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参临终的时候
曾点因为儿子一点点过错,就把他打到晕厥,然而曾参却是公认的孝子。很多人据此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

对于这个逻辑,之前我一直是有点不服气的。曾参那些著名的孝行,比如老爹死了七天不吃不喝(这不科学),老爹喜欢吃羊枣他就再也不吃(这没难度),我也觉得挺扯。

但是刚才突然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曾点最有名的一段话,是跟孔子谈志向的时候,其他学生都在谈治国安邦,只有他很文艺地回了一句“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是一个最美的志向,也是一个最丧的志向。

而曾参临终的时候,做了一件调性差不多的事情。他把学生召集起来,但是没有留下任何教导或者交待,而是非常行为艺术地给大家看了看自己手脚俱在(启予足启予手),说了句“而今而后,吾知免夫”——人生这场恶战,我算是全身而退了,现在看你们的咯。再见。

这是最美的遗言,也是最丧的遗言。

在完全不同的场合,谈完全不同的话题,居然有如此默契。千古以来,唯此父子而已。

我相信,曾参在失去父亲的时候,是真心难过的。

当然,后世大多只知道曾点用棍棒打出了一个孝子,更让人难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味地顺从,算是孝吗?
为人子女,第一不孝的是什么?
浙江一男子回家途中遭遇老虎 结果令世人深思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来历
《德育课本》初集第一册 孝篇
二十四孝故事新编(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