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哲学史文艺复兴——笛卡尔

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1650,法国)被黑格尔称为“近代哲学之父”,与培根一同开启了哲学的认识论转向。

笛卡尔平生勤于科学研究,对知识怀着极大的热情。他放弃各种生活享受,潜心追求自我教育,为人沉静优雅,待人真挚诚恳。在1649年,他接受瑞典女王邀请到斯德哥尔摩,但第二年便病重去世。

1.从怀疑出发

笛卡尔说,我们经历过的意见的变化和感官的欺骗的次数太多了,这使我们无从信任它们。他从“怀疑一切(de omnibus dubitandum)”的原则开始检验各种观念领域:哲学传统、感官知觉(错觉、梦觉等)、逻辑论证……

但是,怀疑本身就呈现出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我,作为思维着的自觉的东西(res cogitans),是存在的——Cogito, ergo sum.(我思故我在)

这便是笛卡尔所获得的意识的直接确定性,它是第一性的、基本的、理性真理。

2.上帝之存在:

上述的自我意识具有充分的清晰性明确性。笛卡尔认为,属于这类有效洞见的,首先是数学真理,然后是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在这里,他大量采用了经院哲学的假设。

自我意识知道自己是有限的,不完善的,而此种认识只能从一种绝对完善的存在(ens perfectissimum)的概念中导出,而此概念必定有其“原因”。根据因果关系的原则性要求——“结果”不可能比“原因”具有更多的现实性(否则就是无中生有),便可以得出:绝对完善的存在(上帝)必定存在,正是它的存在引起了我们心中关于它的观念。

这段可以总结为:

(因为:)我们能够思考上帝。

(所以:)上帝存在。

3.观念的清与浊:

笛卡尔的伦理学带有苏格拉底—斯多亚的因素。他认为,清晰的、明确的认识必然导致正确的意志和行为;而含混的、浑浊的观念会导致无限制的、无根据的活动,在实践上产生罪恶,在理论上产生错误。

这实际上要求:要是没有足够清晰和明确的洞见,就最好拒绝作出判断。

4.心物二元论:

a.灵魂(精神)——思维的存在(res cogitantes)——具有意识

b.物质(形体)——广延的存在(res extensae)——占有空间

一切存在物都要么是a,要么是b;a和b互不相容,灵魂不占有空间,而物质则不具有意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思”及其主体性 ——简析胡塞尔在《第一哲学》中对于笛卡尔的解释
梅洛·庞蒂:小说与形而上学
“思”与“在”
【每日哲学辞典】笛卡尔的循环
笛卡尔
笛卡尔循环[笛卡尔提出的逻辑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