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造适合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
创造适合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
——山东省沾化县第一实验小学适合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杨金明,1966年生,山东省沾化县人,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在沾化三中任教师、团委书记,沾化县教育部门科员、办公室主任、党委委员,2009年任沾化县第一实验小学校长至今。近年来在《语文建设》、《语言文字报》、《山东教育报》、《创新教育》等报刊上发表多篇文章,被授予全国基础教育创新型校长、滨州市创新校长、滨州市名校长培养工程候选人等荣誉称号。

    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渤海之滨的山东省沾化县,境域内多退海之地,当地的土质多为盐碱地。但就在这样一片土地上,却有着这样一所学校,秉承冬枣之乡文化精髓,紧扣时代和教育改革的脉搏,积极探索学校文化建设,扎实开展学校课程建设,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打造着“适合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这一特色文化品牌。短短几年的时间,学校的教育管理、教育质量、办学条件、师生的精神面貌都有了巨大变化,成为鲁北盐碱滩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教育新星。

    确立适合师生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

    【杨金明】沾化县第一实验小学1959年建校,现有在校学生1700余人,有27个教学班,教职工69人。2009年4月,我来到第一实验小学任校长,由于多年在县教育部门主要从事教育行政和学校建设工作,没有学校管理经验,深感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我认为,要想把学校办成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优质学校,既不能带领老师们在家“兢兢业业”地“闭门造车”,更不能做“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因此,我一边了解情况,一边加强学习。一年多的时间,我聆听了60多个专家的报告,实地考察了省内外50多所名校。通过学习考察,使我看到了我们与先进学校的差距,虽然有经济条件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办学理念上的差距。

    【陶继新】有的校长说,我当校长很多年了,可是,我问他,你用心当校长多少年?对方无语。因为这所学校在他任校长期间每况愈下,教师与家长怨声载道。可是,如果用心呢?则会是另外一种景象。您虽然只当了两年校长,可是,您是用心在当校长,有一种很强的责任感。所以,尽管来的时间不长,您却看到了学校存在的问题,进而学习了不少先进的管理理念,以至探索出了属于您的管理方略,所以,才得到了教师与家长的认可,学校也有了较好的发展。

    【杨金明】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说明了人应该具备多元化的智能,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中国一位著名教育家也曾经说过,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是现代社会多元化人才结构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我们经过不断实践,分析学校发展现状,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确立了“创造适合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这一办学理念。

    【陶继新】在某种意义上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育。学生生而有异,后天成长与生活的环境与教育又各不相同,当然不能用统一的教育教学方法了。可是,有的教师就是用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方法、统一的作业对待不同的学生,其教学效果当然也就不可能理想了。教育就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成长;这里所说的成长,是在原有基础之上的成长,是适合其最佳发展的成长。这样,学生不但能够更好地成长,还会在成长中体会成长的快乐。快乐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幸福的问题。小时候的幸福与不幸福,往往不只是显现于当下,还会延续到未来,多能产生久远的影响。所以,要很好地研究学生成长规律,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更好地成长起来。

    【杨金明】我认为,适合教育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适合学生的教育,一方面是适合教师的教育。最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学生所接受教育的管理体系,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和手段正好适合于他的思维方式与接受能力,能使其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和发展。换言之,能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成才的教育,就是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最适合教师的教育,就是能够让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的潜能得到发挥、特长得到运用、水平得到提高的,也就是说能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不断成长、创造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的教育。只有适合的教育,学生才能享受教育的幸福;同时只有适合的发展,教师才能享受职业的幸福。

    【陶继新】您谈到一个关键词——潜能。不少人忽略了这个词的内涵与意义,认为学生不就是接受知识,教师不就是教学知识吗?其实,绝对不是这么简单,就是教学知识与接受知识,也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大问题,因为人的潜能不只表现在知识层面,还呈现在智慧层面和其他诸多领域之中。教育,就要有效地开发这些潜能。当然,不同的人的潜能表现的方面也不同。关键是要有效地触动其最有发展潜能的那根神经,让其思维活跃起来,从而让生命展示出特殊的光彩。当教师与学生的潜能被开发出来,特别是自己主动开发的时候,自己也会感到惊奇不已,会生成特殊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了自信心与自豪感,潜能还会更好地开发出来,从而让生命越来越精彩。

    建设适合师生共同成长的学校文化

    【杨金明】要想充分挖掘老师和学生的潜能,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的引领,只有建设有文化内涵的学校,才能真正把老师和学生都引领到研究的道路上来。这就是我要谈到的“建设适合师生共同成长的学校文化”。

    沾化地处渤海之滨,土地盐碱贫瘠,风大尘多,自然环境恶劣,沾化人民世世代代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劳作,这就是适应求变、自强不息的精神。沾化冬枣也深深地扎根于这方热土,从贫瘠的土地中汲取营养、奉献甘美的果实。冬枣之乡多年的积淀形成了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奉献甘美的文化底蕴。我们根据办学理念,结合沾化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冬枣人文精神”,确立了办学目标“汲取冬枣之乡文化精髓,打造素质教育齐鲁名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适合教育为基础,以人文本,立足实际,高度提炼,最后确立了校训“适应求变,自强至善”。

    【陶继新】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构建积极而又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必然要在精神文化上下功夫。办学目标与校训都属于精神文化,而且是精神文化的核心要素。“冬枣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一种虽难犹进、自强不息的奋争精神,是一种厚德载物、“万物育焉”的奉献精神。“适应”不但要适应环境,而且要改变环境,并让环境打上积极文化的烙印。所以不是一味地适应,还要“求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向新向好的方面变化、发展。《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学校发展的追求目标。不但现在追求“至善”,一生都要追求。唯其如此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因为“至善”系修身之本,本立才能道生。

    【杨金明】学校尊重教师的主体意愿,关心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教师的个性特长。也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真正从学生出发实施教育,关注学生自身潜在的优势与不足,激发学生的优势潜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和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本着这个原则,我们把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的教学思想、学生的培养目标融入校训之中,然后又提出了倡树“团结进取、有教无类”的校风、“专业求精、言传身教”的教风、“立志、勤学、合作、创造”的学风,建立严格、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把教育的理想和教育现实结合,引领师生共同成长,努力实现我们的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

    【陶继新】校风、教风、学风这些学校精神文化的元素,一旦内化到师生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能量。“有教无类”系孔子之言,当是均衡教育的最早解说;同时,还有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更加有效教育的意义。“言传身教”之于教师尤为重要,学生之所以尊敬教师,不只是因为他说得好、课讲得好,还要看他做得好不好。教师的人格修为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而道德品质的高下又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在你们的学风中,我特别关注的是“合作”。因为当下中国人的合作意识并不令人满意,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从小在学校学习期间缺失合作意识当是一个潜在的原因。所以,我一直主张,课堂上一定要有合作,有师生合作,也有生生合作。正是在这种合作中,才有了互助与分享,才有了更高的学习效率,才有了良好品质的生成。

    树立适合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观和课程观

    【杨金明】我们还以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成立了校本教研开发中心,积极探索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一种合作氛围,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探索实施适合不同学生的ABC作业评价等办法,力争让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陶继新】不但要合作,还要自主,真是太好了!因为被动学习是不可能抵达高效境界的,只有在自主的状态下,才能领略高效的美丽。而且,这里的高效,不仅在于学习,还会向其他方面辐射,从而让学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拥有自主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也就有了立身之本。因为自主精神会让人的发展拥有一种巨大的内在动力,即使在比较困难的境遇里,也可以自主地破解困难,享受破解困难的心灵愉悦。

    【杨金明】我们从改变教学模式入手开始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把传统的教师讲授式教学变成学生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这次改革力度很大,很多老教师不适应,我们就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同时改革了备课方式,由原来的单独备课改为集体备课,同年级的老师不断地进行交流、研讨,同学科老师每周一次备课研讨会议,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更新了老师的教育理念,逐步形成了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令课堂发生了悄然的变化:教师的讲解少了,学生的自主参与多了;教师的问题启动少了,学生的问题启动多了;走过场的合作少了,扎实的合作多了;一声不吭的学生少了,参与发言的学生多了;吞吞吐吐、羞羞答答的学生少了,表达流畅、回答自如的学生多了……

    【陶继新】你们课堂的变化真是令人鼓舞!传统的课堂为什么没有这种课堂景观呢?因为那样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是教师一个人讲,只有教师一个人有积极性;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没有成为课堂的主角,没有积极性。可是老师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传授方式,所以让他们让位于学生,开始的时候思想不通是正常的。当真正还课堂给学生,进行大胆改革之后,老师的思想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他们也感到这样的课堂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为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有了积极性,以至出现了热火朝天的场面,人们苦苦追求的高效也就自然而然地“光临”了。何止于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提升了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积极开放的思维,以及“吾爱师,吾更爱真理”的探索精神。

    【杨金明】课堂改变以后,我们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又研发了学校特色主题课程,是对核心课程的补充和拓展。我们把特色主题课程界定为: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和部分校本课程的整合课程、学校必修课程、学校选修课程。

    一是时间上靠得住。为真正鼓励孩子多元化发展,学校将每周二、周四第七节课作为学校特色活动课选课走班时间。

    二是师资上选准人。发挥教师自身的优势特长,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开发出13个学校课程,有剪纸、毛笔书法、电脑画、器乐、绘画、武术、跆拳道、乒乓球、阅读鉴赏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报这13个特色班中的一个。

    三是各班级定特色。依据特色班级建设方案的要求,由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根据本人特长及本班实际,广泛挖掘学生才能,建设本班的特色活动。主要有经典诵读类、口才与表演类、益智类、综合类,其中综合类主要有诗配画、创意贴画、手工制作、变废为宝、硬笔书法、爱国影片欣赏等。

    【陶继新】特色主题课程让学生的学校学习与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学有特长与学有所爱的学生有了学习的地方与时间。这样,他们所学到的就不只是教科书的东西,也不只是在课堂上,有些还走出了课堂,走出了校门。这不但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眼界,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指数。您前面就谈到开发学生的潜能问题,而这种主题课程,便是学生更好潜能开发的载体。因为他们都是因爱而学,也就自然有了很高的效率,也就自然有了丰硕的成果。于是,快乐与兴趣也就弥散于他们的心里。这种快乐心境,还会不断地向其他方面延伸,从而让一般的课堂学习也有了一定的效率,让平时的生活也有了一定的情趣。学校,不应当一直成为学生苦学的场所,还应当成为学生感受幸福的乐园;学校,不应当让童年感到了无意义,而应当留下终生铭记的童年回响。你们的特色主题课程,恰恰成了学生一个美丽的纪念。

    【杨金明】感谢您对我们特色主题课程的分析,我们也深有同感。对于孩子来说,兴趣和自信比什么都重要。我们的特色主题课程就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能力。现在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让孩子失去了学习兴趣,抹杀了他们的天性,我们从孩子天赋出发,顺应他们自身的发展方向,做适合孩子们成长的教育。

    【陶继新】《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重视孩子的天性与天赋,才能顺应其自身的发展方向进行教育,才能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所以,要想做好教育,就不能不研究孩子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就不能不研究教育的规律,不然,就有可能导致事倍功半的后果。

    构建适合学生成长的德育模式

    【杨金明】你说的研究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很重要,我们在重视课程建设的同时,把学生的品德教育、养成教育放在首位。我们把德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形成了以“感恩、博爱”教育为主线,以“文明、健康、诚信、自主、合作、创造”为载体,以少先队活动为主阵地,以中华传统节日为抓手,有效实施节日活动与德育主题的“双轮驱动”式德育体系,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开展适合学生的德育活动,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

    【陶继新】孔子的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做人重于学文。因为人做不好了,即使学的知识再多,也不可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甚至有可能危害社会。你们将品德教育与养成教育纳入课程之中,足见重视程度之高。一个人的品质与心理的优劣,形成于整个生命过程中,而小学生时代,则是形成的关键期。这个时候教育做好了,就会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好基础;如果小学时段不关注其品质与心理的形成,长大之后再进行教育就有可能出现“扞格而不胜”的尴尬。你们深知儿童期教育的重要性,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可谓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啊!

    【杨金明】我们深深感受到肩上的责任,因此从适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出发,构建了“以人为本、全员参与、自主管理”的管理体系。学校以“团结进取,有教无类”为出发点制定领导岗位职责;以“立志、勤学、合作、创造”为目标制定学生行为规范;以“专业求精、言传身教”为原则制定教师岗位职责。各班根据各自实际和学校的各项制度规范要求,制定相应的班规班约,形成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推进“十、百、千”(十佳、百优、千星)工程建设。挖掘和整合学校、家委会、家长学校德育力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全员育人的“大德育”体系。

    【陶继新】自主管理是班级管理的至高境界,它远远超越了教师管理、学生被管理的层次。自主状态下的学生,不是迫于教师的压力,而是一种自觉的要求。所以,这样的管理是积极、顺畅、有效的。魏书生班级管理的成功密码之一,就是学生达到了自主管理的层次。同时,要想让德育高效持久,仅靠学校还是不够的,家庭以至社会也是道德品质、习惯养成的场域,三者形成合力,才能为孩子创设一个更优化的育人环境。优质的环境是人创造的,同时,它又作用于人,尤其是作用于孩子。“昔孟母”之所以“择邻处”,也是考虑到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你们着力构建的“大德育”体系,则为孩子的更好发展提供了载体。

    【杨金明】我们构建了“感恩、博爱”为主题的大德育活动。每学年三月、九月为文明规范月,倡导讲文明、知礼仪、守规范;四月“健康”,倡导合理膳食、科学锻炼、规范作息;五月“诚信”,倡导知荣辱、尊承诺、讲诚信;六月“自主”,倡导自尊、自律、自主、自强;十月“健康”,倡导开朗、乐观、积极、奋进,健康心态,阳光少年;十一月“合作”,倡导团结、友谊、合作、共享;十二月“创造”,倡导观察、发现、科学、创新。每月一个大主题,每周一个小主题,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四个方面分层次逐步提升。

    【陶继新】德育不是只做一时就可以长久见效的,而是要持久地去做才能产生能量。你们每月每周从不同的层面都安排了德育活动,这就让德育变成了一种经常化的活动,以至变成了日常行为之事。当学生认为在每月活动中所做的事都是应做之事,以至自然而然去做的时候,德育就会定格在他们的心里,就会形成一种比较好的品质。

    【杨金明】我们从点点滴滴做起,从一件件小事入手,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一是路队规范:上学自动编队,“抬头,挺胸,拐直角,走直线”;放学编队下楼,依次离校,队伍整齐,规范有序。二是课间秩序:建立了适合学生发展的课间活动管理模式、课间活动模块。三是卫生习惯:注重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保持好室内外卫生,营造健康整洁的校园环境。四是礼仪教育,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一言一行,彰显“淑女”气质、“绅士”风度。

    【陶继新】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些看起来又易又细的小事,恰恰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必行之事。有人说,连续做21天同样的事,就可以形成一种习惯。你们天天如此去做,就更可以形成好的习惯了。习惯一旦养成,就会跟随学生的一生,让其终生受益。叶圣陶先生甚至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需一句话,那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你们一点一滴地为学生积累好的习惯,就等于为他们储蓄一笔又一笔走向成功的资本,到了一定的生命节点上,就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杨金明】感谢陶老师对我们的肯定和鼓励。近几年,一些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引起了我们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没有时间照顾孩子,部分下岗职工外出打工,孩子由老人代管,这些孩子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难免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不但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困扰,而且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为今后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埋下隐患。为此,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建立了“绿色心灵”信箱和电子邮箱,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博客“阳光小屋”,成立了“心晴社团”,编辑了《呵护心灵·健康成长》、《揭开你神秘的面纱》等校本课程读本,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题组的老师积极学习,有4位教师分别取得国家二级和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学校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守望心灵计划—合作学校”、“滨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地”。学校承担的国家心理教育课题《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维护研究》已经结题,杨娜老师的心理教育专著《让星星发光》也已出版发行,所有这些都是努力为孩子的快乐健康成长护航。

    【陶继新】是的,目前学生的心理问题呈上升走势。学生的心理问题形成,原因很多,所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专门研究、专业教师,需要区别对待。有些问题,看似道德问题、破坏现象,其实是与心理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心理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而且,心理问题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影响其他同学甚至学校的形象,这些问题解决之后,就会向好的方面转化,就会向其他同学传输正能量,就会为学校增光添彩。更重要的是,当下的心理问题如果积累太多,不只会影响到孩子当下的生命状态,还会为未来埋下隐患,说不定在哪一个时期或哪一个偶发事件中显现出来。所以,高度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还是为其一生的成长考虑啊!

    搭建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平台

    【杨金明】您说的解决学生问题需要专门研究、需要专业教师,我深有体会。“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一所对学生成长负责的学校,必定要首先承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任。让“教师适教”,创造条件、提供平台,让教师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进而满足学生对课堂的需求。教师善教、乐教,学生才能会学、乐学。因此,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实施适合教育的前提和保障。专业引领、人文关怀、专业培训,教学实践、经验交流、反思改正,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精业务、爱钻研、讲奉献、有爱心的教师队伍。我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公开承诺,凡是对教师专业成长有利的事情,学校会不遗余力地支持。

    【陶继新】在很大程度上,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下决定着学生学习能力的优劣。要想让教师善教、乐教,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到从事教学工作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这样,他们就会在教学时不因困难而止步,也不因挫折而沮丧,而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战胜困难,以平常心来对待挫折。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心态,不但让教师本身更有生命的气象,还会将这种气象在有形无形中传播给学生,让他们也具有这种精神与气象。同时,优秀的教师还应当拥有丰富的知识,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不但可以教会学生,而且还会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学记》上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意思是说,会学习的人,能使教师费力不大而效果好,并能感激教师。这样,师生关系会更加融洽,教者与学者都会感到乐在其中。我一直认为,教师之教与学生之学,不应当是心力交瘁的一场又一场的苦役,而应当成为不断发展的幸福之旅。你们不正是让师生进行这样的幸福之旅吗?

    【杨金明】是的,教师的幸福感来自于对教育真谛的深入认识、个人素质的不断提升、工作中的成功与收获。为此,我们开展了“聆听名师教诲,感悟教育真谛”的打造名师活动,首先我们聘请教育专家、名师来学校作关于教师发展、班级管理、学校文化、教师职业幸福等方面的报告,让老师们与专家名师面对面交流。

    其次,我们采取了三步走策略:第一步规定必学内容,提出必学要求,最终检查考试,记入量化考核。第二步是领着学,主要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多次外派干部、教师赴省内外名校参观学习,并通过开展“外出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思路,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第三步是自觉学,鼓励老师通过网络、书刊进行学习。学校为每位教师订阅了教育类杂志,引导教师进行反思写作。许多教师已经可以写出高质量的作品,并在各级各类网站、刊物上发表。

    然后,建设合作型团队,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成功开展了四届“青蓝工程”,组织年轻教师和有经验的老师进行“师徒结对”,一批批优秀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我们还开展了“我赞美你”教师论坛、《我心中的好老师》征文活动,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工作热情,增强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陶继新】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有发展的欲求,但若不为其创造发展的舞台,这种发展意识就有可能逐渐消退,甚至职业倦怠起来。你们积极为教师发展创造条件,让他们感到发展的意义与价值,既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可以让孩子接受更为优质的教育。这样,从开始的未必特别愿意学习,就会发展到后来的主动积极的学习。当教师有了自主自愿学习的动力之后,也就有了持续发展的可能。教师自身的发展,带来的是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没有优秀的教师团队,就不可能有蒸蒸日上的学校发展景象。而且,当更多的教师都在发展的时候,即使个别原本不太积极的教师也会受到影响而逐渐地融入这个发展团队之中。我们在谈学生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时候,教师何尝不是如此?我结识的一些教师,十年之前尚且默默无闻,现在却成了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因为一以贯之的努力,是可以结出理想果实的。而且当真地更好发展的时候,他们还会有“更上一层楼”的心理向往。这个时候,他们的心理也会愉悦起来,也就幸福了。

    【杨金明】适合教育是我们心中的教育理想,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4年多的学校工作,让我更加深了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教师的进步、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变化,让我感到非常欣慰,也激发了我今后干好工作的热情。您的鼓励和指导,更增强了我的信心。我将继续发扬自强不息的冬枣之乡人文精神,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陶继新】做任何事情,都要心怀良知,当校长尤其如此。有了社会责任,就有可能走至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与《大学》开篇所说的“明明德”的境界,就不会只是伫足于自己的升迁与名利之门,而是更多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更多在提升学校的品格下功夫。现在,你们已经有了一支与您同行同乐同心的教师队伍,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相信以后你们在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上会走得越来越好。(陶继新 杨金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校之道】创造适合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 ——山东省沾化县第一实验小学适合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主题探究
中心小学学校发展五年规划
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大全
如何当好教导主任的经验与高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