝上叽叽喳喳的欢唱,看草木倒映在水中绿油油的影子,但它最迷人的时候是下雨天。江南的雨,常常是温柔绵密的样子,近看,如丝如针;远望,如雾如烟,像轻柔的薄纱包裹了一切,远山、树木、楼阁都模糊得只剩下一个轮廓,任谁看都是自然之手创作的一幅“烟雨江南”水墨画。杭州的西湖令人迷失,苏州的周庄也令人迷失,而我向往着皖南的古徽州。

于是,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我穿过一条水墨山水画廊,来到了徽州古城。

新安江上游、皖浙赣交界处,古城在此已逾千年。秦时置郡,宋称徽州,历元明清三朝,“徽州”这个称呼也叫了近千年。1987年,它改称黄山市,“一府六县[1]”分属两省三市,地理上不再有那个叫“徽州”的地方,古徽州留在了明山秀水的风景里、黑白分明的建筑里、月塘波影的古意里。它是旧宣纸上褪了色的画,我不能忘怀的梦境。

歙县县城徽城镇中心是千年徽州府的府治徽州古城,这是一座体现徽州文化的历史之城,古城门、南谯楼、阳和门[2]几经修缮,骨子里依然保留着当年的霸气。不疾不徐的雨使空气清冽而湿润,雨水荡涤了尘垢,古城显得更加清幽静谧;城墙之上,极目远眺,鳞次栉比的民居与远山近水混融在一片黛青色中,像迷蒙的仙境。静心驻足,我沉醉在古城温润明澈的宁静中。

古城中心,许国石坊跨街屹立,这是一座精致雄伟的青石牌坊,也是全国仅此一座的八脚牌坊,牌楼前后两座为三间四柱三楼,两侧为单间双柱三楼,各具情态的玉龙、凤凰、麒麟、雄狮等石刻和“恩荣”、“大学士”等题字记载着明朝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许国的辉煌人生。天空阴沉、细雨斜飘,仰望石坊,我觉得它是浓缩的历史与深刻的人生。

除了许国,明清时期,还走出多位高官,因为古徽州一向重商崇学。曾经这里书院众多,古紫阳书院已经破旧不堪,旧址上代之而起的是歙县中学,依旧书声琅琅;竹山书院一度用作雄村小学,现在作为旅游景点开放。绵绵冬雨中,竹山书院格外静谧,当年盛况不能想象;院外,新安江支流缓缓流过,院内,文昌阁静静矗立。绿色的苔藓攀附着石阶,苍翠的桂树遮蔽了天空,我感受着千年时光的流动。

古城之西,是“千里江南第一桥”太平桥,也是安徽最大的古石桥,太平桥西侧有太白楼,因李白在此饮酒而建;这座建于明代的古桥如今依旧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诗意的江南,常常就在小桥流水人家,细雨更为之增添神之一笔;从古城望向雨中的太平桥,隐隐约约的,桥上的人、岸上的屋也是朦胧的,这是烟雨江南的意韵,我不能描述。

@彩虹雨摄影

在丰水期,可以从太平桥泛舟到渔梁古镇。古镇上有新安江上游练江最古老的拦河坝渔梁坝,它是古徽州最重要的水陆码头。曾经的繁华已一去不回,如今只留下寂寞的古坝;冬季枯水,坝面裸露,南面是郁郁青山,北面是古镇渔梁。雨水浸润的老街很静很静,蜿蜒的石板街道光滑透亮,老宅的青砖墙壁斑驳破损,屋脚有绿绿的青苔,屋顶有摇曳的小草,古老的气息在弥漫,那些遥远的前尘旧事似乎就在我的眼前。

古城安逸,雨中的古城缥缈、空灵,每一条街巷都古朴,每一座老屋都破旧,它们描述着古城的无限韵致,流连其中,脚步会放慢,心会迷失;最终,霏霏细雨中,只见古城山水,不见我。

徽州府署

南谯楼

竹山书院大堂

渔梁古坝

渔梁老街

【注】

[1] 一府六县:指徽州府、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1949年,婺源划归江西上饶;1987年,徽州地区改名黄山市,下辖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划归宣城市。

[2] 阳和门:即东谯楼,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据说时任知府认为南谯楼风水不详,选址另建。

微信号

不杂书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南好个秋,自在徽州府”——歙县醉美秋色打卡宝典!
徽州古城——“中国徽墨之都”歙县
无梦到徽州(三):夜游
诗和远方丨徽州赏秋
初秋走皖南赏古徽州之一:徽州古城
黄山旁有一座鲜有人知的古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