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评&思维结构图】(洗脑心理学)书评

写在前面:《洗脑心理学》思考的维度很独特,非常贴合我平日的空想。其中涵盖了大量的哲学社科知识,复合长句居多,还有一些名词、句子翻译得不是很能让人理解,比较晦涩难懂。所以想着通过做思维结构图来捋清作者的思维脉络。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豆友斧正。

最近北大牟某某与包丽的畸形恋爱关系引发舆论热潮,所有的锋芒都指向了故事的男主人公牟某某。现有的媒体报道指出,他在恋爱关系中运用了打击自尊、树立迷信思想、隔绝交流等等手段,对女友实施精神控制,迫使她不得不放弃自身的独立人格与固有观念,视牟某某为真主,最后不堪压迫自绝于世。

在传播恐慌的同时,大众传媒在关键问题上失声,没有关注真正的焦点——什么是精神控制?

恰巧最近阅读了这样一本书——牛津大学心理学家凯瑟琳·泰勒所著《洗脑心理学》。刚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以为又是什么鼓吹焦虑、利用科学迷信、制造空概念的鸡汤著作。但当仔细阅读后发现完全不是这样。

书的英文版名字是“Brainwashing:The Science of Thought Control”,翻译过来就是“洗脑:关于思想控制的科学”。说实话,这样的标题远远好于中译本“洗脑心理学”,后者听起来实在太廉价了。

况且说它只是心理学,也未免太过狭隘。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历史由来和社会心理、 神经系统科学基础、自由与控制。从大的部分就可以看到,它包含了生物学。为了说明“洗脑”,作者选取了哲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非常独特角度进行思考,同时又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自由、宗教等传统社科问题另辟蹊径,反向思考,让人眼界大开。

“洗脑”在诞生之初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带有极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历经七十年发展,“洗脑”一词的含义愈发丰富,涵盖政治、宗教、传媒、教育、军事、刑事司法等领域。要知道,“洗脑”概念存在的前提是人格独立,人们在越来越多的场合使用“洗脑”,其本质是在担忧自身主体性丧失,沦为受人随意摆弄的工具。

作者在第一部分引用的利夫顿八大极权主题,比如环境控制、神秘操控、要求纯洁、忏悔崇拜,和媒体所述牟某某的行为如出一辙。结合时事,这本书的现实冲击感愈加强烈。

对自由的追寻,是西方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以来人类社会不变的主题。作者在书中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即人类追寻的不是实质上的自由,而是心中的自由感。尽管这样的观点尚不能完全得到科学验证,但是足以刷新当下世界的观念,也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追寻的自由,真的是自由吗?

书中关于精神病的观点也发人深省。精神病,表征就是精神异于常人,或抑郁,或躁狂,或出现幻觉,等等,不一而足。当一个人表现出与常人不同的时候,他还是曾经的那个人吗?自我更迭之后,是否还是自我?精神病人如何证明自己没有精神病?这决定着人应该何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决定着他是否需要被强制医疗。对非精神病人的精神病强制医疗,其危害不亚于刑事司法的任意羁押。在人权保障思想发展至今,刑事司法逐渐规范的当下,针对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一部分:历史由来和社会心理

洗脑概论
洗脑的具体方面
洗脑的总结

第二部分:洗脑的神经系统科学基础

概论
稳固性自我的反思
情感
前额皮质与停下来思考
自由

第三部分:自由与控制

第三部分:自由与控制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推荐一本书,让你看懂写作的“底层逻辑”
书评:精英与疯子间的“那一线”
很多传销洗脑思维都是从这里学的!
要警惕这6种洗脑方式,你越早明白越好
书评写作三要 三不要|还有书评写作两大结构套路分享
关于自由的心理学辩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