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让红包伤了亲情



  刚刚过去的鸡年春节,无论线上还是线下,红包又一次成为“节日话题”。从当初的互动有趣,抢红包因过多和过于占用时间,渐渐让不少人生发出新的感慨,比如不该讲究攀高比阔,而电子红包则被批为“节日时间杀手”。
  其实,红包“很伤”,比阔气、当游戏玩,本就不是其初衷。
  比阔气:拜年红包发掉一半存款
  春节发实体红包,本是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图个吉利,因此数额也多喜欢带个6、8、9。如今,不少地方过年晚辈看长辈、走亲戚也流行送红包,数额之大让不少人吃不消。
  辛苦奔忙一年存款三万元,春节回家发红包就花掉了近一半……这是发生在重庆上班族小霖夫妇身上的真实经历。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小霖和妻子按照家乡的风俗,给众多亲戚朋友准备了拜年红包:双方爸妈600元红包,侄儿侄女500元,爷爷、外公、外婆、姑姑、姨妈二三百元……算下来,发出去的红包真不少。
  小霖说,一年攒下的3万积蓄,春节发红包、送礼等人情支出就花去了近一半。“好像红包给得大,情谊才显得重。”
  同样春节花销压力大的还有来自湖北的小高。年初一,他一天走了11家亲戚。“就跟打游击战似的,拜完长辈拜小舅,拜完大姑拜小姨,遇到亲戚家里有老人、有小孩的,少不了要给几百元的红包。”小高说。
  不少回乡过年的网民吐槽,“老家红包比大,拜年全是拜红包。”“给长辈拜年原本是图个热闹,坐下来喝茶聊家常,现在是一句话没有,更别提坐下来喝杯茶了。”
  玩游戏:全国平均每人35个还有余
  拜年红包吃不消,电子红包也带来诸多烦恼。
  电子红包诞生4年来,其爆发式发展的速度惊人。微信发布的《2017微信春节数据报告》显示,除夕至年初五,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460亿个,相当于全国平均每个人35个还有余,比2016年大幅增长43%。
  不少网民在感叹:年夜饭桌上,一手拿筷子、一手抢红包,“手机屏幕都戳破了……”
  在这场红包游戏中,从50后到00后,都是参与者。以至于“相聚不易”的家人亲友们节后徒叹:世界最远的距离是,我坐在你对面,你却在抢红包。
  在朋友圈被各式抢红包刷屏的同时,也有一些人吐槽:都说春节是感情寄托是团圆,结果抢红包让很多人把寄托和团圆放到了一边。跟感情相比,还是红包重要。最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很长时间不活跃的微信群,看在红包的面上,突然“活”了。
  回归初衷 亲情更浓
  说起红包的烦恼,只要回归初衷,也就不复存在了。
  在一些地方,用红包撑面子的风俗正在逐渐改变。今年春节期间,山东淄博沣水镇的张炳村“火”了。原来,这个村出台了“规定”:婚庆贺礼一律不超过100元,倡导不请客,不举办答谢宴,对本村乡邻一律不准宴请、外来吊唁亲属、友人、乡亲助忙者,一律便饭招待、不提倡小孩满月、高考升学、当兵请客……这些规定得到落实后,原先“一家红白事,全村都随礼”的情况大为改观。
  红包回归初衷,其代表、传递的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反而更加浓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送亲情红包,莫打肿脸充胖子
亲戚不重要了?断亲潮越来越厉害,难道只是因为红包?
亲戚用这几种方式对你,多半是瞧不起你
#红包# #拜年# 我和老公是万千年轻人...
[黄石文坛]盛水红的随笔《民间年味知多少》
三叔住院急需用钱救命,看到整个家族只捐出3000元后,我退出了家族群,并拉黑了亲戚长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