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道无门——我读石朴画语录

我们所有人的经历都可以写成一本书,但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值得阅读。唯有当一个人的生命有了足够的厚度和广度,并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其中,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甚至启发着我们。同时,每个人都应按照他的天赋选择写这本书的方式,言之不尽则歌之,歌之不尽则舞之。对于艺术家而言,成熟的作品便是他们心里要说的话,是表达自我的最好方式。作品很无情,也很真实,你对它虚伪,它决不会对你真诚。有些人注定只能写八股,有些人则不紧不慢地记着流水账,还有些人写的总是新闻社论……石朴的人生,足以写一本够分量的小说。作为他生命迹化的表现,石朴的画值得你一读再读!

少年石朴作画


我常常在想,如果没有后人的搜集整理,那么黄秋园、陈子庄这样的一流高手也许真的就和我们这个时代失之交臂了。因为他们能够拿出来与我们对话的,没有官位,没有功名,没有传奇故事,有的只是遗画和只言片语。也许正是这样,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坚持和纯粹,历久弥珍。石朴先生也是这样一个人,他所能给的,就是他的画而已,如果足够细心,也许你能从中读出他一生的故事来。美国作家比尔.波特曾写过一本畅销书——《空谷幽兰》,书中描述了作者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不远万里拜访终南山隐士的经历,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发现了生活在我们身边却一直被我们忽视的修行者。今天,很多人视为先生“长安隐者”,这固然是石朴生活状态的写照,但所谓的“隐”,只不过是他放下名利得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选择拒绝物欲社会,按照更传统的方式生活,把绘画当成生命的修炼,而不是追求“终南捷径”的工具。

青年石朴读书法碑帖


今年夏天的欧洲杯足球赛正打得热火朝天,没有队伍参加的中国球迷却像自己主场一样高兴,加上各种商业宣传的配合,简直举国欢腾。爱好固然没错,但在球迷们眼中,也许此刻一个不看球赛而选择听昆曲、古琴的人简直成了怪人,而这才是一个中国古人的日常生活而已。就像比尔.波特书中的隐士们,未必一定想躲起来,只是他们的生活被主流群体忽视,“隐”成了“显”的对立面,是外人强加的一个标签,只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才会关注他们。而同样的主流价值选择,让我们一度几乎放弃了一切中国人曾经珍惜的人生理念和终极追求。所幸我们还是发现了黄秋园、陈子庄,发现了石朴,让这个喧嚣的时代有了几个值得与历代大师对话,坚持自我、与古为徒的高傲灵魂。


石朴早期作品

万里悲秋图

纸本水墨

2010年


齐白石说过“夫画道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名利,方可从事于画”。石朴先生自己也说过“作画要去掉名利心、浮躁心、执着心,才能真正的悟道、见道”。所谓“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石朴先生独守寂寞之道,终于等来最高枝头绽放的花朵。


已故人民鉴赏家杨仁恺为石朴题画(病重前一年)


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演进,自宋朝以降,其实就是一部皴法不断完善、丰富的历史。所谓皴法,不过是用笔墨表现山石的肌理、风化及不同的地貌形态,随之产生了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斧劈皴等名目繁多的技法总结。这本是文人画家通过师造化对自然界的高度“程式化”概括,是中国山水画由写实逐渐走向写意的飞跃。然而陈陈相因,程式化带来的是技法的僵化和趣味的沦丧,就像刘海粟先生说过的,中国画到了末期是“纸抄纸”。一个文人,即便没没去过黄山、庐山,也可以通过一套完备的技法训练,创作出黄山奇景和匡庐飞瀑,美其名曰“胸中丘壑”。可除了米芾、牧溪、董其昌、担当这样不世出的国手,难道个个心中有物?清朝“四王”山水,堪称山水画技法教科书,然而其徒子徒孙的创作,越来越不像真山真水,了无生气。以至于民国以来,为纠其偏,从康有为开始,力主引入西方写生手段,倡导中西结合。他在《万木草堂藏画记》中提到:“中国画学至国朝而衰弊极矣,岂止衰弊,至今郡邑无闻画人者。其遗余二三名宿,摹写四王,二石之糟粕,枯笔数笔,味同嚼蜡,岂复能传后”。

应该说,要想在传统中杀出一条血路,写生很可能是突破迷思的途径之一。傅抱石先生就通过把西方的写生手法植入中国绘画语境,通过对实景的感悟开创了全新的皴法。然而,随着解放后苏联教学模式带来的写实主义大行其道,这种创作方法主题化、政治化、叙事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山水画家放弃了传统山水中最核心的写意、写心的精神内涵,笔墨愈发刻板单调,最后变成了用毛笔画素描。

石朴早期作品(局部)


石朴在这方面最大的优势是继承了傅抱石及长安画派在写生方面的探索,不满足于传统皴法对表现秦岭山脉及关中风情的局限性,长年深入秦岭腹地写生纪游,他曾说“画山要会按照美学的规律造山。画山要有山的感觉,不能让人感觉是公园里的假山”。同时,他始终强调写生中的笔墨运用,正如潘天寿先生在《新美术》说的:“把书法中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线条应用于绘画上,即使中国画中的线具有千变万化的笔情墨趣,形成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线条美”。石朴的书法根基还是帖学正宗,除十七帖外,于褚遂良和米芾独有会心,跳越挪移,神采飞扬。加上《争座位帖》的锤炼,又多了一份厚重。他巧妙地化繁为简,在写生中避开了对各种皴法的模拟,而是直接以书法用笔入画,以草书写石纹,以篆书写枝干,以隶书写块垒,以楷书写屋舍。

石朴早期作品

千年黄帝陵

纸本水墨


中国画写生并不注重照搬现实生活,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相契后的通透。石朴先生遍历名山,却不沦为写生的奴隶。例如他在崆峒山写生时,因未想到合适的笔墨语言意写当地的山川地貌而作罢,直到归家后一日若有所悟,起而捉笔默写胸中山水,写到淋漓时纯以气运笔,真入物我两忘之境。后成崆峒山写生纪游册,精妙绝伦,其线条吐纳绵延,酣畅之极,堪称合作。其中表现峭拔石壁纹理的线条,潇洒舒张,不同于传统的长披麻和解索皴,倒像是古代人物画惯用的高古游丝描与草书的结合,繁而不乱,又不失传统精神。宗白华先生在《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一文中说:“中国画的空间构造,既不是凭借光影的烘染衬托,也不是移写雕像立体、建筑的几何透视。而是显示一种类似音乐或舞蹈所引起的空间感型。确切地说:是一种书法的空间创造”。石朴先生的画作中,处处通过书法线条的起伏、律动、交织、错落来营造画意,通过线条的舒展和迟涩,表达人生的诗情与坎坷。如赤壁纪游册中惊鸿一瞥似的那一道飞白,仿佛怀素的草书,令人想见东坡居士的放达。曹雪芹傲视图如果截取局部放大,几乎可作抽象画看,笔笔骨鲠,这都是画家心迹流露的表现。

石朴作品

月下论道

纸本水墨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如果说石朴仅仅关注写生和笔墨,离开了丰富的内心、饱满的元气以及对中国画史、画论的深刻认识,他很有可能只是画匠。当代许多画手临摹古人也颇得形似,但一自运便有种找不到北的感觉,满纸黑气、俗气。还有美术展览、杂志上充斥着的毫无感情的画作,总觉得是看到了一张张标准证件照,充其量算做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高级工艺品。就像官样文章,措辞严谨,行文流畅,但并不能引起我们阅读的兴趣。

石朴先生早年生活坎坷,但对绘画却有着宗教徒般的执着。观其早年作品,繁而有序,似于黄秋园山水颇有心契,但由于有了书法的支撑,线条厚度似更胜一筹。后由此上溯黄宾虹,其意临宾翁山水,杨仁恺先生赞为“得黄氏遗韵独多”。石朴对黄宾虹的学习是全方面的,笔墨技巧到虹庐画论,细心参研其与苦瓜和尚画语录之异同,进而大悟古人师造化之理。中国的画论,历来多直觉式的感悟,黄宾虹在晚年山水创作中摸索出了“太极笔法”,其思想源头其实还是石涛的“一画论”,“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譬如一为山石。山石生草木,然后再生其它。若以草木为主,就简化山。总之,只能有一个主体”。从石朴先生这段话里,我们能看出自石涛以至黄宾虹一脉强调造化生机与意象式创作理论对他的影响。

石朴早期作品

溪山清远图

纸本水墨


薛永年先生也曾在石朴山水册页上赞道:“以石涛画理运虹庐笔墨,得此妙裁”。石涛有云“笔墨当随时代”,石朴为这句话加上了自己的注脚——“笔墨当随时代是其因缘。时代变化,笔墨形态当然变化。这是从整体上讲的。清四王摹古,以前人之笔墨规矩时人之笔墨,刻板地衡量时人笔墨之优劣,谬矣!笔墨也是不随时代。前人曾说笔法千古不易。笔墨的本质不会随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因为笔墨的本质与道相通,道是千古不易的”;“笔墨是人驾驭的,由心运用,佛家讲一切都是由心而生的,对笔墨认识不可执着于某人说的一句话,石涛所言,乃应机说法而已”。作为中国画在表现的笔墨形式发展,应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再进行创造,中国画作为一种有生命的艺术存在,也必须在持续的传承与反叛中持续激发其内在的潜能。石朴通过临摹古人与写生实践,不断完善独有的画论体系,以俯仰自得的心境涵养着自己的笔墨,进而引领着艺术神游太虚。

石朴作品

薛永年老师题册页

纸本水墨


值得一提的是,石朴先生除书画外,也是杨氏太极嫡系传人,他敏感地由画外求画,从“道”的高度认识绘画。“我练太极近四十年,甘苦备尝,层累曲折不啻于书画之道。其阴阳,虚实之变,刚柔之理,动静之机,浑然之气,尽显道家之密。其练法每每类似书画,发于心而显于外”,通过体“道”,画家内在的心灵律动与天地流衍之真气结合,通过对山河大地的写照,实现“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大观小,真是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了。

青年石朴练习太极拳

“我的画,画的是大千世界,是道”。正道精微、至道显隐、大道无门。石朴先生的画语录就要出版了,也许我们还不能真正全面、正确地认识石朴和他的艺术。但藉由这本小册子,我们或可管中窥豹,慢慢理解石朴。

石朴作品

前赤壁赋诗意图

纸本水墨


石朴作品

溪桥流水人家

纸本水墨


“崆峒飘渺兮如梦如幻,皇帝问道兮此何以艰,广成子终成兮未闻秘传。遥想千载兮何不羽化而登仙,人生曲折兮路险而蹒跚”这是先生崆峒山写生口占,年逾花甲,他仍于画道上下求索,支撑他走下去的,是他的心。“秋天是金色的,因为那是童年的时光,穿着外婆用她织的布缝的衣服,手里拿着小竹耙,提着小箩筐,看着深色的土地洒落的闪烁着金色的叶子,将落叶收起,很快装满了箩筐,飞跑着回家倒在灶火前,在风箱的鼓动下看着落叶燃烧着,冒着红色的火焰,心中无比的惬意,依稀中的秋树站在孤独的天空中”——这段话让我觉得温馨、动容,这样有感情的人决不会只画梅兰竹菊、画万里江山,他会画自己的心,画自己走过的那一小块地方,把它画深。

石朴在写生


石朴的画,凌厉如风,石朴的文字,内敛如松。他用功的地方不是画的皮相,而是下面的骨髓、心肝。对于这样一个真诚的人,发现他的过程也许就是发现自己的过程。所以,你应该读一读石朴!!

2012年6月18日深夜于长安暂止楼 玄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点】两种探索途径——龚贤积墨法与黄宾虹积墨法的比较
UC头条:山水中用笔法, 谓之筋骨相连, 有笔有墨之分, 糊突其笔, 谓之有墨
走近巨匠 | 旧时山河王孙意——溥心畬山水画风简论
关于山水画
薛永年 | 文化自信与画里乡愁——石朴再论
中国山水画技法之一(山石画法)教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