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追随节气读诗歌——“惊蛰”诗赏析
userphoto

2023.03.01 江苏

关注

作者:卢忠仁(教授)


惊蛰是24节气的第3个节气 ,别名“二月节”、“启蛰节”。 惊蛰一般从公历3月4——7日、 农历2月5日前后开始至20日左右,此时地球达到黄经345度。 今年“惊蛰”在公历3月6日,农历2月15日。

一、“惊蛰”释义。

惊蛰,惊动蛰伏之动、植物也。“惊”,《说文解字》云:“惊,马骇也。” “蛰,藏也,从虫,执声。”

古代文献中有很多关于“惊蛰”的论述。

如a、西汉戴德编著《大戴礼记 . 夏小正》云:“正月,启蛰,言始发蛰也。雁北乡。雉响呴(gou ,鸣叫)。正月必雷。”

b、 西汉戴圣编:《礼记 . 月令》云:“是月(仲春月)也,日夜分,雷始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 (西汉避汉景帝刘启 讳,而改“启蛰”为“惊蛰”。)

c、西汉淮南王刘安主编的《淮南子 . 天文训》云:“十五日指甲,则雷惊蛰。” 意思是雨水后15日,北斗斗柄指向甲位,雷声响起,惊蛰就到了。

d、《旧唐书 . 历志》云:“惊蛰,二月节。”

e、《周礼注疏》云:“二月,启蛰节,春分中。”(东汉郑玄注、唐代贾公彦疏)

f、元代文人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g、 清代李光地等撰写的《御定月令辑要 . 四时气候》云:“立春以后,天地二气合同,雷欲发生,万物蠢动,蛰虫振动,是为惊蛰,乃二月之气。”

这些古人的论述告诉我们:所谓惊蛰,就是“蛰虫始振”、“蛰虫咸动”,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如果说惊蛰叫“蛰虫咸动”,那么春分就是“蛰虫启户”了。 “惊蛰”,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惊蛰始雷”,即 天上惊天雷声始响。 二是 地上蛰伏的动、植物始动。 当一声响彻长空的惊雷炸响,沉睡一冬的春天蓦然而惊,真正苏醒了。(现在人们认为,惊动蛰伏的动、植物主要不是雷声,而是上升的气温。)

惊蛰“三候”:惊蛰时节15天有3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礼记 . 月令》也有:“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 唐代孔颖达疏引《周书时训》:“惊蛰之日始桃花,又五日仓庚鸣,又五日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化为鹰。”

一候:“桃始华”,即桃花盛开,夭夭其华。 二候:“仓庚鸣”,即黄鹂鸣叫。《诗经》有“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诗经 . 豳风 . 东山》:“仓庚于飞,熠燿其羽。”(“熠燿”,yi yao,光彩、显耀) 三候:“鹰化为鸠”。鹰化为鸠是传说。 “鸠”即小鸟,布谷之类。“鹰化为鸠”即鹰变为小鸟,飞向蓝天,代指春天。

中国把春季划分为“三春”:孟春、仲春、季春。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是标志仲春时节的开始。 南宋范成大在词中说:“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 鹁鳩鸣怒,绿杨风急。” (《秦楼月 . 浮云集》) 惊蛰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春风吹拂,杨柳泛绿,可听见天上的殷殷雷声、地上的鹁鸪咕咕鸣叫(水鹧鸪)。 惊蛰时节气温回升较快,降雨也增多。因此,惊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它是春耕、春种开始的信号,标志农忙季节即将到来。

惊蛰时节的春天是美丽的,桃杏灿烂、柳色清翠、黄鹂婉转。古人有很多诗、词句书写春天惊蛰时节的美丽,如:

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红入桃花嫩,靑归柳色新。” 汪藻(宋)《春日》:“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志南(宋 僧)《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萧汉杰(宋)《菩萨蛮 . 春雨》:“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惊蛰时节,殷殷雷声从天边传来,由远而近,唤醒了蛰伏的动物,它们蠢蠢欲动,纷纷走出洞穴和厚土,出来探寻美丽的春天。 惊蛰时节,春风和煦,春雨普降,大地滋润,也唤醒了植物,种子发芽,树木吐蕾,花草繁生,万物开始竞相萌发。看,小草冒出新芽,竹笋拔出利剑,柳拖千条金线,桃吐万朵丹霞,杏花迎接春雨……

大地一片春光明媚、一片春色旖旎。

二、“惊蛰”诗歌赏析

惊蛰时节的美,在众多惊蛰诗歌中有美丽的书写,下面让我们赏析若干首惊蛰诗篇、诗句:

1、陶渊明(东晋)《拟古》其三: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遘”(gou),遇到。)

仲春时节,惊蛰到来;适逢春雨,雷声殷殷;动物苏醒,惊骇欲动;草木萌生,纵横舒展;双双燕子,翩翩回翔;飞来吾庐,归还旧巢;……诗人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写的惊蛰时节,春光无限,清新美丽。

2、韦应物(唐)《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诗人笔下的惊蛰时节:微雨普降,草绿花红;一声春雷,惊蛰到来;春风吹绿,大地返青;田家忙碌,耕种春田;真乃是一年四季春来早。韦应物是个大诗人,同时又是一个有悯农爱民情怀的诗人,写过多篇农家田园的诗篇。此篇《观田家》写景自然清新,写情质朴深挚。

3、唐代刘方平(唐)《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阑干”, 有2义:一、纵横错落 。 二、同“栏杆”。)

初春之夜,暖气氤氲;地上月色清冷,天上星斗纵横。蛰伏初醒之草虫的鸣叫声,穿透了或许是翠竹芭蕉掩映的绿色窗纱。此诗写得春意盎然、诗情盎然。 此诗虽未标明写的是惊蛰,但人们普遍认为:此诗从描写的季节、节候、春气、春夜及其意境看,写的是惊蛰时节。(见曹可凡、印海蓉主讲《诗书画 . 二十四节气》45——46页,上海人民出版。)

4、柳宗元(唐)《首春逢耕者》(前4联):

南楚春候早,余寒已滋荣。

土膏释原野,百蛰竞所营。

缀景未及郊,穑人先耦耕。

园林幽鸟啭,渚泽新泉清。

(a、“营”,本义是四周垒土而居,后来的引申义很多,柳氏此处的“营”指经营。 b、“缀景”,装点景色。 c、“穑”,(音se,即稼穑、庄稼,“穑人”,种庄稼的农人。 d、从此诗中的“百蛰竞所营”看,写的是惊蛰时节。)

南方楚地春来早(此诗可能写于作者任湖南永州司马期间),余寒虽然还有些料峭,但原野已雪消冰释,土膏已松动,万物已滋荣,千百蛰伏的动、植物已被惊动,纷纷苏醒,各自忙着经营自己的生命。园林幽鸟恰恰啼啭,渚泽新泉汩汩流淌。春色虽然还未完全装点大地,但农人已开始辛勤春耕。 此诗写景清新鲜活,写情自然真挚。

5、元稹(唐)《咏二十四节气诗 . 惊蛰二月节》:

阳气初惊蛰,韶光天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距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a、“鹰老化春鸠”,传说惊蛰时节老鹰化为小鸟。 b、“距修”,按种树的规则、规矩来修剪果树。)

诗说:惊蛰时节,阳气上升,韶光充盈大地,蜀锦般的灼灼夭桃遍地绽放,传说惊蛰时节中的老鹰已化为小鸟了。……写到这里,作者笔锋一转——去写光阴和农事:“天地转,光阴迫。” 一年之计在于春,农耕社会的春天农村,最大的事是春耕春种、灌溉施肥和修剪果树。 此时的农村一定是“耕种满田畴”了。诗人由写惊蛰韶光景色转向写田野春耕,转换非常高妙。看,惊蛰时节,绿野欣欣向荣,田畴耦耕正忙。诗人对“耕种”这一人间“生事”特别关注,表现了作者爱农、亲农的美好感情。 同时,对“耕种满田畴”景象的书写,透露出了作者对惊蛰时节人间的春耕春种的景象,表现出的一种无限喜悦心情。

贾岛(唐)写惊蛰中的玄鸟(神鸟); 庞锖(金)写惊蛰时节的竹子,也很有趣,录上,暂不评赏:

贾岛《义雀行和朱评事》:

玄鸟雌雄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庞锖《春雷起蛰》:

千梢万叶玉玲珑,枯槁丛边绿转浓。

待得春雷惊蛰起,此中应有葛陂龙。”

(“葛陂龙”,也叫“杖化龙”,指仙道出行时拄的拐杖。源自神话传说,在“葛陂”这个地方(今河南新蔡县北)竹子化为龙。)

惊蛰诗句:

古人还有很多描写惊蛰的诗句,引录若干句供欣赏。

苏辙(宋)《游景仁东园》:“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甫”fu, 圃 pu的古字,原始义为田中有苗 ,因菜苗刚刚出生,又引申为开始、刚刚。)

绍昙(宋 僧)《贺洪锦溪出世雁山能仁》:“冷泉二月雷惊蛰,烧尾金鳞化为龙。”(传说,鲤鱼跳龙门后,雷击鱼尾,即“烧尾”,遂化为龙。)

陆游(宋)《春晴泛舟》:“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鸿钧”,宇宙天地。)

舒岳祥(宋)《有怀正仲还雁峰诗》:“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仇远(元)《惊蛰日雷》:“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坤宫”,《易经》64卦第二,坤为地,坤宫象征大地。)

今人京华闲人《惊蛰山中访茶》:“雷惊蛰虫动,雨润草芽生。”

无名氏:“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诗题不明。)

……

这些诗句描写的惊蛰时节:或雷声隐约,或春雨飘洒,或草木萌生,或春花绽放,或种树施肥,或翻地深耕……景色旖旎,气象万千,春光无限。

编辑:严京平《白浪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的节气」惊蛰:何人与我话短长?
惊蛰时节,万物苏醒,诗词中的好春光
惊蛰:雷鸣春回 万物新生
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古“雨水”(现“惊蛰”)
惊蛰丨春雷一声响,万物齐生长
惊蛰,只待新雷第一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