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宋」宋高宗怎么选定赵眘(孝宗)为继承人的?

奇闻:宋高宗匪夷所思确立太子的方式


中国古代皇帝册立太子的方式基本遵从“立嫡立长”的古训,当然也有特例,譬如:皇帝无嗣,皇帝偏心,也会出现置“立嫡立长”规矩于不顾的现象。这时,在皇帝的授意下,往往会出现由群臣联名举荐的方式,以示公允。


然而,在南宋初期,宋高宗为了册立太子,竟创造出一种异于所有方式的新办法:用绝色处女来挑选太子。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故事还得从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说起,这一年,金兵攻陷徐州后,继续南下,扼守在淮阳的韩世忠军一触即溃,败走盐城,金兵长驱直进,一路杀到扬州附近的天长军。以往,金军入侵时,靠韩世忠、岳飞等一批名将的竭力抗击,方保南宋皇室无忧。但这一次,连韩世忠的军队在金兵的冲击下都溃败了,自然使南宋皇室失去了赖以依存的屏障。


韩世忠的溃败,让宋高宗惊恐万分,使这次逃跑比以往任何一次都狼狈,因为此时宋高宗正在后宫进行房事。由于受到过度惊吓,赵构在这次事件后变成了阳痿,就此失去了生育能力。他唯一的儿子也在“苗刘之变”后病死,赵构已无子嗣可以继承皇位了,而太宗系的后人在靖康之变中基本被金人一网打尽。


因此,从太宗的后代中,几乎找不出可以继承皇位的合适人选。为了自己百年后皇位不落于外姓之手,宋高宗只好在宋太宗的哥哥宋太祖的后代中,寻找可以继承自己皇位的人选。


另外,还有不同的说法。据一些笔记野史记载,当时,金宋境内都流传有一个传闻,称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相貌极类宋太祖,所以民间流言,是赵匡胤为赵光义夺其子帝位而转世复仇的。


宋高宗生母韦太后也相信了这个传言,劝宋高宗赵构传位于太祖后人,以解太祖、太宗二系的世代恩怨。因此立太祖后裔为嗣,宋高宗很大程度上是听从了韦太后的意见。“(太后)尝感异梦,密为高宗言之,高宗大寤。”、“右仆射范宗尹亦造膝以请。”


太后、内臣、外臣都向皇帝提出这一想法,宰相范宗尹还造膝密陈,认为应该把皇位传给太祖的后代。因此,宋高宗决定传位给太祖后裔。


传位的方向确定了,但具体传给谁,却不好确定。因为,与宋太宗的后代不同,当时宋太祖的后代有上千人之多,宋高宗要在这一千多人之中选出合适的人选并非易事。经过一番仔细的搜寻,宋高宗终于找到了一胖一瘦两个孩子,作为太子候选人,赵昚便是其中一位偏瘦的小孩。刚开始,宋高宗对赵昚并没有太大的好感,而是中意胖点的小孩。


按理说,赵昚继承皇位的机会应当也就到此画上句号了,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正在他放弃做皇帝的梦想之时,发生了一件微小的事情,却使整个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动。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次,宋高宗将赵昚和胖小孩叫到一起,恰巧此时闯进了一只猫,赵昚正全神贯注地听宋高宗讲话,猫闯进来后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而胖小孩却不同,猫闯进来后,他显得很惊慌,连忙伸脚去踢猫,动作极其粗鲁,再也无心听宋高宗讲话。


胖小孩这一粗鲁的举动,彻底葬送了宋高宗原本对他仅存的一丝好感,最终,高宗打发走了胖小孩,将赵昚留在宫中。按理说,赵昚被留在宫中之后,皇位继承人非他莫属了,但是赵昚在宫中待了将近有二十年,却没有被确立为太子,这让人匪夷所思。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赵昚非宋高宗亲生,宋高宗始终对他怀有成见,他希望多给自己留些时间,渴望出现自己能生育的奇迹;二是宋高宗的母亲韦太后不喜欢赵昚,而喜欢另一个养育在宫中的赵琢,她一直劝高宗立赵琢为太子,这使宋高宗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不知如何取舍。


天姿聪明的赵昚,决定为自己的政治前途挣工分了。多年的皇宫生活,让他逐渐熟悉政治生活的套路。他敏锐的发现,晚年的宋高宗与秦桧之间出现了不和谐调子,于是,他义无反顾的站在了宋高宗这一边。后来,秦桧病重,赵昚及时得到了消息,通知了宋高宗;宋高宗亲自去相府探视,粉碎了秦桧和他的余党准备让秦桧儿子当宰相的企图。这是赵昚在政坛第一次亮相。


这时,四十九岁的宋高宗无法再折腾下去了,于是,立储的问题也摆上了议事日程。此刻,韦太后已死,凡事都得他来抓主意。宋高宗打算对两个候选人进行一番考核,从而为南宋王朝选出一个合格的老大。以什么为标准考核呢?


宋高宗苦思暝想,终于想出了一个自认为是前无古人的新招。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好色之徒,害得整个国家都受到了牵累,因此,未来的接班人一定不能步自己后尘,于是,他决定用美色考验两个候选人。


宋高宗在宫中选了二十名绝色处女,分别送到两个候选人寝殿。赵昚当时已经快到三十岁了,正是当打之年,对如花似玉的美女同样垂涎,好在他的老师史浩提醒了他,切不可忘乎所以。过了半个月,宋高宗召回这二十名处女,一番体检后发现,送给赵昚的处女完璧归赵;而赵琢则毫不客气的将十朵鲜花尽数摧残。


结果不言而喻。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宋高宗正式将赵昚立为太子。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宋高宗在内处压力下,把皇位禅让给赵昚,是为宋孝宗。在禅位仪式上,宋高宗说了一句发至内心的自我评价:“朕在位失德甚多,更赖卿等掩覆。”


后人评价赵构,说他一生行事,唯选太子最为公允。能上慰天地,下慰祖宗。其实,高宗选立孝宗,也实在是出于无奈罢了。


宋孝宗上任,就表现出与宋高宗不一样。他恢复了主战派胡铨的官职,为抗金英雄岳飞平反,并追封为鄂国公,谥号“武穆”,在西湖边建立岳坟、岳庙,供后人缅怀。他还削去秦桧的官号,又将秦桧时期制造的冤假错案,全部予以昭雪。

他重用主战派,重新拜张浚为相,并且整顿吏治,积极备战,颇有当年宋太祖的风范。这些措施,在当时大快人心,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


在后世的史料中,有关宋孝宗赵昚的记载很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他通过宋高宗考验,坐上皇帝宝座的传奇经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宋孝宗赵昚书《后赤壁赋》
宋孝宗赵昚
孝宗赵昚被公认为是南宋最杰出的皇帝
宋朝趣事:兄弟轮流坐江山,兴亡由太祖
两宋皇帝简介及传承:“祖宗”的巧合,最长寿的是赵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