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位意大利人,却深受雍正、乾隆的喜爱,死后更是追赠侍郎头衔

从明代开始,西方传教士便开始进入我国地区,这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在清代前中期统治者们采取了更加严格的管理方式,大量传教士被迫离开中国,部分教堂也被拆除。

中式风格的天主教堂

而在这个时候,清朝著名宫廷画师郎世宁却受到了雍正、乾隆两位皇帝的喜爱,乾隆皇帝不但亲自为他举办大寿,在郎世宁死后,更是追赠他侍郎头衔。

那么郎世宁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能让他如此蒙受恩宠呢?

郎世宁是意大利人,出生于艺术名城米兰,这让他自小便接触到了先进的绘画技法,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画师。

十九岁的时候郎世宁进入当地教会任职,担任助理会士的郎世宁不需要参与繁重的传教工作,这让他有足够的精力钻研绘画,并逐渐成长为当地教会的首席画师。

郎世宁剧照

1714年26岁的郎世宁从里斯本出发,跟随传教士队伍前往中国进行传教工作,在抵达澳门后。

他在那里学习了汉语和基本的礼仪规范,随后在马国贤神父的引荐下进入宫中,成为了一名宫廷画师。

郎世宁《聚瑞图》

当时正值康熙执政末年,年事已高的康熙没有闲情逸致欣赏画作,因此郎世宁并没有接到绘画任务,他主要的工作是指导中国画师,向他们传授油画等西方绘画形式的技巧。

在雍正即位之后,郎世宁的艺术创作开始活跃起来,在雍正元年的时候,他先后参与了《聚瑞图》和《八骏图》等作品的绘制,并根据雍正皇帝的喜好对画面的明暗和色彩进行了调整,这让他得到了雍正皇帝的好评。

康熙画像

与此同时郎世宁还比较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不同,他认为透视方法的不同是东西方画作最重要的区别。

于是他整理了西方的美术透视理论,编纂成《视学》一书,这对于我国美术理论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雍正佩戴假发画像

虽然雍正对于郎世宁的绘画能力非常认同,但是由于雍正本人对于洋人有着很深的忌心,因此郎世宁在雍正朝并没有绘制皇帝肖像画的机会。

我们知道雍正对西洋文化很感兴趣,还曾经戴假发让画师作画,但他却始终没有给郎世宁这个机会。

雍正画像

虽然在雍正一朝郎世宁郁郁不得志,但当时身为皇子的弘历却对这位外国人的美术作品十分感兴趣,而在其即位之后郎世宁也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巅峰。

在乾隆在位时,清代迎来了其全盛时期,乾隆皇帝也和他的父亲不同,十分热衷于享受生活,这让他对于艺术发展有着自己的理解。

乾隆在做皇子的时候,就对郎世宁的绘画作品有所了解,他对西方的油画作品以及透视技法十分喜爱。

尺寸惊人的宫廷画作

因此将圆明园等皇家园林的壁画绘制工作都交给了郎世宁和他的学生们处理,还经常召见郎世宁与他交流艺术,这让郎世宁成为了乾隆跟前的红人。

清代中期的宫廷画作往往尺寸巨大,这不是一个画师能够完成的,因此郎世宁在乾隆一朝的作品多为几名画师合作完成的,但此时郎世宁已经可以为乾隆绘制肖像画了,他的地位也比雍正时高上不少。

圆明园复原图

相较于雍正,乾隆不但对西方的艺术感兴趣,他还非常关注西方的科技进步,当时乾隆就敏锐地发现了西方在天文学、绘画、科学、技术方面已经领先于中国了。

但乾隆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落后的风险,因此没有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国际社会科技的脱节之后也成为了导致清王朝覆灭的主因。

郎世宁绘制的乾隆画像

虽然乾隆没有让国人效仿西方发展先进科技,但是他还是十分钟情于西方艺术品的,比如突他第一次看到喷泉之后,就对这个技术念念不忘,后面还找来了老朋友郎世宁询问喷泉的制作方法。

郎世宁虽然不知道其中的奥妙,但他在宫中工作多年,和许多在中国生活的洋人有联系,于是他为乾隆推荐了专门制作喷泉的设计师,他本人则负责园林中西洋景观的设计规划,长春园北端建大水法十景便是他的手笔。

大水法遗址

乾隆十九年,回部的阿睦尔撤纳归顺清朝,乾隆皇帝大喜,特命在热河的避暑山庄举办盛大的宴会庆祝,并召宫廷画师王致诚赶赴热河,描绘这次庆宴的诗画。

王致诚赶到避暑山庄后,便开始了高强度的工作,他几乎没有任何休息地工作了五十多天,这让他的身体难以承受,只好回京休养。

郎世宁关于平定回部的画作

再次启程时他邀请郎世宁和自己一同前往,并在热河待了几十天,这段日子为郎世宁提供了大量的绘画素材,其晚年作品的灵感大多来自这次旅行。

在乾隆三十年的时候,乾隆平定了准噶尔回部的叛乱,他希望用一组画作纪念这个时刻,为了能够方便画作印刷,乾隆决定用西洋铜版画的方式来绘制这组图画。

避暑山庄

郎世宁此时已经年过七旬,但仍然参与了此次制作,还独立完成了其中的两幅,这足以看出乾隆对于郎世宁的喜爱。

次年郎世宁因病在北京逝世,乾隆感到十分难过,他不但按照三品官员的礼制为郎世宁举办了葬礼,还赐予他侍郎的头衔,并给其家人300两白银的抚恤金,这在当时的洋人中算是最优厚的待遇了。

郎世宁之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不单单因为他和乾隆皇帝的亲近关系,还和他所属的时代息息相关。

在郎世宁刚刚来到京城的时候,还是康熙执政,那时虽然清廷对于洋人态度还算友好,但清廷为他们提供的食宿条件却并不尽如人意。

清代西方传教士

除了郎世宁之外,许多西洋画师都和清廷官员发生过冲突,和他们相比老实的郎世宁显然更受欢迎,这也是他能够被选为绘画指导老师的关键原因。

在雍正一朝,传教士的地位更加低微,这主要是因为在之前的九子夺嫡中,西方传教士大多站在雍正的竞争对手一边。

清朝旧照

这让雍正对传教士颇为不满,他们被严禁在中国进行传教活动,郎世宁这样有特殊才能的人则被培养成了宫廷的弄臣。

虽然此时郎世宁地位低微,甚至不能为雍正绘制肖像,但他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还认识了年少的乾隆皇帝并与其成为好友,这让郎世宁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西方传教士

乾隆相比于雍正对于西洋传教士的态度更为开放,他对于传教活动也并没有那么反感,不过当时清廷的大臣们都把西方文化视作洪水猛兽,因此多次提出禁止传教士在国内活动,甚至对洋人提出了禁足的要求。

深受乾隆赏识的郎世宁此时成了西方传教士眼中的唯一希望,他们拜托郎世宁向乾隆求情,放宽对于他们的限制。

清代建立的教堂

于是郎世宁在乾隆前来观察自己作画时突然下跪,向他转达了教会的请求,乾隆随后便解除了对于传教士在京城传教的禁令,表示只要不是满人信教就不会追究责任。

后来一名叫刘二的教徒给新生儿施洗礼,有人举报刘二是拐卖孩童的人犯,并将其抓入大牢,朝堂上再次出现了要求乾隆禁教的声音。

清朝街头

这次又是郎世宁出面向乾隆解释了来龙去脉,虽然之后刘二没有被释放,但禁教之事被乾隆平息了下来,这让郎世宁在传教士中拥有了十分尊崇的地位。

当然郎世宁的求情也不是每次都管用,但郎世宁在求情不成后也没有太过沮丧,更没有对乾隆咄咄相逼,这让他和乾隆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也让他能够在中国得到善终,尽享哀荣。

西洋传教士及部分西方物品

郎世宁作为清朝初年最知名的洋人画师,其在宫廷中的地位变化也折射出了三位不同帝王对于西方文化的态度。

雍正和乾隆其实都对西方文化颇感兴趣,雍正会在闲暇时听西洋音乐,乾隆更是对很多西洋物品爱不释手。

但在喜爱之余,他们始终没能用平等的眼光审视西方国家的发展,哪怕乾隆意识到了清朝在许多方面都处于落后位置。

但依然不愿意改变之前的政策,不愿接受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最终导致清朝和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清末百姓

在清代走入全盛时期之后,统治者们变得更加盲目自大,他们对西方艺术都失去了兴趣,这最终也酿成了近代历史的悲剧。

郎世宁作为一名长期郁郁不得志,还要在宫中谨言慎行的画师,如今竟成了当时清政府重视西洋文化的典型人物,这实在让人感到滑稽和无奈。


参考资料: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康熙、雍正、乾隆三帝与西方传教士画家》,刊登于《满族研究》1999年第3期;

《西成东就——郎世宁的艺术历程与传教活动略论》,刊登于《艺术科技》2018年第11期。


#历史开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韩京雷│郎世宁绘画之图式及风格分析
(清)郎世宁宫廷绘画精选
郎世宁得到乾隆的赏识了吗?为什么呢?
有关郎世宁字画鉴定的文史知识
西方二流画家扬名中国美术史,康熙雍正乾隆都喜欢他,后宫随他画
《历史记忆》皇家画师郎世宁和他笔下的瘦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