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是中国古代优秀的女史学家,却因为一篇文章,饱受后世女性诟病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史书的编写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由历朝政府主持修编的正史,更是其中的重头戏。

一般只有那些名满天下的文人,或者朝廷重臣才能参与正史的编著。

史官形象

在封建时期,我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普遍比较低下,因此她们和正史修订这种事情,绝大多数时间是无缘的,只有汉书作者班固的妹妹班昭是个例外。

她不但帮助兄长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还留下了许多文学和史论作品,堪称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历史学家”。

班昭出身于名门,其祖上是楚国令尹子文的后代,班氏始祖在秦汉之际就在我国的北部边境处经营生活,并积累了丰厚的家财,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望族。

到了西汉成帝年间,班婕妤成为了成帝的妃子,并一度十分受宠,这令班氏成为了当时的豪门。

可后来汉成帝移情赵飞燕姐妹,班婕妤为此伤心不已,还写下了自悼赋》、《捣素赋》和《团扇诗》等名篇,成为了我国宫怨文学的鼻祖。

班婕妤画像

到了两汉之际,班彪成为了班家的又一位明星人物。

其不但有着崇高的人格,而且还在史学研究方面有着极高的成就。

他总结了司马迁以来的史学著作,提出了其中的不足与改进方向,这后来也成为其长子班固修编《汉书》的指导思想。

《汉书》书影

在班彪的影响下,几个子女从小也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对于史学研究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其中长子班固虽然在政治能力上不比父亲,但在史学和文学造诣上青出于蓝,他对西汉的历史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创作了二十余篇本纪和列传。

在得到皇帝的赞许之后,班固开始一心投入到《汉书》的编写工作之中。

班固画像

班固作为世家之子,他和当时把持朝政的窦宪,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在窦宪远征匈奴的时候,班固还跟随其一起去到了前线,并撰写了燕然山上勒石记功的铭文,后来窦宪失势被诛,班固虽然没有参与谋反,但也被罢免了官职。

由于班固之前一直将生活的重心放在《汉书》的编纂之上,因此他对于孩子疏于管教,导致其子嗣在京城屡屡犯事,其政敌便借此大做文章,班固最终获罪入狱含冤而死。

在班固去世的时候,《汉书》尚未编写完成,汉和帝希望班家人能够接替班固,完成这项工作,但班固最有出息的弟弟班超,自小立志发展西域,无心从事史学研究。

这让汉和帝不得不将目光,放到班固的妹妹班昭身上。

修史的班昭

班昭虽为女子,但其从小就接受了十分良好的教育,在父兄的影响下她对于历史也有浓厚的兴趣以及不错的基础。

在综合考量之后,汉和帝将班昭安排到“国家图书馆”——东观任职,接替兄长完成剩余的天文志以及八表的创作。

当时班昭工作所在地东观,是皇家最大的图书馆,里面放置了无数的经典书籍,成为了许多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

班昭之所以会被允许到这里工作,主要是因为她需要处理的工作有着极高的难度。

和本纪及列传不同,八表以及天文志的编写需要查阅浩如烟海的典籍,并且要理顺制度礼法发展的逻辑和顺序。

这需要作者拥有惊人的知识量和理解能力,班昭必须要从这些书籍中搜索到自己需要的内容,才能补完兄长留下的著作。

班昭读书像

因此之后几年班昭一直在东观读书工作,汉和帝也曾经来到这里视察过,他对于班昭的工作态度和成果十分满意。

但他也知道凭借班昭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顺利完成这项任务的。

于是在几年之后,他下令招募有识之士前往东观,帮助班昭进行资料整理。

这极大地减轻了班昭的工作负担,《汉书》也终于以完整的面目和世人见了面,并收获了极高的赞誉。

《汉书》书影

在东观工作的时候,班昭除了查阅资料和编写《汉书》,还同时承担了教授后宫妃子知识的工作。

这让班昭和汉和帝的妃子们都关系匪浅,她也成为了汉代后宫争斗的亲历者。

在汉和帝后宫的妃子中,阴皇后和后来的和熹皇后邓绥之间的较量,最为触目惊心。

邓绥入宫后因容貌美丽深受汉和帝喜爱,这引起了阴皇后的妒忌,多次对邓绥表示不满。

邓绥为了平息皇后的愤怒,开始谨慎行事。

她不但在出席宴会等活动时都身着素衣,在汉和帝问话的时候,更是不敢先于阴皇后回答,见阴皇后对自己仍然心有怨气,她甚至多次推辞了汉和帝的召见。

汉和帝画像

但邓绥的这些做法并没有扭转阴皇后的态度,阴皇后当时感觉到了皇帝对自己的冷淡,她将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到了邓绥的身上,并在后宫行巫蛊之事。

事情败露后阴皇后和他的子嗣与家人均被汉和帝处以重刑,邓绥也终于成为了新的皇后。

班昭虽然不曾参与这一后宫争斗,但出身名门的她对于忍让谦逊的邓皇后很有好感,两人的关系也日渐亲密。

邓皇后剧照

在汉和帝去世之后,由于汉殇帝和汉安帝都还年幼,因此朝政一直都由邓太后掌管。

虽然这一度引起朝臣非议,还有人希望通过政变推翻邓太后,但邓太后凭借出色的政治表现成功稳定住了局面,将东汉带入了新的盛世,成为了古代执政女性的正面典范。

邓太后执政期间,班昭也成为了她的心腹之一,虽然班昭并没有朝堂上的职位,但她的意见在邓太后心中很有分量。

比如当时邓太后父亲去世,其兄大将军邓骘希望能够回乡丁忧,邓太后担心邓骘离开后自己的权威会受到挑战,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便去找班昭商量。

邓骘剧照

班昭提出外戚执政时,极易受到非议,因此需要有“谦让之风”、“推让之诚”,此时让邓骘回乡既能帮他树立名声,又能平息政敌不满,可谓一举两得。

由于班昭的建议有理有据,邓太后最终也采纳了她的意见。

班昭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历史学家以及出色的文学家,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建树。

其本应成为古代杰出女性的代表,但近年来关于班昭的态度却以负面居多。

这主要是因为班昭在晚年创作了训诫女儿的《女诫》,而这篇文章被视作封建糟粕性别文化的产物。

在这一作品中,班昭告诫女儿在成亲后需要“敬顺”丈夫,对于夫家的亲属也要做到毕恭毕敬。

其中虽然不像之后的程朱理学那样,用“三从四德”将女性的行为框定在极小的范围内,但依然被视作是对女性独立人格的破坏。

《女诫书影》

在《女诫》中还提到了女性不应注重才能和姿容,而是要培养一些生活技能,专心修炼自己的品行,这也被认为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出处之一,而广受诟病。

但从班昭的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其提出这些理论的原因。

首先当时中国是一个典型的父权社会,女子稍有主见便会被人所批评。

即使优秀如邓皇后也经历了多位朝臣的质疑,才稳住了自己的地位,因此如果不能做到“敬顺”的话,恐怕将来会有很大的风险。

再者班昭在宫中见识到了后宫斗争的险恶,她也清楚地意识到在当时社会中女子的受宠,来源于出色的才艺。

如果以才艺得到贵人的宠爱,却不能像邓皇后那样约束自己行为的话,恐怕就会像阴皇后那样遭受灭顶之灾。

阴皇后剧照

班家作为学问大家,班彪和班昭都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这让他们形成了小心谨慎的人生观。

当时班昭的儿子受封官职的时候,班昭也不以为喜,反而感到十分担忧,由此可见她对女儿的劝诫,也只是为了她们的安全考量,并不是推崇父权社会。

更重要的是,在《女诫》的其他篇章中,班昭也告诉女儿一定要用心学习儒家经典,尤其是要熟读《礼记》,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论语》书影

这说明班昭并不排斥女子学习,她排斥的只是部分女性沉迷于钻研取悦男人的法门罢了,而这和后来压迫女性的封建礼教,有着本质区别。

因此班昭的《女诫》中虽然含有部分落后的思想,但那完全是因为其受到了时代的局限,班昭的这些话语是她凝练了自己人生智慧后的审慎发言。

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女性在那个时代的痛苦和迷茫,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

班昭戏剧形象

班昭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史学家,其作品至今仍被人们所称道,其出众的政治观点和独特的人生态度,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无愧于中华民族女中英才之名。


参考资料: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班昭及其著述研究》,金璐璐著作,2009年5月发表。


#文化历史解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的第一位女历史学家,守寡后写了一本书,祸害中国女性两千年
昔年曾见——年画里的班昭
中国古代最温柔漂亮的女历史学家
中国第一位女历史学家--班昭
那些被历史掩埋的女性———邓绥、班昭
她是和李清照齐名的才女,却写了一本名著,毒害中国女子两千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